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孩子创新潜力迸发

2018-01-07曾庆友

读写算 2018年16期
关键词:讨论操作联系

曾庆友

摘 要传统教学中数学教学模式是教师教,学生学,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学生没有展示自我的机会,本文在激发兴趣,学习新知,推进联系,寻求解法,动手操作五个方面对如何培养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创新能力进行论述。

关键词 探究;讨论;联系;运用;操作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16-0234-01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与“世界民族之林”。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

我们的基础教育由于受传统的观念体制、模式等制约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不断泯灭学生创新力的教育。在数学教学中变传统教学为创新教学,激发学习动机,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促进学生从“学会”到“会学”,对培养学生合作,创新能力有着现实意义。

一、激发兴趣,在合作探究中培养创新能力

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兴趣。”对于小学生来说,兴趣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前提。因此,数学教学中要注意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强烈的创新欲望,使学生在探究数学知识中体验合作,创新的欢乐。

例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师会联系生活从实际分东西入手:(1)2个西瓜平均分给2个下朋友,每个分几个?(2)1个西瓜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个分几个?“半个”,还能用我们学习的整数表示吗?这时新问题和原有认知发生了冲突,教师应适时激趣,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动动脑筋,想个办法表示出半个,一石激起千层浪,瞬间形式各异的半个呈现在眼前:

教师在肯定学生的创意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那么到底怎样简洁清楚地表示“半个”呢?学生情绪高潮地投入到后面的学习。这一激趣,为学生的创新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使学生感受到创新的乐趣。

二、设计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都是教师先教,然后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方法和结论模仿例题做一些类似的题目。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只有模仿,照搬,谈不上什么创新。学生只有发现问题,才能产生求知欲望,才能质疑,才能有创新。

例如:在学生掌握了异分母数要先通分再比较大小的方法后,在比较22/33和28/52的大小时,学生发现:通分时计算繁杂既费时又费力,又容易出错。教师应适时培养创新,除运用通分比较大小之外,根据题目自身特点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呢?学生探究,因为22/23=1-1/23,28/29=1-1/29,因为1/23>1/29所以22/23<28/29;27/52>1/2,15/32<1/2所以27/52>15/32。这样,学生通过对比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了创新能力。

三、运用一题多解,在寻求解法中,培养创新能力

数学题的解法往往是不唯一的。教师应有意识地设计一些练习,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侧面去分析、理解、思考,从而找出不同的解法,以此引导学生自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例如在20以内加法教学中,传统的教学采用死记硬背,强化记忆的教学方法。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时,教师在教学时让学生各抒己见在小组中交流自己想法,汇报时展示多样算法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学习。例如:教学9+4时,应允许学生各抒己见。有的把4分成1和3,用9+1=10,再加3等于13;有的把9当作10,先算10+4=14再用14-1=13。有的把9当作10,4当作5,用10+5=15,再用15-2=13.通过这样的教学,不但培養了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也培养了创新能力。

四、放手操作,在操作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要形式,离不开形式和操作,教学中应放手学生操作,在实际动手中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后出示:已知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边长为8厘米,求它的面积。

绝大部分学生认为是题目缺少一个条件,即只知道三角形的一个底,且暂时无法求出对应的高。此时教师应激励学生小组合作运用剪、移、拼方法探究。从动手操作中学生探究解法;

学生甲:用4个同样的原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边长8厘米的大正方形,如图2,这样原三角形的面积就等于大正方形面积除4列式为8×8÷4=16(平方厘米)。

学生乙:沿高把三角形剪成两个小等腰三角形,拼成一个边长为8÷2=4的正方形,如图3,原三角形面积等于正方形面积,列式为(8÷2)×(8÷2)=16(平方厘米)。

学生丙:用四个同样的原三角形拼成一个底和高都是8厘米的平行四边形,如图4,则原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面积除以4,列式为8×8÷4=16(平方厘米)。

学生丁:要求原三角形的面积,先求出底边上的高。用两个同样的原三角形拼成一个正方形,如图5,很明显原三角形的高为8÷2=4厘米,则原三角形的面积为8×(8÷2)=16(平方厘米)。通过动手操作,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原理和数学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它们的创新能力。

实践证明,新时代的教师应该是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鼓励者,教师只有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才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掌握更多数学知识和解题方法。从而使学生能积极主动的敢创新,会创新!

猜你喜欢

讨论操作联系
关于数控机床操作中防碰撞措施的探讨及分析
泌尿外科手术及操作致输尿管损伤临床分析
浅谈平面图与立体图的思维培养
试论基层电力市场营销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