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尊重发展差异激活成长潜能

2018-01-07沈宝松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8年19期
关键词:校本课程核心素养

沈宝松

【内容摘要】社会发展最终目标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随着我国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日益迫切!

【关键词】发展差异 核心素养 校本课程 适配性

引言

新课程改革制度对九年义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以学生为主体来开展教学,重视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的教育和引导,尊重学生客观存在的差异,引领学生多元发展。而學校自主设定的校本课程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和效率。因此本文以尊重发展差异、激发成长潜能为指针,探究校本课程建设、实践与核心素养培育的适配性。

一、当前教育人员对核心素养的理解

核心素养基本概念最初由国际发展合作组织提出,不同地区对于核心素养的理解和认识存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全方位的认识和理解核心素养对于我国初中教学质量的提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学界目前的基本共识: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各素养之间相互联系、互相补充、相互促进,在不同情境中整体发挥作用。对于此项共识,校本课程可以发挥其课业负担轻、可供自主选择、涉及面广等优势助力核心素养培育,当然这对我们加强校本课程与学生核心素养培育适配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校本课程的基本概念及当下境遇

校本课程即为学校开展的基本教育类课程以及学校自我编撰的课程。从大体上而言,校本课程主要是由学校的教师编撰、教育、评估的课程。从当前的现状来看,我国的该项改革措施极大的推进了我国教育行业的发展。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日益提升,需要校本课程顺势而为,但因各地各校的重视程度的不一,校本课程建设实践存在着与当下核心素养培育不匹配的尴尬。如何摆脱尴尬,需要我们聚焦核心素养培育,将校本课程建设、实践与之相适配。

三、核心素养统筹下校本课程运转的若干规则

课程是实现育人目标的核心保证和现实支撑,具体影响着学生的成长规格和成长质量。基于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理解和校本化追求。在多年的研究与实践过程中积累若干规则,对于我们如何将校本课程建设与核心素养培育相适配,提供一些可供佐证。

规则1:自主选择。对于上什么校本课程,学生有充分的自主选择权,既遵从了兴趣,又增强其对自我负责的责任感,这与核心素养的自主发展高度吻合!

规则2:走班上课。打破行政班级编制,走班上课,志同道合的校级“同伴成长小组”诞生使得同伴成长的张力、活力、合力在年级、校级的平台充分展示。合作学习成为必然选项。

规则3:高频发生。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每周三课时,过程操作严谨、规范,评价到位。课程实施科学,加之学校重视、课程老师的精心施教,“扬长教育”必然硕果累累。

规则4:挂钩综评。学生综评有自评、师评、生生互评,从实践操作层面看,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有学科考试数据佐证相对客观,其他五项的评价就比较主观了。我们把学生在校本课程习得与综评挂钩,提升了综合评价的客观性,促使学生对“审美与表现”、“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等项目自我培育!

四、核心素养统筹下校本课程适配性研究实际案例概述

在“核心素养统领下的校本课程适配性研究与实践”的课题引领下,经过全校师生的努力,我校在开展核心素养统领下的校本课程适配性研究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已经取得了较为丰厚的成果,例如:当前我校在校本课程开拓方面:《唐闸近代工业遗存初探》、《厨房中的化学》等两门课程被评为“南通市优秀校本课程”;我校在体育竞技方面,校男、女足球队在省、市比赛中屡获冠军;我校在文化传承方面:校灯谜代表队荣获第三届中华灯谜文化节团体铜牌,等等。

从整体上而言,我校在校本课程适配性的研究与实践的过程中已经取得了较为丰厚的成果,但是相比于一线城市重点高校而言,我校还在核心素养统领下的校本课程适配性研究与实践的过程中还存有很多的问题和不足,因此我国在进一步的研究与实践核心素养统领下的校本课程适配性的过程中还应当积极的参考重点高校的研究方法与实践方式,综合性的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与学生的教育情况,进而来构建出最具实效性与创新性的校本课程。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结语

“一年之计,莫若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百年之计,莫如树人。”为了学生全面、多元、个性化地选择成长之路,我们将继续着力推进校本课程适配性研究与实践,积极的与其他学校交流校本课程研究与实践心得体会,探寻到自我研究与实践的不足之处,进而进一步的拓展校本化课程体系宽度和深度,为学生创建更符合核心素养培育的校本课程与校本活动,进而为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多元发展创设更多、更宽、更广的途径!

【参考文献】

[1] 王又新、王中华. 核心素养视角下教师文化变革研究[J]. 中小学教师培训,2017(04).

[2] 焦晓骏.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校本课程再构[J]. 江苏教育,2017(10).

[3] 于洋. 中小学学生的核心素养培育与体系建构[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12).

[4]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正式发布[N]. 中国教育报,2016.9.14.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第二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校本课程核心素养
地方旅游资源课堂运用策略浅析
浅谈农村初中生物校本课程的实施策略
培养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现代中国人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课程设计及开发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