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例正清风痛宁缓释片致过敏性紫癜的不良反应报告及分析

2018-01-17朱星宇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8年33期
关键词:过敏性紫癜不良反应

朱星宇

【关键词】正清风痛宁缓释片;过敏性紫癜;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593.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33..01

正清风痛宁缓释片的主要成分为盐酸青藤碱,提取自防己科植物青风藤及毛青藤的干燥茎,具有抗炎、免疫调节、镇痛等作用。该药已知的不良反应有皮肤瘙痒、皮疹、胃肠道不适、白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等。既往鲜见正清风痛宁致过敏性紫癜的不良反应报导,希望通过此次报告,为临床提供参考,促进合理用药。

1 病例资料

患者,女,83岁,因“纳差乏力1周,畏寒呕吐2天。”于2018.08.02由門诊为进一步诊治收住入院。患者入院前近一周来无明显诱因下出现纳差乏力,近两天来感畏寒明显,08月01日呕吐少许粘液2次,无呕血黑便,在家体温未测,08月02日早晨呕吐一次,感腹胀痛。

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余年,曾口服某种降压药物后出现面红,现长期口服“吉加、武都力、拜阿司匹林、立普妥”,平素血压监测尚可。2018.07.16因右侧髋关节疼痛至我院骨科门诊就诊,加用“盘龙七片(陕西盘龙)、正清风痛宁(湖南正清)”等药物;有左侧肩周炎病史;自幼有左下肢畸形(小儿麻痹症)。

入院后查体发现患者双下肢对称散在分布芝麻大小的紫红色瘀斑,数量较多,压之不褪色。患者家属诉多年前也曾出现过类似症状,且患者容易对药物产生过敏,具体不详。进一步询问患者及家属本次瘀斑出现的时间,家属表示是最近出现的,具体时间不详,但能肯定在07月16日就诊于骨科门诊时尚未出现。

2 主要诊疗与用药过程

患者入院当天体温略高(上午38.0℃,下午38.1℃),血常规、C反应蛋白(CRP)及降钙素原(PCT)均正常,暂不考虑细菌感染,未加用抗菌药物。08月03日查生化指标方面,除血沉(72 mm/h)、IgA(2.92 g/L)、补体C3(1.51 g/L)外,其他均为阴性结果。用药方面,除患者长期服用的药物(吉加、武都力、拜阿司匹林、立普妥)外,考虑到患者的消化道症状,予以兰索拉唑30 mg qd抑酸护胃。针对双下肢瘀斑请皮肤科会诊后,加用盐酸西替利嗪(仙特明)10 mg qd、复方甘草酸苷片(美能)

50 mg tid抗过敏治疗,甲泼尼龙针(甲强龙)40 mg qd抗炎、抑制免疫反应。

经过上述治疗后,患者呕吐、腹胀等症状明显改善,体温未再升高。至08月07日患者双下肢瘀斑大部分消退,无其他不适。观察两日后,患者于08月10日好转出院。

3 讨 论

过敏性紫癜(HSP)是由免疫复合物介导的全身性小血管炎,特征表现为非血小板减少的皮肤紫癜,常伴有腹痛、关节痛、肾损害。按照欧洲抗风湿病联盟(EULAR)推荐的HSP诊断标准[1],本病例中患者存在明显的皮疹伴弥漫性腹痛两项表现,符合诊断标准。目前HSP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免疫反应、炎症反应、凝血系统等相关。其最常见的诱发因素是感染,该患者住院期间的血常规检查、CRP、PCT及两次血培养(右手及左腿)结果均为阴性,基本可除外感染的可能性,故需要考虑过敏反应等非感染因素。由于患者出现HSP的时间与加用盘龙七片、正清风痛宁之间存在合理的时间关系,且其他合并使用的药物均为患者长期服用的,所以我们优先考虑是否为这两种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

经查阅资料后发现,盘龙七片无药疹、皮疹等相关不良反应的报导。正清风痛宁虽然没有直接关于致HSP的不良反应报导,但是有很多的致皮疹等相关不良反应的报导[2],该药的主要成分为青藤碱,是一种强组胺释放剂,可能通过促进组胺释放来激发免疫反应,从药理上能解释其诱发HSP的机制。从治疗上来看,我们采取了停正清风痛宁、抗组胺、抗炎、抑制免疫反应等一系列处理取得了预期的效果,也从另一个角度印证了正清风痛宁致过敏性紫癜这一推测的合理性。综上所述,我们认为由正清风痛宁导致HSP的可能性最大。

不良反应的发生不光与药物有关,个体差异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特别是在大量研究[3-4]都认为HSP的发生是与基因多态性挂钩的前提下。作为基层医院,我们虽然缺乏普及基因检测的能力,但是要具有这个意识。至少下次再面对一位过敏体质的病人的时候,我们可能会尽量避免选择正清风痛宁。

参考文献

[1] Ozen S,Ruperto N,Dillon M J,et al.EULAR/PReS endorsed consensus criteria for the classification of childhood vasculitides[J].Annals of the Rheumatic Diseases,2006,65(7):936-941.

[2] 葛红星,李 庆,雷招宝.正清风痛宁的不良反应与合理用药建议[J].中成药,2010,32(2):287-289.

[3] 潘慧娟,杨魁兰.过敏性紫癜肾炎的免疫学机制[J].国际儿科学杂志,2002,29(5):249-251.

[4] Zhou J,Tian X,Xu Q.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gene insertion/deletion polymorphism in children with henoch-schonlein purpua nephritis[J].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edical Sciences),2004,24(2):158-161.

本文编辑:刘欣悦

猜你喜欢

过敏性紫癜不良反应
32546例疏血通注射液医院集中监测研究
综合护理干预对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持续献血应用效果分析
复方甘草酸苷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临床应用意义评析
低分子肝素与肾上腺皮质激素联合应用预防过敏性紫癜患儿肾损害的效果观察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紫杉醇脂质体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分析
孟鲁司特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分析
维C银翘片辅助治疗对过敏性紫癜儿童IgA、IgG水平的影响研究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过敏性紫癜致急性双下肢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诊断价值
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过敏性紫癜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