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析高校辅导员专业化误区与职业伦理道德建设

2018-01-13冷红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专业化

摘 要:高校辅导员承载着“立德育人”的重要任务,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高校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中央16号文件提出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之后,专家学者们也纷纷开始展开研究与探讨,在专业性问题上就辅导员职业的各项入门、甄选、培训、考评等问题上做了多方面的阐述,提出了很多有效措施;但价值伦理问题方面,专家学者们对此项研究较少。但随着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需要,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对高校学生辅导员职业伦理道德的研究予以重視,并积极寻找有效的建立与发展。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 专业化 职业伦理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1-0038-02

高校辅导员具有教师和管理干部双重身份,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高校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其发展直接关系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辅导员专业化的建立及发展非常重要,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长远规划,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来发展辅导员专业化。可在落实的过程中,部分高校和辅导员个人存在大量的误区,主要表现在观念和实践这两个方面。辅导员专业化建设不仅要加强相关专业如教育学、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的学习,掌握高校辅导员的专业理论知识,并能运用于实践,还要求高校辅导员注重职业伦理道德的培养,具备基本的职业道德素质,以更好地服务于学生。

1 高校辅导员专业化误区的解析

高校辅导员在高校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逐渐受到国家的重视、社会的认可,并且随着高校的不断发展,逐渐受到学者们的重视与关注,才使得辅导员专业化有了更好的发展方向及发展前途。但由于不是很成熟,还有很多方面存在一些误区,需要不断的完善和发展,主要表现在:

1.1 专业观念方面的误区

高校辅导员制度并不是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社会学家布朗德士曾这样给专业下定义,他认为:“专业是一个正式的职业;为了从事这一职业,必要的上岗前的训练是以智能为特质,卷入知识和某些扩充的学问,它们不同于纯粹的技能;专业主要供人从事与为他人服务而不是从业者单纯的谋生工具,因此,从业者获得经济回报不是衡量他职业成功的主要标准。”布朗德士给专业下的定义主要强调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专业必须是正式的全职职业。

(2)专业必须通过正式有效的学习而取得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3)用获得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无私的为广大客户及公众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由于时代的进步,高校的发展,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也在不断发展,并且不断完善,人们也在逐渐地接受高校辅导员这一职业,辅导员的地位也逐步被重视。然而,高校辅导员这一职业,是否有足够的专业性,还存在很多的看法。专业性主要在于它有着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基本的技能。

弗雷徳逊说:“专业化可以被界定为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一个组织起来的职业,通常需要专门、深奥的知识和才能以保证工作的质量和对社会的福利,获得履行它的特定工作的排他性权利,控制训练的标准和实施对其成员的培训,同时,有权评估和决定工作如何进行。”高校辅导员专业化想要发展到专业,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是需要高校辅导员通过不断学习,不断交流,通过接受培训等手段,从而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达到相通的高校辅导员专业伦理,制定规章制度,并且达到自治。

1.2 实践方面的误区

高校辅导员的专业技能涉及面广,非常复杂,因而使其在专业化实践培养中容易驶入误区。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指出:“高校辅导员专业性复杂,角色多样。”高校辅导员身兼多职,其角色的复杂性、多向性导致自身矛盾冲突,辅导员的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

2 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建设解析

当前,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建设有待完善,在专业化建设上学者们主要在辅导员职业的各项入门、甄选、培训、考评等问题上做过多方面的研究与探讨,并建立了完善的管理方案。在辅导员专业化的实践道路上,辅导员的专业素养,是重点。

2.1 职业理想导致辅导员专业化建设的人员后备不足

职业理想是人们在职业上依据社会要求和个人条件,借想象而确立的奋斗目标,即个人渴望达到的职业境界。如果辅导员工作热情不高,流动性大,对未来缺乏信心,就无所谓对这一职业充满着理想,那么辅导员人员后备不足的问题就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

2.2 职业责任多样化导致高校辅导员对职业价值方向复杂化

由于高校辅导员工作任务多,事情杂,职责多样,有意识形态方面,主流价值观方面,人员管理方面,人员服务方面等等。并且还要对主管领导、对所带学生等负责。这就导致了职业责任多样化,从而使高校辅导员对职业价值方向复杂化。所以,高校辅导员在工作的过程中要面对形形色色的人和事,要处理很多的事情,因此,价值取向多样化,容易导致矛盾与冲突。

2.3 单一的辅导方法已不适应当前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开展

从事辅导员工作的大多来自不同专业,专业不对口。在处理学生问题时更多的是运用个人的日常经验和所学的专业知识,往往达不到理想的结果。随着社会的发展,互联网的普及,学生问题涉及面越来越广(如网络信贷、资金盘等),内容多且复杂,辅导员必须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和方法才能较好地处理相关问题。另外,现在的大学生系90后学生,家庭的成长环境和个性特点,加大了学生管理和教育的难度,仅靠单一的方法已经不适应当前的发展。

辅导员工作的对象主要是面向学生,除了一些日常管理工作外,主要是对学生的人生价值、道德品质、职业生涯等方面的辅导。如何更好地拉近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彼此形成友谊,用朋友的方式进行交流与沟通,达到辅导和教育的目的。这就要求辅导员专业化,拥有多学科的知识,如哲学、思想政治教育学、管理学、社会学、伦理学等。并针对性的进行价值这就要求我们辅导员对学生进行专业化的价值观教育。而价值观教育不似以往我们认为的对道德观念、原则以及规范误认为道德知识,没有把理论联系实际,没有把德育教育联系到实际生活当中去,辅导与在对学生进行辅导教育时,必须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努力做到把所掌握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联系在一起,从而很好的处理日常事务,并且,从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能够更好的服务与学生、学校,当好一名称职的高校辅导员。endprint

3 组建高校辅导员职业伦理道德体系

3.1 加强理论知识学习与研究

理论知识是基础。没有理论知识的支撑,辅导员的指导就是没有肉体的灵魂。当前由于辅导员职业伦理的研究尚不成熟,还需要不断的修改与完善。因此,对辅导员专业化的培训中除了专业知识的培训之外,还必须加强伦理方面的培训,以便辅导员利用专业知识和伦理道德开展相关工作。。

3.2 注重教育培养,加强辅导员职业伦理道德建设

辅导员专业化建设内容广泛,涉及到到教育学、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等诸多学科,其辅导员专业化的复杂性和多学科交叉性,要求各职能部门必须对辅导员进行多样化教育,尤其是对他们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和职业素养、伦理道德方面的教育,通过多种方式的教育培养,让辅导员成为学生政治辅导员的专家、行家。

加强辅导员职业伦理道德建设,必须注重三方面的教育培养:一是充分了解辅导员职业要求和特点,出台职业伦理道德建设方面的书籍供辅导员学习。二是利用一切有效资源,对高校辅导员进行有效的培养与选拔,从有经验理论基础深的干部、专家、学者们当中选出优秀的教师,对辅导员们进行培训和继续教育。三是为辅导员提供一切有利的资源条件,为辅导员提供更多更深层次的学习机会和工作交流機会。

3.3 注重辅导员职业的构建

职业伦理是一个职业群体的共性。它具有专业性,只存在于共同的职业当中。拥有共同的职业的人群所遵循的共同准则。高校辅导员的职业道德伦理要求学习专业知识外还必须把自身融入共同体当中去,成为共同体中的一员。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自身作用,从而提高了共同体的团队精神,加强共同体的职业伦理修养。

4 结语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社会的不断发展,国家越来越需要高端的科技型、创造性、服务型等各方面的高素质人才,辅导员在高校中承载着“立德育人”的重要任务,充当着教师与干部双层角色,其重要性毋容置疑,因此,加强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和职业伦理道德建设势在必行,它是提高高校辅导员素质的重要途径与手段,也是影响培育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因素之一。

参考文献:

[1] 李莉.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内涵与路径的理论探索[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8).

[2] 晏苹.中美高校辅导员工作比较——浅论我国辅导员制度的发展方向[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4):114-116.

[3] 史慧明.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理论诉求[J].江苏高教,2009,(4).

[4] 蒋玉.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与工作伦理[J].高校辅导员学刊,2009,(8).

[5] 彭海.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建设新思维[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0,(4).

作者简介:冷红(1977-),女,湖南益阳人,讲师,主要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党建工作研究。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校辅导员专业化
生产专业化促进农户收益提升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发展视域下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化、专业化探析
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浅析儒家思想对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作用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论专业化老年媒体的发展之道
十九世纪美军专业化和正规化建设的主要经验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