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陶行知教育理念在小班绘画活动中对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

2018-01-13李晓燕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陶行知小班

李晓燕

摘 要:陶行知在幼儿教育理论中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这一思想,在今天仍然指引着幼儿园教育的发展与改革,在小班美术活动中也经常运用到这些思想。本文以小班绘画活动为研究内容,通过对小班幼儿年龄及教育特点的分析,通过细微的观察、转变教育观念与创设适宜的环境三方面来探讨陶行知教育理念在小班绘画活动中对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陶行知 小班 绘画 创造性思维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1-0212-01

小班孩子的年龄一般在3-4岁,这个阶段的孩子刚刚从婴儿时期步入幼儿期,在性格特点这方面,难免带有一些婴儿的“痕迹”,非常稚嫩,外界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此外,由于人在幼年时期,身心发展比较快,他们会很快显现出幼儿期的特点。因此,小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十分突出,是婴儿向幼儿过渡的时期。此外,小班的幼儿已经基本形成了与生活经验有关的概念,能听从教师的安排来完成一些简单的学习任务。再加上小班幼儿通常以直觉思维为主,眼见为实,对事物的认识大多依赖行动。因此,生活教育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是最合适不过的。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体验,亲近自然也是陶行知理论中一项显著的教育方式。

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教师大都采用情景教学的方法,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善于抓住时机,注重随机教育、当下教育,让幼儿在学习与游戏中,身临其境的学习知识,并在学习过程中,发散思维,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创新思维意识。

1 仔细观察,提供发言权,创设创造性思维

陶行知先说曾经说过:“培养教育和种花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用于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就叫做因材施教。”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教师只有了解了幼儿的个性特点,才能对幼儿教育有发言权。

1.1 为幼儿制定合适的观察量表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与绘画水平,设计以教学活动中中“幼儿表达表现”为重点的观察量表,从而来记录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的学习情况,如:举手情况、动手能力、作品呈现、自我表达等。例如,用观察量记录幼儿的绘画表现,在小班绘画活动《甜甜的水果》一课中,教师准备白卡纸、各种颜色的水粉颜料、排笔和拓印泥,在量表出能出现多种绘画技能,比如用排笔蘸了颜料在白纸卡上画出各种水果;用手指直接蘸了颜料在纸上按压,还可以用其他工具在颜料盘中蘸颜料进行拓印。在幼儿活动操作过程中,有些孩子始终用一种方法绘画,有些则用多种方法进行绘画。教师根据观察幼儿记录的量表,能完整的看到幼儿在绘画过程中的表现,为接下来的绘画教学做准备。

1.2 根据量表全面分析

观察量表的记录的目的是为了观察幼儿在绘画中的动手能力和自我思考能力。教师进行数据统计后,再对小班幼儿绘画活动中体现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进行分析,就能得出小班幼儿在绘画过程中的创造思维能力的状况了。笔者在调查研究中发现,小班幼儿活动是幼儿园中各种创新活动开始出现的阶段,小班幼儿的思维方式比较简单,在思考的时候想法比较脆弱,不稳定,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因此,在这个阶段,教师应让孩子自主发挥,不应设置条条框框和局限性。另外,小班幼儿的思维是零散的、不完整的,甚至是偶发性的,所以在动手期间会导致断断续续,不稳定的状态。在此,教师不易过多干涉儿童在绘画中所要表达的内容,而是让他们慢慢体会思维的过程,不管是完整的、还是有缺陷的创作成果,都能有一个自己的认识。

2 教育观念转变,体现创造性思维

陶行知先生曾经的“喂鸡”事例中告诉我们,教育不能像喂鸡一样,强迫学生去学习,应该让学生自由学习,这样才能得到更加良性的效果。小班幼儿由于年龄较小,在绘画的时候甚至连笔都拿不住,更不用说对直线、曲线、形状的控制了。所以,在小班幼儿教育中,教师要及时转变教育观念,制定适合小班幼儿绘画的教学方法,才能培养小班幼儿的绘画兴趣,才能在学习中慢慢消化,实现在学习后能举一反三,进行创造。

2.1 小班绘画教学以体现创造性思维为主要目标

在当下一些教育教学观念中,教师往往把知识技能的传授作为主要目标,强调教师为教,学生为学,教师们评价学生作品的标准没有注意个别差异,而已统一划分。而这样的教学模式会使幼儿的绘画活动方式陷入固定的模式,尤其是在小班幼儿的教学活动中,其思维发展不成熟,自主能力较差,最终导致幼儿的绘画作品如出一辙,缺乏创新性。这种教学方法忽视了对幼儿已有经验的激发,主动学习能力的丧失,没有给幼儿提供创造性的空间,直接扼杀了幼儿想象力。真正的绘画活动,是以诱发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为主的,让孩子在绘画活动中能够独立思考并自主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使创造力得到发挥。

2.2 根据小班孩子的思维特点,制定绘画教学内容

在教学前,教师通常都会进行教学备课。但在小班幼儿教学中,备课不单单是“备”,而是要根据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适当的调整,根据幼儿的想象力做出灵活的转变,从而鼓励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例如,在小班美术活动《螺旋线》活动中,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教学方案:首先,在上课前提出问题:小朋友们觉得螺旋线像什么?虽然预测的绘画内容是小蜗牛。但幼儿更多的回答应该是棒棒糖、风车、摩天轮等。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就要及时转变教学前的预测,要根据幼儿对螺旋线的理解和想象进行创作。由此可见,教师在小班幼儿教学中,一定要遵循幼儿的思维发展模式,要敢于打破常规的教学活动模式,鼓励幼儿敢想、敢说的精神,从而使幼儿的想象力得到发展,并在不断的引导中使其独特性得到发展。

3 提供适宜的环境,提升创造性思维成长空间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曾提到“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只有当这三部分达到和谐、自然的状态,才能萌生出更好的创造。这种理论适应于小班教学中,指的是幼儿的想象能力在和谐的氛围中,才能得到更好的启蒙,更良性的发展。

幼儿运用工具的过程,不仅能训练其动手技能,还是培养绘画创作的重要过程。教师在绘畫教学实践中,要根据幼儿年龄特点以及绘画能力层次的不同,提供多层多变的材料,以满足幼儿多样性的需要。

4 结语

幼儿教育是国民教育之基础,陶行知先生幼儿教育理论中强调“行动是中国教育的开始,创造是中国教育的完成。”因此,在小班幼儿教育过程中,应该不断的融入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灵活的运用其理论知识,帮助教学,提升教师自身在幼儿绘画活动中的教学方法,使幼儿在学习和游戏中获得快乐,并促进思维模式的发展和创造力的提高。endprint

猜你喜欢

创造性思维陶行知小班
我们的100期纪念2011-2020
陶行知教育名录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数学教学中引发创造性思维的技能探究
基于高中语文诗词欣赏教学下的创造性思维培养
陶行知生活力专题研究的形成及其发展趋势
护理专业英语小班教学探讨
陶行知的赏识教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