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三思想品德教学中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策略

2018-01-07李红梅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8年19期
关键词:社会责任感培养对策

李红梅

【内容摘要】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都还没有成形,对社会的认知不够,参与度较低,社会责任感也不强,但是初中生具有非常强的可塑性。因此,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必须要结合初中生身心发展特點,在教学实践中采取有效措施重点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此,本文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从三方面入手重点探讨初三思想品德教学中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策略,以期为广大同仁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初三思想品德 社会责任感 培养对策

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需要教师的科学引导和学生的主动配合,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针对学生存在的差异,采取有效教学措施加以正确引导,以全新的教育理念为指导,积极完成国家品行优良人才的培养工作。而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教学对培养学生责任感有着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优势,因此教师需要抓住机会,适时融入社会责任感培养相关内容,以增强思想品德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转变教学理念,优化师生关系

教师作为教学组织与实施的核心主体,其教学理念和角色定位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初中思想品德教师不仅是理论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素质品德的塑造者,同时是学生发展的引路者,因此初中思想品德教师的教学理念一定要与时俱进,及时调整好自身的角色定位。

一方面,初中思想品德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主体性,激发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可以说,任何的教学活动的开展都必须立足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都要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初三思想品德教学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一定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形成社会责任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明确社会责任感的内涵与价值,并通过多样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为学生创造能够自主践行社会责任感的机会,以加深学生对责任感的体验和内化。

另一方面,教师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对初中生现实生活维度的社会责任感展开科学指导。在思想品德教学中,许多教师都习惯将社会责任感拔高成人生大道理,最终造成相关教学与学生生活脱节,说服力不够,实效性不强。因此,在初三思想品德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加强社会责任感培养的生活化建构,让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相结合,让初中生认识到所学的知识能够切实指导实践,切实能够解决现实问题。

二、深入挖掘教材,增强时代贴合

教材作为教学活动开展的根本依托,无论是对教师的教还是对学生的学来讲,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材不仅明确了教学重点和难点,而且科学规划了教学任务,是教学活动高效生成的核心要素。新课改明确提出,教师必须要善于挖掘教材,灵活组织开展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学习,以增强课堂教学的时代贴合性。

例如,在进行初三思想品德课《理想伴我成长》教学时,教师可适当融入“中国梦”相关内容,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断奋斗,是中国青年一代必须领会和践行的时代使命,要用“中国梦”激发广大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这是我们所有人都应该有的共同理想。因此,在初三思想品德教学实施中,教师必须要学会跳出教材既有框架,以独到的见解去解读和呈现教材。需要指出的是,在教材挖掘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所挖掘的教材必须要贴合实际,呈现的方式必须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浅显易懂的;

第二,要以教材为根本依托,进行科学的挖掘,确保所挖掘内容的方向正确性;

第三,教材挖掘要有目的性,不能与教学目标相违背,而是要以服务教学目标为根本诉求;

第四,要充分考虑学生在认知水平、身心发展、学习方式、思维方法等方面的差异性,对教材内容展开针对性的挖掘,以贴合学生实际;

第五,教材挖掘内容要贴合现实生活,要善于用材料、图片、视频等形式进行多元表达,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兴趣。

三、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培养效果

在初三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灵活采用讲解法、情境法、案例法和活动法等,科学合理地对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感的培育,以提高培养效果,确保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以情境法来讲,这一教学方法在初三思想品德社会责任感培育中的有效应用,能够有效打破传统说教式课堂的沉闷低效局面,用生活中常见的情境展开教学,不仅能够丰富教学内容,而且能够增强教学贴合性,让学生充分感受思想品德课的社会魅力,进而有效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总而言之,在初三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要明确自身角色定位,及时转变教学理念,结合学生特点和生活实际案例,以身作则鼓励学生积极面对生活,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心,不辱使命的为国家输送出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 徐跃. 怎样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初探[J]. 考试周刊,2017(A4):127.

[2] 王志东. 初中思想品德课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探索——以国家认同感的培养为例[J]. 中学教学参考,2017(01):60.

[3] 曾椿树. 对基于生活化思维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模式的探讨[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3(11):133.

[4] 贾元祥.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学生情感的培养[J]. 考试与评价,2016 (11):84.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县双甸中学)

猜你喜欢

社会责任感培养对策
财会人才培养的现存问题及改革建议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媒体素养现状观察与培养对策
对于浅显易懂的文本我们还能给予学生什么
新课改下的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课教学
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浅议
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及问题对策
公安专业学生计算思维能力培养对策初探
基于大众文化的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途径研究
创新发展背景下的高职本科人才培养对策
浅谈化学教学中德育思想的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