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人才特质和培养环境分析

2017-12-25同翔刘矜希

市场周刊 2017年10期
关键词:创新型特质人才

同翔,刘矜希

创新人才特质和培养环境分析

同翔,刘矜希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创新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首,具有重要意义。习主席指出,国家实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创新人才的培养放在首位。本文重点探讨了创新人才的特质,分析了培养创新人才的环境,为下一步研究创新人才如何成长成才提供了宝贵经验。

创新人才;基本特质;培养环境

一、创新人才特质

国以才立,业以才兴。创新人才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代表着国家战斗力的高低,加紧集聚大批创新人才是国家发展的当务之急。要想让创新人才大量涌现,我们必须先了解创新人才的基本特质,必须知道哪些人才是创新人才。

(一)融会贯通

融会贯通是创新人才必须具备的特质,也是一个人是否能成为创新人才的重要表现。泱泱中国,其中不乏智商高,记忆力好的人,但他们未必就能成为创新人才。智商高,记忆力好的人也许能在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也许把许多理论知识背得滚瓜烂熟,但他们也就仅仅局限于会考试而已。所谓的优质人才,不仅要拥有较为广阔的知识涵盖面,还要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与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能够通过对自身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凭借着个人的强大能力,把实际的工作做好。在众多的人才中,创新型人才是最好的人才,不同于那些会考试的人,他们不仅能掌握理论知识,而且会融会贯通,在高度融会贯通的基础上,创新也就应运而生了。创新人才是填补一个学科研究空白的人,他们用最平凡的行动做出了最惊天动地的事。所以说,会学习的人只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而能融会贯通的创新人才则是站在前人肩膀上,并向前迈了一步。

(二)勇于实践

创新人才另一个特质就是敢于行动,善于具体地实践探索。从唯物主义的角度分析,一切具体的认识都来源于具体的实践,而实践在某种意义上,对认识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认识的根本性目的就是具体的实践,具有科学性的实践不仅能够有效地检验认识的正确性,还能够充分地发挥实践的真实作用。避雷针的发明者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就是一个敢于冒着生命危险勇于实践的科学家。1752年6月的一天,阴云密布,电闪雷鸣,一场暴风雨就要来临了。富兰克林与他儿子一起在空旷地带放装有一个金属杆的风筝,一道闪电从风筝上掠过,触碰风筝的富兰克林感觉到了电击的麻木感,因此发现了雷电的性质,后来又经过多次实验,终于制成了一根实用的避雷针。富兰克林的故事告诉我们,创新人才是勇于实践的,即便付出自己宝贵的生命也在所不惜。创新人才是实干家,他们总是沉默不语,却用行动证明着自己的价值。创新重在行动,创新重在实践。具备创新特征的人才,不仅要敢于进行具体的实践探索,还要能够有效地将实践探索与创新概念相融合,从而使创新的价值效力扩大化。然而当今社会,许多人太过着迷于创新,甚至为了创新不择手段,歪曲了创新的价值和意义,这种“为了创新而创新”的倾向是最不可取的。

(三)具备简单的抽象思维

复杂问题简单化是一个人有本事的表现,不是谁都可以做到的;相反,简单问题复杂化则是没本事的表现,“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说的就是将简单问题复杂化的猪队友。小时候总爱看一期电视节目叫“Discovery”,感叹那些创新人才能够从繁纷复杂的现象世界中寻找的事物的本质,这些人就是具备创新思维的人。所以说,创新人才必须要有综合分析与理解问题、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的能力基础。即,对于相对比较复杂多样的难点问题,不仅要做到简明扼要的概括分析,还要直入主题。那么,对于我国的企业来说,企业发展的可持续性正是这一思维体现。以微软公司推出的因特尔为例子,本就是以做芯片为主的科技企业,通过谷歌对全球资源信息的科学整合,在实践中融入了网络化操控;迪斯尼则专注于让人们生活得更有趣,这些都是十分简单明确的。

(四)三商兼具

创新人才是三商兼具的人才。这里我们说的三商,指的是智商I Q,情商EQ,和灵商S Q。在当今社会的发展进程中,主要推行的是人才的平衡效应。是否具备专业化人才的特质,不单纯靠智商与成绩的评定,而主要是要评定其在实践中的三商是否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平衡状态。所谓的智商高,并不单纯地指向智慧的结晶,还有着形象的创意思维做重要的引领。所谓的情商,则是真自我的重要体现,主要体现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情绪化波动的调节上、协同合作能力等。那么,在我国众多的高层领导者当中,情商往往是最受人们关注的重点。而那些靠智商的高层管理者,虽然有着自身的知识积累与业务能力,但却缺少了最重要的情商,导致在对待具体的问题上,经常会出现价值观扭曲的现象,不仅无法对基层员工做到正确的引领,还会造成许多矛盾的产生。这些人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有才无德”的危险品。

(五)有丰富想象力,敏锐的直觉和求异思维

创新人才必须有丰富的想象力,没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就没有能够创新的机会。敏锐的直觉也是创新人才不可或缺的品质,我们的人生总是充斥着各种机遇,有的人机遇如雨点般袭来,他却一一躲过了;而有的人,却无时无刻不在创造着机遇,创新人才正是靠着得天独厚的敏锐的直觉才能抓住每一次机遇,取得成功。丰富的想象力和敏锐的直觉都为创新人才培养出求异思维提供了可能。求异思维是创新人才具备的标志性的特质。“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人们在长期的工作和生活中,都会形成一定的思维定势。面对“人人都有麦克风”的社会大变向,我们必须打破思维定势,着力推进创新,积极培养求异思维,才能掌握工作的主动权。求异思维要求创新人才不能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独立主见,让人生成为精彩的原创,不可替代。

(六)积极乐观,阳光心态

积极乐观,阳光心态是成为创新人才的重要因素。拥有阳光心态,笑对生活,“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在当前的社会发展新形势下,如果不能主动把握机会甚至创造机会,机会也许就再也不会降临到你身边;畏惧失败的人会在失败面前跌倒,并彻底丧失继续尝试的勇气;而乐观向上的人却总会把失败看作自己前进的动力。显然,积极乐观,时刻保持阳光心态的人更容易适应到处头破血流的竞争环境,更容易在不断提高自己的过程中走向成功。

(七)强烈的好奇心和巨大的工作热情

强烈的好奇心是探索未知世界的重要动力,作为探索未知世界的主力军,创新人才也要有强烈的好奇心。有强烈好奇心的人就会在他好奇的领域,刻苦钻研,加上对已有知识的融会贯通,也就为创新提供了可能。在全球化的竞争之下,创新人才不仅体现出了强烈的好奇心,更表现出因好奇而产生对某一方面的特长。而发挥特长最好的催化剂就是巨大的工作热情,因为只有做自己热爱的工作,才能真心投入,工作的每一天才能充满激情和欢笑。

二、创新人才培养环境分析

培养创新人才,需要营造创新环境,真正使人才有用武之地而无后顾之忧,有苦练内功的功力而无应对内耗的压力,有专心谋事的成就感而无分心谋人的疲惫感。

(一)教育环境

我们都知道,在人才成长过程中,教育是不可或缺的影响因素,其中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在创新人才的成长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研究数据表明,66.7%的人才认为研究生系统教育是影响创新人才成长的关键教育因素,研究生阶段是创新实践的重要时期,也是提高学员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关键时期。64.3%的人才认为导师是影响创新人才成长的关键教育因素,因为名师出高徒,在老师的指导下,创新人才在创新过程中会少走弯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63.9%的人才认为大学阶段的专业基础教育是影响创新人才成长的关键教育因素,大学的教育环境、学术氛围、国际合作与交流、科研平台搭建等都对创新人才成长有重要影响。综上所述,本科及以后的教育对创新人才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科阶段是个人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是知识积累和视野扩大的重要时期,更是创新人才教育与培养的重要时期。

(二)创业环境

我们要有效地通过高效地运用创新型的先进人才,为吸纳更多的优质性人才创造有利的契机。基于创新人才的特性,他们的整体思维呈现着较为活跃的状态,且在实际的工作中充满着热情与活力。在他们的思维概念中,原则性并不列为他们的研究重点,而是坚持以实践探索为研究的重点。在遇到实际的问题时,凭着自身的独到见解,摒弃以往的处理方式与观念,从科学与实践应用的角度,对具体的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与处理。虽然,在创新这一点上,他们占有着重要的优势性,但是,在对待某些问题时,还是会出现一定的问题,需要他们结合实际情况与科学依据,进行有效的改进。除此之外,我们对于所甄选的创新型人才,还要进行思想上的真实解放,不再受旧的体制所束缚,实行认人为贤,广泛的吸纳众多的优质性人才。

(三)制度环境

劳动创造价值,劳动的创造性具有价值的突出性特点。在当今社会发展的新态势下,创新型的人才被广泛的关注与选用。这些创新型人才是通过自身的优势性,在具体的劳动中为自己创造价值与财富。创新型人才所投入的实践劳动,是复杂化的、高水准化的,因此,它所发挥的影响也是更为深远巨大的。通过创新型人才发挥自己的优势型特征,不仅能够扭转企业惨淡经营的不利局面,还能够让破产重组的众多企业恢复生产经营。所以,为了给予创新型人才构建起优质的制度环境,就必须做到几点内容:首先,通过对利益分配相关政策的制定,创设创新型鼓励体系。对于创新人才所投入的实践劳动,要实行高额度的报酬奖励。以此来鼓励众多的创新型人才投入到创新实践中。其次,针对创新型人才建立健全的奖励机制。在这种新的奖励机制中,不仅要包含着传统意义上的物质奖励,还要涵盖着一定的精神奖励;再者,大力推行保护创新型人才权益的相关政策性规定。对于创新型人才所研究的科学成果,要进行相关的政策性保护,切实地保护创新型人才的切身利益;最后,为众多的创新型人才构建起优质的社会环境。通过优质的社会环境,给予创新型人才良好的思维拓展环境,促进良好的社会文化交流,为他们的创新思维的进一步升华提供有利的环境保障。

[1] 冯培.贺淑曼.创新素养与人才发展[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1.

[2] 苑玉成.创新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

[3] 阉立钦.创新教育——面向21世纪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抉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4] 刘云.创新型人才成长与培养研究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

[5] 林崇德.创新人才与教育创新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F240

A

1008-4428(2017)10-132-02

同翔,男,陕西西安人,国防大学政治学院西安校区研管大队学员18队,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人才与人事管理;

刘矜希,女,黑龙江安达人,国防大学政治学院西安校区研管大队学员18队,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际法与武装冲突法。

猜你喜欢

创新型特质人才
论宋韵文化的精神特质及生成原因
人才云
DARPA:美国创新型机构成功实例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智能制造“四维”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研究
文人的心理探索之“痴颠狂怪”特质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好校长应该具备的三大特质——兼谈校长培训的几点思考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