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全脑型体育教学对儿童潜能开发的研究

2018-01-10朱振彪谢新荣

体育师友 2017年6期
关键词:参量全脑实验班

□ 朱振彪,谢新荣

(珠海市香洲区造贝学校,广东 珠海 519000)

·问题探讨·

小学全脑型体育教学对儿童潜能开发的研究

□ 朱振彪,谢新荣

(珠海市香洲区造贝学校,广东 珠海 519000)

采用实验比较法、数理统计法和测试法,通过全脑型体育教学及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脑科学与体育科学等学科知识进行分析和研究,对学龄儿童的综合潜能等方面的可能性发展进行了实验和探索,取得了显着效果:学生在身体素质、运动潜能、学习文化成绩、智力因素及非智力因素等方面的水平都有明显的效果。

小学体育;全脑型教学;潜能 ;开发

1 研究目的

人的各种潜能,包括人的学习、记忆和认知潜能,人的创新潜能,人的思维精神和文化素质的潜能,人的身体素质等运动潜能,以及其它各种潜能,它们都是人的心脑潜能的具体表现。显然,潜能的开发主要是人脑潜能的开发,因为它会使人体整体素质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和可持续性发展,尤其是促进人的身体素质、运动潜能、学习成绩、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等方面的发展。

当前,如何改变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内在身心素质的发展、社会意识向个体心理品质能力的内化成为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本文大胆应用“全脑型体育教学模式”于实践中,通过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途径进行脑潜能的开发与研究,力求使学生逐渐开发自身的左右侧脑潜能,提高学习质量。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小学四年级1班(对照班)和5班(实验班)男女学生共88人。

2.2 研究方法

一是实验比较法,实验班按照以左、右全面侧肢体活动为主的“全脑型体育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对照班按照的右侧肢体活动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二是数理统计法,即将测试所得数据进行平均数、标准差以及相关系数等统计量进行统计并进行两个总体比较与检验,四格表χ2检验以及相关r的可靠性检验;三是测试法(含脑电波测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依据课程精神和全脑型体育教育的理论方法,探讨“小学全脑型体育教学模式”对开发适龄儿童运动潜能、学习潜能上的深远意义。以强化左侧肢体(弱侧)的教学为重点,逐步过渡到儿童双侧肢体的教学,全面发展儿童双侧肢体的运动潜能,促进儿童在学习文化、智力水平的提高。

3.1 小学全脑型体育教学模式

3.1.1 教学模式

以强化左侧肢体训练为主,逐步过渡到双侧肢体均衡全面发展。

3.1.2 教学思路及教学目的

全脑型体育教学模式的思路:以强化左侧肢体到双侧肢体的全面均衡发展,开发左右脑潜能,使之成为全脑型人才;以学生为本,倡导“发现、探究学习”、“自主、合作学习”;注重学生的运动参与、身心健康、情感体验和社会适应等全面发展,逐步培养左右侧大脑均衡和全面发展人的潜能。

3.1.3 教学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健康第一、激发兴趣、关注差异的育人思想,遵循“左强右弱”逐步到“左右均衡”。

3.1.4 教学内容

优先选择能锻炼双侧肢体且符合学生身心、年龄特点和学生喜爱的内容,特别是选择能刺激指尖、平衡发展两侧肢体并能激发学生兴趣和有实效性的内容。如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及能发展左右侧肢体的项目或游戏等。

3.1.5 教学方法

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或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营造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建立刺激丰富的活动环境和打造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同时关注个别差异,因材施教。

3.1.6 教学组织

倡导以“2人或4人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增强生生之间的合作与互动,促进团队合作学习的机会和互动,逐步培养学习共同体。

3.1.7 学习评价

注重教学过程中的即时评价、过程性评价和综合评价,文化课成绩以语数英评定为主。

3.1.8 评价指标

1)脑功能测试标:脑电波分析。

2)文化课学习成绩:语文、数学、英语三门主科的学习成绩。

3)智力因素(智商):记忆力、注意力(打点测试、划数反应测试)。

4)非智力因素指标:冒险精神、社会适应和创新能力。

5)生理健康(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高/体重指数、肺活量指数。

6)运动技能:左手拍球、右手拍球、双侧手轮换拍球、立定跳远、立卧撑、象限跳。

3.2 实验结果

3.2.1 强化不同侧肢体活动利于学生身体形态、机能的提高

表1显示:实验前,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正常体重只相差1人,经χ2检验,无显著性差异;实验后,正常体重实验班比原来多29.55个百分点,比对照班多27.27个百分点,经χ2检验,都具有极显著性差异。肺活量指数实验前两班学生相差47.25,实验后实验班比对照班多出297.5,经t检验,具有极显著性意义。表明实施“全脑型体育教学模式”后,学生的身体形态、身体技能得到了提高。

3.2.2 强调右脑潜能开发利于文化课学习成绩的提高

表2显示:实验前,实验班和对照班在语、数、英三门主科学习成绩相差不大,经t检验,无显著性差异。实验后,实验班语文、数学、英语的学习成绩比原来分别提高了4.23分、5.24分和5.02分,比对照班分别高出3.26分、3.58和4.72分,经t检验,P<0.01,具有极显著性意义。

3.2.3 强化左右侧肢体的运动利于学生综合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

表3显示:实验前,实验班和对照班在优秀人数上只相差1人,经检验,无显著性差异。实验后,实验班优秀率比其原来优秀率高出了24.99个百分点,经χ2检验,P<0.05,有显著性意义。对照班的优秀率虽然比原来远高出9.19个百分点,但经χ2检验,P>0.05,无显著性意义。表明了运用全脑型体育教学模式进行体育教学,对增强学生体质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3.2.4 实验后运动成绩与文化课成绩的相关可靠性检验

限于编幅,只举例学生体育成绩与英语、数学成绩进行相关可靠性检验。表4显示:经相关的可靠性检验,实验后,英语、数学考试成绩随着体育运动成绩的提高而提高,呈密切相关,具有显著性意义。表明,采用全脑型体育教学模式,通过有效的教育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促进了学生潜能发展,又激发学生学习体育兴趣,增强体质,启迪心智,提高学习质量,效果是明显的。

3.2.5 小学全脑型体育教学模式利于儿童潜能的开发

通体脑电的测量,把实验前后的脑序参量进行比较分析,反映运动技能优化程度的脑序参量发展趋势,实验班较对照班有明显的优势。从图-1得出,实验前,实验班与对照班全脑序参量水平α波能量分布曲线状态较为分散,从图-2得出,这与无锡南洋学校进行实验前的情况相似,两个实验在训练前反映运动技能优化程度的主序参量状态并不明显。

表2 实验班、对照班实验(前、后)3门主科学习成绩比较表

表3 实验班、对照班实验(前、后)《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优秀增长率比较表

表4 实验班实验后运动成绩与文化课成绩的相关程度表

图1 实验班与对照班实验前全脑序参量水平α波能量分布曲线状态

图2 无锡南洋学校不同训练组实验前全脑序参量水平α波能量分布曲线状态

实验后,从图-3中可以看到,实验班反映运动技能优化水平的α波能量分布曲线状态,显现出主序参量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班。本研究这一实验结果与无锡南洋学校所进行的研究结果相同 (无锡南洋学校的结果见图-4)。此外,我国学者李捷对不同级别运动员与普通人的全脑序参量水平α波能量分布曲线状态的研究进行比较,从图-5可以看到健将运动员在运动技能的主序参量水平远远高于一级运动员与正常人,而一级运动员则明显高于正常人,在运动技能的主序参量水平上出现了明显的等级排列。

上述研究反映出通过进行强化左侧肢体的体育活动,可以开发儿童右脑潜能,从而通过全脑自组织的功能,产生全脑协同状态,形成明显的主序参量状态,运动技能的控制获得优化和提高,这里,有力地说明实验组运动技能为什么会优于对照组的原因。

4 结论与建议

4.1小学全脑型体育教学模式是以强化左侧肢体训练逐步过渡到双侧肢体均衡发展的教学新模式。

4.2以全面、均衡地开发儿童的综合潜能为切入点,以培养全面发展的“全脑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具有发展性、主体性、内化性和实效性等素质教育的特征。

图3 实验班与对照班实验后全脑序参量水平α波能量分布曲线状态

图4 无锡南洋学校不同训练组实验后全脑序参量水平α波能量分布曲线状态

图5 不同级别运动员与普通人的全脑序参量水平α波能量分布曲线状态 (据李捷,1999)

4.3实验表明,利用本模式进行体育教学,比传统的右侧肢体为主的教学模式更为科学合理,不但利于儿童身体机能的发展、体质的增强和运动技能的提高,也利于心理素质、创新能力以及文化课学习成绩的提高,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4.5本模式能更好地开发儿童综合潜能,具有深远意义和现实价值。

[1] (美)乔.卡特纳.培养天才儿童的创造力[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

[2] 任之,等.孩子智慧潜能的开发与培养[M].呼和浩特: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3] 李玉玺,陈锐.让大脑特别聪明[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

[4] 欣悦.千万别让孩子的右脑睡着了[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

[5] (美)托马斯.R.布莱克斯利著,傅世侠等译. 右脑与创造[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6] 安生.战胜右脑——超越脑内革命的智能风暴[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

[7] 马溥编著.左撇子的神奇世界[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

[8] 梁洪波.儿童全脑潜能开发与全脑型体育教育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博士论文,2003.

[9] 李捷.运动技能形成自组织理论的建构及其实证研究[D]. 北京体育大学博士论文,1999.

G807.2

A

10.3969/j.issn.1006-1487.2017.06.025

2017-11-02

朱振彪(1973— ),男,广东台山人,本科,小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课堂教学与学校管理。

猜你喜欢

参量全脑实验班
影响星载微波部件微放电阈值的Furman模型研究
基于语料库的词块教学对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提升有效性研究
全脑CT灌注成像诊断急性脑梗死的价值
含参量瑕积分的相关性质
全脑开发
高校大类招生模式按实验班/基地班招生
SmartKey脑力空间组织的全脑开发体验课开课
超常发挥的“幸运儿”
自然条件下猪只运动参量提取算法
分析气体状态变化的三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