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场域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文化传承与创新之道

2018-01-02李成明杨盛钦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宣传部江苏南京210031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场域工匠育人

李成明 杨盛钦(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国际教育学院; .宣传部,江苏 南京 210031)

场域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文化传承与创新之道

李成明a杨盛钦b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a.国际教育学院; b.宣传部,江苏 南京 210031)

文章首先阐释高职院校文化场域的逻辑;其次分析高职院校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基本路径;最后就我国高职院校文化传承与创新提出一些思考与建议。

场域; 高职院校; 文化传承与创新之道

1 高职院校文化场域的逻辑

在我国,人们对高职教育一直有一个思想认识问题,即认为高职是高等教育中的“次等教育”,是考不上本科的一些“差生”身份,认为高职教育在办学水平上是低于其他类型的高等教育,是短学制的专科层次职业教育,将来只能到工厂去做一些低层次的工作[1]。这种现象折射出高职院校是姓“高”还是姓“职”的问题,也反映出人们对高职院校文化认同感的迷惑。借助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就不难发现其中的奥妙,场域是充满力量的,每一个场域中都有统治者和被统治者,都充满着不同力量关系的对抗[2]。这种现象其实是高职院校文化在大学场域和职业场域中不同力量的博弈,也就是说,职业场域的力量要求高职院校强调企业精神、技术技能的职业文化,大学场域的力量要求高职院校文化应当体现大学精神、价值理性,重视和培育高等教育文化。由此可以明晰这种现象的深层次原因,那么究竟是何逻辑在高职院校文化场域中起到这样的作用。

1.1 哲学逻辑

高职院校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文化应该具备大学精神、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价值理性,以及大学文化应有的学术文化元素。同时,高职也是职业教育的高级阶段,具有职业教育的属性,应当具有职业精神、职业技术文化。从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看,高职教育既有“认识论”的属性,又有“政治论”的属性;既要强调“高等性”,又要强调“职业性”;既要重视大学精神文化,又要重视职业精神文化。然而,高职院校办学目标是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适应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的需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高职教育目标从根本上规定了高职教育应用性、职业性的价值取向。高职院校以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市场需求为导向,必须完成“就业导向”和“技能培养”的现实使命,距离以学术价值为主轴线的大学追求相差较远,两者之间必然产生矛盾与碰撞,形成了两难的抉择。无论这种冲突与矛盾如何激烈,归根到底是认识论和政治论哲学的优先权之争,是大学场域与职业场域的力量之争。就高职教育目标而言,我国高职院校注重强调技能培养和职业精神,可能使学校失去大学应有的文化追求和文化敏感,遮蔽了大学的文化取向和文化品位[3]。

两个场域同时交织在高职院校文化上,其哲学逻辑究竟是什么样的呢?就文化传承而言,在纵向上的传递,属于时间维度上的传承;在横向上的传播,属于空间维度上的传承,两者互为基础,相辅相成。从哲学逻辑看,在高职院校文化传承与创新上,大学场域和职业场域应该是和谐共生的,如表1所示。高职院校的文化传承与创新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既要延续大学精神、理性价值等传统高等教育的文化血脉并孕育创新高职院校文化,又要延续中职教育、职业文化的精神并辐射和引领工具理性和职业理念。因此,高职院校文化传承与创新是大学场域的高等性与职业场域的职业性兼容并包的过程,也是一个和谐共生的文化体系。

1.2 权力逻辑

1.2.1传统与现代的力量 我国高职院校多数是20世纪90年代的专科学校、成人高校、职业大学等转型升格形成的。升格为高等教育,必然要求高职院校追求大学文化的精神、品位和路线,从而形成一种现代的力量。然而,原有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发展历史、管理模式等文化元素形成的传递力量根深蒂固。从文化发展史的角度来看,当一种文化基因进入一种新的环境时,形态就会发生变化[4]。高职院校虽然尽最大限度接受大学精神、大学文化,但是仍然缺乏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自主性和生命力;虽然尽最大努力想摆脱传统中职业院校的文化桎梏,但是过度重视工具价值、技能性的教育思想一直存在,相对忽视大学思想、大学灵魂、大学素养的培育[5]。文化既是弥散的、无形的,又是整体的、延续的。当高职院校完成升格转型之后,传统与现代的两股力量交汇在高职院校,在继承传统、吸纳现代高等教育的文化之间摸索、徘徊、前行。

表1 高职院校文化场域

1.2.2职业与学术的力量 高职院校以能力为本,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服务生产、为建设企业培养应用技术技能人才的办学目标,都强化了来自企业的力量。高职院校通过校企合作、深度产教融合,调整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相匹配,更新课程体系,使之与企业的新技术技能相衔接,同时要求在职教师具备双师型素质,必然招聘大量的企业工程师来学校担任教师。这种现象说明职业的力量成为高职教育的办学主线,使高职教育中的学术力量进一步弱化,高职院校的文化自然也就迎合企业精神、职业价值的文化。从权力逻辑看,属于职业领域的中专院校或职业大学进入强调学术研究的高教领域,不仅是使职业个体获得较高的文凭,而且是职业领域进入学术领域的表现。

1.3 行动逻辑

1.3.1以自身利益为主的行动逻辑 高职院校培养的技术技能人才是大学领域与职业领域共同创造出来的,然而表现在行动逻辑上,又是两个领域各自出于自身的逻辑对对方的一种否认。站在大学场域的角度,高职院校理应重视大学精神、理性价值为代表的大学文化,学校反复灌输大学文化规范并内化给学生,使其成为具备大学文化素质的专业人才。站在职业场域的角度,高职院校理应重视企业精神、工具理性为代表的文化,经学校的内化功能进一步强化职业文化。然而,职业场域的企业力量用企业的标准来选择毕业生,掌握主动权,进而影响学校的专业设置、课程标准等。由此可见,职业场域企图占用的不仅仅是文化,还企图占用教育的价值,使大学场域不得不给予职业场域一个位置,例如高职院校不得不使用行业、企业的岗位标准、工业标准等来调整专业课程或教学标准。

1.3.2教育者的行动逻辑 高职院校文化的传播主体既有教师,又有管理者。高职院校的教师既有学术性教师,又有双师型教师,而且要求双师型教师必须占一定比例。学术型教师在授课时候,依然会将大学的理性价值、大学精神通过行动惯习会传递给学生。而具有企业经历的双师型工程师会将他们身上的职业文化倾向传递给学生,工具理性、职业文化氛围也将会变得更加浓厚。高职院校的管理者既有传统的中职院校管理者,又有新生的力量。有些高职院校领导者也已形成固有的工具性、技能性的教育思想,也会成为行动惯习依然指引着学校的文化传承与创新。

综述分析,在权力和行动逻辑上,大学场域和职业场域的现实表现差异显著,究其原因主要是大学和职业两个领域都有以自身利益为出发点的惯习。首先,表现在权力逻辑上,一方面是传统的职业底蕴占居优势主导地位,现代大学的力量处于弱势地位;另一方面就是职业场域是职业资格标准的制定者,而大学场域是跟随者,两者之间的权力差异显而易见。其次,表现在行动逻辑上,高职院校的文化传承与创新主要依靠教育者,而学术型教师和双师型教师的差异也会影响文化的传递类型,总体上看,职业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占优势地位。

2 高职院校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基本路径

高职院校文化建设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人本取向,自觉积淀,科学定位,实现人文性和技术性、高等性与职业性的统一,形成开放的文化气度和自身独特的文化气质,构筑高职院校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体系。

2.1 高职院校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根本: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人本取向决定了高职院校文化归根到底是育人为本的文化。高职院校文化既包含类别性要素也包括内涵性要素,高职院校的组织主体、组织结构、组织制度和组织活动等都属于类别性要素的范畴,比如像大学组织形式、高等教育自身的组织特征等;高职院校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等都属于内涵性要素,比如像大学精神、职业文化精神、规章制度等。尽管高职教育凸显以“就业导向、能力本位”为培养目标,但“能力本位”决不能“越位”,不能办成培养简单“匠人”的高职教育,更不能将“仅仅培养一技之长”的教育作为高职教育的代名词。高职教育文化传承与创新,首先必须坚持大学亘古不变的教育属性,坚持大学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根本理念,坚持服务社会、产教融合的职业文化、工匠精神,这样才能彰显高职院校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生命力。在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这个根本的同时,高职院校文化传承与创新不能一味地模仿和照搬普通本科高校或者企业文化,因为高职院校文化是大学文化与职业院校文化融合后形成的一种新的现代大学文化。简单的模仿容易失去自我,也可能沦为本科院校的“压缩版”或企业、行业的“培训机构”[6]。因此,必须重视高职院校的“高等性和职业性”双重性,只有从这两个方面入手,才能真正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使命。

高职院校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未来接班人和重要建设群体,他们的文化取向、道德水平、思想信念决定着国家的前途。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高职院校的文化传承与创新要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导向,通过先进文化的引导和熏陶,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构建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修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良好的社会责任担当。要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根本使命,高职院校应该遵循高等教育的普遍规律,处理好“高等性”和“职业性”两者之间的关系,凸显高职教育的基本特征,促进高职院校文化内容中的人文性素养和技术性要素和谐统一,务实地设计规划和建设学校文化,形成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文化体系。

2.2 高职院校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动力:趋变求新

文化是一所大学赖以生存、发展的根基和血脉,只有通过长年累月的积累,才能形成自身的特色和优势,成为大学间相互区别的重要标志。大学正因为其自觉积淀文化资源,形成深厚文化底蕴,才有今天的文化魅力。高职院校文化在历史积淀方面,相对于传统大学文化虽然显得有些薄弱,但同样也是长期历史积淀、薪火相传的产物。黄炎培先生“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的职教追求和吕凤子先生“爱无涯、美无极”的职教理念等宝贵的思想资源正是我国现代高职教育文化建构的思想原点。

高职院校文化建设要立足传统,趋变求新。在现有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就是在新旧文化的矛盾冲突中调整、整合、实现提升和更新的过程。百年前的福建船政学堂“趋变求新”的办学理念铸就了创新的文化内核。船政学堂颠覆传统,打破了传统的科举制度的藩篱,培养当时社会发展所需的应用型人才,注重船政文化与精神的传承与渗透,形成以“船政文化”为核心的特色校园文化,“前堂后厂”的教育模式,渗透“趋变求新”精神。高职院校的文化传承创新工程,既是一个自我进步的过程,又是一个与外界文化博弈的过程,而不是一个独立、封闭系统的单一工程。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匠精神”等优秀文化因子有机融合到校园文化体系当中,将精神理念文化、制度文化、视觉文化、行为文化和生态文化等孕育到高职院校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中。既要注意自身的积累与提升,也要注重从其他组织文化中不断汲取与借鉴,使高职院校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具有趋变求新的动力。

2.3 高职院校文化传承与创新之道:人文素养

随着人力资本理论和工具理性主义理念的盛行,长期以来,许多高职院校受到追求高就业率的功利主义观念的深刻影响,轻人文素质、重专业技能训练的观念普遍存在着,有的还偏差较大,甚至被异化为“机器上的螺丝钉”和“工具的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科学合理地设置课程,将职业道德、人文素养教育贯穿培养全过程”在《国务院关于加快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被明确提出,具有现实性指导意义。其意义在于从高职教育办学理念上进一步纠正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航向,不能偏重专业技能训练,不能偏重于只传授给学生一技之长,而忽视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和人文素质的培养,要把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摆在突出的位置。

因此,高职院校要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审美情趣、思想情感、文化修养水平、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理想追求、价值取向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完善人格,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有助于塑造高职生的优秀品质,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要讲究文化育人方式,既要加强输送人文素养知识,又要拓宽人文素养的培养渠道,邀请社会名流和知名学者来校讲座,开设人文素养讲座,潜移默化中提升其人文素养。还要讲究文化多样性,高职院校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高职文化相互借鉴、互相交流、相互影响,培养学生在跨文化的环境中认识、思考和传承创新自身文化的能力。

3 高职院校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策略建议

3.1 树立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的文化育人新方向

人们日常提到的“工匠精神”,一般认为是古代工匠的那种敬业爱岗、精益求精、追求质量第一的精神,他们把工作看作是“天职”,将产品和自己的声誉融为一体。除此之外,还要严守秘密和职业伦理,做人胜过做工。伴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中国工业化制造水平需要升级换代到新的阶段,新时代赋予“工匠精神”新的灵魂与使命。2017年3月1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恪尽职业情操,崇尚精益求精,培育众多中国工匠,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新时代的工匠精神,既要“弘扬”也要“培育”工匠精神,也就是说,既要弘扬古代工匠精神中的积极元素,又要培育现代技术条件下工匠精神的新境界。

首先,高职院校要树立培育“现代工匠”的培养目标。工匠属于劳动大众,而且是有素质有技术技能的这部分人,国家希望加快培育大批具有专业技能与工匠精神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人才,因此,高职院校不仅要培养技能人才,还要培养高技能人才;不仅要培养工匠,还要培养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更高的大师级工匠。其次,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式要“技能”与“精神”并重。要想将学生的工匠精神灵魂引出来,仅仅依靠技能培养是永远办不到的,只有让学生把生命投入到某项职业中去,将这种职业当作“天职”,通过精神、文化等教学理念对他的内在生命结构和外在行为状态进行“召唤”,也就是工匠精神的“召唤”。高职院校往往强调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和就业导向,在专业设置、专业建设、课程设置等方面比较关注培养学生的岗位技能,而对大学精神和文化育人重视不够。新时代的高职教育培养目标,既要使培养的人才有专业技能,更要有工匠精神;既要培养人的岗位技能,又要培养人的人文精神。从单一岗位技能向技能与精神并重转向的人才培养方式,是当前中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方向,高职院校的文化育人被提升到了突出的位置。

在人才培养方式转向的同时,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高职院校的文化育人不同于中职院校,也不同于本科高等院校。三者之间的差异主要是“文化厚度”不同,高职院校要汲取大学中更为丰富的文化资源,避免过度尊崇高深学问的大学精神,必须彰显高职院校的工匠精神与人文素养、职业文化力量。

3.2 树立以创新精神为核心的创业文化育人理念

创新精神是工匠精神的灵魂所在,也是当今中国最缺失的部分。“中国制造”曾一度被理解为低廉低价的代名词,比如简单模仿复制、偷工减料、造假,甚至为了赚钱而故意生产劣质食品等。真正的工匠精神是至善至美、孜孜不倦、反复改进、不断创新、追求完美和极致,工匠们对自己长期的技术实践经验和技术方法的思考,对前人的发明产品或技艺进行改良创新,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

首先,高职院校要树立以创新精神为核心的文化育人理念。高职院校要发挥大学文化的引领性功能。事实证明,一旦学校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就会自然而然地影响和约束全体师生的思想意识乃至其灵魂。高职院校要将缺失的创新精神培养出来,鼓励工匠从事一线劳动、体力劳动。在新时期,弘扬以创新精神为核心的工匠精神不再是手工业者、企业工人的职业追求,而是每一个普通劳动者的价值追求,将职业作为“天职”。

其次,高职院校要形成创业文化育人的氛围。让学生在创业教育中体验创新精神,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体验到精益求精、质量第一的内涵,体验到什么是品牌效应,什么是创业者的必备素质。有些高职院校设置专门的创新学院,一方面是培养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另一方面是结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进行体验式创新教育或创业实践。高职院校通过实施“创业文化育人”,让学生重点体验创新创业、激发悟性,使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具备创新精神。创业文化育人,可以成为高职院校文化育人的一个突出特点。

3.3 建立以人文素养为核心的文化育人空间

高职院校的校园空间不同于一般场所的公共空间,既要体现教育的空间性,又要体现空间的教育性,比如班级的教室构建、宿舍文化、实训基地、创业空间、虚拟网络课程等,无不与教育的公共空间创设有关联,应该具有自身的文化特色与品位。许多高职院校的空间显得粗糙、浮躁,有的校园空间布局杂乱无章,建筑缺少精致与温馨,索然无味,形成不了一种教育的场,总的来说,这是校园公共空间文化缺失造成的。

首先,高职院校要树立从一般空间转向文化空间的意识。高职院校领导者要树立大学公共空间规划理念,进行公共空间的结构优化与资源配置,将人文素养的文化内涵、工匠精神与创新意识整体融合在一起。在优化高职院校公共空间的设计与布局上,提出浓厚的人本气息和厚重的文化氛围,在内部设施配备和组织形式上更要按照职能进行调整,满足不同教学组织形式的需求。高职院校树立一般空间转向文化空间的意识,是增强院校文化温度、厚度、高度、浓度、广度的必经之路。

其次,高职院校要重视公共空间的塑造。在树立了一般空间转向文化空间的意识以后,还要重视实体转向虚拟、传统转向现代、落后转向先进等三个方面的空间塑造。塑造以人文素养为核心的文化育人空间,必然需要建立“开放、共享、自由”的学生网络学习空间,实现在虚拟平台上的师生交流、学生自主学习,从而形成虚拟的文化育人空间,让全体学生能够利用文化空间进行学术交流,促进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传统的学生宿舍只有床和书桌,如果在宿舍公共空间增加咖啡沙龙,增加阅览室,增加文化的空间,增加讨论的空间,将生活空间和教育空间融合为一体,那么现代大学空间的气息就会扑面而来。落后的空间生产方式,仅仅从实用主义出发,虽然在物质层面上的投入很多,但是在文化空间育人上的投入却很少,结果就是既浪费物质又丢掉了文化。由落后转向现代空间生产方式,只有运用先进理念为指导,才能创造出令人兴奋的、人文素养浓厚的文化空间。

[1] 徐铭,丁钢.高职院校文化传承创新的自觉路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21):72-75.

[2] 皮埃尔·布尔迪厄.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论[M].华康德,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134,178.

[3] 吴扬.试析高职教育的文化冲突[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3):29-31.

[4] 刘献君.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育人的理性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1(18):14-16.

[5] 童学敏.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10):94-96.

[6] 方桐清.高职院校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担当[J].中国高教研究,2011(10):76-78.

CulturalHeritageandInnovationofHigherVocationalCollegesBasedonFieldTheory

LIChengminga,YangShengqinb
(a.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b. Propaganda Department, Nanjing Institute of Railway Technology, Nanjing 210031, China)

Firstly, this paper explains the logic of cultural field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econdly, it reveals the basic path of cultural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Finally, it puts forward some thoughts and suggestions on the cultural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China.

field;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cultural heritage and innovation

2017-04-13

江苏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系列课题“江苏高职院校学校文化研究”(18);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资金资助(RC2016101)

李成明(1975— ),男,江苏南京人,讲师,博士,研究方向:职业教育;

杨盛钦(1965— ),男,江西九江人,讲师,研究方向:艺术教育。

10.13750/j.cnki.issn.1671-7880.2017.05.002

G 711

A

1671-7880(2017)05-0007-05

责任编辑刘法虎

猜你喜欢

场域工匠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民主论辩场域中的法律修辞应用与反思
90后大工匠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百年党史场域下山东统战工作的“齐鲁特色”
工匠风采
工匠神形
中国武术发展需要多维舆论场域
组织场域研究脉络梳理与未来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