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肺部早癌的影像检查技术回顾和新技术探讨

2018-01-15彭燕余世勇余伟陈林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胸部低剂量螺旋

彭燕 余世勇 余伟 陈林

肺癌是全世界恶性肿瘤致死的头号杀手,其患病率和病死率仍在逐年上升,所以“早期发现、尽早治疗”是降低肺癌死亡率的最有效手段[1]。目前,外科手术仍是早期肺癌首选的治疗方法。近年来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surgery, VATS)已日趋普及,临床Ⅰ期的周围型肺癌是 VATS最佳适应证,其手术的安全性与疗效优于传统开胸手术[2]。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从平片到普通CT对肺癌的阳性检出率有了明显提高;现今低剂量螺旋 CT(low dose spiral CT, LDCT)扫描普遍应用于早期肺癌的筛查,其早期发现无症状患者日益增多;现从以下几方面来探讨肺部早癌的有关影像检查技术的进展。

一、肺部病变系列检查手段的发展

自X线应用于人体检查以来,肺部就是被检查最多的器官之一。伴随我国经济的发展,胸部照片也在逐步取代胸透而作为肺部体检的主要项目,胸片也从模拟成像到如今的直接数字成像,患者接受的X线辐射剂量也仅为胸透的1/15。CT问世后使病变分辨率大大提高,但一次普通胸部CT的辐射剂量是胸片的400倍;近年来推出了胸部低毫安的低剂量螺旋CT扫描[3],其辐射剂量仅为普通CT的1/5,而肺部病变的发现与普通剂量CT相近,从而提高了肺部早期癌变的检出。

二、肺部病灶大小检出的变迁

由于不同的检查手段,肺部病灶早年在胸部透视时对3 cm以上的病灶才能不被遗漏;胸部平片应用后,2 cm以上的实性结节即可以检出;自从CT问世以来,1 cm的结节就能显示,并可分析其密度、边缘形态和有否毛刺等征象,为肺部结节样病变的鉴别诊断提供了有力依据,使不少早期肺癌能得到手术治疗,提高了肺癌的术后生存率[4]。特别是近几年来,推出了胸部低剂量螺旋CT扫描,检查范围和人群不断扩大,为早癌的普查和检出做了巨大贡献。在低剂量扫描辅以CT工作站对10 mm层厚图像的进一步重建处理成1.0或1.25 mm厚的薄层图像,使10.0 mm左右的(哪怕是浅淡的)病灶和5.0 mm以上的实性微小结节也不至于遗漏。因此,为肺部早癌的诊断和手术又推进了一大步。

三、肺部CI扫描的类型

1. 肺部CT普通剂量扫描: 早年应用CT扫描,基本上都是采用德国西门子SOMATOM Definition Flesh CT 机和 ADW4.5工作站或GE 公司生产的 Light Speet VCT 64 层螺旋CT 机做常规剂量螺旋扫描;常规剂量扫描参数:120 kV,毫安固定为250 mA(又称固定毫安),0.8 s/ 圈,10 mm 层厚,1.0 mm 重建间隔,螺距0.938︰1,视野(FOV)完全覆盖患者胸部,一般一次胸部扫描患者需接受X线剂量约为5 mSv[5-6],如果是平扫+增强扫描(增强扫描还有延时扫描)辐射剂量就增加2~3倍以上。10.0 mm层厚产生的图像,对小于10.0 mm的病灶就有可能遗漏。

2. 肺部CT普通低(低毫安)剂量扫描: Naidich 等[7]于1990年首次提出了低剂量CT概念,即在其他扫描参数不变的情况下,降低管电流成像也能达到诊断要求。低剂量双源CT扫描,扫描参数:120 kV,50 mA~100 mA,0.8 s/ 圈。10 mm层厚,1.0 mm重建间隔,螺距 0.938︰1,视野(FOV)完全覆盖患者胸部。一般一次扫描患者需接受X线剂量约为1.5~2.0 mSv,该剂量扫描对肺部病灶在1.0 cm~2.0 cm范围一般显示良好,不会遗漏,只要图像调配窗宽窗位得当,纵隔内淋巴结也可显示清晰[5],但胸部上下两端由于组织较厚,可能显示稍差。

3. 胸部高分辨扫描与普通层厚扫描+薄层重建: 高分辨扫描是指扫描层厚为2.5 mm,层距为5 mm,管电压120 kv,管电流280 mAs,高分辨骨算法重建为2.5 mm及1.25 mm两种图像;而普通10.0 mm层厚扫描,采用骨算法重建为1.0 mm或1.25 mm图像也一样清晰,但患者所接受X线辐射剂量只有高分辨扫描的1/4,费用也减少1/3。当然,CT机的球管损耗也不同。因此,高分辨CT扫描目前已逐渐被低剂量扫描+薄层重建所替代了[6]。

4. 肺部CT低剂量扫描+薄层重建: 肺部尽量采用低剂量扫描,因肺组织含气体较多,有利射线穿透,是应用低剂量扫描的较佳部位,而且肺部体检也是最常用的部位。肺部低剂量扫描[6-7],一般是降低毫安(从普通用250 mA降至25~50 mA),对发现肺部10.0 mm以上病灶不会造成遗漏。特别是对儿童采用低剂量检查尤为重要。至于其他部位的低剂量扫描有待进一步研究推广。

随着社会对 CT 辐射危害意识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于降低 CT 辐射剂量,低剂量 CT 扫描技术在肺部疾病诊断及鉴别诊断中优势凸显,低剂量 CT对GGN的早期检出,成为目前临床肺部筛查的热点[3],美国国家肺筛查随机对照试验经过数十年的随访筛查,证实了低剂量螺旋 CT 肺癌筛查能降低肺癌病死率20% 以上。

常用降低CT辐射剂量的方法是降低管电流和增大螺距,但增大螺距有遗漏微小病灶的危险,故降低管电流是减小辐射剂量最适宜的方法[8-9]。在一定范围内,管电流的降低可使辐射剂量明显下降,但不会对肺部病变的检出率和诊断准确性造成明显影响。所获得的影像信息及图像质量在经过后处理重建后,完全可以满足诊断要求[5,10-11]。

5. 肺部CT自动毫安与智能毫安低剂量扫描+薄层重建: 自动毫安扫描技术(ACS),可以根据位置变化及不同的个体,自动调节X线管电流的大小,使图像噪声保持在一定水平,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降低辐射剂量所带来的风险。

智能毫安具备CT扫描时在球管和探测器旋转中也能进行毫安(mA)调节,而自动毫安确不能进行调节;人的体部近似椭圆形,前后方向厚度较薄,左右方向厚度较厚,在GE 64 排 CT 中, 旋转中 mA 调制技术是在 CT 机架旋转一周,在前、后、左、右四个区间有4 次mA 调整,所以递层扫描,mA 要调整4 次;自动毫安一个层面( 360°) 扫描,毫安不变,虽然只是这点差别,但X线辐射剂量却不一样,智能毫安比自动毫安扫描剂量更低。需要说明的是,自动毫安与智能毫安不是两种不同的技术,而是相同技术的不同发展阶段。智能毫安是从自动毫安发展起来的,是在自动毫安的基础上增加旋转中具备 mA 调节技术而已。实际上智能毫安是自动毫安的“升级版”。但智能毫安在降低扫描剂量方面成效更显著。

采用胸部智能毫安(mA)低剂量扫描方法,获取适度噪声的图像,力求在胸部CT扫描做到辐射剂量低,而又能保证满足诊断的要求,为常规胸部CT体检和定期复查患者提供了较理想的扫描技术。

胸部智能毫安低剂量扫描[12],其扫描毫安很低。明显有别于原来常规采用的整个胸部都统一固定采用一个毫安扫描(采用固定240 mA)。胸部智能毫安低剂量扫描,一般采用固定120 Kv,毫安随不同体型患者经定位扫描后,CT机程序自动控制,开启实时动态曝光剂量调节技术CARE Dose 4D[2]。采用西门子双源CT胸部智能毫安低剂量扫描,一般辐射剂量可降低到0.6 mSv左右,约为固定240 mA组的1/8。

胸部智能毫安低剂量CT 扫描技术,对发现直径约10.0 mm的病灶,特别是早癌的磨玻璃结节、形态、边缘征象等与常规剂量均无明显差异[13];而智能毫安由于根据定位片测得各不同部位的组织结构不同,自动实施不同毫安剂量,从而使整个扫描区域所得影像图像密度均匀,不至于遗漏病灶。智能毫安低剂量CT 扫描技术在肺部病变放射诊断中有非常大的应用前景。特别适用于大批正常体检和高危人群的筛选研究[14]。

四、肺部CT智能化低剂量扫描的临床意义

随着 LDCT 用于早期肺癌的筛查的普及[14-15],肺部磨玻璃影(ground-glass opacity, GGO)的检出率逐渐升高。GGO 是指高分辨率 CT 图像上表现为密度轻度增加,呈局灶性云雾状密度阴影,但其内的支气管及血管纹理仍可显示[16-17]。其病理基础为肿瘤细胞沿肺泡间隔生长,肺泡壁增厚,但肺泡腔未闭塞,其内可有少量黏液或脱落的肿瘤细胞。该征象是一种特征性而非特异性的影像学表现,可见于肺部多种病变。多数学者认为局灶性肺部磨玻璃影是早期肺癌表现[18-19]。 根据高分辨率 CT 上是否同时存在 GGO 和实性组织成分,将GGO 分成两种类型:单纯 GGO((pure GGO, pGGO)及混合型GGO(mixed GGO, mGGO)。文献报道大多 pGGO大多数无外侵性生长[20]。 多数pGGO 的病理性质是以不典型腺瘤样增生(atypical adenomatous hyperplasia, AAH)和原位腺癌(adenocarcinoma in situ, AIS)为主,且大多数无外侵性增长。有文献报道 pGGO随访 10年,病灶无明显增大。多数学者认为 pGGO 预后良好,一般无淋巴结转移,手术切除后 5年生存率达 100%[21-22]。

由于我院近年采用了肺部低剂量(智能)CT扫描,从众多无临床症状的患者筛查中发现肺部磨玻璃结节(肺部早癌的一种新型CT影像表现)。我院胸外科采用电视胸腔镜 (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surgery, VATS)微创手术对100多位1.0~2.0 cm肺部磨玻璃结节(早癌)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经病理证实多数为原位早癌;不仅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而且术后无需辅助化疗。

综上所述,胸部常规采用智能毫安低剂量扫描,既能满足临床体检和诊断的图像要求,又能明显降低患者接受的辐射剂量,同时还减低了CT球管的损耗、降低了设备的运行成本。更重要的是使很多无临床症状的早癌患者得到了及时手术治疗,减少了癌肿的扩散,延长了患者的术后生存期,甚至临床治愈。因此,我们认为这是一项值得今后推广的胸部普查CT扫描检查技术。

1 钱桂生. 肺癌不同病理类型发病率的变化情况及原因[J/CD].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2011, 4(1): 1-6.

2 郭俊宇, 黄求理, 张杰, 等. 在健康体检中应用胸部 CT低剂量扫描[J]. 现代实用医学, 2011, 23(6): 706-707.

3 邓丽萍, 李真林, 袁元, 等. 双源CT低剂量扫描在胸部普通检查中的应用价值[J]. 华西医学, 2013, 28(5): 696-700.

4 刘绮. 多层螺旋 CT 低剂量扫描在胸部的临床应用[J]. 放射学实践, 2011, 26(6): 672-674.

5 胡熙芳, 马金瑞. 双源CT的核心技术与临床应用[J].中国医学装备, 2010, 7(11): 55-57.

6 杨春艳, 徐晶晶, 陈林. 肺部CT扫描标准薄层重建与高分辨CT的价值对比[J/CD].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 电子版, 2014, 7(6): 51-52.

7 Naidich DP, Marshall CH, Gribbin C, et al. Lowdoes CT of the lungs: prelininary observations[J]. Radiology, 1990, 175(3): 729-731.

8 葛建文, 石养锐. 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肺部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医技与临床, 2013, 10(21): 84-85.

9 韩云学. 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儿童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4, 18(4): 672-673.

10 苏毅, 倪傲, 李源. 高分辨CT扫描技术在肺间质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J]. 临床肺科杂志, 2012, 17(6): 996-998.

11 郭丹丹, 李春平, 郭钧忠. 低剂量螺旋CT在早期肺癌筛查中的研究进展[J].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11, 34(5): 435-438

12 杨柳, 龚明福, 刘云, 等. 双源CT低剂量扫描显示磨玻璃结节对早期肺癌诊断的价值[J/CD].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 电子版, 2016, 9(5): 550-551.

13 管莱琪. 多层螺旋C T低剂量扫描应用于早期肺癌监测的研究[J]. 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1(27): 466-467.

14 仲晨曦, 方文涛. 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诊疗及胸腔镜微创手术[J/CD].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 电子版, 2013, 7(18): 8092-8095.

15 安静, 夏玉军. 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肺磨玻璃结节检查中的应用[J]. 中国医疗设备, 2014, 29(9): 122-124.

16 刘涛, 徐晶晶, 龚雪, 等. 双源CT低剂量扫描对肺磨玻璃结节检出的价值探讨[J/CD].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 电子版, 2016, 9(6): 656-657.

17 毛海霞, 韩砆石, 项文静, 等. 肺腺癌局灶性磨玻璃影的诊断与处理[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15, 38(7): 535-537.

18 明星, 吴非. 肺磨玻璃结节CT征象对早期肺腺癌的诊断价值[J].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17, 40(1): 37-40.

19 佘云浪, 赵力澜, 陈昶. 以肺部磨玻璃结节为表现的肺腺癌影像学特征的综合定量判读[J].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2016, 23(9): 921-924.

20 沈亮, 黄海涛. 局限性肺部磨玻璃影在早期肺癌诊治中的意义[J].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 34(1): 88-90.

21 董明, 徐嵩, 武毅, 等. 单发纯磨玻璃样结节为CT表现的原位肺腺癌: 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J]. 中国肺癌杂志, 2013, 16(8): 438-440.

22 Kim HK, Choi YS, Kim J, et al. Management of multiple pure ground-glass opacity lesions in patients with bronchioloalveolar carcinoma[J]. J Thorac Oncol, 2010, 5(2): 206-210.

猜你喜欢

胸部低剂量螺旋
多层螺旋CT诊断急腹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320排CT低剂量容积体部灌注成像强化峰值时间对孤立性周围肺病变诊断价值
肠梗阻放射诊断中多层螺旋CT的应用分析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病毒性肺炎流行期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2例
超声对胸部放疗患者右心室收缩功能的评估
全模型迭代重建技术对低剂量CT冠状动脉支架显示的初步研究
避开这些毁胸坏习
自适应加权全变分的低剂量CT统计迭代算法
大孔径3T低剂量下肢动脉MRA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