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健身武术动作美学研究

2017-12-13王瑜

武术研究 2017年11期
关键词:健身武术

王瑜

摘 要:我国健身武术是中国传统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武术动作的组合是中国传统武术的表现形式之一,其包含的动作美的特征具有多方面的含义。文章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我国传统健身武术中包括的五禽戏、太极拳术在内的不同的健身武术动作中的各种美学元素进行剖析,探讨健身武术动作之美的内涵,希望通过对我国健身武术动作之美研究,加深人们对健身武术中不同的动作之美的了解和认识,并在武术健身练习中不断加强对武术动作之美的理解和运用。

关键词:武术 健身 动作美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839(2017)11—0023—03

中国传统武术的动作是作为一种表现其独特艺术魅力的形式而存在着,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之中,它从最早的以技击为核心,经过对技击动作的提炼、组织以及美化人体动作姿态的运动为主要表现的形式,演化到我国传统武术在健身方面的强身健体、修心养性。因其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在民间发展历史悠久,武术动作就是在人类的生产实践活动过程中产生了。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经过人们的不断改善和艺术加工,并从中提炼出来精华,从而逐渐成为人们的审美对象。在健身武术的动作在武术套路的演练中通过快、慢、定势等,在不同的节奏与刚柔之间巧妙地转换,再配合神态表情的运用,完美地展现了我国健身武术的动作之美。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是我国的健身武术动作之美。

1.2 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文献资料法主要是通过查看相关的文献资料,了解相关内容,并了解所要研究的对象和内容的方法。

1.2.2逻辑分析法

逻辑分析法主要是利用现代逻辑这个强有力的研究工具,对研究中的语言进行分析,并通过语言分析来解决传统哲学和科学哲学的问题。

2 我国健身武术的概念、特点及种类

我国健身武术是武术的崭新表现形式之一,它是中国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我国健身武术是以健身为第一功能的武术种类,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传承意义,它具有强身健体、修养心身、内外合一的全面健身作用,能够修身养性、崇尚武德,提高意志品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利于维护家庭、社会和世界和谐。我国传统健身武术的特点:是以健身为第一功能的武术种类,动作简单易学、动作速度舒缓、动作幅度强度较小、活动不受场地限制等特点。我国健身武术主要包括五禽戏、易筋经、八段锦、太极拳术等健身功法,以具有强身健体、心身和修,并能够达到内外合一的具有全面促进身体健康作用的健身武术。

3 我国健身武术的动作中美的特点及体现

3.1 五禽戏的动作美之特点及体现

五禽戏中的五禽,指的是熊、鹤、虎、鹿、猿这五种动物。所谓“五禽戏”,也就是模仿这五种动物的动作而锻炼身体的功法。相传,是由东汉的神医华佗在前人三禽戏、六禽戏的基础上创造、改编而来,它最初的动作主要是根据熊、鹤、虎、鹿、猿的生活习性和活动方式及神态表达中,在通过模仿这五种禽兽中,熊的刚直憨厚、虎的威猛雄壮、鹿的舒展轻捷、鹤的潇洒轻盈、猿的敏捷灵活而组编成的一套动作,同时又把呼吸吐纳有机地结合到一起而形成的一套锻炼身体的健身方法,此法不仅能强壮四肢的筋骨,而且还能调息五脏六腑。《五禽戏》中体现了身体在活动中各个部分的动作协调一致,优雅美观,且富有节奏感,在健身武术运动的动作中体现着动态美及构造美,表现从古至今人们对美的感受、對美的追求、对美的创造、对美的展示,处处显现着健身武术动作中健身与美感的和谐统一。

3.1.1熊戏动作之美

熊势戏首先要屏气握拳,两脚分立,要像熊站立起来的样子,像熊一样的喘气呼吸,熊势戏的目的在于加强腰力,消除腹胀,做三五次就够了,而熊势动作的伏倒站起展现给我们一种灵动之美,其中体现了武术动作美学在健身的过程中,表现出健身武术动作的动态美中的意境美、神韵美,构造美中的造型美、朴实美。

3.1.2鹤戏动作之美

鹤势戏首先要屏气,它的姿势像是要起飞的鹤,双手举至头的上方,抬头,鹤势动作的展翅翱翔,独立高飞,它体现了健身武术动作美学中的动态美中的意境美、神韵美,构造美中的造型美和朴实美。

3.1.3虎戏动作之美

虎势戏首先要低头屏气,双手握拳,好像老虎发威的样子,想象双手提着很重的东西,慢慢抬起,仍是屏住气,身体保持正直,然后把气吞下,反复五到七次,达到调整气脉的作用。虎势动作的的雄劲豪迈,扑动前肢,其中体现了健身武术动作美学中的动态美中的意境美、神韵美,构造美中的造型美和朴实美。

3.1.4鹿戏动作之美

鹿势戏首先要屏气低头,握拳,仿佛鹿回头张望,双肩略微缩起,脚尖翘起,辗转脚跟,身体同时振动,一天之内不时做一次,效果更佳。鹿势动作的伸转头颈,敏捷灵动,体现了健身武术动作美学中的动态美中的意境美、神韵美,构造美中的造型美和朴实美。

3.1.5猿戏动作之美

猿势戏,说到猿猴,这可是和我们最相似的动物了,这部分也不难练习,也是首先要屏气,一只手做抱树枝状,另一个像在摘果子,提起一只脚,用另一只脚跟转身,同时吸气,如此反复交替,直到出汗为止,猿势动作的脚尖纵跳,沉稳厚重,体现了健身武术动作美中的动态美中的意境美、神韵美,构造美中的造型美和朴实美。

3.2 太极拳术动作中美的特点

太极拳术是经典的中国健身武术,并闻名于世界,是我国宝贵的武术精华。太极拳术,它刚柔并济,虚虚实实,素有“四两拨千斤”之说,它把中国健身武术的动作中的美学展现的淋漓尽致,它的动作中包括了许多美学特点,有动态美中的神韵美、意境美、刚柔美,构造美中的造型美等。

3.2.1太极拳术动作中的曲线美endprint

古代陈式太极拳术的理论家陈鑫说过,“击首尾动精神贯,击尾首动脉贯通,当中一击首尾动,上下四旁扣如弓”。“上下之弓”就是说“身弓”,四旁之弓,即“四肢弓”。合起来就是“身备五弓”。“身备五弓”是对太极拳行拳走架,乃至推手实战的总体要求。陈鑫意为阴阳太极变化的奇妙之处就在于一个“圆”字,阴与阳的相合与相分,仍然在于一个“圆”字。所谓“圆”是艺术的源头,“圆”是术中之母,因为万变不离其宗,都在于一个圆圈的阴阳的变化之中,因此说巧妙从圆中生,奇妙从圆中得。练习者想要练好拳术,必须习得拳种之诀窍,须以棚、报、挤、按为方法,领会阴阳变化的妙处,以尺寸角度为口诀。太极拳术的“走弧”“走圆”的本身映象了人体姿态的创新性和多样性,太极拳术的整个动作通过点、面、体的多种变化,使其能够展现出强烈的美感。太极拳术的演练的路线图如果从单招看来似乎不算复杂,但若从太极拳术起势到收势的完整路线图来看,各种圆变化万千,无始无终,无端无倪,其中相互穿插,如丝如缕,如烟如袅,变化多样,仪态万千,而且其武术动作中蕴含了许美学特点,包括动态美中的意境美、曲线美,构造美中的造型美。

3.2.2太极拳术动作中的刚柔美

太极拳术动作中的刚与柔是两种对立统一的物质属性,它们是相互对立,又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的。在武术动作中有时表现为劲力充足的刚劲,也有时表现为绵绵不断的柔劲,没有绝对的刚,也没有绝对的柔,而是刚中寓柔,柔中寓刚,或偏重于刚,或偏重于柔。太极拳术是柔和缓慢轻灵的拳术,体现以柔劲为主。人们常称慢悠悠的太极拳术运动为“摸太极”,就形象地描绘出太极拳术的“柔”的特点。“柔”是形体运动中的势势连贯、流畅、柔和、洒脱的艺术效果,气势宏大、气质深厚、意气沉稳的神态和气色。

3.2.3太极拳术动作中的虚实美

生活中,人体的重心或许常有偏移,重心往右移则说明右足实左足虚,偏左时则恰恰相反。太极拳术的动力就是产生于重心偏差的倒换中,如果没有重心的偏差,也就没有力之源。这种虚实的转换和调节也是鼓荡的动力之根源,上随下与下随上协调的虚实变换,可促使神气与身法活泼无滞,周身轻盈灵活,在虚实中体现了太极拳的造型美、意境美和对称美,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虚实美。

3.2.4太极拳术动作中的神韵美

太极拳术的神韵美在于生动传神的表达神情意志韵味之美。古有谚语说:“眼前无人当有人,眼前有人当无人。”当一个人演练拳术时,虽面前无实际的对手,也要象有对手一样进行练习,一招一势要如同与对方交手,如果出拳和收腿毫无技击目的,而是空其实对,这是大夫,不仅如此,演练时还须动作准确,力法得当,快慢相宜,眼前虽无人,做出的动作的形要表现出动作有人时的神,这样演练者才能体会出动作攻防技击的特点和要领。无动作外在的形,就无从表现内在的神。太极拳术极其重视精、气、神的作用和表达,讲求心随神动、神形具备、神传意发。形似是练太极拳术的基本要求,练者必须使动作逼真的反映出来,模仿对象的拳势形象,掌握太极拳术的基本动作特点,获得直观、活泼、鲜明、可感、逼真的审美效果。若动作徒有其形,其动作必定是一个缺乏内在力度的无味的形,显得浅薄直露,浮躁而缺乏意蕴,动作松散无神,无法表现太极拳术之美。因而太极拳术在练到形似以后要逐渐做到神似,以形传神,在动作中表现内在的精神气质,把典雅、清奇、和谐、自然的东方古典美的神韵表现得淋漓尽致。演练太极拳术如不能表达主宰形的神,就不能从根本上展现太极拳术的神气韵度美。运用这些特点创造出一种传神美,又在传神中表达出神韵,使人不知不觉地进入一种和谐美,所以太极拳术演练既要做到工整的规格,以求其外在形的美,更要了解其技击方法,以求其內在神的美,在太极拳术的健身过程中,它的武术动作的展示体现了太极拳术的神韵美。

3.3 易筋经与八段锦的动作美学特点

3.3.1八段锦的动作美学特点

八段锦中以第二式为例,“左右开弓似射雕”。第一个动作,重心右移,左脚向左开步站立,膝关节缓慢伸直,两掌向上交插与胸前,左撑在外,目视前方。第二个动作,右掌曲指,向右拉到臂前,左掌成八字撑,左臂内旋,向左推出,与肩同高, 同时,两脚曲膝半蹲成马步,动作略停,目视左前方。第三个动作,重心右移,两手变自然掌,右手向右画弧与肩同高,掌心斜向前,重心继续右移,左脚回收成并步站立,同时,两掌捧于腹前,掌心向上,目视前方。右式动作与左视相同,只是左右相反,一左一右为一次,共做三次。做第三遍最后移动时,身体重心继续左移,右脚回收成开步站立,膝关节微曲,同时两掌下落,捧于腹前,目视前方。动作要点:侧拉之手五指要并拢,躯挺,肩臂放平,八字掌侧撑与沉肩对肘,躯腕坚指,掌心含空。其动作在传承中保留其韵味,因此饱含韵味美。由于这些动作具有滋阴助阳,培元补气,疏通经络,活血生津,强身健体,延年益寿,提高平衡和协调能力的功效,同时增加前臂和手部肌肉的力量,提高手腕关节及指关节的灵活性,并有利于矫正驼背肩内收等不良姿式,很好的预防肩、颈疾病,因此其动作具有健康美的特点。在动作练习过程中主要蕴含了动态美、意境美、神韵美,健康美。

3.3.2易筋经的动作美学特点

《易筋经》最初为达摩祖师所著,宋元以前已广为流传于少林寺僧众中。讲究内外兼练,内功就是静坐参禅,但是坐久了容易气血瘀滞,需要以外功来活动筋骨,刚开始是进行腹部按摩,不过这种按摩很讲究,要根据气候变化,按照定式,从右推向左,施力要从轻到重。后来才渐渐变成一种活动筋骨的健身方式。

易筋经的动作在习练时要求:精神放松,形意合一习练本功法要求精神放松,意识平静,不做任何附加的意念引导。呼吸自然,贯穿始终习练本功法时,要求呼吸自然、柔和、流畅,不喘不滞,以利于身心放松、心平气和及身体的协调运动。刚柔相济,虚实相兼本功法动作有刚有柔,且刚与柔是在不断相互转化的;有张有弛,有沉有轻,是阴阳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习练时还应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到深、循序渐进的原则。这些动作要求体现了易筋经的动作美学特点主要是动态美、意境美、神韵美、刚柔美、健康美。endprint

參考文献:

[1]肖建波.体育与美[J].美与时代,2006(9).

[2]崔小梅,等.试论体育运动美的表现形式[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

[3]裴益民.论体育美的欣赏[J].甘肃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

[4]高清伟.对体育运动中美的认识[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

[5]沈爱萍,健美与体育运动[J].青海师专学报,2005,6.

[6]张志勇.论中国武术美学思想的内涵与特征[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8(01).

[7]张 伟.从五禽戏谈老年日呢的健身运动[J].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6).

[8]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9]赵长录.试论武术套路演练中的审美意识[J]. 体育与科学,1996(01).

[10]李成银.武术美学探微[J]. 山东体育科技, 1996(04).

[11]陈俊梅.论太极拳的美学特征[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93-94.

[12]张桂芝,张宝顺,郜宏升.武术套路与美感(之二)[J].辽宁体育科技,1997(05).

The Beauty of Chinese Fitness Wushu Actions

Wang Yu

(School of Sports and Physical Education, Qufu Normal University, Qufu Shandong 273100,China)

Abstract:Chinese fitness wushu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Wushu, and the combination of Wushu actions is one of the form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Wushu, it contains the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various meanings. This paper, using the methods of documentary and logic analysis studies Chinese traditional Wushu of its different fitness contents, including wuqinxi, taiji boxing, and other Wushu schools about their various aesthetic elements, explores the connotation of beauty of fitness wushu actions, hopes that through the beauty of fitness wushu action research, we can deepen peoples learning and understanding of Wushu different actions, and to strengthen the understanding and using the beauty of wushu movement in Wushu fitness exercises.

Keywords:Wushu fitness beautyendprint

猜你喜欢

健身武术
中华武术
以游戏为主打造趣味体育课堂
武术
对外武术专门人才培养初探
如何让学生掌握好武术中的寸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