APP下载

王道坤教授从胃腑“以通为补”理论运用枳壳益胃汤治疗胃阴虚型胃脘痛经验

2018-01-18王东强王韶康董延伟董彦斌

中医研究 2018年10期
关键词:泛酸枳壳胃气

王东强,王韶康,董延伟,董彦斌

(1.甘肃中医药大学,甘肃 兰州 730000; 2.徽县中医医院,甘肃 徽县 742300;3.兰州平安堂诊所,甘肃 兰州 730000)

王道坤教授系甘肃中医药大学主任中医师,博士生导师,第3、第5、第6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特聘专家,甘肃省首届名中医、第二届教学名师,从事临床、教学、科研50余年,临床诊疗涉及内、外、妇、儿,尤对脾胃系统疾病见解独到,在诊治胃脘痛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中有两项教学和科研成果分别荣获国家教学成果2等奖、国家科技进步3等奖。《黄帝内经·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曰:“胃病者,腹膜胀,胃脘当心而痛。”胃脘痛是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的病证,常伴有胃脘胀满不适、泛酸、烧心、纳差、恶心等症状。根据其临床表现,西医学中的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急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胃痉挛等疾病以上腹胃脘部疼痛为主要症状者均可按胃脘痛治疗[1]。王教授在诊治胃脘痛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根据多年临床实践经验,基于胃腑“以通为补”理论,创制枳壳益胃汤,辨证加减治疗胃阴虚型胃脘痛,疗效显著。现将王教授从胃腑“以通为补”理论运用自拟枳壳益胃汤治疗胃阴虚型胃脘痛经验介绍如下,以飨同道。

1 “以通为补”理论

“以通为补”属于中医学治则治法范畴,《素问·五脏别论篇》云:“所谓五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府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内景综要》云:“五脏藏精不泻,满而不能实,故以守为补焉; 六腑传化而不藏,实而不能满,故以通为补焉。”故“以通为补”最初的含义在于顺应六腑“通”的生理特点,采用“通”下的方法,使其保持正常的功能状态[2]。《医学真传·心腹痛》曰:“夫通则不痛,理也。但通之之法,各有不同。调气以和血,调血以和气,通也;虚者助之使通,寒者温之使通,无非通之之法也。”在临床治疗方法中“以通为补”是指在某些疾病治疗中采用调和气血、虚者助之、寒者温之等方法,使其达到“通”的目的,最终达到补益或使脏腑达到阴平阳秘状态。

2 阴虚型胃脘痛病因病机探析

胃失和降、不通则痛是发生胃脘痛的关键病机,临床上常见脾胃虚寒、饮食伤胃、肝气犯胃等病因引发的胃脘痛,但不乏有因胃阴亏虚,胃气不能通降引起的胃脘痛。胃阴虚型胃脘痛的病变部位在胃,但与肝、脾密切相关。王教授认为其常见病因有3种,总结如下。

2.1 肝胃失和

胃气以降为顺,胃气调畅有赖于肝之疏泄。《血证论》云:“肝为起病之源, 胃为传病之所。”若患者情志不舒,肝气横逆犯胃,横逆犯胃, 则可致胃失和降,再者气有余便是火,火热可伤及胃阴,更会影响胃气的和降,则发为胃脘痛。

2.2 感受燥邪

金代刘完素之《病机论》记载:“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述:“燥胜则干。”热之邪传于中焦,耗伤脾胃之津液,脾润不及,胃阴耗伤,脾胃气机郁滞,致胃腑不通而发为胃痛。

2.3 药食所伤

《医学正传·胃脘痛》云:“致病之由,多由纵恣口腹,喜好辛酸,恣饮热酒煎煿,复餐寒凉生冷,朝伤暮损,日积月深……故胃脘疼痛。”过食辛辣香燥食物、过用辛温理气药物导致胃肠积热,胃燥太过,蕴热伤胃阴,胃失濡养,胃气不能润降,发为胃脘痛。

3 枳壳益胃汤方解

王教授认为对于胃阴亏虚、阴虚内热、胃腑不通所致的胃脘痛,总治则为“通则不痛”,因胃腑是五脏六腑之大源,故治疗上顺应胃腑“通”的生理特点,以“通”为补,使其保持正常的功能状态。清代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言:“阳明燥土,得阴始安,胃喜柔润也。”中医学家董建华教授言:“只有津液来复,胃气才能下行。”王教授据此在益胃汤基础上加石斛、芦根、天花粉以增强滋阴益胃、生津止渴之力,在治疗上形成了滋、清、通并用,全方滋中有清,清中有通,形成治疗胃脘痛之枳壳益胃汤组方。方中生地黄、麦冬滋阴益胃,兼以润肠通腑,为君药;北沙参、玉竹、石斛、天花粉、芦根助君药清热生津,共为臣药;枳壳辛行苦降,善能理气消积、化痰导滞,实为通降胃腑之关键药物,并且可去补养药之滋腻,为佐药;甘草、冰糖调和诸药,为使药。全方共奏滋阴益胃、清热生津、通降胃腑之效。

4 辨治经验

胃脘痛是临床常见的脾胃病之一,因其起病或缓或急,发病前常有明显诱因,多有反复发作病史,缠绵难愈。王教授在诊疗胃阴虚型胃脘痛时十分重视胃腑“以通为补”的生理特性。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胃脘痛》中对“通”的解释是:“通者,非流气下亲之谓, 作通阴阳训则可。”“痛则不通,通字须究气血阴阳,便是看珍要旨。”可见叶氏主张疏通的是胃腑的气血阴阳, 这既包括有形之邪,也包括无形之邪,亦即所有可能导致胃腑功能失调的致病因素。此与泻法专攻热结肠腑、燥屎下闭等局限性的有形之邪明显有别[3]。胃阴虚型胃脘痛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胃脘隐痛或灼痛,空腹时加重,时有胃脘胀满或胀痛,不思饮食,口干咽燥,泛吐酸水、大便干结,手足心发热,舌红少苔或苔花剥,少津或裂纹,脉细弦或细数等。治疗当以滋阴益胃、润通止痛为大法。若见骨蒸潮热,五心烦热,遗精盗汗,属阴虚火旺者,酌加醋龟甲、地骨皮、制鳖甲;若见胃脘痛连及胸胁,心烦易怒,泛吐酸苦,属肝胃不和者,酌加佛手、香橼、延胡索、川楝子;若见食后胃脘胀痛,属食滞胃脘者,酌加炒鸡内金、焦六神曲、焦山楂;若见气短乏力,自汗频频,属气虚者,酌加太子参、西洋参、醋五味子;若见腹部胀痛,大便秘结不通,属热结津亏、肠燥便秘者,宜加大生地黄用量,酌加大黄(后下)、玄明粉(烊化)、玄参、白芍。王教授认为应避免过度运用“通”之法,防止大量耗伤人体胃气,正如《黄帝内经》所言:“人以胃气为本,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

5 病案举例

例1 患者,女,37岁,2016年10月20日初诊。主诉:反复胃脘灼痛2年余。现症:胃脘痛、饥饿时明显,口干、口渴欲饮,食纳少,大便干结不畅,2~3 d 一行,舌红,苔薄欠润,脉细弦。西医诊断:糜烂性胃炎。中医诊断:胃脘痛,证属胃阴不足、阴虚内热、腑气不通。治宜滋养胃阴,清热生津,增液通腑。给予枳壳益胃汤合调胃承气汤加减,处方:麸炒枳壳15 g,北沙参15 g,麦冬12 g,芦根30 g,焦六神曲15 g,麸炒白芍12 g,槟榔15 g,麸炒枳实15 g,大黄(后下)10 g,玄明粉(烊化)6 g,炙甘草6 g,生姜(自备)3片,大枣(自备)3枚。7 剂,1 d 1剂,水煎,分早、晚饭后1 h服。嘱禁食辛辣温燥之品,饮食宜清淡,舒畅情志。2016年10月28日二诊:胃脘灼痛明显减轻,现空腹时偶有胃脘烧心,食纳明显好转,大便亦好转,现便质偏干,1~2 d 一行,舌红,苔染,脉细。予上方将大黄减至6 g,玄明粉减至3 g,续服15剂。2016年11月16日三诊:胃脘灼痛已不明显,现空腹时偶有胃脘烧心,食纳可,大便可,1 d 一行,舌淡红,苔白,脉细。大便转调,去大黄、玄明粉。随后以上方加减,先后共进60余剂,疗效满意。

按 此案患者胃脘灼痛、饥饿时明显、口干、口渴欲饮,为胃阴不足、阴虚内热之象;又见其大便干结不畅,兼有腑气不通之症状。故治宜滋养胃阴,清热生津,增液通腑。选用枳壳益胃汤合调胃承气汤加减治疗,投之辄效。

例2 患者,女,58岁,2010年1月23日初诊。主诉:反复胃脘痛10余年。现症:胃脘痛,连及右胁背部,情志不舒后加重,伴晨起泛酸,时有烧心、嗳气,口气重浊,纳食较少,睡眠可,大便偏干,1~2 d 一行,舌红,少苔,脉弦细。西医诊断:①胃窦部溃疡;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中医诊断:胃脘痛,证属胃阴亏虚、肝胃不和、胃气阻滞。治宜滋养胃阴,疏肝和胃,疏通止痛。给予枳壳益胃汤合四逆散加减,处方:北沙参15 g,麦冬12 g,生地黄15 g,玉竹10 g,海螵蛸30 g,浙贝母15 g,柴胡15 g,白芍15 g,枳实15 g,川牛膝12 g,蒲公英15 g,炙甘草6 g,生姜(自备)3片,大枣(自备)3枚。7剂,水煎服,1 d 1剂,早晚饭后1 h服。嘱其劳逸结合,舒畅情志,饮食清淡。2010年1月30日二诊:胃脘痛及晨起泛酸减轻,食纳好转,大便通畅,舌脉如前。药已对症,原方加制何首乌、石斛各15 g,加强益胃滋阴之功。继服7剂。2010年2月10日三诊:胃脘痛及晨起泛酸明显减轻,食纳可,大便调,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原方继服14剂。上方加减服用2个月后,患者胃脘痛及泛酸等症状基本消失,食纳正常,二便调。临床疗效明显,嘱其舒畅情志,劳逸结合,饮食清淡,预防复发。

按 本例患者平素情志不舒,肝气郁结,横逆犯胃,胃气阻滞,则胃脘痛连及右胁背部,泛酸嗳气,口气重浊;郁久化热,热耗胃阴,胃阴亏虚,受纳失司,食纳少,舌脉亦为胃阴亏虚、阴虚内热之象。枳壳益胃汤合四逆散加减化裁方中北沙参、麦冬、生地、玉竹、白芍益胃养阴,柴胡疏理肝气,海螵蛸、浙贝母和胃制酸,枳实破气消积、化痰导滞、通降胃腑,蒲公英清解胃中毒邪,川牛膝行气活血,炙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滋养胃阴、疏肝和胃、疏通止痛之效,疗效显著。

猜你喜欢

泛酸枳壳胃气
张景岳对《黄帝内经》脉中胃气的阐发与运用
补料分批发酵条件优化提高D-泛酸的产量
胃气足 活百岁(上)
喝粥泛酸 配点菜
胃气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及其临床意义
不同环境条件对枳壳挥发油主要成分的影响
亿帆医药:泛酸钙生产线未停产
枳壳及其炮制品色差值与化学成分的相关性
泛硫乙胺的生产及应用
胃气在病畜治疗中的应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