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华宁 “美丽乡村”照亮彝家人的小康梦

2017-12-13文·图/

今日民族 2017年10期
关键词:美丽乡村柑橘彝族

□ 文·图 / 杨 一

华宁 “美丽乡村”照亮彝家人的小康梦

□ 文·图 / 杨 一

住上好房子,有了好产业,过上好生活。如今,随着美丽乡村渐行渐近,一条安居乐业、农旅结合、生态致富的小康大道在玉溪市华宁县彝族群众中越走越宽。

玉泉山村:整村搬迁实现安居梦

在一场滂沱大雨中,车子驶入玉泉山美丽乡村。雨,把绘有民俗风情图案的新村装点得更加靓丽。

“车能开到家门口,走路烂泥不沾鞋……这是我们做了几代人的小康梦。今天,都实现了。”才进村子,玉泉山村民小组党支部书记莽进禄就激动地告诉记者,要是以前,不要说大雨天,就是天气晴好,车子也进不了村子。

玉泉山小组隶属于玉溪市华宁县青龙镇斗居村委会,因村内有一股清澈的龙潭水而得名,是一个以彝族为主体的自然村落。老村子位于县城东北山区的不稳定滑坡体上,地质疏松,山体滑坡严重,村内房屋不同程度出现裂缝、倒塌。地质灾害险情划分为中型,村里58户216人,约840万元资产受到潜在威胁。

“住在旧村太危险了。原先我家的房子是土墼房,自2013年以来,雨水特别多,山体滑坡比较明显,每次下大雨村委会都会通知村民迅速转移到安全地带,以免出现意外。”村民莽志明说,从小到大,安居都是自己日思夜想的梦想。

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华宁县在2014年地质灾害避让搬迁建设项目和2015年“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项目整合下,对玉泉山小组实施整村搬迁。工程占地约18亩,转移安置58户216人,整合财政资金490万元,建设内容包括农房、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村内道路硬化、绿化、美化、亮化,科技文化活动场所建设,人畜饮水工程,特色民居改造。

项目按统规自建的方式,于2014年11月进行土地调整、规划设计、地质勘探、地质灾害评估等工作,2015年3月正式开工。新村农房建设均按每户占地面积80平方米、建筑层数2层半设计建盖,总建筑面积280平方米,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管理、统一外观、统一公共设施建设。同时,实施墙体彩绘,融入彝族传统元素,体现地方特色。

去年底,随着地质灾害避让搬迁项目的逐渐完成,玉泉山小组群众彻底告别了地质灾害威胁。

“我家自己出了15万元,政府补助了4.7万多元,今年1月份我家住上了新房子!”莽志明说,目前,玉泉山小组转移安置的58户搬迁户均已经迁入新居,整个新村实现了人畜分离、雨污分离,村内道路硬化、绿化、美化、亮化,全新的玉泉山小组展现着美丽乡村的新风貌。

莽志明的大女儿说,“原来旧房子在山上,每天上学和回家都要爬山,坡特别陡,遇到下雨天特别容易摔跤,而且旧房子内光线昏暗,做作业不是很方便。现在住上了新房子,房间亮了,村子也干净了,住着舒服了!”

玉泉山小组美丽乡村的建成,不仅解决了村民们的住房安全问题,也解决了玉泉山小组群众的增收难、致富难问题。随着新村的安居便利,村民们大力发展种植、养殖等特色产业,正在实现着由脱贫向致富的蜕变。

“旧村下岗了,村民睡觉安稳了、心里踏实了、不再担惊受怕了,全面奔小康的干劲就更足了。”提到新村带来的发展便利,莽进禄信心满满地说,实施地质灾害避让搬迁后,新村地势平缓、地质条件稳定、交通便利,村民安居乐业,由被动脱贫转变为争先致富,生产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

下拖卓村:产业引领致富路

华宁县华溪镇甫甸社区下拖卓村民小组共有农户51户、170多人,其中彝族人口占60%以上,是一个依山傍水,生态环境优美,四季景色秀丽的小村庄。

背靠郁郁葱葱的指天挠(山),面朝激流湍急的曲江河。如今走进下拖卓村,映入眼帘的是宽阔平整的水泥路面、整齐划一的农家小院、枝繁叶茂的百年老树,还有新修建的小广场、篮球场……好一幅“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生活图景。

地处南盘江上游河谷,平均海拔1200余米,下拖卓村具有“天然温室”般的独特气候条件。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该村依托自然禀赋,挖掘特色文化底蕴,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走活“生态+产业+旅游”的富民之路。全村种植柑橘700余亩,亩产值达3万—4万元。2016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达1.6万余元。

“以前我们村道路比较窄,车都开不到家门口,下雨天道路上都是泥。”下拖卓村民小组长白云书深有感触地说,“美丽乡村建设实施后,仅仅一年多时间,村子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拓宽后的硬化道路通到了各家各户,垃圾没了,还建起了科技文化室、小广场、篮球场等文娱设施,修建了一条生态橘园观光长廊,人居环境越来越好了。”

“美丽乡村建设不仅美化了环境、引来了游客,也让更多的村民尝到了美丽乡村建设带来的甜头。”甫甸社区党总支书记单家庭介绍,2017年初,下拖卓村建成全镇第一条橘园生态长廊,成为附近比较知名的乡村旅游目的地,每到周末来此休闲、旅游者络绎不绝。

“下一步,下拖卓村将依托柑橘产业,大力发展农家乐、养生休闲和曲江河漂流、垂钓等旅游项目,带动乡村旅游发展,增加群众的收入。”单家庭信心满满地表示,推进生态旅游与柑橘产业互促共赢,不久的将来,村民人均收入将突破2万元。

“村子变美了,产业发展了,我们百姓的生活也越来越好了。”村民白朝起高兴地告诉记者,今年,他家种植的37亩柑橘已全部挂果,按目前上市的上等果市场价8元一公斤计算,今年预计收入可达50万元。

“产业发展生态化,生态发展产业化。通过精心培育绿色产业,采取统防统治、增施有机肥、老旧果园改造等措施提升柑橘品质,确保果农增收。”华溪镇副镇长陈丽介绍,华溪镇柑橘种植历史悠久,品种丰富,每年从7月—12月均有柑橘上市。目前,华溪镇柑橘种植面积已达2.5万余亩,2017年预计产量6.7万吨,产值2.9亿元,将比去年增加1000万元。

拖卓村生态走廊

随着柑橘产量产值的稳步提升,该镇抢抓机遇延伸柑橘产业链,以市场为导向,推动制造业、服务业、休闲观光旅游业等相关产业发展,实现农业“接二连三”,提高柑橘农产品附加值,做大做强柑橘产业,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目前,柑橘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金果果”。

“栽了橘子,赚得票子,盖起房子,供出才子,买回车子。”一曲“五子登科”的顺口溜传遍了曲江河畔。

柑橘产业

上拖卓村:特色旅游带来新生活

今年3月底,国家民委发布《关于命名第二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通知》,全国共有717个村寨被作为第二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予以命名挂牌,其中,云南113个村寨获命名挂牌,华宁县华溪镇上拖卓村榜上有名。

上拖卓与下拖卓村同属甫甸社区居委会,通过钢索吊桥与北岸华盘路相连,是华溪镇万亩橘园观光路的西大门。

该村四周均被橘子林及栎树林环抱,村内名木古树苍劲有力,道路干净整洁,彝族风情浓郁。全村251人,彝族人口占50.2%,为典型的尼苏支系,服饰主要有“黑包头”,舞蹈有“烟盒舞”“团乐”等,民歌为滇南彝族四大腔的“五山腔”“山药腔”“海菜腔”等,是华宁县特色彝族村寨之一。

2013年,在国家民委和省、市、县民族宗教部门及市旅游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上拖卓村民小组被确定为“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和建设试点”,累计投入资金370万元,实施了进村吊桥加固改造、广场建设、村内排污、路面硬化、亮化、彝族民居特色立面美化等工程,项目于2014年4月开工建设,2014年11月竣工。

经过建设,全面改善了上拖卓村人居环境条件,夯实了彝族民族风情旅游发展基础。同时,通过强化卫生管理和旅游宣传,卫生实行“门前三包”,村民人人做旅游宣传员,促进以生态旅游、乡村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与柑橘为主的第一产业“相辅相成”,2016年末,村民人均收入突破18000元。

“每年七月至次年一月,正是柑橘成熟期,这里盛产早熟蜜橘、椪柑、冰糖橙。来到这里不仅可尝到真正的生态菜,还可赏万亩橘园、体验柑橘采摘的乐趣!”甫甸社区党总支书记单家庭介绍说,在柑橘销售黄金季,村内已有10余家农家乐正常接待外地游客。

其中,百花盛宴作为上拖卓农家乐的一绝,长年可为游客提供村内自产的羊蹄甲花、苦刺花、棠梨花、玉荷花等食用花卉。另外,还有纯正的农家清汤羊肉、牛肉、土鸡等让人回味无穷,还不时能欣赏到丰富多彩的彝家歌舞表演。

通过柑橘产业与生态旅游的有机结合,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如今,曾经过河难、致富艰的上、下拖卓村都已是华宁县内短途休闲娱乐的首选之地,成为全县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民族关系和谐示范村。

(责任编辑 王菁)

猜你喜欢

美丽乡村柑橘彝族
彝族美神故里 生态山水画廊
“荷国”走出的彝族列车长
柑橘家族
彝族传统服饰与现代创新设计
A Review of Studies since the 1980’s on the Tieto-urman Song of the White Wolf
自制咸柑橘润喉去火
美丽乡村要靠富民产业支撑
美丽乡村建设中“三农”媒体的使命与担当
阿尔及利亚将实现柑橘自给自足的目标
印度柑橘产业不景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