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

2018-01-01何健生

安徽教育科研 2018年5期
关键词:笔者交流数学

何健生

(合肥市三十头镇中心小学 安徽合肥 231100)

我国新课程改革已经实施十几年了。在改革的这些年里,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发生了重大变化。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将改革落到实处,课堂交流就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我们要在课堂中让学生做到有效交流,完成对数学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交流能力的培养,大多数人认为是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其实在数学课堂中,学生交流能力的培养也是非常重要的。学生通过交流掌握了解题方法,学会了解题技巧,在交流中发展了思维,培养了个性。因而,我们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交流,在交流中有所收获。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交流的欲望

主动交流相对于被动交流,其效果是不言而喻的。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学生主动交流。这首先要激发学生交流的欲望。在数学教学中,我们通常将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与教学内容联系起来,创设带有趣味性、挑战性、激励性的问题,贴近学生生活,让他们有话想说,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例如,通过讲故事、玩游戏、模拟表演等,激发学生的交流欲望,这是学生进行交流的重要前提。

在“按比例分配”的教学中,笔者是这样引入的: 现在很多人合伙做生意,老师也想和同学们合伙做生意,到周谷堆市场贩卖橘子。你们每人出10元,老师也出10元。卖完橘子后大概能赚200元,你们分100元,老师也分100元,行吗?合理吗?

这样的叙述虽然不是很生动,但贴近生活,学生们都有兴趣表达他们的观点,课堂气氛活跃,大家很快就通过交流,找出了问题所在。学生之间的交流十分自然。

二、学会倾听,使交流更加深入

“听”是语言信息输入的源泉,是“说”的基础。因此,要使学生有话可说,能够沟通交流,首先必须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讲习惯,以便学生学会认真听、仔细听。老师应该在课堂上少灌输教学内容,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交流的时间,这有利于集中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

有一次上“分数的初步认识”时,笔者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将10个苹果平均分成5份时,每份是多少个?大家由于刚学习分数,觉得这道题目非常简单,个个都踊跃举手发言!但是当他们回答是五分之一时,笔者说错了!孩子们一个个都眼睛直直地望着笔者,不知所措。直到笔者再一次把题目说出来时,大家都能够仔细地听,发现了自己的错误。

学会了倾听,更要善于表达,能够将自己的思考所得和交流所得清楚、准确地说出来,和大家交流,共同进步。学会倾听,不仅要听老师讲,更要听同学的发言,随着交流的深入,学生的交流能力自然得到提高。

三、勇于探索,勇于交流

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的思考、发言可能有些不成熟,甚至会有错误,这是常有的事。老师应包容学生“说错”,让学生从错误中吸取教训,积极思考,慢慢发现自己错在哪里,逐渐养成正确的交流方法。学生在错误中吸取教训,这正是他们的成长。

在新课程教学改革中,小组合作是一个重要的学习模式。在小组合作中,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思想,他们通过交流、合作,思维不断碰撞,产生新的思路和解题方法。这就是语言的魅力,是交流的成果。

三年级下学期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中有这样一道题:小明和爸爸带300元去运动服饰商店购物,其中运动服有两套,分别需要130元和148元,运动鞋有两双,分别是85元和108元,买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最多还剩多少钱?在解决这个问题时,笔者知道,这种常识性问题,孩子们在生活中经常遇到。笔者就运用了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大家彼此交流,找到最简单的解题方法。同学们由于有着不同的经历,各抒己见,课堂气氛异常活跃,例题的答案在没有笔者的讲解下也顺利地解决了。

数学课堂教学中,有些问题是殊途同归的。要鼓励学生通过各种方式来交流,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更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勇敢地和大家交流,这样才能提高学生交流的能力,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四、创新交流方式,培养交流习惯

在以往的教学模式、教育理念影响之下,数学课堂教学中交流方式一直都是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想处处受到了教师的影响;在交流的过程中,老师一味地重视“这道题”、“这种方法”学生掌握得怎么样,并没有设身处地地想过孩子们有没有自己的想法。师生在交流中总是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层次的发掘。师生在交流中只注重交流结果,对交流的过程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在新的教学环境、教学理念下,教师可以通过改变教学方式,创新交流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良好交流习惯。比如培养学生交流前的思考习惯,交流中认真倾听,交流后对内容的反思。一个好的交流习惯对学生的影响不言而喻。交流前要明白自己想说什么,如何准确、具体地表达出自身需要表达的意思和目的;交流过程中认真听取他人的不同意见,充分领会别人所要表达的意思;交流后认真总结,认识到自身的优点和不足,及时改正自身的缺点。

五、在交流中成长

学生在听、说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体验学习的乐趣、合作的成功,不断积累自信心,主动地、积极地开始交流,在交流中提升自己。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很宝贵的,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加以保护。例如课堂上常有学生喜欢“插嘴”,老师会觉得厌烦。其实那是学生思考后一时兴奋所言,不可过于责备。

学生不仅能表达自己的观点,还应学会接受他人的观点,以提高自己。作为老师,不仅要给学生足够的发言时间,而且要让学生能够充分地表达,多给学生一些交流的机会。随着知识的丰富、年龄的增大和锻炼机会的增多,他们的交流能力会越来越强,从而获得更多的知识。

学生的交流能力不仅要在课堂上培养,更要在课外生活中随时随地培养。在交流内容方面,学生不仅要交流知识和学习方法,还要与他人交流思想和感情。在平等的基础上学生和老师进行沟通。通过这种平等的、多方面的交流,使学生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快乐成长。

猜你喜欢

笔者交流数学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老师,别走……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性能相差达32%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