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的渗透

2018-01-01王卫华

安徽教育科研 2018年5期
关键词:家国情怀历史

王卫华

(肥东县第三中学 安徽合肥 230000)

我国居民在生活中不仅需要加强对家庭的热爱,同时应当坚持将家与国看成一个整体,并能够通过科学的方式不断提升对家国的认知水平,愿意利用共同意识来加强对祖国的热爱与对国家的支持,提升个人素质和爱国情怀等。“家国情怀”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之一,是主体对共同体的一种认同,并促使其发展的思想和理念。它内涵丰富,并随着时代发展而变化。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家国情怀所具有的特点及优势,将其充分地融入到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帮助教师不断提高历史教学水平,以及加强对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

一、家国情怀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1.融入家国情怀,可使学生的历史观得到塑造

历史教材中的内容距离学生现在生活的时代大多较为久远,学生对这些知识的学习主要来自书本和影视作品等。然而家国情怀则具有学习和探究历史的社会责任与人文追求。把家国情怀教育融入历史课堂教学中,能够帮助学生在教师生动的讲解中深刻理解历史事件所产生的重大意义,逐渐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念,从而加深对历史的认识;能够使学生对祖国具有高度认同感和归属感,进而深知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对学生的家国情感的熏陶和教育。

2.融入家国情怀,可使学生的德育水平得到提升

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只是按照课本要求对学生进行知识的讲述。但是融入家国情怀后,教师可以通过生动活泼的方式讲述课本知识。初中的历史课堂教学不是简单地对学生进行历史事件的介绍与阐述,更注重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加强对学生道德素质的培育,使学生能够在熟知历史的同时具备较高的道德修养,日后成为具有较高素质的人才。

3.融入家国情怀,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师想进一步提高历史教学水平,则需要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师要在教授国家战争等方面的内容时,利用家国情怀加强对学生的教育,逐渐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使学生认识到只有祖国强大了人民才不被欺,督促自己努力学习,将来成为国家的栋梁。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家国情怀的主要方法

1.提升教师自身素质,充分认识家国情怀的重要作用

首先,学校应加大对初中教师的培养力度,通过培训教育等方式提升教师自身教学水平及工作能力,组织教师充分学习《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提升教师的自我意识与专业素质,使任课教师成为具有高水平、高素质的优秀教师。其次,教师要充分把握家国情怀所具备的思想及意义,提升对该情怀的理解。教师要加强对教材的解析,当课本中有体现家国情怀的内容时应充分讲解分析该内容。同时,教师要在备课、设计教学活动方案时适当地将家国情怀渗透其中,使教学活动更加自然,同时达到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目的。

2.合理借助辅助教学工具,加强家国情怀的渗透

在教学过程中,初中历史教师除了利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外,还应当借助先进、科学的辅助教学工具,来加强家国情怀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融合与渗透,并达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的目的。在讲解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时,为了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大运河的意义与作用,教师可借助多媒体辅助工具,播放大运河开通的相关纪录片,并结合课文知识使学生充分了解大运河在历史发展中的重大作用和深远影响,还可利用问答的形式加强学生对大运河基本内容的了解与把握。而在讲解课本知识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语言讲解能力,优化多媒体辅助效果,利用课程中人文精神等相关内容对爱国情感与民族自豪感进行渲染,加强对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同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寻找典型内容,加强家国情怀的渗透作用

初中的历史教学不单单是对某一历史事件的陈述与讲解,更是对学生爱国主义思想的培养,因而,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融入家国情怀教育无疑是必需的。通常情况下,任课教师要充分利用每一节课进行家国情怀教育,使学生时刻感受家国情怀带给自己的情绪与思想转变。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可通过寻找具有典型意义的课程内容来加强对学生家国情怀和爱国主义思想的培养。

三、在历史教学中进行家国情怀教育时应注意的问题

1.教师应提升对历史知识的理解能力

首先,教师应当充分掌握教材内容,加强对教材的理解,在融会贯通的同时灵活运用教材内容;其次,教师应学会从史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增强对历史材料的阅读理解技能,充分挖掘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在讲解历史与现实问题时做到有据可依。

2.教师应当注意家国情怀的渗入,避免用力过度

首先,初中各个年级段的学习内容不同,学生年龄、个性等方面存在差异,所以历史教师在进行家国情怀教育时,需要根据新课改中不同年级段的不同教学目标以及学生个体差异性等开展课堂教学,因材施教,使学生的学习技能得到全面提升,充分发挥家国情怀教育的作用。

其次,在教学中应以历史知识教学为主,如果掺杂过多的家国情怀内容,则有可能导致部分学生的思想发生偏离,甚至出现偏激行为,因此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思想及课程内容,适当调整家国情怀的渗入程度,使学生在理性学习的过程中接受家国情怀教育。

在新课改以及国家相关政策的带领与要求下,初中历史教师不仅需要提升自身教学水平,更应当进一步加强对家国情怀与初中历史教学的研究,通过将二者合理地结合,在推动历史教学水平提升的同时有效进行家国情怀教育,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做出贡献。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历史教育要以“家国情怀”的培养为抓手,让学生保持文化自信,拓展世界眼光,增强凝聚力,并积极投身于建设幸福家庭与和谐社会的活动中,从而超越自我,在新时期重塑自我认同。

猜你喜欢

家国情怀历史
赣鄱情怀
民有呼我有应 “刚”与“柔”中显情怀
诗人心底的家国情怀
筑梦家国的最美姿态
但为家国 无问西东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
家国情怀(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