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写作起步阶段的训练策略浅析

2018-01-01刘素琴

安徽教育科研 2018年5期
关键词:例文习作教材

刘素琴

(安徽师范大学 安徽芜湖 241000)

坊间有这样的一句话:“得语文者得天下,得作文者得语文。”这话不假,在高考中,拔得头筹的必然是语文成绩突出的。而作文所占总分比例高,作文是拉开语文成绩的分水岭。一篇作文可以检测学生的语文素养,包括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力、知识面的广博,等等。作文如此重要,但在提倡个性自由表达、提倡创新的大环境下,很多一线教师变得不敢教了,唯恐束缚了学生的思维,课堂上讲讲习作要求,就让学生写,让学生无从下笔。可以这样说,作文是课程改革以来暴露问题最多的环节,如言之无物、内容虚假、条理不清等。“万事开头难。”对于小学第二学段才开始的习作教学,教师应该灵活处理教材,研究教法,学生能从第一学段的写话过渡到写一篇习作,爱上习作,让习作就像和好朋友谈话一样容易。在新课程标准指引下,在地方版教材和部编版教材并存的今天,一线语文教师该如何进行作文教学?

一、习作例文、教师范文引路指导写作

三年级小学生缺乏语言的范式,儿童通过模仿,积累语言的范式。启蒙阶段的作文就如同婴儿学说话一样,从模仿开始。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就曾言:“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盖学之既久,自然纯熟。” 女作家冰心的写诗风格就受印度诗人泰戈尔的影响。

学生可以模仿习作例文、课文和教师的下水文等,但模仿不等于抄袭。习作例文是最好的范例,在统编版语文教材习作单元就安排了两篇习作例文,可见习作例文的重要性。学习例文时,先读一读,再圈画好的词语,交流为什么这些词句好,例文中哪些地方是值得学习的。写作能力薄弱的同学,可以模仿例文的结构、使用例文中的词语。

教师的下水文对学生更有指导性。“下水示范”的效率高于“岸上指挥”。于永正老先生就说:“木匠师傅教人使用锯子、刨子,除了讲解外,还必须亲自为徒弟们锯一锯,刨一刨。在学生刚刚接触的时候,或者虽然写了、练了仍然不会的时候,我们教师就要具体地做样子给他们看看。”教师只有根据习作要求自己写了,才能把握本次习作的难易程度。了解学生在习作中遇到的困难,在学生习作最困难的地方出示教师的下水文,启发学生。当然教师的下水文要趣一点、浅一点,教师笔耕不辍,学生潜移默化地会受影响,爱上写作。

此外可以在阅读课中进行仿写练习。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经典的文章,有些段落的构段法如先概括后具体、先面后点法适合仿写。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北大荒的秋天》中有一段:“原野热闹非凡。成片的大豆摇动着豆荚发出哗啦啦的笑声……”学习这段时,可以让学生思考怎样写一个地方热闹。学生自然能说出写声音响亮、鲜艳的颜色、人多、车多等来表现。以此可以让学生模仿写“一下课,操场就热闹起来了”。当然,写之前,要先交流通过写什么来表现操场的热闹。学生自然能说出通过写操场上的种种声音、大家的动作、操场上的人多等来表现热闹。

二、教会学生自主修改作文

好作文是改出来的。古人说:“文章频改,功夫自出。”初稿写好后,教师应该要教习作修改的方法、步骤。

管建刚老师在他的书中说道:“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犹如一个有经验的老中医,有着丰富的学生的‘常见病例’ ,有解决‘常见病例’的‘药方’。学生跟着老师学作文,犹如学徒跟随老中医学行医,随师傅认识了一个个‘病例’,熟记了一张张‘药方’。”修改作文的方法就是朗读,一读就会发现哪些句子不通,需要修改。学生首先要会用修改符号修改作文。学生修改作文的第一步是修改错别字、标点,第二步是修改搭配不当、句子不通,这是自改。同学之间还可以互相修改。教师还可以挑选典型的作文,班级集体修改。

三、重视习作讲评课

习作讲评在某种程度上比习作指导更重要。学生写过以后才知道自己的问题所在。教师只有批阅了作文才了解学生的写作水平。教师发现问题后,及时、有效地反馈,再指导改进作文,学生的写作水平才能提高。杨再隋先生指出:“目标罗列太多,反而让芜杂的枝叶遮盖了主干,使学生抓不住要领,容易顾此失彼。”针对学生作文出现共性的问题,在习作讲评课上,挑一点攻破。例如:写一次劳动,学生的共性问题,过程写得简单,“扫扫、擦擦”等词频繁使用,描写不准确、不细致,教师让学生演一演,想想可以把一个大动作分解成哪些细小的动作。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今后刻画人物、叙述一件事就会关注这些细微的动作,写的作文会令读者印象深刻。

总之,教师将作文训练落到实处,必然会让学生轻松起步。

猜你喜欢

例文习作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儿童节”写作指导及例文展评
“未来的桥”写作指导及例文展评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