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个性化护理模式在小儿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2018-01-17冯婷婷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8年33期
关键词:应用效果

冯婷婷

【摘要】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模式在小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6月1日~2018年6月30日我院儿科收治的患儿9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个性化护理,统计、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配合程度。结果 观察组患儿中,32例十分配合、14例基本配合、2例不配合,总配合度95.83%;对照组患儿的配合度为70.83%,其中十分配合19例、基本配合15例、不配合14例,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年幼患儿的临床护理中落实个性化护理模式,更容易被患儿接受,提高治疗依从性,促进患儿尽快康复,建议推广。

【关键词】小儿护理;个性化护理模式;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33..01

计划生育国策推行多年,相比以往,独生子女一代得到了家长更多的疼爱和照顾,家庭的物质水平越来越高,儿童的自理能力往往较差,对父母的依赖性强[1]。鉴于现阶段儿童的年龄、性格、心理特点,儿科的临床护理也面临巨大挑战。很多家属过于溺爱、疼爱孩子,当患儿被病痛困扰而吵闹哭喊,家属很容易情绪波动、丧失理智,将责任完全归于医院,导致医疗纠纷。因此,儿科的临床护理不仅要关注患儿的疾病,更应该了解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关注儿童的精神和心理体验。我科在小儿护理中采用个性化护理模式,旨在为患儿提供针对性、安全性、科学性的护理服务,获得家属的理解和认可,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資料

选取2017年6月1日~2018年6月30日我院儿科收治的患儿9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其中,对照组男23例、女25例,年龄1~8岁,平均年龄(4.52±1.36)岁;观察组男22例、女26例,年龄2~9岁,平均年龄(4.63±1.28)岁。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儿病情观察、指导用药等常规护理。个性化护理如下:①心理干预:年幼的患儿显现不了解疾病,对疼痛的耐受能力较差,身处陌生的医院环境倍感紧张和无助,常出现多动、抗拒、挣扎、哭闹等行为。护理人员应具备基本的儿童心理学知识,用亲切、活泼的语言与患儿沟通,多使用鼓励性语言,将疾病的知识融入到童话故事中[2],让患儿乐于倾听和接受。通过赠送小礼品表达对患儿的肯定和支持,鼓励患儿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同时做好与家属的沟通,及时交流患儿的病情。②健康宣教:统一组织患儿家属参加健康讲座,讲解用药知识、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注意事项、康复训练等。为向患儿发放图文并茂、色彩鲜艳的健康手册,用卡通、连环画的形式呈现健康知识,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3]。③环境护理:除了保证儿科病房的安静、温馨、舒适,调节适宜的温湿度之外,还应根据儿童的性格、爱好、年龄美化病房,张贴卡通图画、提供儿童读物等,循环播放动画片,向患儿发放积木、洋娃娃等玩具,丰富患儿的住院生活,用充满童真童趣的病房环境安抚患儿的紧张情绪,使之主动配合治疗。

1.3 疗效评定标准[4]

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配合度:①完全配合:患儿能够主动接受治疗和护理,没有抵触和抗拒情绪,无哭闹、喊叫等表现。②基本配合:通过家长和护理人员耐心的解释、安慰和鼓励,患儿可以配合治疗。③不配合:患儿大喊大叫、哭闹、挣扎、十分抗拒治疗,语言安慰无效,必须采取强制措施。总配合度=完全配合率+基本配合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患儿的配合度比较:观察组、对照组患儿的临床总配合度分别为95.83%和70.83%(P<0.05),其中观察组十分配合32例(66.66%)、对照组19例(39.58%);观察组基本配合14例(29.17%)、对照组15例(31.25%);观察组不配合2例(4.17%)、对照组14例(29.17%)

3 讨 论

年幼的患儿认知能力较差,身患疾病后往往会产生情绪波动,给临床护理带来困难。个性化护理坚持并贯彻“以人为本、因人而异”的先进理念,以患儿的年龄、性格、心理为依据,制订符合儿童身心特点的护理干预,更易被患儿理解和接受,体现医院先进、科学、人性化的医疗服务,为临床治疗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因此建议推广。

参考文献

[1] 黄 敏.个性化护理配合健康教育在小儿手足口病感染防控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10):138-140.

[2] 石 红.个性化护理在小儿护理中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2):250.

[3] 董芙荣,何红霞.肢体语言沟通联合个性化护理在小儿护理工作中的运用[J].东方食疗与保健,2017,(12):219.

[4] 何红梅.探讨个性化护理模式在小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J].中国保健营养,2015,25(10):216-217.

本文编辑:刘欣悦

猜你喜欢

应用效果
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C 语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手术中个性化心理护理在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中的应用
健脾扶正汤在晚期胃癌治疗中的应用
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