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磁辐射对相关特种作业人员健康的影响及防护研究进展

2018-01-16李景刚蒋正杰曾伟涛涂艳阳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2018年3期
关键词:电磁辐射屏蔽微波

李景刚,蒋正杰,刘 辉,刘 楠,曾伟涛,涂艳阳

(1空军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100076;2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实验外科,陕西 西安710038)

0 引言

随着各种高精尖侦察和电子设备的列装,部队的战斗能力得到了提升,但高电磁辐射对相关作业人员健康的影响亦随之增加。特定状态下,相对集中的区域通常会出现多达数十个电磁辐射源,这些高辐射设备在短期内集中或同时使用,其工作的频率覆盖广泛,使区域内的特种作业环境充满强度高、密度高、频谱宽泛的电磁辐射。这种高强度的电磁辐射向多维空间和深层次的特种作业环境中渗透,使多群体、多部门、多岗位的作业人员暴露于高强度电磁辐射环境的机会日益增多[1]。

高强度的电磁辐射不仅会对设备本身的正常工作产生影响,更为重要的是,其产生的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效应对人体可产生各种直接或间接的损伤。如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记忆力减退、易疲劳、易冲动、头痛、睡眠障碍、全身无力等植物性神经功能紊乱和神经衰弱综合征等;而对造血系统影响主要表现为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细胞减少以及白血球总数的波动。短期辐射和长期辐射对血常规的影响也不一;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主要是心电图检查可见T波平坦、倒置等,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受到损伤,在外周血可发现血红蛋白和血小板的计数下降,且白细胞的吞噬能力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淋巴细胞的突变增加;另外,高强度电磁辐射对机体免疫系统的主要影响为免疫相关细胞内的氧化应激损伤增加,还伴随着巨噬细胞的异常增殖等,同时,一些非特异性的免疫效应细胞的功能损伤,如淋巴细胞的突变和免疫球蛋白的抑制等,均有一定程度的增加;而对内分泌系统的损害,男性表现为性机能的减退和睾丸间质细胞分泌睾酮的能力下降,女性则出现月经周期紊乱、流产、子宫生长发育迟缓和先天畸形等现象;对心理的影响已被越来越多的研究所证实,许多特殊职能部队的作业人员虽然知道自己所处工作环境存在一定程度的电磁辐射,但是不知道实际的辐射水平和相关的防护措施,因而心理上产生了抑郁或恐惧[2-3]。我们前期对某雷达旅进行心理问卷调研时也得到了同样的结果,并发现接受电磁辐射时间越长,心理影响越严重。

尽管针对以上问题的研究已取得越来越多的进展,而目前,我们在电磁辐射的防护工作方面仍存在着部分问题。①仍未开展对电磁辐射的全面、系统的监测和评估,在许多装备,特别是最近几年才列装的新型设备的数据统计还存在着空白,不仅缺乏基本的数据资料,更勿论其对作业人员的健康影响和针对其展开的防护工作[4]。②电磁辐射对作业人员健康影响的研究还停留在现象阶段,并未深入研究其机制。虽然研究人员在特定频段或类型设备电磁辐射对人体损害的生物效应及防护策略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但还是未能更确切地还原实际特种信息化作业环境的多方位、频率宽、强度高的复杂电磁辐射环境。因此,如何还原真实电磁辐射环境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揭示其对操作人员健康的危害,并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是研究者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5]。③在针对电磁辐射危害的有效防护方面还缺乏有效的防护措施和工具。目前,很多相关的特种作业部门还没有制定出适用于整体的防护措施,在个人专用的防护装备方面也没有做到尽善尽美;且许多特种作业人员在自我防护方面只是单纯地依靠自己的个人经验,而不是在充分理解电磁辐射对健康损伤的基础上依靠确实有效的防护措施,这种方式很难有效地防护电磁辐射。④目前对电磁辐射相关作业人员的电磁和健康方面的教育也不尽如人意。正是因为作业人员不易察觉到电磁辐射这种无色无味的损害,其对电磁辐射极易产生严重的心理恐慌,长此以往,作业人员因此产生的心理应激逐渐加重,其作业效率和判断力严重受到影响。再加上基层作业人员因专业背景普遍缺乏电磁辐射相关的基础防护理论知识,而卫勤部门针对特殊岗位作业人员的心理辅导和健康教育也不够全面深入。这些均是研究者们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本文针对以上问题进行逐步论述,以为更有效地进行相关作业人员的电磁防护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1 电磁辐射对人体的损伤

1.1 电磁辐射对人体产生危害的机理 电磁辐射可对人体产生伤害是因为人体组织在电磁辐射的作用下,体内吸收了电磁场能量而引起生物反应。根据电磁场对人体的作用,电磁辐射效应又可分为致热效应和非致热效应。

众所周知,含有众多正、负性离子的人体电解液在高频电磁辐射的作用下会发生平衡位置的振动,从而电场能会转化为热能而滞留在人体中。这种分子的取向作用和离子的振动作用也会随着电磁辐射强度的增加而增强,最终的结果是体内热量的大量积累。即便是人体在长时间受到强度较小的电磁辐射时,人体细胞膜也会发生共振,虽然没有明显的体温升高,但细胞的活动能力减弱,即电磁辐射对人体的非致热效应。

1.2 电磁辐射对人体造成损伤的影响因素 与其他物理现象类似,电磁辐射对人体产生的损害程度也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①电磁波的频率或波长。人体在受到高频电磁辐射时受到的损害相对最大。而在其他频率相同的情况下,脉冲波对人体的伤害比连续波更为严重。②电磁场强度。人体受到电磁辐射的强度越高,人体吸收能量自然也越多,伤害就越严重。很显然,人体距辐射源越近,辐射源的功率越大,电磁辐射的强度就越高,人体受到的损伤也就越严重。③电磁辐射暴露时间。电磁辐射对人体的损伤有明显的积累效应,因此,人体接受电磁辐射的时间越长,受到的损伤也就越严重。④环境的温度和湿度。电磁辐射辐射人体后会转化为热能,因此机体需要通过表面而向周围散热。而如果周围环境的温度过高或湿度过大,人体的散热均会受到严重的影响,电磁辐射对人体的损伤也相对加重。⑤性别年龄。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电磁辐射对人体的损伤,女性较男性严重,儿童较成人严重。

1.3 电磁辐射对肿瘤形成和微核诱导的影响 有研究[6]报道,在发达国家中,电磁辐射职业暴露人群的神经系统内的肿瘤、恶性黑色素瘤、乳腺癌、白血病和非霍奇金氏淋巴瘤的发生与接触极低频的电磁场显著相关。长期以来,在众多肿瘤类型中,脑瘤与电磁场的关系得到研究者的密切关注。1985年即有文献报道极低频电磁场与脑癌存在关联。Speers等[7]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显示:长期暴露极低频电磁场作业人员脑瘤发生率明显升高,存在显著量效关系,相对危险度介于 2.26~13.10。 Savitz 等[8]的研究结果与其相似,OR 值介于3.3~8.2。 当然,美国和丹麦学者提出人群调查研究中并未发现电磁场与脑癌存在关联的报道,尽管流行病学研究结果并不一致,但由于实验室阳性结果支持,目前还是认为电磁场具有促癌作用。尤其环境并存较强致癌因素,致癌作用就更不容忽视[9]。

有关电磁辐射致癌机制的探讨还缺乏系统性和深入性,目前的普遍共识是,肿瘤的发生不一定是由细胞核DNA的直接损伤所导致,而可能是环境中的电磁辐射和化学性的致瘤因素协同作用而导致的生物学效应,即电磁辐射可能是癌症发生的促进因子,而非直接启动因子。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电磁辐射诱导肿瘤形成的机制中,可以抑制松果体褪黑激素的分泌。人们目前己经确定,电磁辐射可以抑制松果体褪黑激素的分泌,而褪黑激素是至今人们发现的最有效的羟基清除剂,褪黑激素可以抑制自由基对DNA的损伤,这有效地解释了电磁辐射可通过抑制褪黑激素的分泌而导致组织的肿瘤发生。

微核来自细胞受损伤后染色体断裂遗落的无着丝粒断片,或整条失落的染色体滞留在细胞内形成一个或几个次核,它提示核内染色体的损伤,当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性的诱变因子作用于机体细胞后,在诱发了染色体畸变的同时,也引起了细胞微核。细胞微核率与染色体畸变率之间保持着密切的相关性,能够反映染色体的受损情况。因此测定细胞微核率能够部分反映染色体损伤情况,从而做出细胞遗传学评价[10]。

1.4 电磁辐射对血液免疫成分的影响 电磁辐射对免疫系统的影响众说不一。Garaj-Vrhovac等[11]研究发现:采用不同频率、功率密度微波处理狗、兔后发现,白细胞、淋巴细胞数量下降,嗜酸性粒细胞增加。Maes等[12]调查雷达站职业人员暴露低强度微波30天后发现,IgM浓度增加,免疫功能增强。Garaj-Vrhovac等[13-14]调查电视转播、卫星通讯辐射微波,累积一定时间后,作业人员免疫球蛋白含量明显降低,发生免疫抑制。王葆芳[15]进一步的实验研究证实:短期照射对免疫功能有刺激作用,而长期作用却使免疫效应转向抑制,呈现出代偿-适应-代偿不全的动力学过程。上述结论在提示电磁辐射对免疫系统成分功能施加影响的同时又得出了众多的矛盾结论,原因可能是电磁辐射所导致的免疫变更有时相性,往往先出现刺激反应,出现时间随着电磁辐射的剂量、照射部位、动物品系的变化而变化,而后随着电磁辐射长期慢性作用,淋巴细胞凋亡率升高,产生了以免疫球蛋白含量降低为主要表现的机体免疫力低下,即免疫抑制反应,进展呈波浪形。

1.5 电磁辐射对血常规项目的影响 电磁辐射对血液系统影响也备受关注,Fritze等[16]报道,在波长10 cm,功率密度5~7 mW/cm2微波辐照下,Cr51标记家兔或豚鼠红细胞发现平均寿命缩短,血象出现轻度贫血。 Trosic'[17]用频率 2450 MHz、功率密度为5~15 mW/cm2微波照射,大鼠白细胞总数及淋巴细胞数降低。 Dasdag 等[18]发现暴露于 0.1~0.25 mT 的极低密度电磁场的伐木工,红细胞压积升高,淋巴细胞降低,其余指标并无异常。憔俊华等[19]报道,微波辐射除对血相中的血小板有显著的影响外,对其余的指标未无显著的影响。刘茂均等[20]也报道了低强度的微波长期辐照可以使血相中的血色素和白细胞数降低。而马菲等[5]的研究结果也显示:在14项血常规的检测指标中,电磁辐射暴露组仅有HGB和PLT两项指标显著降低,且与累积暴露剂量呈现显著负相关。HGB为红细胞内主要组分,而PLT则是由骨髓巨核细胞的胞质块脱落而成。红细胞和PLT均在骨髓内造血诱导的微环境和其他一些因素的调节下由造血干细胞定向增殖、分化而成,因此,HGB、PLT的降低可能与电磁辐射对骨髓成分损伤有关[21-22]。

1.6 电磁辐射对多系统损伤效应联合发生影响 电磁辐射损伤并不局限单一系统敏感靶位,而是多系统损伤效应联合发生的过程。据文献报道[23-27],人体在长期持续暴露电磁辐射环境后会产生包括神经行为发生异常、心血管功能紊乱、生殖功能弱化以及各系统癌变在内的多系统损伤效应。

1.7 电磁辐射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越来越多的研究已证实,中枢神经系统对电磁辐射的敏感性最强。Taki等[28]在构建头部电磁辐射模型后利用吸收特性曲线比较了脑部和身体其他部位的电磁辐射敏感性,结果发现,脑部具有相对较高的比吸收率(SAR 0.525 W/Kg)。 也有其他研究[29-30]显示,电磁辐射还可对包括神经电活性、神经递质平衡、睡眠和认知行为等脑组织的活动产生干扰性的影响,并推测其机制可能与模型大脑皮层中负责接受刺激、信息处理和传播神经冲动的神经元的细胞膜相关,这些细胞膜对电磁辐射高度敏感,在电磁辐射的作用下,极易产生空间振动和被动振动,而这些细胞膜的成份结构在电磁辐射作用下也出现了蛋白质的构象变化。细胞膜通透性的变化又能引起离子的流动性增加,如电磁辐射可使Ca2+流出量发生变化,进而导致以皮层弱化为主的中枢神经系统病变[31]。流行病学调查还发现,极低频的电磁辐射能够使暴露人群产生以神经衰弱征候群为主要表现的健康危害,具体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记忆力减退、全身乏力、疲劳、头昏、头痛、失眠多梦等自觉神经衰弱症状[32-35]。电磁辐射还会诱导暴露人群出现神经衰弱的症状,赵清波等[35]研究了某微波站中作业人群,该微波站辐射强度在 0.01~0.03 mW/cm2之间,其中许多工作人员均表现出眼睛的晶状体混浊,神经衰弱症状和脱发的现象。王少光等[33]也总结出,职业接触频率 400~9400 MHz,功率密度 0.07~0.18 mW/cm2的脉冲微波,神经衰弱症发生率可超过40%;而职业接触频率3400~8600 MHz,功率密度0.06~0.15 mW/cm2的连续微波时,神经衰弱发生率为37.1%,对照组仅为5.1%,说明不同频率的电磁波能使暴露作业人群的神经衰弱症患病率明显增加,且患病率与工龄呈显著正相关。综上可知电磁辐射暴露人群神经衰弱症状发生是显著的。

1.8 电磁辐射对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电磁辐射暴露人群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已被大量国内外文献所证实。有文献[36-39]报道,长期接触电磁辐射环境可引起脑器质损伤,引发焦虑症、抑郁症,甚至自杀现象等精神疾患。有研究[40]调查显示,工频场强下精神抑郁症患病率增高,在磁场强度大于1.0 μT的暴露水平下,因抑郁而自杀的相对危险度增加。Savitz等[8]通过对美国退伍军人调查得出电子作业者抑郁症发病率较高的结论。Feychting等[41]通过各种类型痴呆症与极低频电磁场暴露的相关性的对比后得出,大于0.2 μT的暴露水平与各种痴呆症相关性最为显著的结论。Wilson等[38]进一步推测极低频电磁场可影响松果体褪黑激素的表达水平而导致抑郁症的发病。国内岳峰勤等[42]报道微波强度未超过国家卫生标准情况下,通过SCL-90量表测试微波作业人员心里健康状况结果显示躯体化、强迫症状的因子均值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与工龄呈显著正相关,存在接触时间-效应关系。刘茂均等[20]报道工频场强环境作业人员SCL-90量表因子得分均高于对照组,躯体不适、恐怖的因子均值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该环境人群存在一定心理障碍。国内其他对电磁环境作业人员的调查结果还显示,相关作业人员中,约五分之一的人数超出了SCL-90量表的健康标准,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国内成人的水平,心理指标却普遍高于国内成人的常模。此外,作业人群在抑郁、焦虑、强迫症状和躯体化等方面还明显高于非作业人员的常模,说明该人群存在一定的身心反应症,并且,以上的各种症状还随着累积辐照剂量的积累而增加,且存在显著的剂量效应关系。这种现象的出现可能与长期持续暴露于复杂电磁环境神经衰弱综合症、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和包括心血管、消化、生殖在内的多系统功能障碍,作业人群不适主诉负担过重,心理压力过大,情绪常处于波动状态,随着机体辐射效应的进一步恶化,心理问题日益突出。加之各种电磁设备操作作业是一项细致、紧张、专一的工作,要求操作人员处处谨小慎微、且有高度的责任心,而精神上则须处于高度的紧张状态。如果长时间处于这种高度精神紧张的工作状态,作业人员极易出现焦虑、烦躁、抑郁、强迫症状等多种不良现象。同时作业人员往往需要独立工作,相互之间联系较少,不利于心理健康发展,种种现象提示我们,电磁辐射职业人群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其精神方面的卫生问题及心理健康的保护应该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特别是要加强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应对其定期进行心理辅导,以保证特殊职业暴露人群身心健康,使之更好地为部队建设服务。

2 心理干预的重要性

虽然社会和军队大环境在不断取得进步,但相关人群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如心理不适、心理障碍、甚至心理疾病却明显出现上升的趋势。如何维护和促进相关作业人员的心理健康,特别是暴露于电磁辐射工作环境作业人员的心理健康,是电磁辐射防护研究领域里研究人员必须面对的问题。一些研究已经对部分特殊职能部队进行过流行病学调查并提出了多种不同的心理疏导、心理干预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然而,随着越来越多高科技装备、设备的列装,和军人职业本身的特殊性,使军人在思想和心理领域面临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我们综合前期的调查结果,再结合其他报道,提出可通过心理干预和思想教育相结合的方式提高高辐射环境作业人员心理健康水平的思路。

思想教育和心理干预并不是相互对立的,而是相互融合和包涵的。心理是思想活动的基础,而心理素质的高低又决定着思想教育的方向和成效。因此,我们要同时重视心理干预中的思想因素和思想教育的心理因素,使两者可以同时列入高电磁辐射相关作业部队的日常议程。除此之外,我们在工作中还应该重视思想教育和心理干预的相互促进。心理干预主要是为了解决心理障碍、心理压力和心理疾病等心理层面的问题,能为解决思想问题提供健康的起点和个性依据,以确保思想教育的效果。我们可以除开展不同形式的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外,再推行多种心理训练方法,以助其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调节广大官兵特别是电磁辐射作业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继而影响其知、信、行。

3 电磁辐射损伤的预防措施

减少或预防电磁辐射对人体的损伤,最根本的还是减弱或消除人体所在工作区域的电磁辐射强度,而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我们还是需要对电磁辐射进行屏蔽和吸收。

3.1 电磁屏蔽 电磁屏蔽是将电磁辐射的范围控制在所规定的空间内,阻止电磁辐射向其他被保护的区域内扩散的技术措施。电磁屏蔽装置主要由钢(铁)、铝或铜制备而成。当电磁波穿入这些金属导体的内部时,会产生能量上的损耗,一部分电磁能会转化为热能。而随着进入导体内部深度的增加,能量逐渐减少,电磁辐射强度也随之逐渐减弱,电磁屏蔽就是基于这一效应的基础上而进行工作的,这也为我们减轻暴露于高强度电磁辐射环境中的作业人员的健康损害奠定了基础。

根据电磁辐射的来源和作业人员工作性质的不同,我们可以采用主动场屏蔽或被动场屏蔽两种方式。主动场屏蔽是指将电磁辐射设备置于屏蔽体之内,使电磁辐射限制在屏蔽体内,而不对屏蔽体外的作业人员产生影响的屏蔽方式。这种方式适用于电磁辐射源功率较大,辐射源又比较集中,作业人员的作业位置不固定,且周围不需要接收辐射能量的场合。主动场屏蔽的要求是电磁辐射源与屏蔽体之间的距离小。此外,外屏蔽体必须接地,否则屏蔽效率会大大地降低。被动场屏蔽是指屏蔽室以及个人防护等屏蔽方式。这种屏蔽是将电磁辐射源放置于屏蔽体外,使屏蔽体内不受电磁场的干扰或污染。这种方式适用于电磁辐射源比较分散且作业人员的作业位置相对固定的场合。无线电通讯、雷达等发射电磁波的场合均宜采用被动场屏蔽。被动场屏蔽的屏蔽体可以不接地。此外,进行电磁辐射作业的工作人员必须采取个人防护,比如使用屏蔽头盔、防护眼镜和金属屏蔽服等。

3.2 吸收 吸收是指利用特定的吸收材料将电磁辐射的能量尽量多地吸收以降低电磁辐射强度对作业人员健康的危害。吸收材料主要分为谐振型吸收材料和匹配型吸收材料两大类。前者是利用某些材料的谐特性而制备的,其厚度较小,可对很窄频率范围的电磁辐射有较好的吸收作用;而后者则是利用材料和自由空间的阻抗匹配达到吸收电磁辐射的目的,它适用于吸收很宽频率范围的电磁辐射。应用吸收材料的防护措施,一般多用在微波设备的调试上。调试微波设备时,要求在场源附近就能把辐射大幅度地衰减下来,以防止对更大范围的空间产生污染。吸收材料可通过在陶瓷、胶木、塑料、橡胶等材料中加入木炭、石墨、铁粉和水等制成。此外,将吸收材料与屏蔽材料叠加组合可制成效果更显著的防护屏风、防护板等,以防止电磁辐射的定向传播。许多研究均证明,这种组合材料不仅可以吸收辐射能量,还能防止透射。这也为我们减轻电磁辐射对作业人员健康的危害提供了基础。

3.3 做好军队电磁辐射的卫生防护工作 健康是对人的基本要求,而为了实现这一目的,特别是减轻暴露于高电磁辐射环境的特种作业人员来说,电磁辐射相关的卫生防护工作尤为重要。为此,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更加全面、系统性地评估电磁辐射的各项参数和分布特征。针对不同的电磁设备和相应的作业环境特点,更加全面、系统、特异性地监测和总结各作业场所中高强度电磁辐射的特征参数(如信号样式、信号密度、空间范围、频率范围、持续时间、功率密度强度、电场、磁场和频谱等因素),同时筛查危害作业人员健康的危险因素,深入摸清特种作业环境电磁辐射的特点,为提出更有针对性的防护策略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持。②制订更全面有效的电磁辐射暴露职业防护标准:针对特殊职能任务的电磁装备,对作业人员工作的电磁辐射环境划分出不同的安全作业区域,并制定出不同作业岗位的安全作业暴露时间,规范适用于各种作业环境、不同职能部队、不同武器装备的电磁环境暴露职业危害分级与人员安全暴露标准,使作业人员的自我防护和卫勤部门的防护工作可以有据可依。③深入电磁辐射对健康影响的机制和更科学的防护措施方面的研究。更紧密地依托各军内、外的科研院所和高校,全面、深入、系统地研究特种作业环境中电磁辐射对军人危害健康的损伤特征、效应机制和疾病谱,揭示电磁辐射对各器官系统的损伤机制,并积极研发更新型高效的电磁辐射检测和预警设备、防护装具和预防救治药物等,并制订出高效的卫勤保障措施,从不同角度通过各种手段将电磁辐射对作业人员的健康危害控制在可接受的水平。④特殊职能部队的卫生防护部门应积极普及电磁辐射的基本知识,并对作业人员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引导,在使其充分理解电磁辐射的来源、特点及对人体的损伤机理后,首先消除其巨大的恐慌和忧虑意识,再增强作业人员的辐射防范意识,使其可有效地尽量避免与高危害因素的接触,严格执行辐射防范程序,并教育作业人员掌握简便易行的防护措施。⑤加强卫勤人员的业务学习,促进电磁辐射部队卫勤队伍的整体素质提升。电磁辐射相关的技术理论属理工学科,部分医学专业背景的卫勤人员难以理解和掌握。因此,相关卫勤部门必须加强对电磁辐射卫生防护人员的业务学习和技能培训,使其掌握电磁辐射基本理论和监测方法,从而可以更有效地开展电磁辐射防护的卫勤保障工作。

4 结语

我们在对工作现场改善辐射源特性,增强屏蔽防护作用同时,还应重视加强对军龄较长、文化程度较高、接触辐射环境频繁的人群进行心理疏导、心理教育和心理训练的工作,使其能更快速地适应特殊工种的工作性质,适应相应的人际关系和紧张艰苦的部队生活。此外,我们还应重视人格教育,密切关注作业人员的人格特征对部队整体健康水平的影响。有条件的话,应在新兵入伍时引入心理测试方面的检测,对明显有心理障碍的人员进行筛除,保证新兵较好适应工作环境,为新形势下部队卫勤保障灌输新的理念。

【参考文献】

[1]刘培国,刘晨曦,谭剑锋,等.强电磁防护技术研究进展[J].中国舰船研究,2015,10(2):2-6.

[2]葛润生,朱小燕.新一代天气雷达电磁辐射防护[J].气象科技,2002,30(4):233-236.

[3]郝利君,张 彤,李春萍.电磁辐射职业危害及防护对策[J].中国个体防护装备,2013(6):50-53.

[4]邹 勇,王丽峰,胡向军.电磁辐射生物效应的量效关系研究进展[J].军事医学,2012,36(3):234-237.

[5]马 菲,熊鸿燕,张 耀,等.高强度电磁辐射对军事作业人群神经行为功能影响的流行病学调查[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4,26(22):2048-2050.

[6]Hardell L,Holmberg B,Malker H, et al.Exposure to extremely low frequency electromagnetic fields and the risk of malignant diseases--an evaluation of epidemiological and experimental findings[J].Eur J Cancer Prev,1995,4(Suppl 1):3-107.

[7]Speers MA, Dobbins JG, Miller VS.Occupational exposures and brain cancer mortality:a preliminary study of east Texas residents[J].Am J Ind Med,1988,13(6):629-638.

[8]Savitz DA, Liao D, Sastre A, et al.Magnetic field exposure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mortality among electric utility workers[J].Am J Epidemiol,1999,149(2):135-142.

[9]Zocchetti C.Very low frequency electromagnetic fields and leukemia in children:analysis of the most recent evidence[J].Med Lav,2001,92(1):77-82.

[10]曹 佳,林 真,余争平.微核试验:原理方法及其在人群监测和毒性评价中的应用[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0:4.

[11]Garaj-Vrhovac V, Fucˇic'A, Horvat D.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frequency of micronuclei and specific chromosome aberrations in human lymphocytes exposed to microwave radiation in vitro[J].Mutat Res Lett,1992,281(3):181-186.

[12]Maes A, Verschaeve L, Arroyo A, et al.In vitro cytogenetic effects of 2450 MHz waves on human peripheral blood lymphocytes[J].Bioelectromagnetics,1993,14(6):495-501.

[13]Garaj-Vrhovac V, Horvat D, Koren Z.The effect of microwave radiation on the cell genome[J].Mutat Res Lett,1990,243(2):87-93.

[14]Garaj-Vrhovac V, Horvat D, Koren Z.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lony-forming ability,chromosome aberrations and incidence of micronuclei in V79 Chinese hamster cells exposed to microwave radiation[J].Mutat Res,1991,263(3):143-149.

[15]王葆芳.移动电话电磁辐射对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J].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1,20(1):13-14.

[16]Fritze K, Wiessner C, Kuster N, et al.Effect of 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microwave exposure on the genomic response of the rat brain[J].Neuroscience,1997,81(3):627-639.

[17 ]Trosic'I, Matausic'pisl M, Radalj Z, et al.Animal study on electromagnetic field biological potency[J].Arh Hig Rada Toksikol,1999,50(1):5-11.

[18]Dasdag S, Sert C, Akdag Z, et al.Effects of extremely low frequency electromagnetic fields on hematologic and immunologic parameters in welders[J].Arch Med Res,2002,33(1):29-32.

[19]谯俊华,那天云,曹汝安,等.微波辐射对人体健康影响调查分析[J].职业卫生与病伤,2002,17(2):135.

[20]刘茂均,龙云芳.低强度微波作业人员心理卫生状况分析[J].职业卫生与病伤,2002,17(2):101-102.

[21]杨明杰.微波对机体免疫机能的影响[J].环境卫生学杂志,2000,27(5):261-265.

[22]Abdelhalim MA, Al-Ayed MS, Moussa SA, et al.The effects of gamma-radiation on red blood cell corpuscles and dimensional properties in rats[J].Pak J Pharm Sci,2015,28(5 Suppl):1819-1822.

[23]Cavallo D, Tomao P, Marinaccio A, et al.Evaluation of DNA damage in flight personnel by Comet assay[J].Mutat Res,2002,516(1-2):148-152.

[24]Hardell L, Hallquist A, Mild KH, et al.Cellular and cordless telephones and the risk for brain tumours[J].Eur J Cancer Prev,2002,11(4):377-386.

[25]Natarajan M, Vijayalaxmi, Szilagyi M, et al.NF-kappaB DNA-binding activity after high peak power pulsed microwave (8.2 GHz)exposure of normal human monocytes[J].Bioelectromagnetics,2002,23(4):271-277.

[26]Richter E, Berman T, Ben-Michael E, et al.Cancer in radar technicians exposed to radiofrequency/microwave radiation:sentinel episodes[J].Int J Occup Environ Health,2000,6(3):187-193.

[27]姚耿东,姜 槐.关于电磁辐射危害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环境与健康杂志,2000,17(5):259-260.

[28]Taki M, So-Ichi W, Nojima T.FDTD analysis of electromagnetic interaction between portable telephoneand human head[J].Ieice Transactions on Electronics,1996,79(10):1300-1307.

[29]Narayanan SN, Mohapatra N, John P, et al.Radiofrequenc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xposure effects on amygdala morphology,place preference behavior and brain caspase-3 activity in rats[J].Environ Toxicol Pharmacol,2018,58:220-229.

[30]郭 鹞.电磁辐射对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的影响[J].疾病控制杂志,2004,8(1):13-15.

[31]李秀珍.微波对脑的影响[M].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2000:257.

[32]丁朝阳,吕志忠,窦兰君,等.微波辐射对作业人员某些生理功能的影响[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1994,12(6):454-456.

[33]王少光,周安寿,杨文娟,等.比较微波与高频对人体健康危害的研究[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1992,2:112.

[34]姜 槐.微波辐射对作业者健康的影响[J].浙江医科大学学报,1982(3):115-118,144.

[35]赵清波,金永哲,张云生,等.通讯微波辐射对作业人员健康影响的调查[J].中国工业医学杂志,1994,7(5):293-294.

[36]van Wijngaarden E, Savitz DA, Kleckner RC, et al.Exposure to electromagnetic fields and suicide among electric utility workers:a nested case-control study[J].Occup Environ Med,2000,57(4):258-263.

[37]Whittington CJ, Podd JV.Human performance and physiology:a statistical power analysis of ELF electromagnetic field research[J].Bioelectromagnetics,1996,17(4):274-278.

[38]Wilson BW.Chronic exposure to ELF fields may induce depression[J].Bioelectromagnetics,1988,9(2):195-205.

[39]Salford LG, Brun AE, Eberhardt JL, et al.Nerve cell damage in mammalian brain after exposure to microwaves from GSM mobile phones[J].Environ Health Perspect,2003,111(7):881-883.

[40]Pfundheller HM, Sørensen AM, Lomholt C,et al.Locked nucleic acid synthesis[J].Methods Mol Biol,2005,288:127-146.

[41]Feychting M.Health effects of static magnetic fields--a review of the epidemiological evidence[J].ProgBiophys Mol Biol,2005,87(2-3):241-246.

[42]岳峰勤,李凤芝,程广超,等.低场强微波作业人员心理卫生调查[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2002,28(6):364-366.

猜你喜欢

电磁辐射屏蔽微波
4.微波炉的电磁辐射大吗?
把生活调成“屏蔽模式”
用频装备带内多频电磁辐射阻塞干扰效应预测方法
朋友圈被屏蔽,十二星座怎么看
论电磁辐射对环境的污染及防护措施
微波感应器的原理和应用
为什么
如何屏蔽
一种USB 接口的微波开关控制器设计
军队电磁辐射作业人员健康管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