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信息技术教学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2018-01-05赵志明

学周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操作能力创新教学学习兴趣

赵志明

摘 要:高中信息技术教程中包括很多抽象的知识,要让学生掌握这些知识,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通过设计趣味性的教学课件让学生学习。在趣味性的学习环节,学生能发挥他们的探索热情,主动阅读信息技术教材,通过直观情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他们的信息技术技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加强操作环节,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信息技术软件的使用,提升他们的信息技术技能,培养他们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信息技术;创新教学;学习兴趣;操作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01-0154-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01.096

高中信息技术包括很多理论性较强的知识,要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掌握这些知识,学会信息技术操作具备一定的难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素材,设计多样化的教学环节,让学生主动探究这些知识,为提高他们的信息技术综合技能提供理论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设计学习任务,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使课堂教学在学生的深入探究中进行,不断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核心素养。

一、设计趣味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素質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教师的带动,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并能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在加强师生互动的基础上,要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环节,构建科学有效的信息技术课堂,让学生在趣味性的课堂中进行学习,使他们掌握更多的信息技术知识和信息技术技能。例如,在教学《用浏览器上网》时,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导入,可以给学生展示全国各地美丽的风景。新奇的导入方式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他们能主动阅读课本内容,掌握计算机网络的概念,了解到想要上网所需的软件IE浏览器,并在上机操作中学习浏览器中的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栏、显示区、状态栏等各部分的功能,并在运用过程中掌握IE浏览器的使用技巧。在趣味性的学习和操作环节,学生的积极性高涨,他们在探究中掌握理论知识,在操作中提高技能,实现了高效的教学效率。

二、利用游戏激趣,提高学生的操作兴趣

高中信息技术教材中包括很多抽象的知识,要让学生能快速掌握这些知识,并熟练地完成信息技术操作,教师可以结合游戏开展教学。在设计游戏时,教师要将设计和信息技术知识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快乐的游戏中掌握知识和操作技能,提高他们的探究兴趣。例如,在学习鼠标和键盘的操作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输入小游戏,游戏规则如下:计算机屏幕上出现字母时,用键盘正确的打出该字母,出现苹果时,用鼠标点击苹果,字母和苹果的出现速度随着游戏的进行不断加快。在快乐的游戏中,学生很快熟练掌握了鼠标和键盘的用法,让他们对学习信息技术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助于培养他们的信息技术核心素养。

三、设计学习任务,提高学习能力

学习任务能让学生的学习目标明确,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使学生能够感受到学习成就感,激发学习积极性。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设计学习任务,让学生在任务的指导下进行学习和探究,使他们掌握更多的信息技术知识,提高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实现高效的学习效率。在设计学习任务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设计不同的任务,使学生能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依靠自己的能力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完成信息技术知识的信息加工和处理,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在设计学习任务时,对于信息技术理论知识扎实的学生,教师可以给他们多布置一些操作学习任务,让他们在知识的指导下进行操作练习,提高信息技术操作技能;对于能熟练完成信息技术操作的学生,教师要加强对他们进行理论知识的教学,根据教材内容设计学习任务,让学生通过认真阅读课本掌握理论知识,为顺利进行操作提供保障。在任务驱动下的学习中,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他们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学习任务,能主动投入到信息技术学习中,发挥思维的创造性,在自主探究中掌握所学知识,促进信息技术综合能力的提高。

四、实施多元化评价,树立学习自信心

在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过程中,教师在开展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时,要改变只关注学生的期中、期末测试成绩的评价方法,实施多元化评价,结合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积极性、学习效果、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上机操作能力等进行综合评价,让学生获得教师的肯定,树立学习自信心,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信息技术学习中,不断提高信息技术综合能力。在评价过程中,教师要多肯定学生的进步,用心发现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上取得的成就,使学生能获得自我肯定,提高学习主动性,在自信心的指导下深入学习,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综合能力。

五、开展设计大赛,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

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把学习知识和运用知识结合起来才能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使他们主动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在探究中掌握信息技术操作技能。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课外时间可以开展信息技术设计大赛,让学生用学过的软件进行设计作品,积极参与比赛。在开展设计比赛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设计主题,让他们在主题引导下搜集设计素材,设计出各种不同风格的作品。例如,在以“时间都去哪了”为主题设计的比赛中,有的学生用父母和自己的照片作为设计素材;有的学生用身边景物的变化作为设计素材;有的学生用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作为设计素材。通过设计比赛,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设计,开拓创新,并设计出优秀的作品,有效提高了自身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

总之,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学科的优势,设计丰富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产生兴趣,在主动学习动机下进行思考和探究,深刻理解信息技术知识,掌握教材中软件的操作。在教学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积极思考过程中发现问题,在教师指导下解决问题,促进他们信息技术综合能力的提高,打造高效的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 任友群,李锋,王吉庆. 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技术课程设计与开发[J].课程.教材.教法,2016(7):56-61.

[2] 王焕景,于书芹.基于“任务驱动”的信息技术教学设计[J].中小学电教,2006(8):38-41.

[3] 徐福荫.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改革与实践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5(12):45.endprint

猜你喜欢

操作能力创新教学学习兴趣
创新高中语文教学模式,实施才情个性化教学
课堂细心雕琢,提高教学效能
在英语教学中不断探索和创新“教与学”的最佳方式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