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环境移民研究综述

2017-12-26常亚轻

鄱阳湖学刊 2017年6期
关键词:社会适应

常亚轻

[摘 要]本文基于“理论—方法—实践”的逻辑,对环境移民的概念、理论与研究方法,以及环境移民实践中的安置方式、政策措施进行系统梳理,并对环境移民工程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发现在环境移民研究中仍存在概念模糊,研究方法和理论基础有待深化,以及环境移民适应性研究、规律性研究不足等问题。今后的研究应在明确环境移民概念的基础上,更多关注环境移民的理论分析框架、研究方法的改善和移民的社会适应及其规律性等方面。

[关键词]环境移民;安置方式;社会适应;环境容量

关于移民,中国自古就有“移民就宽乡”的传统。20世纪中期以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人口规模的极度膨胀以及全球温室效应的加剧,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这使得环境移民的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环境移民随之成为困扰世界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问题①。近年来,因环境恶化和资源紧张,中国部分地区也出现了环境移民这一特殊的人口迁移类型。确切而言,国内环境移民始于20世纪70年代扬黄新灌区的开发。80年代初期,政府开始在不同地区实施不同规模的环境移民,并制定了“兴河西之利,济定西之贫”的战略。环境移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政治和文化等多个子系统的恢复和重建。因而,环境移民的实践及其效果,备受世界各国政府和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

面对由全球环境衰退而带来的日益凸显的环境移民问题,有学者指出,环境移民已经成为当今人类社会最严重的危机之一②。然而,尽管中国现代环境移民实践有三四十年的历史,但学术界和政界在对环境移民的许多问题探讨上并不完全一致,环境移民的相关学理性研究相对较少。通过文献计量学方法,利用中国知网数据库作文献统计,笔者搜索到1988—2016年10月以“环境移民”为题的文献仅有141篇。其研究内容主要涉及环境移民的概念、理论,环境移民的原因及可持续发展问题,以及环境移民的研究方法和对策措施等方面。本文笔者在梳理现有环境移民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遵从“理论—方法—实践”的逻辑,对环境移民的概念、理论与研究方法以及环境移民实践中的安置方式、政策措施进行总结归纳,并对环境移民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对中国环境移民工程有所启发。

一、环境移民的概念

(一)环境移民的定义

中国对环境移民的研究始于贫困地区脱贫、开发性扶贫。起初没有严格的定义,后随着环境移民的开展,关于环境移民的确切定义也显得十分紧迫。徐江等人最早界定了环境移民的概念,认为环境移民是一种人口迁移现象,是由于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衰退、区域人口环境容量难以承载过剩的人口而引发的移民,人为的生态破坏、环境衰退加上自然灾害是造成环境移民的主要原因①。苏以荣等学者也给出了相似的界定,指出:环境移民是因自然灾害和环境退化,使得地区环境容量难以支持过多的人口,为免遭不幸或寻求较好的生活,一部分人被迫离开原居地而移民异地②。

郭剑平、施国庆等学者通过对国内外环境移民的称谓和定义的综述,着重从环境破坏、环境治理引起的污染企业、受影响的社区与人口迁移角度定义环境移民,更多地关注因环境污染而产生的环境移民③。郑艳则从广义的角度对“环境移民”进行界定,认为环境移民是因人们生存的自然环境和居住环境遭受各种不利影响而发生的人口迁移行为,按迁移的意愿、计划性和时间可分为不同的环境移民类型④。近年来,中国各地区环境质量持续恶化。随着环境边际效用不断递减,一些环境更为惡劣的地区必然引发更大规模的环境移民。对此,席鹏辉、梁若冰通过对城市空气质量与环境移民的研究发现,环境恶化不仅威胁人们身体健康,而且有可能促进人们追求良好的环境。如果本地环境没有得到改善,公众则可能会不得不选择迁移,依据迁移目标地的环境状况“以足投票”,这类群体即为“环境移民”⑤。

学术界目前对环境移民的定义尚没有统一的界定,但梳理相关研究后不难发现,学者对环境移民的概念界定主要围绕“环境恶化、人口过量和环境容量不足”几个因素展开,普遍认为环境移民是在这几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人口迁移行为。随着环境的持续恶化,有学者提出,“以足投票”而产生的环境移民,扩充了现有环境移民的研究对象,但就国内普遍情况而言,这种移民尚处于萌芽阶段。因此,环境移民的定义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并加以系统化。

(二)相关概念辨析

在全球环境和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环境移民问题受到广泛关注,但是对环境移民及其相关概念的认识还存在较大差异。考虑到达成共识的概念有利于学界进一步明晰研究问题、提供决策制定的信息,进而指导现实实践,下面拟对环境移民与生态移民、环境难民、灾害移民等相关概念进行辨析。

1.环境移民与生态移民

因中国生态移民政策和实践的持续推进,学界对生态移民的关注要远超过环境移民。确切而言,生态移民是指在特定的生态系统中,区域人口过量导致生态系统承载力不足,为修复已破坏的生态系统而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的异地人口迁移。中国所进行的环境移民主要是生态移民,但这并不代表二者可以完全等同。郑艳认为,气候移民、生态移民都属于环境移民的子类型,而真正意义上的生态移民是指以生态保护为首要目的的人口迁移行为⑥。还有一些学者对这两个概念没有进行明确的区分,认为“环境移民”在内涵上等同于“生态移民”⑦。对此,有学者明确指出环境移民不能等同于生态移民,两者是不同的两大系统所导致的人口迁移活动。国内生态移民诸多实践表明,其研究涉及面较为广泛,包括江河源头生态保护、水利水电工程开发、草原沙化治理、扶贫以及防洪减灾等多种类型与目的的移民⑧。

2.环境移民与环境难民

“环境难民”的概念于20世纪70年代出现于西方,但一直备受争议。目前,国内学者对于环境人口迁移问题的研究,普遍采用“环境移民”这一专业术语,而不用“环境难民”。

中国关于环境难民的研究与西方有着本质的区别。国外的“难民”“环境难民”等词语具有一定的政治逃难色彩,非自愿性、突发性是其最大特点。由于国情、移民原因、政策实践的差别,国内关于环境难民的问题并没有特定研究,多见诸于环境移民存在的问题可能引发的潜在环境难民①。如徐江等人所著《论环境移民》一文指出,若一个区域的贫民因生存环境恶化而被迫迁移,但如果没有接纳他们的合适的区域,难以提供基本生存所需的土地、粮食、水或工作的话,他们就成了无家可归者——“环境难民”。这也是全球面临的一个日趋严峻的危机。如果环境恶化的趋势不能得以有效控制,在贫困的发展中国家,甚至包括发达国家,环境难民都难以避免。endprint

3.环境移民与灾害移民

灾害移民是另外一个容易和环境移民相混淆的概念,施国庆等人对此进行了专门的区分②。与环境移民不同,灾害移民是由各种自然灾害导致人类在原居地丧失生活、从事生产的条件。按迁移意愿可将灾害移民分为两种:一是由于人类受到自然灾害的威胁引起的人口迁移;二是预防性的迁移,即人类为防止灾害可能引发的重要二次灾难而主动出现的人口迁移现象,迁移者通过搬迁进行社会经济系统的重建活动。

(三)环境移民的分类

作为人口迁移的基本形式之一,依不同的标准可将环境移民划分为不同的类型,这有利于研究者、政策制定者更有效地进行环境移民的安置规划工作。解书森、陈冰依据迁移者选择迁移目的地的自由程度的差异,将环境移民分为保守型和变革型迁移③。徐江等在对环境移民定义的基础上,依据引发环境移民的原因,将环境移民分为环境灾害移民、生态移民和环境污染移民三类。另外,依据移民迁移意愿,也可将环境移民分为自由选择型环境移民、强制性选择移民和诱导性选择环境移民④。陈勇从环境移民发生的诱导因素、规模和特点出发,将环境移民分为环境退化移民、环境灾害移民和环境征用移民三种,这三类环境移民又可进一步分为若干亚类⑤。

随着中国环境移民实践的不断发展,有学者提出需要在既有分类的基础上对环境移民的类别作进一步细分。如郭剑平、施国庆在对环境移民进行确切定义后,认为环境移民可以分为两类,即政府主导的环境移民和自发的环境移民。其中,政府主导的环境移民是指为了保护或者治理环境而由政府组织和实施的移民行为。郑艳强调以环境因素作为移民的动因,可把环境移民分为生态保护型环境移民、生计驱动型环境移民、自然灾害驱动型环境移民、生态环境工程驱动的环境移民和气候防护型移民等⑥。

既有关于环境移民分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是按迁移的意愿将环境移民分为不同的类型,二是从环境移民产生的原因对其进行分类。这两种分类方式都推动了环境移民的研究进程,但各个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各异,这就要求在研究环境移民时仍然需要对其进行更加详细的分类,促进环境移民政策实践的顺利开展。

二、环境移民的理论与研究方法

环境移民理论与研究方法相互促进。合适的研究方法可以推动环境移民理论模式的研究,而理论基础的建构活动可以在实践中检验所采用的研究方法。

(一)环境移民的理论研究

中国环境移民实践已有三四十年的历史,但学界在对环境移民理论层面的深入系统研究,还较为欠缺。国内最早涉及环境移民理论的研究,旨在探讨贫困山区开发性环境移民理论模式①。这是在中国中西部地区开展的大规模开发性环境移民实证性研究基础上,构造开发性环境移民的理论框架及其指标体系,如移民可行性研究、移民效益评估、移民规模与人口环境容量模型研究、移民安置研究、移民监测系统及政策法规研究等。这种理论框架分析方法,有助于促进环境移民规范化、科学化实施,避免盲目移民或以经验出发实施移民后带来的一系列环境和社会问题。

事实上,环境移民问题十分复杂,涉及因“人类—生态”系统失衡造成的人口、資源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问题。郑艳指出,生态环境承载力是指人口的增长必须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协调,是不同环境移民概念背后一个共同的理论基础,它完善了环境移民问题的理论基础,具体可分为资源稀缺理论、生态环境承载力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人口迁移理论②,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构建一个综合的生态环境容量与人口迁移理论分析体系。郭剑平、施国庆等学者对环境移民的理论进行了归纳,主要分为环境经济理论、“价值预期”模型、“压力阈值”模型、“地点效用”理论、感知风险理论和社会脆弱性理论等③。前三种理论从微观的角度认为获得更好的资本积累或投资回报是移民选择迁移的重要目的,这是理性选择的结果。但是,环境移民问题及其模式具有多样性,个体作出移民决定的动机往往因人而异。由于各个家庭、各地区以及不同社会制度内部的社会脆弱性差别较大,加上环境变化,都会直接影响移民家庭的社会脆弱性,极有可能引发环境移民。因此,通过与其他移民理论进行比较分析后发现,在研究环境变化导致的移民问题时,社会脆弱性理论有更强的解释力,为环境移民提供了更好的解释依据。

(二)环境移民的研究方法

目前,国内关于环境移民问题的研究方法,较早的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④。研究方法主要包括:第一,通过宁夏、甘肃等环境移民区基地的实地调查,研究开发性环境移民的理论模式。第二,综合运用统计数据和抽样调查数据以及相关部门的实地实验数据,并注意对这些数据进行科学的技术处理。第三,运用调查(以问卷和抽样调查为主)和重点级调查、目标组等方法进行材料收集。第四,将群众纳入移民决策过程,采用专家咨询和群众参与相结合的方式,对行为决策指标体系及排序、移民者个体动机进行准确的设计。第五,运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及与之匹配的优化模型来开展环境人口容量研究。最后,采用比较分析法,设计和确立各类指标体系及权重。以上环境移民问题方法的研究,为中国部分地区进行规范化、有序化的开发性环境移民提供了方法论的指南。

王黎明等学者利用GIS技术建立了基于GRID的坡耕地退耕压力指数模型及环境移民模型,对潜在的环境移民数量进行模拟,发现环境移民压力是该地区生态环境建设面临的重要难题。作者建立了独特的退耕还林压力指数模型,为研究类似的问题提供了定量研究法的借鉴⑤。也有学者采用参与性评估方法(PRA)来研究农户对环境移民政策的认知。通过研究和非正式访谈对喀斯特石山区4个屯的农户(共访谈60户农户,回收有效问卷56份)进行了调查分析和评估,对比分析了移民迁出区和非移民迁出区农户的现有耕地面积、经济收入以及对移民政策的态度等问题①。既有研究多遵循的是早期学者探讨的几种环境移民问题的研究方法,且研究也取得了比较丰硕的成果,为后续深入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三、环境移民的实践及问题endprint

环境移民的概念、理论的发展及研究方法的多样化,离不开环境移民的具体实践。学界已有的环境移民的实践研究主要集中在环境移民的安置方式和对策措施两方面。另外,学者们通过在环境移民实践中检验环境移民相关概念和理论,发现环境移民的实践中尚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环境移民的安置方式

环境移民的对象是以人为主体,以迁出原居住地到异地重建家园为目的,这一过程受到思想阻力和现实多重困难的制约。因此,必须采取合理的规划方式安置移民,保证帮助移民实现“迁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目标。中国关于移民安置方式的研究成果颇多,但针对环境移民安置方式的研究却较为稀缺。

陆远权认为,环境移民是三峡库区移民最理想的一种异地安置方式②。三峡库区由于自然条件恶劣、经济发展落后及土地资源贫乏等原因,库区移民面临着严峻的现实问题。库区移民自我消化移民的能力严重受限,只能选择对迁出区和迁入区的经济、生态都有利的一种异地安置模式,即环境移民。阎全山、娄彬彬强调,移民安置形式应当从实际出发,使移民各得其所③。具体而言,可以采取县内安置、县外安置、集中安置和分散安置几种不同的安置方式,并分析了各种安置方式的优点与应当注意的问题,为环境移民安置实践提供了有益的指导。也有学者注意到,不同贫困地区生产要素的具体条件各有差异,环境移民实施的具体方式也应区别对待④。对于自然环境恶劣、自然资源严重匮乏的贫困地区而言,将少数地区全部移民和大部分地区部分移民相结合,是一种较为合理的移民方式;而在难以维系人类基本生活所需,甚至不适宜人类正常生存的一些贫困地区,则应采取集体搬迁、全体移民的方式,将该地区的人口全部迁出,异地安置。

(二)环境移民的政策措施

随着环境移民实践活动的不断推进,环境移民过程也出现了诸多问题。对此,学术界自环境移民工作出现伊始,就展开了相关的政策措施研究。综合来看,国内环境移民政策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一是合理选择移民机制,确定迁移目标。库区各方在制定环境移民目標时,要综合考虑迁出地移民和迁入地居民的利益。这就要求政策制定者不仅要考虑移民的利益,还要通过环境移民促使迁移者与生产资料结合,帮助移民摆脱原有的恶劣的生产、生活条件,而且要避免变相剥夺迁入地区的生产条件、甚至以牺牲迁入地及周边地区居民的就业机会为代价。因而,政府应从宏观上将双方的利益目标统一起来⑤。

二是按迁移内在规律指导环境移民。人口总是由自然资源条件差、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地区向资源环境好、经济发展水平高且有发展前途的地区流动。人口迁移的这种内在规律可以作为贫困地区环境移民的理论依据,指导条件特殊的贫困地区的环境移民实践活动。

三是以科技为支撑点,注意异地开发与就地开发相结合①。一方面,要对移民加强技术培训,加强移民的科技文化教育,提高综合生产水平,以增强贫困区域的“造血”功能,促进环境移民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还要注意异地开发和就地开发相结合,不仅要对迁入地的移民普及科技文化,更要注意对移民迁出地未迁居民进行技术培训,在就地开发的同时,加强对迁出地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修复。

四是政府采取经济和行政双重手段,从宏观层面协调区域之间和区域内部的资源分配。如政府采取强制性的行政干预,贴息贷款,从地区和国家预算中拨出专项投入,吸纳并鼓励企业参与其中,以保证移民目标的顺利实现。

五是对移民群体的决策参与机制进行完善。对需要作出迁移决定的家庭而言,是否移民更多地表现为家庭风险投资抉择。以政府为主导的移民可以减小风险,但移民被动参与、缺少足够的选择等问题对移民过程的负面影响逐渐凸显。由于各个地区实际情况各有不同,难以设计一刀切的目标,这就要求在移民决策过程中应充分征询各利益相关者的意见和建议,以减少决策结果的风险性。不同主体的决策参与,要始终贯穿移民前、决策制定过程中和移民后这整个移民过程,确保移民工作的顺利实施②。

六是关注环境移民决策中的公平和效率问题。由于各项移民资金和户口、土地、水资源等可利用资源具有稀缺性,所以在移民决策中,政府应当基于补偿原则和保障原则,让弱势群体优先选择、分配有限的资源,以便最大限度地实现效率和公平。

(三)环境移民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环境移民实践的不断发展,环境移民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目前,学者们对环境移民存在的问题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环境移民的认识不够全面。其一,学术界对环境移民的概念及相关概念没有进行严格区分,甚至存在将环境移民等同于生态移民的现象。其二,在解决环境移民问题时过于关注环境移民的积极效应,而对移民迁入地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缺乏客观而全面的认识。环境移民无疑可以减轻迁出地人口压力,但是如何避免迁入地不重蹈迁出区的覆辙,并尽力修复已严重退化的环境,实现环境资源的协调发展,这才是环境移民问题得以有效解决的关键。

二是潜在移民比例过高,直接影响移民政策的可持续性。在实施环境移民的过程中,潜在的移民人数与异地移民的开发能力之间存在张力。农户既缺乏充足的异地开发资金,又不具备正确评估移民后的农业开发能力。如果移民仅仅依靠政府的扶持,那么所有潜在移民的安置问题势必难以在短时间内得到解决。

三是移民迁出地的土地权属不明晰,影响未迁农户保护、开发的积极性。对于实施部分环境移民的地区,已搬迁农户的土地虽然暂时由未迁农户耕作,却没有明确的法律保障。有些地区甚至存在许多未迁农户害怕已迁出的移民返迁,加大了土地利用力度,忽略了对土地的可持续性保护,不仅有碍于原有人地关系紧张局面的缓解,也不利于土地规模效应的显现③。

四是环境移民对传统文化和特色产业的影响问题。不同的人群立足于特定的生态环境而创造的文化都有其可取之处和存在的价值,属于地方性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环境移民多发生在西部、南部等民族文化浓厚的地区,当地的生产活动和文化风俗极富地方特色,环境移民后难免对地方传统文化和特色产业产生冲击,使得农户对民族文化逐渐淡化与漠视。如何在环境移民的生态修复过程中保护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有潜力的特色产业,成为一个亟需紧急解决的问题。endprint

四、结论与讨论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环境恶化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环境移民问题逐渐受到重视和关注。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和心理学等领域对环境移民问题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步,为环境移民政策实践提供了有益的指导,但总结来看,仍存在一些不足。

其一,关于环境移民概念的模糊性。中国是世界上进行环境移民最古老的国家之一。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环境移民已成为中国乃至全球普遍关注的现实问题,然而目前关于环境移民的相关概念的问题,尤其是环境移民与生态移民的争议仍然十分突出。既有研究给出的定义,主要从环境恶化、人口过量、资源环境承载力不足而引发人口迁移行为来考虑,但实际上环境和资源属于两个不同的系统,对这两个概念不加以区别,就会造成在理论上难以指导移民工作有效开展。相关概念、理论的争论会直接影响对环境移民的性质界定以及政策、安置方式、补偿标准的制定,还可能会引发一些矛盾冲突,影响社会稳定。

其二,整体性、系统性研究不足。虽然国内有关环境移民研究成果逐渐增多,但现有的文献资料多是以片区研究与问题单一化取向研究为主。当然这与中国环境移民的现实情况相对应。西部地区面临自然资源匮乏、环境承载力不足的问题,环境移民是改善这种境况的有效选择。但笔者认为,资源环境压力、人口迁移、扶贫、移民安置、移民适应等都不是单独分立的问题,其内部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因此,加强对环境移民各种问题系统的认识,全面分析考虑环境移民潜在的影响,协调各个部分有效运转,是保证环境移民成功的重要前提。

其三,在环境移民的研究方法和理论基础研究方面尚待深化。在研究方法上,环境移民还未形成一套成熟的研究方法体系。学者们较多地运用人口迁移的一般方法,结合实际情形,采用定性与定量、宏观与微观、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方法和区域比较,来推动环境移民理论的研究。因研究背景及视角有所不同,既有环境移民的研究多以地区生态移民、工程移民、災害移民等个案研究和应用性研究为主,理论层面的深入探讨不足。总之,中国关于环境移民的研究起步较晚,在环境移民的理论分析框架及研究方法方面深入、系统的探究不足,需要借鉴国际上先进的研究成果以深化本土环境移民的研究。

其四,在研究内容上,关于环境移民的社会适应研究不足。环境移民作为移民的类型之一,相关的移民政策规划、安置模式、补偿标准等方面的研究较为突出,但环境移民产生的移民融入、社会文化适应等是影响移民后续工作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因此,对环境移民社会适应的研究还需进一步加强。

其五,环境移民的规律性研究缺乏。这与环境移民研究所处的现状息息相关。不可否认,环境移民的实际情况各地千差万别,但仍需要从这些差别中总结出共性的特征即普遍规律,才能有效指导环境移民的政策执行和统一管理。在研究方法上,需要建立统一的指标体系和测度方法,来反映各变量系统之间的反馈关系。虽然各区域之间的差异性极大,难以确立适用于不同地区的统一指标体系,但寻求反映共性的通用的基本指标体系,同时设计一套静态比较指标和动态分析指标来完善理论模式的研究,显然是十分必要的。

责任编辑:郑 颖endprint

猜你喜欢

社会适应
中国台湾地区更生保护社会组织成功案例的分析与借鉴
浅析体育教育在中学阶段的重要作用
中国留守儿童研究趋势述评
中职《体育与健康》教学纲要实施现状的调查研究
城市新移民社会适应与社会网络协同模拟框架研究
关于“男孩危机”现象的调查研究
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儿童需求与服务研究
当代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现状探究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城郊被动城市化失地农民社会适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