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血站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在血液采集质量控制中的作用

2018-01-17于海英高磊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8年33期
关键词:质量控制作用

于海英 高磊

【摘要】目的 探讨血站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对保证血液采集质量的有效性分析。方法 选取在本院血站中心献血的人员120名作为研究对象,常规操作组行常规操作采血,观察组按照血站质量管理体系管理采血,且都接受了问卷调查。统计对比不同组别献血人员间的消毒灭菌、发放合格率及对服务的满意程度进行比较并分析研究。结果 与常规采血组比较,观察组采血后其消毒率及合格率各指标的质量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其服务的满意度均得到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血液中心管理工作中建立血站质量管理体系措施,其具有标准规范的操作,助于提高血液质量及服务质量的有效手段,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实践。

【关键词】血站质量管理体系;血液采集;质量控制;作用

【中图分类号】R19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33..02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blood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blood collection.Methods A total of 120 blood donation personnel were selected from the study subjects.The blood collection was performed by routine operation and the blood collection was observed according to the blood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All of them were surveyed.Statistical comparisons were made between the different groups of blood donation personnel for disinfection and sterilization,the pass rate of satisfaction and the satisfaction of the service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ventional blood collection group,the quality of the disinfection rate and the pass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a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groups were higher (P<0.05),and the satisfaction of their services w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P<0.05).Conclusion Establishing a blood station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in blood center management work, which has standard and standardized operations,is an effective means to improve blood quality and service quality, and is worthy of further practice in clinical practice.

【Key words】Blood station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Blood collection;Quality control;Role

血站中心的管理模式日益受到重視,随医疗改革,管理理念也发生变化,目前在血站中心管理中血站质量管理体系是一种新的管理理念,具有适用性较强特点。其各环节在实施中步步严格把关,有益于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及质量。因此,目前面临的关键问题在于加强该管理体系模式。本文将进行血站质量管理体系的应用,并对其研究结果了分析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本院血站中心献血的人员120名作为研究对象,均为女性,将其分为两组,一组为采用常规的采血模式,另一组采用血站质量管理体系建立模式进行规范操作,对两组采集的血液样品进行分析。献血志愿者均为自愿接受献血。

1.2 方法

对我院血站中心的600名志愿者进行推广与应用新的管理模式,主要内容包括如下[2-3]:在血站中心管理中以提高工作质量及效率常应用整顿、规范、清洁和自律,对改善工作环境进起到积极作用,使提高积极主动性,加强团队交流及合作精神被提高;制定科学及规范化的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划分到每一个细节,并认真进行操作;推行奖惩制度,进行奖励对有突出表现的员工,及时发现解决相关问题。采集人员做到服装统一整洁。面对献血人员进行操作中态度和善,应微笑、热情对待,并为献血人员示范标准动作。详细交代应注意事项等,保持良好的状态,促进顺利进行。顺利完成后,医护者对其进行饮食及卫生等方面进行正确的指导,对其建立健康档案。血样统一管理,根据相关资料严格根据卫生部的要求,贮存血液温度均衡,运行可靠,具有报警及温度记录装置。采血员及时将采集的血液存入贮血冰箱,温度设置2-6℃,安排专门工作人员检测贮存血液冰箱,使血液能长久保存,为临床做充分准备。在血液采集至发放过程中,控制贮存温度并根据规定做好相应记录。对共性问题防范预案提出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负责人收集现存的和潜在的风险信息及情况,识别在操作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及时上报。发现问题须采取积极对策,及时上报作好

记录。

1.3 评价标准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血站中心,初步评定采用血站质量管理体系的效果,主要内容包括:消毒率、样品合格率及对血站中心的工作情况满意度进行调查。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指标变化

此结果分别灭菌及合格率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与常规操作比较,实施血站质量管理体系效果较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满意度比较

参与献血者对进行血站质量管理后的工作质量的满意度达到96.8%,与常规操作组相比,满意度提高了约15%,两组间工作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 论

作为血样供应的血站中心,其对采集血液的质量是有效重要的指标之一。 安全管理工作始终涉及到工作的各个环节,如管理中某环节如消毒、灭菌出现问题,会严重影响到医院医疗水平及患者生命安全。若血站工作有保证对医院发生交叉感染现象起到抑制作用。随社会医疗不断发展及治疗水平提高,逐渐认识到血站中心血液质量的重要性,医院力求杜绝发生医疗事件。

通过血站中心建立血站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实施和探索后取得了一定疗效,较常规操作相比,在血样合格率、灭菌等方面均得到改善(P<0.05),对其满意度均得到提高(P<0.05)。可提示工作人员将各项工作进行标准规范化操作,然后把工作逐步细化,实施每个操作均严格按规范化标准,使血液质量更加完善。

有助于提高满意度,使其进一步完善,对治疗效果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上借鉴。

参考文献

[1] 王新梅,张艳梅,王富强,等.常态核查在血站质量管理體系中的必要性[J].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2011,24(2):232-233

[2] 曾素根,黄玉霞,曾婷婷,等.血液常规检验标准操作程序和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及应用[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12,24(4):129-131.

[3] 张立波,马贵明,傅 强,等.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和认可[J].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2013(3):432-433.

本文编辑:刘欣悦

猜你喜欢

质量控制作用
浅谈机车总风缸的制作质量控制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试谈乡土地理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浅谈在公路桥梁施工环节的质量管理及控制
浅谈石灰土基层施工及质量控制
黄土路基台背回填的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