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血压与焦虑症共病的研究进展*

2018-01-18雷斯媛

中医研究 2018年9期
关键词:共病焦虑症血压

雷斯媛,庆 慧

(1.河南中医药大学2017级硕士研究生,河南 郑州 450046; 2.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河南 郑州 450004)

焦虑症又称焦虑障碍,是一种神经障碍性疾病,是以广泛和持续的焦虑或反复发作的惊恐不安为主要特征,表现为无实质内容或与现实处境不符合的焦虑或恐惧,常伴头晕、胸闷、心悸、呼吸急促、尿频、出汗、震颤等植物神经症状[1]。焦虑症的共病率较高,表现在各种慢性疾病中,在心脑血管疾病中尤为突出。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大量的文献[2-4]证明:焦虑症与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焦虑状态是患高血压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临床中高血压与焦虑症共病已引起医家的高度重视,中医药参与高血压与焦虑症共病的治疗也取得了一定进展。本文从高血压与焦虑症共病的流行病学、病因病机和治疗方法加以综述,以供同道参考。

1 高血压与焦虑症共病的流行病学

韩晶等[5]在对南京市浦口地区高血压伴有抑郁和焦虑症状的326例病例研究中指出,抑郁、焦虑均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高血压与焦虑抑郁情绪之间关系密切,高血压患者患抑郁症和焦虑症的机率较高,焦虑抑郁严重影响高血压的治疗效果。姜甜等[6]在高血压伴焦虑症和抑郁症的研究进展中提到,高血压患者中11.6%~38.5%患有焦虑症,5.7%~26.1%患有抑郁症,焦虑症与抑郁症并存的患病率为1.7%~14.2%。杜勤等[7]在老年性高血压患者伴焦虑和抑郁症状的临床特征与治疗研究中表明,高血压伴焦虑症状的患者为31%,老年高血压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发生率更高,抗焦虑、抑郁治疗可明显降低血压,并与服药时间有关。霍霞[8]对100例髙血压住院患者进行评分,结果发现:住院高血压患者的HAMA评分显著高于未住院患者,提示住院高血压患者有明显的焦虑、抑郁倾向。何佳[9]在高血压伴焦虑症患者血压变异性临床观察中发现,高血压伴有焦虑症是一种严重的身心性疾病,占高血压疾病的30%,高血压患者焦虑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人。吴宪明等[10]在焦虑抑郁与高血压的研究中提出:我国高血压患者合并焦虑、抑郁的患病率分别为11.6%~38.5%与5.7%~15.8%。

2 焦虑症与高血压共病的病因病机

中医学古典医籍关于焦虑症的论述分布于“惊悸”“怔忡”“不寐”“百合病”“奔豚气”等疾病的文献中。目前对于焦虑症病因病机的认识尚未统一,通常认为焦虑症的发病与心、脾、肝、肾密切相关,多由思虑过度、情志不舒、肝郁气结、心脾气血亏虚所致。当受到外界刺激时,肝郁化火,扰动心神,耗伤阴血,伤及肾精,故见惊悸、怔忡、恐惧、烦躁易怒等症状。中医学关于高血压的论述分布于“眩晕”“头痛”“心悸”等疾病中,在不同体质的基础上因情志不畅、劳逸过度等导致脏腑气血失和、阴阳失调,风火从生,痰瘀互结而发病。中医学认为:焦虑症与高血压共同的病因是情志不畅及体质因素,与肝、脾、肾密切相关,共同病机为肝郁化火、阴虚火旺、痰湿内盛[11]。《素问·至真要大论篇》曰:“诸风掉弦,皆属于肝。”[12]宋代陈言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提出:“方书所谓头面风者,即眩晕是也……喜怒忧思,致脏气不行,郁而生涎,随气上厥,伏留阳经,亦使人眩晕呕吐,眉目疼痛,眼不得开,属内所因……属不内外因,治之各有法。”[13]米加等[14]在新加二仙汤治疗老年高血压伴焦虑状态临床研究中提出,高血压伴焦虑状态多因情志不畅、思虑过度致肝气郁结,一旦受到外界刺激,则肝气郁而化火,扰乱心神,出现眩晕、心悸等症状。王争胜等[15]提出:对于临床常见的肝阳上亢证或肝气郁结证的高血压伴焦虑症患者,采用丹栀逍遥散可疏肝理气,缓解其焦虑症状,且能降低血压。

西医学[16-18]认为:焦虑、抑郁等情绪可诱发或加重高血压病情,反过来高血压也可进一步加重焦虑、抑郁情绪,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焦虑状态可影响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升高血管紧张素Ⅱ水平,也可以使交感神经活跃和迷走神经反应增强,收缩血管,增加心输出量,升高动脉血管压力。长期的焦虑、抑郁可以降低血管的活性,使血管阻力持续增大,改变交感神经系统的应答,使其更容易被激活。当交感神经系统被激活后,肾血流量会逐渐降低,加重钠水潴留,升高血管压力,内皮细胞被损害并伴有功能失调,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综上所述,焦虑症与高血压在病因病机方面关系密切,焦虑症可以促使血管进一步收缩,增加高血压发生的风险。长期高血压又会对患者的心理状态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加重焦虑与抑郁情绪。因此,对于焦虑症与高血压共病的患者临床辨证时应审证求因,综合考虑。

3 焦虑症与高血压共病的治疗

临床上发现高血压患者长期口服降压药,甚至多种西药联合治疗,血压仍居高不下,由此造成的心理压力及经济压力使得患者惧怕病情恶化、危及生命,或多或少会引发一些焦虑症状如烦躁不安、紧张、失眠等。大量的临床试验研究[19-37]表明:在长期高血压患者单纯服用降压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的情况下,联合抗抑郁、焦虑药物及心理干预、生物反馈等方法,在控制血压的同时缓解患者的焦虑症状,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效果。下面从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心理干预等方面逐一展开论述。

3.1 药物治疗

3.1.1 中药治疗

陈淑媛[19]提出:对于焦虑症合并高血压病的患者,采用丹栀逍遥散加减结合降压药物治疗的疗效比单纯降压药物效果明显,总有效率为96.3%。肖艳春[20]发现:酸枣仁汤加味对高血压伴焦虑症患者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其有养血疏肝、滋阴清热的功效,可有效降低血压,改善患者焦虑症状。任胜洪等[21]提出:解郁平肝汤对改善焦虑症状的疗效与黛力新相似,可缓解疏肝解郁,安神降压;但解郁平肝汤在改善头痛、眩晕等症状及帮助控制血压、降低血管内皮素方面疗效更好,有效率为91%。乔建峰等[22]提出:天麻钩藤饮合柴胡疏肝散可使血清 NPY、NE水平下降,在有效降血压的同时改善焦虑症状,特别是对于肝阳上亢证的高血压效果更明显。

3.1.2 西药治疗

姚伟华等[23]提出: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联合缬沙坦片治疗高血压合并焦虑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满意,能使患者焦虑、抑郁症状显著减轻,且较其他药物更安全可靠。张锦茹等[24]提出:米氮平片(30 mg/d)联合多潘立酮片(150 mg/d)治疗高血压合并抑郁焦虑症患者,不仅能有效减少患者的尿蛋白含量,且能有效控制血压。许著一等[25]发现:米氮平片(30 mg/d)联合多潘立酮片(6 mg/d)治疗长期的高血压患者,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症状,降低患者血压,效果比单纯降压药治疗效果好,总有效率为91.11%。

3.1.3 中西药结合治疗

陈华峰[26]提出:对于原发性高血压伴焦虑症的患者,采用酸枣仁汤加味联合常规降压药物治疗的效果比常规降压药物明显,服用酸枣仁汤后,患者血压稳定。倪卫兵等[27]采用双心汤改善冠心病伴心理障碍、胸闷、胸痛症状,结果表明:双心汤对冠心病的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患者血压,且能改善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总有效率为82.5%。乔建峰等[28]发现:采用天麻钩藤饮合柴胡疏肝散能更好地控制高血压伴焦虑症患者的血压,扩张血管,并能改善其焦虑症状,总有效率为90%。

3.2 非药物治疗

3.2.1 针灸治疗

罗文杰[29]在针刺调节原发性高血压伴焦虑状态患者RAAS系统活性研究中,提出针刺双合谷、双太冲穴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伴焦虑状态,结果发现:针灸能降低血清肾素和醛固酮的水平,有效改善高血压伴焦虑患者的焦虑状态,改善生活质量、睡眠质量。吕珊[30]提出:针刺水沟、百会、内关、神门、太冲等穴位,联合降压药物治疗高血压(阴虚阳亢证)合并焦虑抑郁状态方面,能降低血压值,同时可改善其焦虑、抑郁、头痛、心悸,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3.2.2 耳穴压豆

徐晓春等[31]对70例原发性高血压并发焦虑患者采用耳穴压豆治疗,发现观察组血压、HAMA总分在耳穴压豆干预后比对照组改善明显,表明耳穴压豆法具有降血压、抗焦虑的作用。温爱娣[32]提出Roy适应模式联合耳穴贴压,可有效改善高血压伴焦虑症患者的焦虑状态,降低血压值,提高睡眠质量,为临床高血压伴焦虑症的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3.2.3 生物反馈疗法

盘德益等[33]通过临床试验发现:采用生物反馈方式治疗难治性高血压伴焦虑患者的临床效果明显,患者SAS 和HAMD 评分比未使用前显著降低。梁春生等[34]提出:给予伴有高血压的焦虑症患者生物反馈治疗,能够有效控制患者血压值,同时能改善患者焦虑状态。

3.3 心理干预

张国玲等[35]在中西医结合联合心理干预、心理疏导治疗高血压伴焦虑症患者的研究中,分别采用西药劳拉西泮片、中西医结合治疗并采用心理疏导疗法对90例高血压伴焦虑症患者进行治疗,结果表明:中西医结合和心理咨询能有效改善高血压患者的心理状态,缓解焦虑,提高生活质量,总有效率为 95.55%。林忠贤[36]提出:运用中西医结合和心理疏导的方法对高血压伴有焦虑症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焦虑情况,并且血压也可以稳定在一定的范围,是一种效果理想的治疗方法。安婷等[37]提出:心理疏导对高血压病、焦虑症共病的老年患者具有明显的降低血压和改善焦虑症状的作用,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

4 小 结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大,焦虑症的发病率逐年增长,高血压的发生率与致死率也一直居高不下,而焦虑症对高血压的发生、发展、治疗和预后等方面均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焦虑可引发高血压,增大血管阻力,会使原有的高血压恶化,特别是在情绪激动时,患者头晕、心悸的症状尤为明显;而高血压合并焦虑症可降低高血压的治疗效果,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使高血压的预后变差,导致严重的后果,甚至死亡。血压波动及其所诱发的并发症又可对患者造成心理压力及经济压力,患者会经常出现失眠、心情烦躁的症状,产生焦虑抑郁情绪。总之,高血压和焦虑症互为因果,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最后形成恶性循环,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甚至导致死亡。因此,对于长期的高血压患者联用多种降压药物而血压仍得不到有效控制时,可以加用一些缓解焦虑症状的中、西药,以及针灸、耳穴压豆、心理干预等疗法以提高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共病焦虑症血压
老年共病管理理念在老年医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浅议我国结核病共病及管理
抑郁状态与慢病共病的老年人健康状态的相关性及干预疗效
躲进“焦虑症”的刘太太
完形填空精练一则
降压快的药就是好药吗
血压偶尔升高,需要吃降压药吗?
长期慢性疼痛,小心焦虑症
老年癌症患者共病的研究进展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