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方案治疗变应性鼻炎致鼻出血的临床体会

2017-12-22刘岚张皓韩哈斯

智慧健康 2017年22期
关键词:鼻出血变应性鼻炎

刘岚,张皓,韩哈斯

(内蒙古兴安盟人民医院,内蒙古 兴安盟 137400)

不同方案治疗变应性鼻炎致鼻出血的临床体会

刘岚,张皓,韩哈斯

(内蒙古兴安盟人民医院,内蒙古 兴安盟 137400)

目的探讨不同方案治疗变应性鼻炎致鼻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共计纳入病例58例(均随机取自我院在2015年2月至2016年4月所接诊病例),结合随机分配的方式,于组内取29例,按照常规模式展开治疗,即对照组,余下29例则需要辅助以冲击免疫疗法进行治疗,即研究组。针对疗效间差异性加以分析。结果结合分析可知,在本次对比治疗中,观察组整体疗效(93.10%),相比于对照组(86.21%),存在有明显优势(P<0.05)。治疗前,对照组与研究组在LT-B4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周,8周以及12周时,研究组患者各指标均存在明显优势(P<0.05)。且在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研究组同样存在有显著优势(P<0.05)。结论冲击免疫治疗在变应性鼻炎致鼻出血的治疗方面方面有着较好的临床效果,可明显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值得应用。

常规治疗;冲击免疫治疗;变应性鼻炎致鼻出血;临床疗效

0 引言

应性鼻炎是呼吸科常见的一种疾病,患者一般会表现出流涕、出血以及鼻痒等症状[1]。当前,临床用于对该部分患者的治疗对策存在有多种,存在有较高的选择性。目前,按照冲击免疫疗法针对该部分患者进行治疗,已在临床得到推广。本次我院侧重针对该疗法的具体效果加以摸索。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共计纳入病例58例(均随机取自我院在2015年2月至2016年4月所接诊病例),结合随机分配的方式,于组内取29例,按照常规模式展开治疗,即对照组,余下29例则需要辅助以冲击免疫疗法进行治疗,即研究组。对照组中,男性19例,女性10例,最小年龄18岁,最大40岁,平均(26.5±3.2)岁,发病时间为1-5月,平均(2.4±0.7)月;研究组中,男性20例,女性9例,最小年龄19岁,最大40岁,平均(26.2±4.1)岁,发病时时间为1-6月,平均(2.8±0.9)月;排除标准:(1)不愿参与本次对比治疗;(2)未签署知情同意书;(3)患有严重呼吸疾病的患者;(4)治疗期间病情恶化的患者;(5)妊娠期以及哺乳期患者;(6)针对本次对比治疗中所用药物存在有过敏症状。以上数据对比可知,两组患者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两组在患者入院后均采用安络血片、盐酸左氧氟沙以及雷诺考特喷鼻剂等药剂进行治疗,在注射前需进行过敏测试,出现不良反应则停止使用[2]。对照组为患者注射1周1次的屋尘螨变应原疫苗(生产厂家:ALK-Abello A/S;批准文号:S20090048;)进行治疗,持续治疗15周,第17周与21周再注射1次,之后每6周注射1次。研究组则为患者提供冲击免疫的治疗形式,首先在观察期为患者注射3针,每天注射1针;第4-5天,每天需注射2针;第6天再注射1针,第7天不采取注射措施[3],待其血样采集完成后患者就可出院,接下来第5周再为患者注射,之后每6天接受1次注射[4]。

1.3 观察项目

治疗后,对比其临床效果。疗效判定,显效:出血现象得到了显著的制止,并且无出血趋势,其黏膜比较光滑且无粘连现象;有效:出血现象得到了有效的制止,出血量较少,光粘膜存在轻度的糜烂;无效;在开展各方面治疗后,各方面症状未能得到改善。

1.4 数据处理

本次研究过程中,涉及两组患者有关各方面数据都参照SPSS19.0展开处理,按照百分数针对计数数据表示,以卡方测定,而计量数据则以均值±标准差的形式进行表示,以t检测,若P<0.05则存在有显著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

治疗后,研究组显效18例(62.07%)、有效9例(31.03%)、无效2例(6.90%),总有效率93.10%;对照组患者显效15例(51.73%)、有效10例(34.48%)、无效4例(13.79%),总有效率86.21%,以上数据综合对比可知,研究组存在有明显优势(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的比较[n(%)]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指标的比较

治疗前,对照组与研究组在LT-B4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周,8周以及12周时,研究组患者同样表现出明显优势(P<0.05)。详细情况见表2。

表2 两组在患者治疗前后LT-B4指标的差异(±s)

表2 两组在患者治疗前后LT-B4指标的差异(±s)

?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比较

治疗期间,研究组患者共计出现2例瘙痒,3例局部过敏,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7.24%;对照组患者共计出现3例瘙痒,1例支气管痉挛,4例局部过敏,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7.59%,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变应性鼻炎在临床上比较常见,气候因素、不良的生活习惯、遗传因素等均可能促使患者出现该症。就临床症状可知,多数患者会存在有恶心、腹泻、鼻塞流涕、前额部疼、鼻出血、头部疼痛以及精神不振等临床表现[5],在上述症状的作用下,患者日常生活将受到严重影响,促使其生活质量持续下滑。

相关文献表明,在免疫疗法的作用下,可促使该部分患者尽快得到恢复。帮助患者各方面病症在短时间内得到控制,帮助其免疫能力得到改善,更能提升患者对药物吸收能力,帮助患者各方面症状在短时间内得到改善[6-7]。本次实验对变应性鼻炎致鼻出血患者采取了冲击免疫的治疗形式,患者在应用该种方式进行治疗后,病情均得到了缓解对其呼吸功能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均有着积极的意义[8]。

冲击免疫治疗在变应性鼻炎致鼻出血的治疗方面方面有着较好的临床效果,可明显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值得应用。

[1] 李湘医,盛晓丽,黄见平,等.变应性鼻炎致鼻出血患者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研究[J].海南医学,2015,12(1):27-30.

[2] 王成硕,张罗,韩德民,等.标准化尘螨变应原疫苗治疗应性鼻炎一年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7,14(1):3-6.

[3] 徐红,陈曦,贺桂凤,等.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对儿童变应性鼻炎及相关疾病的防治意义[J].现代预防医学,2008,35(4):688-689,692.

[4] 陈浩,蔡建良.舌下含服变应性疫苗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观察[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医学下旬刊,2013,10(7):4-7.

[5] 陈丽君,陈继红,许旺,等.支气管哮喘与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特异性IgE体外检测结果对照分析[J].宁夏医学杂志,2006,28(6):449-450.

[6] 张良.变应性和非变应性鼻炎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关系[J].天津医药,2015,10(9):1015-1017,1018.

[7] 蔡建良,官树雄,麦周生,等.变应性及非变应性鼻炎患者白细胞介素-16、17的表达及意义[J].广东医学,2014,12(9):1395-1397.

[8] 李洪辛,姜洪彬,刘姝男,等.绿原酸对小鼠变应性鼻炎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5,11(6):1-5.

Clinical Experience of Different Regimens in the Treatment of Nasal Bleeding Caused by Allergic Rhinitis

LIU Lan, ZHANG Hao, HAN Ha-si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Hinggan League, Hinggan League, Inner Mongolia, 137400)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different regimens in the treatment of nasal bleeding caused by allergic rhinitis.MethodsThis study included 58 cases (self hospital admissions were randomly selected in February 2015 to April 2016,combined with the random distribution of cases), 29 cases in the group, according to the conventional mode of treatment, the control group, the remaining 29 cases need auxiliary treatment to impact the immune therapy, the study group.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were analyzed.ResultsCombined analysis showed that in the contrast treatment, the overall efficacy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93.10%),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86.21%), there is an obvious advantage(P<0.05). Before treatmen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study group in the LT-B4 index (P>0.05); after 4 weeks, 8 weeks and 12 weeks, the patients in the study group had obvious advantages (P<0.05). And in the treatment process,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the study group also has a significant advantage(P<0.05).ConclusionThe impact of immuno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nasal bleeding caused by allergic rhinitis has a good clinical effect,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patients, it is worth the application.

Conventional treatment; Impact immunotherapy; Nasal bleeding caused by allergic rhinitis;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10.19335/j.cnki.2096-1219.2017.22.54

作者简历:刘岚,女,汉族,本科;职称:主治医师;研究方向:耳鼻喉临床。

猜你喜欢

鼻出血变应性鼻炎
生物制剂治疗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的研究进展
脑梗死合并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行呼吸康复的探讨
万物复苏话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的治疗方法
自发性脑脊液鼻漏误诊变应性鼻炎一例
长蛇灸联合四逆汤加减治疗过敏性鼻炎验案1则
季节与鼻出血的关系及鼻出血住院的危险因素
鼻出血不妨试试扎手指
脱敏汤治疗肺脾气虚型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锡类散外敷合裸花紫珠片内服治疗小儿鼻出血12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