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转型期道德冷漠现象的解读与思考

2017-12-25陈永红

市场周刊 2017年10期
关键词:受助者旁观者冷漠

陈永红

社会转型期道德冷漠现象的解读与思考

陈永红

随着我国进入社会转型期,道德冷漠现象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道德冷漠分为旁观者的冷漠和受助者的冷漠两种类型。频繁发生的道德冷漠现象在社会上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导致社会信任感的降低、道德勇气的丧失及道德义务的藐视。为此,我们需要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提升政府的社会公信力;推动道德规范法制化建设,建立长效的道德奖惩机制;完善学校道德教育,培养学生道德情感。我们只有采取多种措施,发挥多种力量方能从根本上矫治道德冷漠现象。

道德冷漠;旁观者;受助者;信任;责任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转型期,道德冷漠现象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和讨论。道德冷漠产生的后果对每一个人都是一种严重的威胁,在社会上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道德冷漠已经成为阻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进程中的“瓶颈”。众多的专家、学者纷纷从不同角度对道德冷漠问题进行阐释和反思,以期找到救治道德冷漠问题的良药。

一、道德冷漠及其表现

道德是调整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一种重要的行为规范,冷漠是指对人或对事的冷淡、不关心。道德冷漠不是指对道德规范、准则的冷漠,而是指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冷漠,就是对道德的冷淡与不关心。中国传统文化认为,“性本善”是人类道德的本质属性,显然,道德冷漠违背了人类的道德本质属性,是一种畸变状态的道德心理和道德行为。

由于每个人在年龄、社会地位、所处的社会环境、收入水平等方面存在差异,因而,在道德认知水平、道德品质、道德情感等方面也必然会有不同。当面对他人身处险境,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心态和表现,接受了他人帮助后的表现也千差万别。通过对诸多道德冷漠现象的整理和归纳,可以将道德冷漠分为两种类型,一种表现为旁观者的冷漠,另一种则是与之对向的受助者的冷漠。

(一)旁观者的冷漠

旁观者的冷漠是指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当他人或社会遇到困难或身处险境时,行为人在明知他人需要帮助的情况下,有能力给他人给予帮助却没有采取积极的行动予以帮助,而表现为一种消极的态度,冷漠的旁观和等待。一般而言,在这种突发事件中,受害人和为恶者对于旁观者而言都属于“陌生人”,事态的发展既不会给他带来好处,也不会给他带来损失,因而,在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驱使下,旁观者表现出一种“局外人”的中立态度。从法律的角度说,旁观者本人虽然与突发事件本身并无联系,对受害人也无法定救助的义务,对事件造成的后果当然不需要承担直接的法律责任,正所谓“法律不强人所难”,但站在伦理道德的角度,旁观者却要承担不可推却的道德责任。因为,旁观者的这种冷漠实际上是一种人性善的缺乏,是一种“平庸的恶”,旁观者虽然没有主动去作恶或危害他人,但因其冷漠围观给作恶者提供一种心理上的帮助,对不良后果的发生实质上起到了一定的帮助作用,与其他不道德行为比较,其理应受到道德的谴责。

当然,旁观者的冷漠应具体情况区别对待,因为根据不同标准旁观者可以区分为有行为能力的旁观者和无行为能力的旁观者,有专门义务的旁观者和没有专门义务的旁观者。我们所指的应受到社会舆论谴责的旁观者的冷漠,指的是有行为能力的旁观者与没有专门义务的旁观者,是指他们遇到他人和社会危难之际能为而不为的行为,不是指无行为能力的旁观者和有专门义务的旁观者。

(二)受助者的冷漠

所谓受助者的冷漠是指在他人或社会遇到困难或身处险境时,行为人见义勇为,挺身而出,帮助他人或社会克服困难,摆脱险境,但事后行为人的好心施助行为却并未得到受助者的肯定,甚至有些受助者还对行为人的施助动机产生怀疑和猜测的社会现象。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优良道德传统的国家,自古以来人们就信奉“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道德信条。然而在人们的物质生活日益富足的社会主义社会,却出现了许多有违传统道德令我们瞠目结舌也匪夷所思的“怪”现象。一些施助者帮助他人之后不能得到他人的肯定,甚至因为救助别人而陷入麻烦,一些受助者获得帮助后不道谢,在施助者因为救助自己而陷入麻烦时不出面、更有甚者受助者在获得帮助后还反咬一口。受助者的冷漠不仅伤害了施助者,更让社会其他人对乐于助人、见义勇为这种传统美德持怀疑态度,严重挫伤了人们践行高尚道德行为的积极性。

受助者的冷漠还有一种表现就是对受助期望值的冷漠。当今社会物质富足却又一切都被以金钱、利益标价,因而,很多人认为坦然接受一个陌生人的帮助,是不太可能的事。很多人都不相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谁会纯粹出于道义去帮助别人,在遇到帮助时,人们首先考虑的不是对施助者美德的肯定,而是施助者是不是有什么企图,继而冷漠地拒绝他人的帮助。由于冷漠导致的“道德荒漠”已经掩埋了越来越多人的良心,人际间的信任危机越来越严重,这不能不说是我们社会的悲哀。

二、道德冷漠现象的消极影响

(一)道德冷漠现象导致了社会信任感的降低

诚实守信是人与人之间交往中本应具有的最基本、最起码的道德情感,也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发展史中流传下来的优良道德传统。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在社会转型的进程中,诚实守信这种优良的道德传统正在慢慢被打破,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关系圈在不断缩小,陌生人间互不信任的情况已经成为社会的普遍现象。人与人之间相互提防,互不信任。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基于不信任而导致的冷漠延伸到职业领域,表现为经营者为了一己之私利,对他人的利益乃至健康、生命都漠不关心,导致食品行业危害消费者权益的毒馒头、毒奶粉、毒胶囊事件此起彼伏。中国社科院公布的调查表明,中国社会的总体信任度在不断降低,已经跌破60分的信任底线。近年来,人际间的不信任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只有不到一半的调查者认为社会上大多数人可信,只有两到三成的调查者信任陌生人。

(二)道德冷漠现象导致了道德勇气的丧失

所谓道德勇气一般是指行为人在不利的道德情境中去践行正确道德规范的一种力量。孔子曰:“见义不为,无勇也。”自媒体时代,我们经常会从大众媒体里看到这样一些现象,某人或某些人,面对他人身处险境,面对光天化日下的作恶行为,视若无睹、麻木不仁。面对他人的困难或险境,道德冷漠者并非没有同情,只是没有行动,我们常常会把这些“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行为归结于行为人道德教育的缺乏,但实际上多数情况下行为人并非没有是非观念,有时有些旁观者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是国家公务人员,甚至是国家干部,他们并不是不知道善恶是非,而是缺乏一种敢于面对的道德勇气。面对他人生死存亡,只要我们心中有那么一丝的迟疑,冷漠就已经在我们心中扎根了。

(三)道德冷漠现象导致了道德义务的藐视

任何一个人都不是孤立于社会之外的独立个体,每个人对社会和他人都承担着一定的道德责任,即道德义务。自觉履行道德义务是一个人拥有高尚道德品格的表现。只有内化于心,方能外化于形。拥有高尚道德品格,一直以来都是人类的追求,一般情况下,如果某人因为某种原因没有履行道德义务,行为主体内心会因此而产生羞耻感和愧疚感。而道德冷漠现象是行为主体推脱自己应当履行的道德责任和义务,对应负的道德责任和义务采取漠视甚至麻木不仁的态度。即使行为主体未履行道德责任和义务,不会在乎社会舆论的谴责,丝毫不会因此产生羞耻感和愧疚感,对自己的道德冷漠会找出各种开脱的理由。面对他人和社会的困难,我们选择冷漠就是选择了对社会和他人的不负责,当越来越多的人失去了基本的侧隐之心;当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规避危险,选择了道德冷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必然付出惨痛的代价,导致道德建设的严重滑坡。

三、道德冷漠现象的矫治方法

中国经济当前正处于快速发展并转型的时期,快速转弯的同时,如果社会管理、道德氛围、民众素质等软件因素没有同步发展,道德建设出现问题不可避免。面对日益增多的道德冷漠现象,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需要我们采取多种措施,发挥多种力量来重构社会道德体系。

(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提升政府和社会的公信力

矫治道德冷漠现象,政府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政府应当不断强化自己的职能,尽职尽责,从治理社会政治大环境入手,深化政治体制的改革,制定并不断健全反映社会生活实践实际状况的、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道德标准。强化政府在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中的重要作用,坚决取缔非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兼顾公平和效益,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实现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主体之间利益的均衡。政府要不断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加强自己的主人翁意识,以得到社会大众的认可。另外,国家要对政府机关工作人员以及具有执法责任的工作人员加强监督,规范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行为,以减少政府与社会大众之间的冲突,从而确立自己在社会公众心目中良好的形象,提高自己的凝聚力和社会公信力。

(二)推动道德规范法制化建设,建立长效的道德奖惩机制

道德与法律都是调整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和行为的重要手段,二者具有互补性。但道德的约束力远远小于法律,道德对于人们行为的约束主要来自于社会舆论、传统习俗以及个人内心的信念。在一个社会中,当社会制度的安排不能有效指引人们的道德选择,当选优良道德的成本太高,当救人与危难有可能被挖苦、质疑甚至反诬时,道德冷漠现象就会出现。因此,法律和制度管理的设计一定要益于抑恶扬善。国家可以对社会道德规范进行新的审视,通过法律认可,赋予一部分道德规范内法律的效力,使一部分道德具有法律的权威性,使道德对社会大众行为的约束力具有国家的强制力。对此,我国2017年公布的《民法总则》已经迈出历史性一步。此外,通过微信等网络平台曝光各种不道德行为,让那些不道德者暴露在全社会的目光之下,接受全社会的谴责。而对于道德履行者,建立完善的奖励机制并形成制度,规定对道德履行者的奖励、损失的补偿、医疗以及抚恤等问题。

只有当社会加大对道德冷漠等不道德行为的制度惩罚,使道德缺失者深切体会选择道德冷漠会带来过高的风险和成本时,就会引导他们放弃这种选择。由此,在一定的意义上是外在强制性的制度“教育”缺德者“学会”选择道德。所以,加大法律和社会制度对道德的相关设计规导,是解决道德冷漠问题必须的路径,也是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方式。当前,中国社会必须加快由传统社会向制度、契约社会的转型速度。

(三)完善学校道德教育,培养学生道德情感

学校教育是一种超越性的文化事业。学校作为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场所,在解决道德冷漠方面,仍然可以发挥自己柔韧而绵长的重要作用。首先,创新学校道德教育教学内容,使道德教育更贴近实际生活。教师在道德教育中,应更多的采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多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活动特别是社会志愿服务活动,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感同身受,不断增强自身道德认知,提高自身道德责任感。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校应为教师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提供充分的经费保障,以解决教师后顾之忧。其次,政府要加强对学校道德教育的监督检查,奖优罚劣,形成制度。学校既要重视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更要重视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将德育考核纳入学生综合成绩评定,并细化德育考核标准,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使学生在创新学习中树立科学高尚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1] 王聪.“道德冷漠”问题救治的形上之思—基于诺丁斯的关心理论[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8):37-40.

[2] 肖士英.道德冷漠感与制度性道德关怀[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03):29-36.

[3] 王晓丽.公共生活领域中的道德冷漠及超越[J].湖北社会科学,2012,(05):177-180.

[4] 高德胜.道德冷漠与道德教育[J].教育学报,2009,(03):76-83.

[5] 葛晨虹.“道德冷漠”及社会道德问题思考[J].苏州大学学报,2012,(02),31-34.

[6] 崔雪茹,黄汉杰.社会转型期道德冷漠的原因及制度规范[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7):135-139.

[7] 朱玲玲.社会转型期道德冷漠矫治的几点思考[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5,(04):1-3.

[8] 李志强.国内道德冷漠问题研究现状及展望[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1):33-36.

G41

A

1008-4428(2017)10-109-03

2016年淮北职业技术学院质量工程项目(项目编号:2016jxtd-02)阶段性成果;2017年淮北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社科项目(项目编号:2017-B-12)阶段性成果。

陈永红,女,安徽淮北人,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教师,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法学、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受助者旁观者冷漠
安全生产没有旁观者
“受助者”助人,好样的!
突然之间
东霞
人人都该学点心理急救
长大不是变得冷漠,而是变得温暖
人人都该学点心理急救
回答
如何看待之“斗米养恩,担米养仇”
我不想做生活的旁观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