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探讨

2017-12-14汪杨曲舒蓓

校园英语·中旬 2017年12期
关键词:产出导向法口语教学大学英语

汪杨曲+舒蓓

【摘要】随着世界国际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不同地域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也与日俱增。英语作为全球化交流工具,在国际化背景中所扮演的角色依然非常重要。目前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主要问题是“重输入,轻输出”,即:教师主导型地位阻碍了学生口语学习的积极性,这不利于我国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发展以及口语人才的培养。本文基于文秋芳教授的“产出导向法”教学理念,结合我国高校口语教学现状,从“学习中心说”、“驱动、促成、评价”等维度谈几点心得体会,仅供参考。

【关键词】产出导向法 大学英语 口语教学 教学模式

引言

长久以来,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现状颇为堪忧,问题主要集中在,教学过程刻板、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缺少创新三个方面。大学英语口语教学“费时、低效”的责难不绝于耳,虽然改革呼声在不断高涨,但是在国际划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也应该看到其成功和努力的一面,对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一味地否定显然也是不客观的。因此,在肯定其成绩的同时,也要积极寻找出路,解决当前问题。我国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在教师定位、教学方法、理念上确实存在滞后问题。大部分学者普遍认为我国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仍停留在“重讲轻练”、“重语言知识轻语言交际能力”层面。长此以往,这样的课堂机制这不利于我国口语人才的可持续发展。

语言是一种交流工具,一门语言的熟练程度主要从听、说、读、写四个层面来考量。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过多强调读、写两方面能力的培养,当然这要归咎于我国不同阶段,基本相同的英语考试模式。基于这样的事实,国内学者在借鉴国外教学方法的同时,结合我国教学现状,不断摸索,试图寻找“本土化”解决方案。其中,文秋芳教授提出的“产出导向法”(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历经多年的实践与总结,该理念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知识体系,是目前适用性较高的一种全新的大学外语课堂教学理论。随着文秋芳教授系列论文的发表以及屡次获奖,“产出导向法”也得到了外语界专家普遍认可,被认为是一种成熟,且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产出导向法”的理论解析

2015年,文秋芳教授首次提出“输出驱动假设”,并在此基础上沉淀出“产出导向法”(简称POA)。POA教学理论包括“三个学说”、“三个假设”、“三个阶段”。三个学说是指:学习中心说、学用一体说和全人教育说;三个假设是指: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和选择性学习;三个阶段是指:驱动、促成和评价三个阶段。从POA理论体系来看,“三个三”是该思想的核心,其主要特点非常值得深入学习。

第一:“三个学说”是指导思想,也就是教学理念。其中学习中心说,首次强调以学习过程为中心,这不同于最初的“教师为中心”,也不同于目前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学习中心说”的出现直接指引着教学流程的走向。

第二:“三个假设”是管理制度,是三个学说与之相適应的制度、条例,或办法。其中“输出”(output)驱动决定了课堂教学的形式,要以活动或任务为基础。输出包括说、写、口译和笔译。输入促成和选择性学习定位了教师的中介作用,以及阶段学习任务的选择(制度或条例的范畴)。

第三:“三个阶段”是运行机制,首先是建立“驱动”,也就是第一阶段,任务驱动机制,激发学生完成任务的热情。其次是“促成”,也就是第二阶段,教师提供素材,学生通过接收,获取信息完成选择和加工过程。最后是“评价”阶段,即学生完成基本的产出后,教师应做出即时反馈,起到教学控制的作用。

二、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上个世纪80年代起,大学英语教学从理念上进行一次较为彻底的改革,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思想被摒弃,取而代之的是“因材施教”理念。自改革实施以来,除了教学效果显著提升以外,在新教材编写,教学方法创新等方面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随着国际划人才需求的不断激增,英语口语的能力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但是现阶段,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在对学生“说”的能力培养上,还明显滞后,其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口语教学重视程度不够。目前,在大学英语课程体系中,并没有明确口语教学的教学目标,所以在课程结构与课程设置中也无法清晰地看到具体要求。一般而言,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内容分为精读(或读写译)和听力(或听说)两大类。精读课主要培养学生的认读和写作能力,占总学时的75%或以上,而听力课由于受师资、班级规模等制约,一般只是进行集中听力训练,或作课堂听说互动,几乎没有单独的口语训练。此外,由于现阶段我国英语考试形式的影响,口语的重视程度也受到极大的影响。以公英CET为例,考试过程包括听力和笔试环节,没有口语测试;以专英TEM为例,也仅仅是增加了听写环节,依然没有口语考核,反观国外英语考试如:TOEFL和IELTS都有口语的测试环节,这足以说明英语口语的重要性。

2.口语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落后。大学英语教学在观念上依然延续着“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引导课堂教学过程的指导思想,这样的思想有其优势的一面,同时也存在一刀切的问题,在口语教学中忽略了课堂教学口语运用的培养。目前,有调查显示:80%的大学英语教师认为,学生的口语能力培养需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课下,而不是课上。此外,在教学方法上,大部分教师依然选用领读、跟读、答疑解惑的传统讲授或讨论法,缺少创新。在教学手段上,大部分教师可以使用电脑+幻灯片进行授课,但是这套教育设备在听的基础上,缺少了“说”的环节。

3.学生被动地对待口语学习。谦虚、内敛是东方人的主要性格特征。大部分学生在口语表达过程中的主要障碍之一是“抵触”,抵触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口语基础差,基本功不够扎实,语音语调不够规范,口语表达缺乏信心;二是性格内向所致,这是制约学生口语能力提高的原因之一。基于这样事实,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一般不愿主动发言,在课外也不愿主动与外教进行交流。

三、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改革endprint

1.建立“学习中心说”的口语教学理念。基于目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口语的教学学时过低,所以不足以建立系统的口语学习过程。“学习中心说”提倡以任务为驱动,建立课堂以学习过程为指引的思想,恰好符合当前的口语教学过分注重输入,而产出严重不足的实际情况。因此,在口语教学中,教师应主动建立起“产出—输入—讨论学习—再产出—评价反馈”的教学模式,让口语的教学过程始终围绕“学习中心说”展开,通过教学组织激发学生的参与性,让学生接受主动学习口语的进程。

2.通过影音资料建立“驱动、促成、评价”三个阶段的教学流程。第一阶段:任务驱动,在任务驱动阶段中,首先要求教师提前布置一些与课堂教学相对应的课下任务,任务对象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时代热点。以美国热播剧《绝命毒师》任务驱动为例,教师要求学生回去提前观看(有很多学生已看过)第一季,第一集内容,然后结合一些问题,例如“who is the leading actor in the play”、“what is the character of the leading actor”“what the reason of XXX”,学生需要带着诸如此类问题的答案来上口语课程。

第二阶段:在促成阶段中,教师在课上需要展示教学资料(《绝命毒师》相关内容),通过集体观看,教师在特定的时间点位上,做暂停处理(教学控制),并结合之前的相关问题做很多提问,前提是以简练为主,可以直接复述剧中对话,也可以做简单的拓展,表述清楚即可。注意这有别于以往的影音课程,因为学生在有准备的状态下,口语表达的流畅程度以及逻辑关系要明显高于无准备状态,这样可以很好地克服“内敛”等心理障碍问题。

在教学手段的选择上,有条件的单位可以考虑购买智能电视配合口语教学。智能电视的好处是在网络环境下拥有海量资源,这可以节省教师大量的备课时间。其次,智能电视还可以与手机、平板无线连接,通过推送,将课堂教学录像,音频直接推动到电视端,在第一时间检验学生们的口语准确程度。

第三阶段:在评价阶段中,如果课前准备及时,以及任务难易程度把握得当,一般而言口语教学的效果还是不错的。在这个阶段中,教师要做到张弛有度,评价的要素应尽量包罗万象,有容乃大,例如学生收集信息和归纳信息能力的评价,再如分析信息和语言表达的能力的评价等等,让学生既有兴趣,又能在学习上对自我做最好的鞭策和评价。

四、结束语

POA以“学习中心说”为核心思想,该教学理念的诞生对于英语教学的促进有目共睹,通过探索该理论的核心思想,不仅可以提高现阶段我国英语口语教学效率,而且随着POA的不断发展与成熟,对日后我国高校其它学科的教学均有借鉴价值。

参考文献:

[1]文秋芳.输出驱动假设和问题驱动假设-论述新世纪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的改革[R].上海:首届全国英语专业院系主任高级论坛,2007.

[2]文秋芳.输出驱动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思考与建议[J].外语界,2013(6):141-142.

[3]文秋芳.構建“产出导向法”理论体系之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5(7):547-558.

[4]潘海英,刘晓波.基于输出驱动假设的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模式研究-以吉林大学直博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为例[J].中国外语,2015(3):73-79.

[5]杨莉芳.产出导向法“驱动”环节的微课设计-以《新一代大学英语综合教程》“艺术与自然”单元为例[J].中国外语教育,2015(4):3-9.endprint

猜你喜欢

产出导向法口语教学大学英语
产出导向法指导下的大学英语读写结合教学尝试
产出导向法驱动下的微课设计与实践研究
小学英语口语教学方法
校园网络背景下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缺陷探究
基于翻转课堂的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研究
情感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