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大数据”时代下中医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2018-01-16胡慧菁罗家祺刘苓霜陈伯平赵福东姚永华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2018年3期
关键词:医案数据挖掘中医药

胡慧菁,罗家祺,刘苓霜,陈伯平,胡 菲,赵福东,姚永华

(1上海市市东医院,上海200438;2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中医科,上海 200062;3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上海200032)

0 引言

互联网的发展加快了信息化向社会各方面和人们日常生活的渗透。2012年3月,奥巴马[1]政府发布《大数据研究和发展倡议》,并将为此注资2亿美元,这意味着美国政府对“大数据”的关注和重视,同时也昭示着“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大数据技术可运用到各行各业。在医疗领域,医疗信息也是数据产生集中的地方,我国也很重视中医医疗信息的数据挖掘。据报道[2],2012年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在IBM公司的帮助下,搭建了国内第一个中医行业运营数据分析系统,开创性的引导和促进医疗业务的数据分析和广泛的业务洞察力。结合中医文化传承,其中的中医文献和中医临床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医疗信息,这些固有的文化需要我们进行深入挖掘、传承和发扬。

1 中医文化蕴含于中医文献和中医临床

中医文化有几千年的历史底蕴,在中医药的各个方面都有体现,主要通过中医文献的记录和研读,中医临床的师承和实践的方式传承。中医以中华文化为背景,文献内容、思维习惯和表达方式必然带有中华历史文化的踪影。先秦时期,墨子就曾提出三表法。其第一表“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即强调辨析事物首先要考察历史。每次诊察后要想制定较为周密有效的治疗方案必须先了解以往医案记录的治疗情况。文献研究与临床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可以说中医文献源于中医临床而又高于临床。

一方面,中医临床中的病案、临证经验是中医文献的主要来源。文献研究不仅是单纯临床中文字的提炼与整理,而且是人们从宝贵的临床经验中分析、总结出来的最精练的部分加以提升,逐步上升归纳为理论。中医理论的形成都是通过临床观察、认识、实践,然后再观察、再认识、再实践这样历代传承性观察认识总结归纳而成,由于有这种历史传承,所以我们要对中医文献进行研究。

另一方面,中医文献指导并启发中医临床。中医以中华文化为背景,文献内容、思维习惯和表达方式必然带有中华历史文化的踪影。就如中医临床每次诊察若要想制定较为周密有效的治疗方案必须先了解以往的治疗情况。中医文献中的医案就如同我们临床医生的多位导师,因为有了这些巨人的肩膀,临证才能胸有成竹。

如果我们要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医文化就必须深入挖掘中医文献和临床中的精华。从大量医疗数据中提取相关信息,运用计算机分析并处理,发现其中隐含的客观规律。通过建设支持医疗决策的信息资源库把文献信息和临床信息综合转化为能够服务临床的数据,从而指导现代中医临床,发扬中医文化。在大数据理论的启发下,2012年国家科技部开展了“中医药基础学科名词术语规范研究项目”[3]。该项目对10个中医学子学科的8000条名词术语进行规范化整理分析,建立同义词数据库,从而创新的开展了中医大数据研究的一个范例。

2 大数据和中医数据的相关性分析

什么样的数据能称为大数据,它与中医数据有何相关性?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查阅了相关文献。麦肯锡公司指出大数据是超过普通数据库软件工具采集、存储、管理和分析的海量数据集合[4]。高德纳(Gartner)信息咨询公司则把大数据简单定义为庞大、多样和复杂的信息[5]。维基百科给我们一个较全面的定义:大数据指在通常情况下无法用常规的数据库管理工具和数据处理软件进行采集、管理、存储、检索、共享、传递、分析和可视化处理的大型和复杂数据集合[6]。从其特点来看,表面上来说,大数据是指超出常规电脑内存处理能力的巨大的信息量[7],其具有整体数据、模糊数据、相关关系数据这三大特征。更有直观的说法,大数据具有容量大、种类多、流动性大、高价值的特性[8]。 外国学者[9]认为,大数据具有全面性、模糊性,通过数据的分析探求因果关系,其核心就是通过相关关系的分析来预测事物的变化发展规律。而中医的数据或者说中医药信息也有相似之处。崔蒙等[10]分析中医药信息具有认识论信息、现象信息、整体信息、时间信息四个特征。朱毓梅等[11]认为中医的相关性思维方式与大数据的思想方法存在一致性。因此主张对大量不同中医专家的诊疗信息数据上进行大数据的分析,可以构建具有预测功能的专家诊疗系统。在此方式方法的指导下,可以构建庞大的中医古籍数据库,并进行大数据分析下的知识发现,从而对中医知识进行提炼和升华。中国中医科学院常务副院长刘保延的观点认为,从中医的角度来认识,大数据就是多样、海量、动态的信息,其内容包括患者的运动方式、状态及其空间的性状态势(症状、体征、理化特性),运动在时间上的过程及规律(如实时、动态、纵向、反应)等,以及中医治疗(中药、针灸、推拿等)[12]。所以我们认为中医的大量文献和临床数据具有大数据的特点,其中包涵了很多中医文化的精髓。我们要把这种文化传承和发扬下去就可以通过数据挖掘的方式提炼并发现其内在规律性。

3 运用数据挖掘方式分析中医文献和临床信息

打造信息化平台是适应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健康需求的需要,是符合医学模式与理念转变的需要,是适应大数据时代到来的需要,是更好地传承中医文化的需要。中医学具有整体观特点,认为人是一个整体,人与自然也有密切联系,天人合一。临床又需辨证论证,因人因地制宜,开展个体化诊疗。中医的这种整体而又辨证思维方式无处不在,这就对理论的总结、标准化数据的收集带来了一定难度。中医文献和临床中收集的数据具有整体性,不是样本而是总体。它在把握个体信息时,强调的是天地人三者合一,得到的是所有与个体相关的信息中医临床对名老中医经验的传承尤其需要中医文献和大数据技术的支持。然而中医工作者收集信息手段相对落后,没有要求过多的精确性。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是发现个体的各种信息间的关系,通过这种关系能帮助判断证候、治则和处方用药。

有人已经在文献研究中进行了数据挖掘的尝试,通过对古代书籍中治疗专病的方药进行数据分析,发掘治疗该疾病的中医治疗规律。例如张伟等[13]对《乳腺病奇效良方》中治疗乳腺增生病的156首药方进行单味中药使用频率和药类、药性、药味、归经的频次分析,研究得出临床辨证治疗该专病的的用药规律和依据。也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对文献中某一具体方剂的用药规律进行研究,发掘其中对临床有用的中医药信息,例如李廷保[14]对清代以前古医籍中“龙胆泻肝汤”的研究,有助于认识龙胆泻肝汤组方用药的历史源流,为临床辨治湿热疾病提供更好的用药规律和用药依据。

在大数据大潮的推动下,杨薇等[15]认为现代的中医研究应该利用先进的大数据方法,将医疗实践与科学计算相结合,以人为本,提出问题,然后以数据为依据,推动从临床到临床的真实世界的中医临床科研形式。也就是利用大规模的临床诊疗实践产生的海量数据进行真实的数据研究,推动临床实践下的科研工作,以推动中医临床的科研工作,并反馈到临床实践的循环进步模式。近年来计算机整理中医临床医案工作已开展,并取得了一些成果。吴中平等[16]开发的医案查询统计分析系统,利用计算机统计技术,对古今医案进行开放性的研究统计,按专用主题词进行查询,并可以按症状、病机、治法、药物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有利于开展大规模临床研究。如果能在此基础上,根据大数据的思想不断扩大数据库内容,乃至海量的级别,其使用价值将很大。郑健等[17]利用大数据的计算机理论帮助,建立了名老中医医案研究应用系统,创造性地将现代名老中医的临床医案和中医经典文献进行关联性研究,为学者留下了探索空间。李健等[18]通过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挖掘《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治疗肺痈的方剂组方规律,实现对药物之间关联性的定量描述、核心组合演化与提取、新处方发现等功能。采用大数据强调相关性分析的方法可以提取低频次高相关的组合,更适合发现与挖掘中医临床和文献中的隐形经验。临床研究是相对复杂的,但也有不少前辈做了很多尝试,周雪忠等[19]利用复杂网络中无尺度网络特性对北京市地区20余位名老中医门诊病例进行核心处方配伍结构分析,发现了他们治疗疾病的核心药物、配伍结构及用药思路。宋观礼等[20]利用数据挖掘方法对临床的1265例冠心病患者病因、症状、证候及方药进行了分析,发现其中的规律。这都有助于我们提炼名老中医经验并研究专病治疗诊疗方案。

为了医案留存的客观化和易操作性,我们打算以数据挖掘的方式对名老中医的医案进行保存和分析。根据现有文献采集和数据挖掘的方法需要通过以下步骤开展。首先要做好数据准备。①数据的选择:搜索名中医有关的数据信息,并从中选出适用于数据挖掘应用的数据。例如:病名、症状、证型、病位、病因、病机、方名、药名等。②数据的处理:为了提高研究数据的质量,为进一步的分析作准备可以去除医案中的重复描述。③数据的转换:数据表达方式或类型的变换。如对药物剂量的统一量化、病名、病因、病机、病位、证型、等内容需一致化。第二步,要开展数据挖掘。可以和信息科合作对所整理得到的数据进行挖掘,主要是完善和选择合适的挖掘算法。第三步,对结果统计分析。希望通过数据统计、分析解释中医临证用药规律,对不同数据采用与其相适应的统计分析方法。第四步,总结中医用药规律。将数据挖掘所得到的内容分析总结出规律性的内容形成中医文献,并再运用到中医临床中去,将老中医的临证经验进行传承,从而指导临床。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不竭动力,海派中医需要我们有包容的心去接纳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中医的传承和创新更需要应用现代数据挖掘方式,把我们中医临床和中医文献中的内容进行去芜存菁,使之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只有积极地挖掘传统中医文化中的有益成分,才能更好的开展中医的传承与创新,从而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Ackerman MJ.Computer briefs: Big data[J].J Med Pract Manage,2012,28(2):153-154.

[2]潘 文,程 涛,牛崇信,等.大数据时代中医药信息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2014,38(1):2-4.

[3]吴潇湘.中医药基础学科名词术语规范研究启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2,20(4):345.

[4]Manyika J, Michael C, Brown B, et al.Big Data: The next frontier for innovation,competition,and productivity[R].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2011.

[5]Gartner.Big Data[EB/OL].http://www.garmer.com/technology/topics/big-data.jsp,[2013-5-20].

[6]Wikipedia.Big Data[EB/OL].http://cn.wikipodia.org/wiki/Big_data,[2013-5-20].

[7]崔 蒙,李海燕,雷 蕾,等.“大数据”时代与中医药“知识密集型”数据[J].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2013,37(3):1-3.

[8]韩翠峰.大数据带给图书馆的影响与挑战[J].图书与情报,2012(5):37-40.

[9]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肯尼思·库克耶.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2:18-42.

[10]崔 蒙,尹爱宁,李海燕,等.论建立中医药信息学[J].中医杂志,2008,49(3):267-269,278.

[11]朱毓梅.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中医古籍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2014,38(3):12-14.

[12]苏 暄.大数据,带来中医个体化诊疗新视域?——访中国中医科学院常务副院长刘保延[J].中国医药科学,2015,5(1):1-3.

[13]张 伟,杨世宁,李廷保.基于数据挖掘对中医药治疗乳腺增生病配伍规律的研究[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2,19(6):572-573.

[14]李廷保.基于数据挖掘对古医籍中龙胆泻肝汤用药规律的研究[J].中医药学报,2012,40(4):60-61.

[15]杨 薇,崔英子,杨海淼,等.医疗大数据在中医药研究领域的应用与思考[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2(3):625-627.

[16]吴中平,何新慧,柯雪帆,等.医案查询统计分析系统介绍[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3,37(3):54-56.

[17]郑 健,林丹红,李其铿.基于本体的名老中医医案研究应用系统[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8,18(6):48-50.

[18]李 健,卢 朋,唐仕欢,等.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的治疗肺痈方剂组方规律分析[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18(2):254-257.

[19]周雪忠,刘保延,王映辉,等.复方药物配伍的复杂网络方法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8,15(11):98-100.

[20]宋观礼,刘保延,王映辉,等.基于中医临床科研信息一体化技术平台的冠心病诊治规律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3,28(5):1247-1252.

猜你喜欢

医案数据挖掘中医药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实施五周年
《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这十年》
改进支持向量机在特征数据挖掘中的智能应用
基于Python语言构建名中医医案数据挖掘平台
基于字向量的BiGRU-CRF肺癌医案四诊信息实体抽取研究
中医医案方剂多维相似度算法设计与探索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基于医案探讨王孟英辨治温热病处方用药规律
探讨人工智能与数据挖掘发展趋势
数据挖掘技术在打击倒卖OBU逃费中的应用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