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常生活、工作中电气火灾的分析和预防研究

2018-01-16张战旗

价值工程 2017年30期
关键词:电气火灾预防分析

张战旗

摘要:现如今,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电气技术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电气故障产生的电气火灾也越来越多,根据消防部门的统计,电气诱因火灾占了火灾发生总数的三分之一还多。因此,对于电气火灾的分析和预防是必不可少的。

关键词:电气火灾;分析;预防

中图分类号:TU99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30-0003-02

0引言

电气火灾产生的危害是十分巨大的。本文主要是介绍日常生活、工作中电气火灾以及预防电气火灾的措施,希望可以对预防电气火灾的发生起到借鉴作用。

1电气火灾发生的物理过程

电气火灾,通俗来讲就是指电能转换为热能的过程。整个转换的过程是在电能的非常状态下发生的,电能转换成热能后将一些可燃物质引燃而发生火灾。根据电气热能定理得知,当电流通过有电阻的导体时,会有热量的产生,并且与流过导体的电流大小以及时间有关,并且与电流大小以及时间的长短成正比。热量累积的越多,越容易造成火灾的发生:在进行电气开关操作的过程中,也会有电火花的产生,静电、雷电放电也会产生电火花:在整个供电系统中,导体和设备接触不良也会有电火花的产生:甚至我们常用的通讯工具的开断也会有电火花的产生。电弧以及电火花的发生是一个突变的过程,其最高温度会直接达到6000摄氏度以上,当周围有可燃物质时,极易造成火灾的发生,当周围有易燃易爆的物质甚至会引起更大的灾难。

2造成电气火灾发生的原因

造成电气火灾发生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外界以及内部两大因素。下面主要介绍几种造成电气火灾的内部因素:

2.1短路

供电线路、设备短路产生的原因很多很复杂,比如电气绝缘破坏、小动物侵入、外部因素意外介入等等。在发生短路时尽管原因很多,但效果基本一致,就是突发性很强,过程极短。在极短时间内电流骤增,远远超过供电线路、设备的额定承载能力,同时伴随着高温电弧温度的急剧上升,会直接引燃可燃物质,从而造成火灾。

2.2过载、过电压

在正常的设备及供电线路运行过程中,都会有额定的使用功率,当其使用功率超过额定功率的时候,就会有多余的热量产生且不能够很好地进行散发,此时系统的整体的热平衡会遭到破坏,使用电设备及供电线路产生过热的现象。当热量积累到一定的临界值的时候(即温度到达一定值时),会直接引起电气设备或者供电线路上的可燃物质的燃烧,造成火灾:长时间的过热工作,也会加速电气设备绝缘老化、损坏,发生短路火灾。

超额定电压使用电气设施,也可能击穿绝缘保护发生电弧放电从而引起火灾。

2.3接触不良、开断电器设备

热量的产生与导体的阻值有着直接的关系,在载流电路中,导线与导线直接的连接处,导线与电气设备的连接处的阻值与正常导体相比是比较大的,如果接触不良产生的热量也会更大,热量的产生会使接头处局部温度升高,温度升高又会造成阻值的增加,恶性循环。产生高温引起火灾:同时接触不良也易引起导体间的放电,产生电弧放电引起火灾。

正常的开断电器设备也可以产生电弧,比如开关灯具或其他用电器,哪怕是弱电领域也不例外,比如接通与断开手机或座机通话也能产生电火花。正常情况这种情况危害性不大,但特殊易燃易爆环境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比如加油站就禁止接听电话。

2.4雷电,静电

当雷电发生时,会产生剧烈的高温电弧放电极易引燃可燃物:静电和雷电原理相似,电荷逐渐积累形成一定的高电位,在一定的条件下,会将周围的介质击穿,对金属放电并产生足够引燃可燃物的电火花,我们大家在秋冬干燥季节都经历静电电击的痛苦。特别是静电产生的范围极广,隐蔽性更强,更难以防范,在易燃易爆环境,如加气站、加油站尤其要引起人们的注意。

2.5电气回路高次谐波过载

现如今,很多的家用电器设备都是非线性负载,特别是电子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各种高次谐波。这种谐波会引起不易注意的过载、过电压现象,从而成为电气火灾的隐患。

3电气火灾发生的特点

电气火灾发生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多发生在线路老化以及设备陈旧的地方。

当线路老化以及设备老旧时,绝缘层的绝缘性能是比较差的,容易发生绝缘击穿短路而引起火灾。

②电气火灾隐蔽性强。

供电线路一般都处在相对隐蔽的部位,人们对于电气火源的发生很难及时发现的,当火灾扩大形成一定的规模时才能够发现。

③电气火灾发生的突发性强。

由于电气绝缘老化损坏是个渐进的过程,小动物侵入、外部因素意外介入等不确定因素较大,再加上电流、温度肉眼不可看到又不能触摸的特性。因此电气火灾发生的突发性强。

4电气火灾的预防

电气火灾的预防是一项重要的系统工程,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我们要针对上述造成电气火灾发生的原因做好有针对性的预防。在电气火灾的发生过程中,主要表现在电气设备上,但是追根溯源其产生的主要原因就是有关的管理以及技术上的缺憾,导致有些问题以及潜在的隐患得不到有效的解决。防止电气火灾工作是否细致,工作是否到位等,对于整个电气火灾的扼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4.1正确选择电气设施

对于电气设施的选择要抱着科学合理的态度进行,需要根据实际工况有针对性的选择。首先要满足产品本身的远行条件,同时要满足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一些特殊环境内运行的电气设备,如易燃易爆工作环境更要谨慎。

4.2对用电设备要做好运行维护

对正常运行的电气设备要按规定做好正常的维护工作,要按时按要求进行巡查,发现事故隐患及时处理,保证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4.3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

根据数据显示,如今电气火灾大多发生在老旧电气设施上,由于设备的使用环境及运行工况有很大的区别,也就造成了设备不同的老化程度,这就需要我们积极使用新工艺新技术产品及时地更换更新。对一些正在运行的而不具备进行更新更换的老旧设备,要积极引入新工艺新技術进行技术改造及检测,及时发现设备隐患,防患于未然。

4.4加强对雷击、静电火灾的预防

现如今,高层建筑越来越多,易燃易爆高危区域的加油站、加气站也成为寻常人们日常工作、生活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尽管雷击及静电事故的偶然性比较大,这就需要我们要按照国家相关规范、规定,做好各种防护措施,对过去已经完工的正在运行的设施,有条件的情况下要进行升级改造:对隐蔽性较强的静电事故,我们在加强技术措施的同时,也要加强一定的管理措施,使这类事故减少到最低限度。

4.5高次谐波引起的火灾防范

高次谐波引起的火灾隐患主要是由于近年来电子产品这类非线性荷载的普及使用引起的,对于这种随科技发展引发的新问题,我们只能是采用新技术有针对性的处理。可以在特殊区域的供电系统中装设有针对性的有源谐波滤波器等新技术设备进行处理。对不需要装设特殊设备运行工况的普通区域,我们设计施工人员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合理地增加设备的承载能力,避免电气火灾施工的发生。

4.6自动监控以及报警

由于电气火灾的偶发性及突发性因素比较大,为降低电气火灾造成的人员伤害以及财产损失,火灾监督报警系统的使用是必不可少的。这就需要我们针对不同的发生电气火灾的可能性及使用环境,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科学合理地选择火灾报警系统,尽可能地做到防患于未然,最大限度地减少电气火灾事故的发生以及最大限度地降低电气火灾造成的人员伤害以及财产损失。

5小结

对于电气火灾的分析与预防研究在现代化的社会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介绍的电气火灾的类型以及防护措施,希望读者对其有简单的了解。endprint

猜你喜欢

电气火灾预防分析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医疗建筑内消防电气相关系统的设置依据探讨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浅谈跑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和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