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课标下高中化学课堂的有效教学

2017-12-12高雪梅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13期
关键词:有效教学新课标

高雪梅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高中新课程的改革工作也在不断深化,在新课标下我国高中化学教学工作也在顺利的进行。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的寻找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此改变传统教学的弊端,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高中化学是一门较为综合复杂的学科,对于学生来说兴趣的培养、思维模式的转变是至关重要的。然而目前高中部分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还无法深入理解,化学教学工作仍存在诸多问题,只有解决这些问题化学教学工作才能顺利展开。因此,本文从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了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的几点建议,希望对化学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3-0242-02

随着新课程改革工作的持续进行,我国高中化学教学工作充满了新的活力,化学教师应积极转变传统教学思想,改变以往的以讲解课本为主的教学模式,使其学生不在被动地接受学习,而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开拓学生视野,改变学生一成不变的思维模式。另外,化学教师应尽快适應新课程改革带来的变化,对于新课本、新要求、新思想要做到深入理解。然而目前我国高中化学教师的教学模式仍停留在新课标前的状态。对于新课程改革还无所适从,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因此,本文针对我国高中化学教学工作的问题展开了研究和探讨。

一、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教学理念根深蒂固

在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开展下,新的教学理念已经得到许多教师的理解并将其融入到教学工作中,然而在教改的背景下仍有许多教师秉承着传统的教学理念,在实际化学教学中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的教学工作只是一味的注重学生化学知识的讲解,而忽略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方式的改变[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三维目标的确立缺乏统一,三维目标是教育理论中的一个新名词,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传统教学只达到了一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而对于教学方法过于单一,这种单一式传统教学模式使得学生难以在复杂的学习环境中发挥自身的潜能,在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上,化学教师并没有引起重视。这种教学理念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健康发展。

(二)开展课堂活动过于形式化

教学活动的开展对于高中化学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有着很大的帮助,在教学活动中,可以加强学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2]。教学活动有许多种,其中包括谈话式、研讨式、实践式、比赛式以及自主学习式,谈话式教学活动可以增进学生与教师直接的情感,对于学生的价值观的培养有着重要影响;实践活动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合作精神;比赛式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激发学生的潜能等。然而在实际化学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学活动并没有实质性的教学意义。例如教师随意的提出与课堂无关的问题要求学生进行讨论,学生只能被动地营造出热烈的讨论气氛,但实际上却没有进行真正的合作,学生也无法在教学活动中体会到合作的意义,过于形式化的教学活动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没有起到丝毫的作用,表面的合作与思考终究成为过场。

(三)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权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许多教师按照改革要求进行教学方法上改进,然而其结果却是教学效率并没有因教学方法的改革而提升,根本原因就是这些化学教师没有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3]。我国著名教育学者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师对学生来说是极其重要的,最重要的并不是知识的传授,而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寻求知识,发现问题并通过自身的努力解决问题”。在实际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虽然承担起主导责任,课堂的每一环节都经过精心讲解,但学生的想法一味的跟着教师走,教师并没有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教师对知识讲解的较多对学生并没有起到良好的帮助,相反留给学生的思考的时间与空间太小,阻碍了学生作为主体地位作用的发挥[4]。另外教师对学生学习过多的干预会导致学生缺乏创新能力,影响了学生的思维发展,这种情况直接导致了教学成果的不理想。

二、新课标下高中化学课堂的有效教学的几点建议

(一)树立新教学理念

教师是新课程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教师肩负着以人为本,以教育发展为本的重任。新课程改革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师只有树立新教学理念,将新课程改革落到实处,才能推动教育事业改革工作的进行[5]。具体来说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树立新课程观,课程这一词的含义在传统教学中被定义为规范的教学内容,很多教师按照规范教学,课程的内容是固定的。而转变课程观不仅要求课程从封闭走向开放,更要求从文本课程走向体验课程。在化学教学课程中,内容的选择、版面的设计都做了较大改动,而教师对其内容的讲解也有了较大的自由发挥空间,教师与学生不仅是课程的传播者,更是课程的开发者。第二部分为转变教学观,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能够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交流,改变以往的教师传业授课的单一式教学模式,将教学的发展与学生的发展结合在一起,使其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第三部分为转变教师观,教师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新课程改革期望教师能够从讲学模式转变为导学模式,引导学生学习,而不是一味地讲解化学知识。

(二)增加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将教学活动落到实处

教学活动是教学方式的一种,是比较有效实用的教学手段,积极开展化学教学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与思考能力。在实际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与学生进行互动,用恰当的问题作为当堂讨论的题目,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以及主动合作探究学习[6]。另外,教学活动注重的是教师与学生的参与过程,将学生的体验与实践收获的成果进行交流,在交流中使其学生认识分享、合作、探索的乐趣。在课堂活动中,教师应注重的是学生所面临的困难,对于问题的出现需要哪些帮助,需要哪些指导,并根据所发现的情况对其教学方案进行改进,补充新的知识点或其他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探索与创新精神。还有,教学活动的开展使得教师从传播者转变为参与者,问题的返发现与解决由化学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也相交于往常较多起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真正体现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民主与平等,同时也加强了学生社会实践能力,从而促进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总而言之,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应摒弃形式化,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使其学生的合作精神得到提升,有利于学生未来的健康发展。

(三)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

在化学课程学习过程中,教师的过多参与可能会阻碍学生思想的拓展,在学生的世界里,学生渴望被认同,期望自己获得成功。教师应将学习主动权交还给学生,使其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主动探索知识[7]。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的思想被教师的思想同化,教师讲的太多,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相对较少,阻碍了学生作为主体作用的发挥。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营造民主合作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并主动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条件。教师要做得就是使其学生亲近化学、了解化学、喜欢化学,以此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突出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提倡开放多样的教学形式,摆脱以往的封闭、单一的传统教学方法,切实脱离学生围着教师转的现象,重视学生的兴趣,讲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积极的参加教学活动,并从中获取知识与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

三、结论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都需要大量的人才,因此教师应担负起培养人才的重任,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转变学生传统的思维模式,以学生为主,遵循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不断完善自身的能力,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然而目前我国化学教学过程中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因此本文针对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树立新教学理念、增加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動、将教学活动落到实处、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三点建议,以此解决高中化学课堂的教学问题,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闫婷婷.高中化学探究实验的教学设计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7,10(41):1-2.

[2]王丽英.打造高中化学创新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7,25(28):32-33.

[3]杨正斌.浅析高中化学创新教学策略[J].学周刊,2017,22(28):34-35.

[4]凌泽登.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师的角色转变[J].劳动保障世界,2017,30(27):15.

[5]赵元霞.构建高中化学微课生态系统策略[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15(13):45-46.

[6]张永英.如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1(09):130.

[7]王莉.浅议高中化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2017,21(23):62.

猜你喜欢

有效教学新课标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基于新课标的历史复习深度教学
融入情境 落实新课标 凸显地理实践力——以骑行青藏为例
基于新课标的历史复习深度教学
初中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
走进农村课堂 实施有效教学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