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惊厥的急救与护理探究

2018-01-17李远征杨雪松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8年33期
关键词:高热惊厥应用效果

李远征 杨雪松

【摘要】目的 研究小儿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惊厥的急救方法与护理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符合实验研究标准的因呼吸道感染造成高热惊厥的住院患儿7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7例。实验组进行综合性急救+预后指导护理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性的急救治疗,研究患者的住院治疗时间、疾病复发率、惊厥时间、退热时间等情况。结果 實验组患者住院时间、惊厥时间、退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综合性急救+预后指导护理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疾病复发率为2.70%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16.21%,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惊厥的患儿进行综合性的急救和预后护理指导,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康复治疗效率,降低疾病复发概率,值得在临床医学上进行深入的推广。

【关键词】小儿呼吸道感染;高热惊厥;急救方法;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33..01

呼吸道感染是引发小儿高热惊厥的主要原因之一,患儿出现持续高烧、全身性惊厥等情况,严重威胁患儿的生命安全。为深入研究小儿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惊厥的有效急救方法及护理措施,本院随机选择符合实验研究标准的74例患儿参与实践探究,具体步骤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符合实验研究标准的因呼吸道感染造成高热惊厥的住院患儿7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7例。其中,实验组男22例,女15例,年龄1~4岁,平均年龄(3.45±0.81)岁;对照组男20例,女17例,年龄2~4岁,平均年龄(2.99±1.62)岁。该实验在患儿以及患儿家属知晓并同意的情况下进行,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研究方法

对于对照组的37例患儿进行常规性的急救治疗,患儿出现惊厥症状时,护理人员将患者调整为平卧或侧卧位,解开患儿衣领,防止患儿出现窒息,将压舌板放于患儿臼齿之间,防止患者惊厥过程中出现咬伤的情况。对反复出现惊厥的患儿进行药物治疗,将0.5 mg/kg安定通过静脉注射的方式置入患儿体内,同时,通过物理降温、化学降温等措施实现患儿体温的有效控制。对患儿进行常规性的护理治疗,护理人员定期观察患者病情发展状况,对实验组的37例因呼吸道感染造成高热惊厥的患儿进行综合性急救+预后指导护理治疗,对于细菌感染患儿进行静脉滴注

10 mg/(kg·d)利巴韦林药物治疗,对于惊厥持续时间较长的患者进行静脉滴注0.1 mg/kg地塞米松药物治疗。

1.3 观察指标

对所有患者治疗前后的身体情况进行密切的跟踪调查[3],详细记录相关实验数据,研究患者的住院治疗时间、疾病复发率、惊厥时间、退热时间等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AA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惊厥时间、退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2],实验组患者的疾病复发率为2.70%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16.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2。

3 讨 论

与常规性护理治疗方法相比,对高热惊厥患儿进行综合性救治及预后指导,可以实现对患儿再次惊厥的风险评估,实现对病情的有效预防。

综上所述,对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惊厥的患儿进行综合性的急救和预后护理指导,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康复治疗效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1],值得在临床医学上进行深入的推广。

参考文献

[1] 李荣光.浅析小儿热性惊厥急救与护理策略[J].临床护理治疗,2016,04(14):104-106.

本文编辑:刘欣悦

猜你喜欢

高热惊厥应用效果
儿童惊厥的临床诊治
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与治疗体会邱云芬
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
小儿高热惊厥阶段性镇静用药疗效观察与护理评价
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C 语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手术中个性化心理护理在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中的应用
健脾扶正汤在晚期胃癌治疗中的应用
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