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光荣和梦想:工匠之家的故事

2017-12-21赵丽杰

妇女 2017年12期
关键词:孙家钳工黎明

赵丽杰

中国航发集团沈阳黎明公司(以下简称黎明公司)被誉为“中国航空发动机的摇篮”:新中国第一台航空涡轮喷气发动机、第一台地对地导弹液体火箭发动机、第一台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燃气轮机、第一台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航空发动机均在这里诞生。

一次次历史性的跨越。是几代航空工人用心血和汗水铸就的光荣和梦想。我们这里讲述的。就是黎明公司一个令人敬佩的工匠之家的故事。

大公司里的首席工人

孙家祖孙三代七八口人都是军工,这在黎明公司很普通,光荣而平凡。到孙国相这,他在黎明干了44年,为飞机发动机抛光,手艺一流,年年先进,奖状贴满家中一面墙,最让他自豪的是,两个儿子长大后也都成了本行业最高等级的技能专家——

大儿子孙家宇,钳工,生于1973年,公司首席技能专家,沈阳市“首席工人”,全国技术能手,沈阳市钳工技术协会秘书长。首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国家级一类竞赛,以下简称“振兴杯”)钳工第六名和第二届“振兴杯”钳工第三名。连续三届公司技能运动会钳工状元,之后连续两届守擂成功,无人超越,为公司生产任务立下赫赫战功:工作20多年来没有出现任何质量问题,产品一次交检合格率达到100%,自行设计了二类工装夹具,提出了“磁座快速调整法”用于制造中小型工装夹具,绝活儿是高精度钻孔技术……

小儿子孙家沧,1975年生人,电工,公司首席技能专家,全国技术能手,沈阳国防城建功勋员工,全国维修电工技能竞赛第二名,第二届振兴杯电工第二名,担任着沈阳市维修电工技术协会会长,在公司也是功勋卓著:通过对各种电器设备改造,动辄节省维修费用几十万上百万,独立完成小改小革30余项,为工厂解决设备维修疑难50余个……他的绝活儿是维修电器设备不用看图纸。

孙家宇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现在国家提倡工匠精神,我们家确实有这种家风,”“小时候,我们对父亲十分崇拜,除了挂满家中墙壁的奖状,还因为他手巧。他能把废木料雕刻成玩具手枪、汽车、飞机,邻居的小伙伴看到我们有这么好的玩具,特别羡慕。”

家里父亲制作的东西真是太多了:一个玻璃钢制作的木工刨子,是父亲为做木工活儿,自己做的。妈妈床头的台灯,也是爸爸做的。门口不起眼的小马扎,有技术含量,是木工六级考试必做题,也是爸爸做的,还有木头做的大解放车,等等,多得很。

“我们小时候穿的衣服,也是父亲做的。他老人家最擅长做的是军服样式的衣服,因为我爷爷在三五零五厂,是做军装的,我爸就会做了。”家宇说。一旁坐着的母亲邰金香也忍不住接话说:“他爸那个人手巧,不管啥衣服,瞅一眼就会做。看见别人家孩子穿的衣服好看,他回家就能给自己孩子做一件。上面有刺绣的花样儿,他在衣服上描好了,由我绣出来,和买的一模一样。”家宇说:“是啊,我感觉从小到大穿的衣服,都是爸爸亲手做的。”

“父亲常说,工人靠的是手艺,也靠一股脚踏实地的劲头。找一件自己能做一辈子的事情,做到顶尖,一辈子就没白活。”家宇说。兄弟俩从小就知道,当工人的父亲在公司备受尊敬,他的技术和荣誉来之不易,靠的是日积月累。

技校毕业的行业翘楚

大多年轻人都喜欢往高考一条路上挤,再不济也上个三本,心甘情愿学一门技术当工人的很少。孙家兄弟也有过上大学的梦想,但家里条件不好,母亲很早就病退了,全家靠父亲一个人的工资维持生活,紧张的程度可想而知。“母亲身体并不好,可为了补贴家用,只得找了份给汽车喷漆的工作,从头学起。”孙家宇感叹,“喷漆对身体有害,但为了养家母亲只能坚持,这期间只要我和弟弟有时间就会去帮母亲,尽快完成,早点回家。”所以尽管学习成绩很好,他们还是放弃了高考。

1989年,哥哥孙家宇考入黎明技工学校,毕业后进入黎明公司做钳31;1991年弟弟孙家沧也考入同一所技校,然后以全校优秀毕业生的身份成为黎明公司一名电工。

“人生之路千万条,行行都能出状元。没上大学我并不遗憾,我要像父亲一样,做一名优秀的航空技术工人。”航空发动机是由成千上萬个零部件组成的,有些零部件即使在科技发达的今天,精细活儿仍然只能靠手工完成,它们关乎飞行安全,必须精益求精。孙家宇给自己设定的目标是:零失误,无返工。为了练手艺,他在家里装了个钳工操作台,经常通宵琢磨。为了找到一种新的叶片测具加工方法,他做了上百次试验。有一种测具,要求误差在千分之五以内,相当于头发丝的十分之一,他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张工作,出色完成任务。弯管模通用球头芯棒国产化一直是一大技术难题。为了节约成本,他反复实验,最终攻下了难题,仅单套芯棒就节约成本约10万元。

在单位组织的技能运动会上,孙家宇连续三届获得钳工状元,公司奖励他一辆小轿车。

弟弟孙家沧对工作的热爱也达到痴迷的程度:他家就是一个电子资料室,各种专业书籍堆得到处都是,有一部分是手抄本,是买不到或买不起的书,他亲手抄写的。为了拥有一种新工业设计软件,他竟花了两个月时间,在图书馆一张张地把整本程序图画下来。为了理解微电原理,家里的电器都被他拆装过。提起他不看图纸就能修好设备的绝活儿,同行们都觉得不可思议。“我弟弟技术一流,啥活儿都难不倒他。电工技术更新太快,谁都不能吃老本,得不断学习,他特别爱学习。”家宇说。

生产现场实行三班倒,24小时都在加工零件。维修电工缺少,不能与生产工种实行三班倒,夜里设备出现故障,只能找下班的电工。孙家沧时常会在梦中被电话叫醒,进厂排查故障,多年来风雨不误。辛勤的付出赢得的是——工厂设备完好率达到100%,排故完成率100%。

2006年,在第二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中,孙家宇、孙家沧同时参加并获奖!这样的殊荣在全国也很少见。不久,孙家荣获沈阳市“十大技能家庭”第一名,父子三人并肩站在领奖台上。

言传身教育出美好家风

在这个工匠之家中,“工作天大”被奉为准则。家里不管有啥事,都得给工作让位。

2011年初,当兄弟俩备战沈阳市“千百万人才竞赛”时,父亲因癌症住院,俩人想放弃比赛照顾父亲,遭到父亲严词拒绝。兄弟俩明白父亲的心思,努力拼搏,最终双双站在领奖台上。父亲如此,母亲也这样。在孙家兄弟眼中,母亲对这个家无私地付出,对父亲工作全力的支持,从来都无怨无悔。

母亲不会讲大道理,她对儿子们的要求是朴实的:“他们俩一上班,我就跟他们说,头一个月的工资我一分不要,你们爱孝敬师傅就孝敬师傅,爱跟小伙伴聚聚就聚聚。打第二个月起,你们的基本工资得如数儿上交。我准备俩存折,给你们攒着。俩孩子孝顺,对我和他爸,对爷爷奶奶,那是没说的。有一年,他们的爷爷在北京治病,回来的时候走不了路,他们把自己攒的钱拿出来,给爷爷买了飞机票。他们的钱,大头儿交给我了,再攒下来不容易。”

记者采访时,家宇的媳妇摔成骨折正在婆婆家休养。“我媳妇住院是我妈护理的,出院后也是我妈照顾,她们怕耽误我工作。”家宇瞅著老妈愧疚地说。

老母亲一脸幸福的笑:“儿子媳妇都孝顺,自从他们的爸爸去世后,大儿子每天中午大老远赶回来陪我吃饭,小儿子晚上回来,他们怕我一个人糊弄,不好好吃。”

孙家纯朴向上的家风在媳妇们这里也毫不逊色。

每月的下旬任务非常多,家宇经常为了保工装进度,通宵加班。有一次,他工作完成后,凌晨回家时发现没有人,只见妻子留下一张字条,原来女儿发高烧,娘儿俩去医院了。“厂里事大,家中这点小事自己能克服的就克服了,没啥。”家宇妻子说,她拿出手机让记者看照片,那是去年5月孙家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她去北京开会时照的。

家沧也有个贤惠的妻子。去年夏天,家沧妻子因病住院,他陪护。手术第二天,徒弟打来电话询问数控设备排故难题,他在电话里耐心讲解。挂了电话后,他总觉得放心不下,坐立不安。妻子看出他的心事,劝他回去上班。此后家沧白天照常上班,晚上护理妻子,半个月下来人瘦了一圈。

一个人能承担多大的责任,就能取得多大的成功。没上过大学的孙家兄弟成了各自行业的顶尖人才,在职业学院担任着教学工作,带出一大批出类拔萃的徒弟。采访结束前,老母亲把记者引到客厅,打开一个书柜,只见各种奖杯、荣誉证书摆得满满的,红彤彤、金灿灿,映着老人一脸的自豪和满足。

“这些是我弟的,我的也有这么多。我女儿特羡慕我们,说她也要攒,要超过我们。”家宇笑眯眯地说。她女儿正读初中,十分自立。奶奶这边看电视,她在那边聚精会神写作业,不用管。平时上怀远门补课,去三好街书市买书,都不用陪着,全是自己去。“前几天她考了班级第二,奶奶奖励她50块钱,让她买好吃的,她花40多块钱买了练习册。”家宇说。

踏实肯干、艰苦奋斗的精神,“尊师敬老,爱岗爱家,勤则业进”的家风家训就这样通过言传身教潜移默化渐渐形成,无需过多言语。

2016年,这个“工匠之家”先后荣获“全国最美家庭”和“全国文明家庭”称号。

(感谢沈阳市大东区妇联协助采访)

猜你喜欢

孙家钳工黎明
黎明的沉思
黎明的沉思
钳工机械操作的质量控制策略
机械装配中钳工的操作技能分析
鸟巢大作战
新时期钳工教学的几点分析
大钟惊魂
玩转正阳门
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