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混合式教学方法在大学物理教学中的尝试和研究

2018-01-13王本菊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综合能力综合素质

王本菊

摘 要:在大学物理教学中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充分发挥各种教学方法之优势,采用混合式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扬长避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搞好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过程,提高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方法 综合能力 综合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1-0053-01

根据国家与社会的需求和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高校培养的学生应既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又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对于传统的讲授法再也不能适应和满足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因此,在大学物理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融合来提高教学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1 讲授与多媒体相结合的方法

讲授在学生学习未知的知识过程中是必要和重要的,在大学物理教学过程中老师充分发挥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优势,精讲教学内容,突出教学的重点和突破教学难点;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加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把课堂上没法做的大学物理演示实验和展现的场景等通过多媒体播放,让学生身临其境,充分调动人体的视觉和听觉等多个感官,引导学生对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理解,使学生易掌握,学得快,记得牢,从而为学生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生活、工程中的相关问题以及课后学习和内化知识打下基础。

2 提问与启发相结合的方法

提问与启发式教学在教学活动中是最常用的。它有利于搞好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过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便于老师适时调控教学节奏,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首先,必须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1]。在大学物理教学中结合物理规律、物理原理的应用引导学生怎样进行科学思维,教给他们思维的方法和技巧,训练学生能调控自己的思维过程,由依赖老师的启发提问,逐渐转变为能自我提問、自我启发。在大学物理教学中教师有针对性和目的性的设计物理问题,让学生体验在解决一个问题时用原来的方法思考不好,不容易解决问题,而用现在学到的新的思维方法去思考会更好,更容易解决问题。学生在以后遇到问题时,就能在很多方法中寻求用合适的方法去思考和解决问题。在课堂上经过多次反复训练,使学生不断的积累元认知体验,元认知能力就得到较大的提高。再次,必须提高学生的元认知监控能力。元认知监控能力包括自我监视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学生在思考问题时,往往把思维集中在问题上,而忽视了该运用什么方法去思考。在大学物理教与学中,要求学生采用自我提问法,强化对学生思维的训练和强化,获得思维成就的经历和积累经验的机会。在给学生讲授物理规律和物理原理的应用时,老师通过讲授典型的例题引导学生怎么分析、思考?激话、调动、启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知道当遇到一个物理问题时,首先该认真仔细分析物理问题,接着思考该用哪些物理规律和物理原理来解决问题,自己问自己,通过自我提问来推动思维的发展,从而培养和提高元认知监控的能力。

3 研究性学习指导

研究性学习指导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学习方式。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针对设计性和研究性实验项目,首先,教师启发和引导学生如何进行实验的设计和研究,并给学生及时点拨与指导,修正其思路,让学生获取如何进行研究的基本知识。其次,教师指导学生做研究的具体方法,即关于如何提问、如何查资料、如何做实验、如何解决问题、如何与他人合作、如何写设计性和研究性报告等。再次,学生实际操作体验,完成学习任务,达到既定学习目标。通过多次研究性学习过程的训练和实践,学生的思维方法和思维水平、发展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都得到提高。

4 治学型学习指导

在大学物理教学中,一是训练学生用所学的物理学原理和规律进行工程设计。通过训练可以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共事、独立钻研的治学精神。如通过磁场的学习,让学生设计一种能称重物的电磁秤;通过振动的学习,根据单摆作简谐振动的原理来测定所在地的重力加速度;通过波动的学习,设计汽车、摩托车用的管道消声器等。二是要求学生写一篇物理原理和物理规律在现代生活中应用的论文,训练和提高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快速阅读的能力和科学处理资料的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论建构能力和论文写作能力。

5 翻转课堂和慕课[2]

在大学物理教学中,利用校园网络平台,针对性的选择部分教学内容作翻转课堂和慕课的尝试,教师推荐学生观看一些名师讲的大学物理开放课程,并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思考和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然后在课堂上学生分组讨论,再由老师重点点评。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自主学习中,所有的学生都能获得个性化教育。教师从传统的圣人角色转变成导师,更加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6 “对分”课堂教学[3]

“对分”课堂教学法是指把一部分课堂时间分配给教师讲

授,一部分课堂时间分配给学生讨论。其讨论采用的是“当堂对分”和“隔堂对分”。在大学物理教学中针对部分章节教学内容采用了“隔堂对分”课堂教学,如对于狭义相对论这一章的教学,采用的是“隔堂讨论”,先由老师精讲本章教学内容,学生课后独立学习这一章的内容,写出通过学习后的至少三个亮闪闪问题,三个考考你问题,三个帮帮我问题。在下一次上课时,学生分组(每6人一组)讨论,交流亮闪闪问题、考考你问题、帮帮我问题,老师巡视,共用25分钟时间。然后老师抽查各个组来总结小组讨论学习的情况,共10分钟,老师找出学生问题的共性再作点评,共10分钟。在电场和磁场的学习中采用“当堂对分”,先由老师精讲本次课教学内容,然后学生分组讨论老师提出的思考题和练习题,最后老师抽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后再作点评。

总之,教无定法,教学有法。我们要树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观念和新理念,积极尝试和探究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既不能盲目追风,又不能一概排斥。在教学中教师根据教育对象的情况,因材施教,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内容,采用混合式教学方法,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学习、探索之中,引导学生主动和快乐学习,在自主学习中获取知识和提高能力,在学习交流中激发灵感,在问题思考中形成新的观念,在创新、创造中享受快乐和感受幸福。

参考文献:

[1] 童云国.沈素芳.注重学生元认知能力培养[J]知识窗:教师版,2011.(8).

[2] 乔纳森.伯格曼.翻转课堂与慕课教学[M].中国青年出版社,2015.1.

[3] 张学新.对分课堂:一种新的教学方法[J]教与学专刊(复旦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2014.(2).endprint

猜你喜欢

综合能力综合素质
利用废旧生活材料 培养设计创造能力
高技能人才评价模式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