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唯其可选择,方见自守可贵

2017-12-29陆伟伟

语文教学之友 2017年12期
关键词:渔父批判性思维屈原

摘要: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应该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基于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在原有教学定位和传统教学方式的基础上,引领学生走入文本,反复阅读,把握情感,感知人物的外在形象,再自外而内,深入人物内心,领悟心理认识的层次,最终突破《渔父》中屈原形象在面对选择时内心的矛盾和纠结这一教学难点。

关键词:批判性思维;阅读教学;屈原;渔父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必修五第三专题“直面人生”第一板块“生存选择”中选入了《楚辞》中的《渔父》。关于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历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如果从文章的标题来看,教学重点当为“渔父”。但是笔者认为,不能仅仅停留于“渔父”,或者简单地以“屈原”形象来烘托“渔父”。

学者翟鹤举说:“《渔父》是不是屈原所作,可以研究。但它是以屈原为主人公的作品也是千真万确的事实。”所以,不管从《渔父》的作者的争议性,还是主客对答形式的客观性角度而言,“屈原”的存在是不容忽视的。

从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的角度而言,对于“被假定的知识”应“能动、持续和细致地思考”,做出“进一步指向的结论”。

方鸣先生说:“语言活动的背后是思维活动。”文本阅读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把握作者寄予在语言文字中的思想感情。这就要求我们变浅阅读为深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加强思考,并力求深刻理性,理解作者的创作动机和目的。传统语文教学活动已不能满足“批判性思维”培养的需要,教师应该着力于开拓语文课堂教学的新途径、新方法。

基于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在《渔父》的教学过程中,以“渔父”为重点是合适的,但更应突破“屈原”这个难点。教师应自外而内,带领学生走进“屈原”的内心世界,感悟屈原在面对浑浊黑暗的现实时内心的矛盾和纠结。只有读懂屈原和渔父的内心,方能明白“唯其可选择;方见自守可贵”,也才能领略到人物的“唯其内心矛盾纠结才丰满可信”。

一、诵读文本,感悟屈原的外在形象

《渔父》讲述的是被流放之后的屈原在江边与渔父相遇,两人展开了一次对话。从文体而言,这篇文章介于诗歌和辞赋之间,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散文诗。既然是诗歌,就一定要通过朗读,把握人物的情感,进而感悟人物的形象。

全文一共4段,以“渔父见而问之曰”“屈原曰”“渔父曰”“屈原曰”“乃歌曰”为标志,构成了两人之间的3段对话。当“屈原既放”,“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地“游于江潭,行吟泽畔”之时,渔父惊讶、诧异、不解地发出“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的疑问。面对渔父的惊讶、诧异、不解,屈原无奈、激愤地回答“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独清”与“独醒”的对比之中,屈原怒陈自己被流放,是因为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渔父对屈原的遭遇给予同情,并极富启发性地劝慰屈原“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借此表明自己的态度“世人皆浊”那么我们就“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我们就“哺其糟而歠其醨”,为什么要“深思高举”自己让自己被流放呢?面对渔父语重心长的启发,屈原却毫不动摇、非常坚定地做出“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的回答。这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坚定体现在两个“必”以及“安能……宁……安能……”的语气词和句式的运用上。最终,好言相劝,不改心志,渔父心平气和地唱出了《沧浪歌》,“遂去,不复与言。”

在诵读全文的过程中,我们读到了屈原和渔父的心情,同时明确了两人对于浑浊的社会采取的不同态度与方法,渔父是“不凝滞于物,与世推移”,是“濯我缨,濯我足”, 屈原是“宁赴湘流,葬于江鱼腹中”。可见,屈原是个勇者形象,渔父是个隐者形象。

二、自外而内,领悟心理认识的层次

“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遂去,不复与言。”他划着小船,唱着小曲,一副与世无争、随遇而安的样子。这与作为隐者的渔父形象是吻合的。但常规思维中的勇者应该是目光如炬、神情坚定、意气奋发的样子,而《渔父》中的屈原却是“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一个勇者为何会“颜色憔悴,形容枯槁”?为何会心力交瘁、形销骨立到如此地步呢?

结合屈原的生平遭遇及他所生活的时代背景,屈原的“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可能来自于被流放的个人遭遇、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坚持自我而无人理解等原因。但这些还不具备足够的说服力。

《史记·宋微子世家》中写道:“人臣三谏不听,则其义可以去矣。”《论语·微子篇》中也有“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

据此看来,《渔父》中的屈原就像是那个屡谏而被疏远,最终被杀的王叔比干。屈原和比干一样,对国与君充满了忠诚,也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崇高的道德勇气,为坚持真理,他们置个人的荣辱于度外,直至“杀身以成仁”,献出生命也在所不惜,可以说都具有强烈的悲剧色彩。

在孔子看来,杀身成仁也好,选择远离世俗也好,甚至于装疯卖傻也好,都是有值得肯定的地方的,因为他们“言中伦,行中虑”,言语合乎法度,行为经过思虑,且“身中清”,行为廉洁。

既然都可选,屈原却毫不动摇地做出了“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这一对个人而言最不利的选择,可见,他“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更重要的原因在选择的过程之中。他纠结于要做比干一样的勇者,还是渔父一样的隐者。

屈原面对做一个勇者还是隐者时,做出了自己的选择;他纵身一跳成就了千古美名。渔父在面对黑暗的现实时,以平和的心态,理性地找到了自己的生活方式,远离世俗,逍遥自在,他的形象活在我们读者心中。但我们必须明确,渔父这个人物形象的塑造,更能够让读者感受到屈原在做出选择之时内心的痛苦和纠结。

我们吟咏、品读《渔父》,只有读懂屈原和渔父的内心,方能明白“唯其可选择方见自守可贵”,也才能领略到人物的“唯其内心矛盾纠结才丰满可信”。

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离不开思维能力的提升。教材中的经典课文的教学可谓“教无定法”。但只有立足文本自身,走进作者和人物形象的内心世界,把握作者寄予在人物形象上的情感,才能够与文本、作者展开面对面的深入对话。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课堂教学时,一定要以文本为核心,确立好教学重点,力求突破教学难点。有深度的课堂,也是学生思辨能力提升的课堂,更是有活力和生命力的课堂。

參考文献:

[1]翟鹤举.论传记文学的真实性[J].楚辞研究与争鸣,1989.

[2]施怡.语文教学批判性思维的培养[D].上海师范大学,2004.

作者简介:陆伟伟(1981—),男,江苏省南通中学一级教师,主研方向为高中语文教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渔父批判性思维屈原
丁酉端午前重读《渔父》吊屈原
“言行不一”的渔父
屈原之死
论批判性思维与信息分析能力在高等教育中的培养
渔父:一颗自由的灵魂
屈原送米
屈原的身份
关于渔父的观察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