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初中历史教学中趣味教学的实现

2017-12-26王兰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7年11期
关键词:姓氏历史教材

王兰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能根据初中历史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注意到教学的趣味性,可以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记忆能力,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历史趣味教学互动性

一、中学历史教学现状

首先,有些教师把教材作为唯一的历史知识来源,教育理念陈旧,课前预习、课上讲授和课后复习都以教材为纲,指导学生划分重点知识、死记硬背历史考点。这势必会抹杀历史知识的趣味性,挫伤学生的历史学习积极性。这是中学历史教学存在的普遍问题。[1]

其次,在历史课堂上,教师本末倒置,以教师为历史教学的主体,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以自己的思维过程代替学生思维过程,一切教学活动都以教学大纲、教学方案为准,要求学生的探究结论与教师的预设一致,忽视了学生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发展。

再次,在中学历史课堂上,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学。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课件上充斥大量图片、视频和史料,这往往会使学生产生视觉疲劳,忙于应对各种历史材料,最终忽视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和学习。

二、在课堂教学中注重互动性

传统的历史教师都是滔滔不绝,口若悬河,一味通过语言介绍历史知识,这样的方式对现在的学生已经过时。在讲授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教学参与。可以让学生讨论相关的历史电影、历史事件,由这些熟悉的生活积累促进学生对历史教材的学习,尤其是把握教材上相关的探究活动。比如,学习探究活动《姓氏来源》,学生对各自的姓氏来源基本不清楚,让学生自己查询网络又不够条件。我就在课前将相关的姓氏来源收集起来发给学生,并告诉他们:每一个姓氏的来源都有故事。我们先要了解自己姓氏的来源,同时我们还要让别人了解我们姓氏的来源。大家看了相关的资料后,我们就请同学上来,看哪个同学将自己的姓氏介绍得最精彩。这样的互动课堂在每一本教材上都能找到一些好的范例,教师应该有效运用。

三、趣味授课

1.生动的教学语言。讲历史事件的时候可,以适当渲染气氛,有声有色的讲述,将课堂语言变成生动具体的场面,这样也利于调动学生的情绪。

2.灵活的讲练结合。在讲课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灵活运用教学与思考,如在讲解日本战后复兴的时候,可以以它的成功崛起为材料,让学生思考中国现代的发展可以从这里面学习到什么。提问更能让学生思考内容,从而更好地掌握内容。

3.丰富的教学手段。初中生在情感上的发展仍然以形象思维为主,对事物的认识处于感性认识阶段。这就要求教师运用直观手段教学,采用多媒体手段加强教学已经成了总的趋势——除了PPT幻灯片,还有声音材料、影视片段等都可以用上,这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积极思维,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四、新课导入,制造悬念

学生刚上课时,如果能集中精力,那对于整节课的知识学习就基本能够掌握,这就需要在新课导入时下功夫。在讲到大运河相关历史知识时,我的教学导入是这样设计的:赵本山说,地上一只猴儿,树上七(骑)只猴儿,一共是几只猴儿?学生都知道这个小品,就要求我把意思表达清楚,我顺势说大家都知道这个题,我干脆换成一个算术题:2+3+4+5等于多少?学生们觉得这是一个趣味题,一定也不好回答,我就告诉同学们答案是1。学生们百思不得其解,难以接受,我的悬念制造成功。我便引入新课,告诉同学们上了本节历史课大家就能自己揭晓答案。通过学习,学生们最后都归纳得出:全长两千多公里,三个中心点,分为四段,跨越五大水系,形成了一条造福后代的大运河。如果我们在平常教学时,总是采用一些陈旧的、程序性的导语,这样的作用是根本达不到的。

五、巧记知识

历史知识纷繁复杂、千头万绪,使许多学生都无从下手,无法很好地记忆。在几年的历史教学实践中,我琢磨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帮助学生记忆。例如,在总结中国近代史(1840~1919)发生的重大事件时,教师可归纳为“五四三二一”来记忆,即五次重大战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四个主要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三次革命高潮(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两个阶级产生(无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产生),一次失败的变法(戊戌变法)。总结一五计划经济建设的重大成就,教师可归纳为“一桥二铁三公四厂,即武汉长江大桥;宝成和鹰厦铁路;川藏、青藏和新藏公路;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和沈阳第一机床厂。

总之,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注重教学的趣味性,让课堂变得不再死板,让课堂变得不再枯燥,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与欲望,从而让学生在轻松愉悦氛围中学习知识、掌握知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深深懂得,我肩上的担子很重,我要走的路还很远、很远……

参考文献:

[1]白红英.新课标下初中历史兴趣教学探析[J].文史月刊,2012,(08) :191.

猜你喜欢

姓氏历史教材
姓氏从何而来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新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