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培智学校多元化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2018-01-16张素平

中国教师 2018年12期
关键词:培智智障多元化

张素平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教学评价是教育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环节。培智新课程方案中提出“建立多元化、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发挥评价的诊断、激励、导向功能,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在不同层面的发展”。我校根据国家课程实验方案,借鉴广东顺德启智学校、宁波达敏学校的课程改革经验,以生活化为核心,构建了适合我校智障学生发展需要的生活化课程体系,分为认知课、康复课、社会课、职业课四大类,构建了培智学校多元化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确保培智生活化课程的有效实施,从而切实提高培智教育教学

质量。

一、构建培智学校多元化教学质量评价的原则

1.导向性原则

一是要正确利用评价的导向功能,使培智教育向更切合学生实际,满足学生生存需要,提高学生生活适应能力的方向发展。二是评价本身要向更科学、更完善的方向发展,评价机制要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动力。

2.科学性原则

根据儿童多元智能发展理论,教学质量评价要能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评价指标要符合特殊学生的客观实际,各项指标要有明确的内容,既互相联系,又相对独立,形成有机的多元评价体系。

3.可行性原则

根据认知课、康复课、社会课、职业课的学科特点,确定学科总目标、分级目标,采用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相对评价与绝对评价相结合,单项评价和多项评价相结合,提高评价的可操作性、客观性、准确性,多角度、多层次进行综合分析评价,从而促进学生能力发展。

4.发展性原则

通过对学生进行前测,了解学生发展现状,找到学生最近发展区,确定长期目标、近期目标,确定具体教学内容。通过对学生进行后测,对学生进行自身发展的纵向比较,同年级学生的横向比较,对学生的发展水平进行准确评估,从而调整后期教学目标与内容。

二、构建培智学校多元化教学质量评价的内容和指标

1.教师教学质量评价

(1)教学常规评价

扎实抓好教学常规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我校制定了《浏阳特校教师教学常规评价细则》,分计划备课、课堂教学、作业批改、学生辅导、教研教改、考试考查六项。注重随堂听课,保证常态课质量。每月一评,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教师改正,月教学常规评分计入期终目标管理评分。

(2)课堂教学评价

课堂教学是实施课程改革的主阵地。我校制定符合培智新课程理念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评价一级指标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搭建平台,以课促研,我校深入开展观摩课、优质课、研究课、推门课、同课异构活动。每期精心组织市课堂评优活动,每位一线教师都要上一节公开课,评研结合,教师在说课、上课、观课、议课中交流、反思、成长,培养了一批中青年教学能手,提高了整体课堂教学水平。

2.学生学习效果评价

(1)评价主体多元化

评价从过去单一的教师评价,变成由教师、家长、社区协助教学人员、学生自己为参与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关注学生成长的社会团体与个人作为评价的主体,进行等级或描述性评价,客观地反映了智障学生在学校、在家庭、在社区的表现,有利于全面了解智障学生的学习愉快度、学习兴趣、学习效果等情况。

(2)评价内容多元化

评价的内容从过去偏重于知识记忆方面的评价,转变为对智障学生“生活自理能力、行为习惯、认知能力、兴趣爱好、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社会适应能力”等多方面的综合评价。对于认知类课程采用主题单元评价,根据单元目标和内容,通过一课一评、单元测评、学期测评,评价学生认知目标达成情况。对于康复类、社会类课程采用分级目标评价,如康复类课程“情绪分化”课,按人类情绪表达的方式,分为粗大动作、面部表情、节奏、呼吸等八个领域。对于职业类课程采用现场操作评价。如洗衣课,分“搓洗衣服、晾衣服、衣服分类整理、洗衣机的使用”进行分项评价。通过对学生的认知、社会适应能力、劳动技能、运动康复等方面进行多维度、多层次的评价,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3)评价形式多元化

通过描述性评价、观察性评价、代币制评价、调查性评价、学习成果展示等多种评价方式评估学生发展情况。评价过程是动态的,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收集学生不同阶段的学习资料,记录智障学生语言、思维、情绪、行为、运动、交往等方面的成长轨迹。

3.教研组活动评价

我校制定了教研组目标管理评价细则,包括教研组计划、日常考勤、教学常规、教研课改、教研活动、教研特色六项评价指标。教师参与教研活动次数、撰写论文获奖、参与课题研究、课程开发情况都进行量化评分,纳入教师教学目标管理评价,与教师评优、教师职称评定、绩效工资挂钩,让教师体会到专业成长的幸福感。

三、构建培智学校多元化教学质量评价的方式

1.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

結果评价是指对教育教学效果的评价,实质是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过程评价是指教育或教学过程的评价,兼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结果评价就是看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过程目标是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习过程存在哪些长处不足和改进之处。对教师的日常教学常规执行情况进行过程评价,通过期终考试考查对教学质量进行结果评价。

2.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定性评价不受时空限制,对行为进行本质的描述,评价简便,但往往带有评价者的主观感受。定量评价是对行为进行量的描述,依据数据对行为做出评价。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才能对某种行为做出科学、完整、准确的评价。例如,对生活语文的评价,需进行量的评价,测试出学生会认读多少个词语,会写多少个词语,也需要进行定性评价,描述学生的学习语文的主动性、阅读能力、表达能力等。

3.相对评价与绝对评价相结合

相对评价是被评价要素之间的比较。对智障学生进行个体前后纵向比较,学期初,根据教学内容,在不提供任何支持下对学生的认知、行为、适应能力等方面进行前测,了解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预测学生的“潜能发展区”,从而制订个别教育计划,确定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学期末进行后测,通过量化或定性评价,观察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情况。绝对评价是指在评价要素之外有一固定标准,对行为的评价是以这个标准为参照系的。评价智障学生是否达成目标时,也是以绝对评价为主。

4.单项评价与多项评价相结合

单项评价是指对教师教学或学生学习的某一方面内容进行评价。多项评价是指对教师教学或学生学习的多方面内容进行评价,也称综合评价。例如,对智障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研究评价,通过家长、老师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方面的发展状况。学校的管理者往往需要对教师各学科的教学效果,智障学生的认知、行为、情绪、运动、生活适应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的综合评价,需要多个评价者参与才能完成。

构建培智学校多元化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是提高培智教育教学质量的有力保障,需要教师、家长、社区人员共同参与评价,从而确保培智课程改革的有效实施。

(作者单位:湖南省浏阳市特殊教育学校)

责任编辑:胡玉敏

huym@zgjszz.cn

猜你喜欢

培智智障多元化
探讨构成因素在当代雕塑语言中的多元化体现
以课例《牧童谣》为载体培智学校优质音乐课堂教学策略的实施
培智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巧用“多元化”,赋能“双减”作业
让智障儿童喜爱上美术课
具身体验:培智体育教学的实践
为智障孩子撑起一把青春伞
智障儿童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策略研究
聋生与培智生同处特校的利与弊
注重培养学生的生活化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