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资本视域下政府与民众关系探究

2017-12-12谢阶玉

大观 2017年9期
关键词:社会资本民众政府

摘要:经济的快速发展使民众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这也使得民众对政府的工作有了更高的期望。本文阐述了政府与民众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民生问题突出、政府公信力令人担忧、政府与民众间沟通不足等问题,并分析了问题存在的原因。通过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本文主要是从社会资本的角度提出解决措施,建议政府首先要培育政府社会资本,民众也要加强民间社会资本的建设。在政府与民众双方的共同努力下改善政府与民众的关系。

关键词:社会资本;政府;民众

一、政府与民众之间存在的问题

(一)民生问题突出

民生问题简单的说就是指与民众的衣、食、住、行等密切相关的问题。虽然自十六大以来,党和政府一直致力于改善民生。但随着经济的发展,民众的需求不再仅仅局限于解决基本温饱问题,民众对住房、医疗、收入等有了更高的期望。2014年国家统计局伊春调查队就民众关注的民生问题进行了全市抽样调查,调查数据如下图:

受异化政绩观的影响,政府主要将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到经济领域,相比之下,对公共服务的投入明显不足,这使得民生问题越来越突出。在继承十六大和十七大的基础上,十八大报告也不断指出目前我国民生问题的多样性、复杂性,以及解决民生的重要性,如“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二)政府公信力令人擔忧

根据《小康》杂志社2015年的调查数据显示,从2005年到2015年,政府公信力一直在上升,且上升幅度大于人际信用与企业信用,数据如下图:

但在“最让人担忧的五大问题”排行榜中,政府公信力也是居高不下,占48.9%,比位居第二的人际信用多了8.8%,政府公信力总体来说不高。[3]我国政府公信力不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不健全。我国于2008年5月1日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该条例的目的在于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便于民众在生活、生产中更好地利用政府信息。但许多政府只是公开了办事流程、办事费用等,对于一些政策、决定等并未公开,特别是一些听证会依然是走流程。第二,相对于政府的言论,民众更相信媒体与传言。2011年3月日本大地震导致核泄漏,有人谣传以后产的海盐都不安全,媒体也跟着起哄,结果导致“盐慌”。尽管中央新闻联播及地方新闻联播一再强调这些都是谣言,也一再强调我国市场上大部分都是井矿盐,不会受海水污染,但这不仅不能阻止“盐慌”,反而使“盐慌”愈演愈烈。第三,民众对政府态度冷漠。2017年湖南新邵县某村发生一起命案,落选书记因阻挠新村改造被当选书记打死。然而网友的态度却令人意外,他们既不同情逝者,但也不支持当选书记,其中还包括新邵县当地的网友。在他们看来,这只不过是政府内部利益分配不均导致的悲剧,与是否真正关心民众利益没有任何关系。

(三)政府与民众之间沟通不足

一方面,政府信息不公开,或者公开不及时,导致民众对政府产生误解。如2003年浙江省青田县政府在滩坑水电站移民刚开始时对移民的许多信息没有公开,如民众应该移到哪?移民安置费又是怎么安排?对于不同的群体其利益补偿都有什么样的政策?这些问题都没有向民众说清楚,这不仅导致了民众对政府政策不理解,并很快就激发了多起大规模群众性事件。[4]另一方面,基于民众不信任政府,因此在利益诉求表达方面民众更倾向于私底下抱怨,遇到问题时更愿意与政府产生直接的冲突,而不是寻找政府的帮助、希冀通过与政府的沟通解决问题。

二、导致政府与民众关系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政府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履行不足

无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有质的飞跃,人民的生活水平也从解决温饱问题上升到达到基本小康,更多的人能够享受改革发展的红利。但政府在履行经济职能的同时却忽略了社会公共服务职能。社会公共服务职能的忽略“造成公共产品供给缺失,官员的权利观、政绩观异化,没有真正做到权力服务人民,权力为人民谋取利益。”[5]一方面,公共产品供给的缺失使得民众接受教育、医疗服务及其它社会保障等权利得不到保障。官员政绩观异化,片面追求经济发展,不顾民众的呼声、环境的保护。这使得教育、收入、环境污染等民生问题不断产生并恶化。另一方面,官员权力观的异化,使得官员为了谋求自身的利益不断损害民众的合法权利,走向贪污腐败的不归路。贪污腐败不仅损害民众的利益,同时也损害着政府的形象,导致政府公信力不高,使民众不相信政府,遇到问题不与政府沟通,更愿意通过暴力的方式解决问题。

(二)“政府本位”观念根深蒂固

2004年温家宝同志在听取陕西代表团意见时指出,“职能转变是我们政府改革的一项重大任务……把应该交给企业、中介机构、市场的事情交出去,政府集中精力抓大事。”[6]政府不再从微观进行经济管理,或对经济进行直接的干预,而是对经济进行宏观调节。更严重的是许多政府仍是站在政府和企业的角度制定政策以及管理,很少考虑到被管理者的需求及意见。近些年来,暴力拆迁的新闻层出不穷,如2016年河北发生的一件强拆人命案。因拆迁赔偿款未能谈妥,一户付姓村民不愿搬走,因此经常遭到拆迁方骚扰,最终拆迁方与付姓村民的矛盾爆发,导致悲剧发生。政府不站在民众的角度思考问题,仅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压制民众的利益诉求,只会使政府与民众的矛盾激化。

(三)民众政治素养有待提高

一方面,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人民的生活得到很大提高,权利意识也逐渐觉醒,但是责任意识没有跟上权利意识的步伐,许多人片面追求个人利益而忽略了他人利益。例如,一些商家为了盈利而生产假冒伪劣、不安全的产品。2016年1月国家食品药品管理总局曝出35家餐饮食品含有罂粟壳成分,其中还包括受大众喜爱的周黑鸭。另一方面,民众的政治态度过于冷漠,对于长远利益,民众更在乎个人眼前的利益。政府在决策的过程中更多的是考虑民众的长远利益,但这很难得到民众的理解,特别是那些暂时得不到好处的民众的认可。

总的来说,政府与民众之间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究其根本是政府与民众之间没有建立社会资本。“普特南这样界定社会资本:‘社会资本……指的是社会组织的特征,例如信任、规范和网络,他们能够通过推动协调的行动来提高社会的效率。”[7]奥斯特罗姆认为“社会资本是关于互动模式的共享知识、理解、规范、规则和期望……”[8]在前人的基础上,社会学家科利尔进一步将社会资本分为政府社会资本与民间社会资本。因此,本文主要是从社会资本的这两种角度探讨解决政府与民众关系问题的措施。

三、解决政府与民众关系问题的措施

(一)培育政府社会资本

政府社会资本其核心表现与社会资本一样,主要是信任、规范与参与网络。信任是政府做好工作、推进政策顺利实施的前提。一方面,政府应该从“政府本位”观念转变为“社会本位”,从宏观调整经济,不再对经济进行直接的干预,同时履行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加大对教育、医疗、住房的投入比例,以达到解决民生问题的目的。另一方面,政府切勿实行“双标”,即切勿对民众与政府工作人员实行不同的标准,以及政府的实际行动应与规章制度、政策一致,切勿说一套做一套。如前些年频频曝出民众上访被当地政府围追暴打的事,我国允许民众信访,但许多政府未能很好地处理此类事情,导致民众對政府不信任。规范除了有正式的制度外,也有非正式的制度。这里的规范指的是非正式的制度,是人与人之间在相互交往的过程中形成的共识。政府按照规章制度办事,不实行特权,一心一意为民众谋发展,在无形中便会在政府与民众之间形成一种共识。这种共识使民众相信遵守规范便能获利,违背规范的话,利益就会受损。政府应鼓励民众参与政策的决策过程及监督政府的行为,使民众与政府有更多的沟通,在政府与民众之间形成参与网络。例如政府将信息及时、具体地公开,听证会、选举等不再是走流程。

(二)加快推进“民众道德建设工程”

民间社会资本主要“包括共同的价值、规范、非正式沟通网络以及社团型成员资格等方面。”[9]改革开放以来,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入侵不断地破坏我们传统的社会规范,与此同时,新的社会规范尚未确立,这使得民众陷入无序、混乱的状态。民众事事以自我的利益为标准,即个人主义。我国一直有道德文化教育的传统,特别是新世纪以来,党和政府都非常重视民众道德建设。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十八大首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体化,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有效地规范、整合社会上多种、混乱的思想,在民众之间形成一种符合社会道德的共识。[10]因此,应该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并将之落到实处,在民众之间形成共同的价值和规范,使民众理解政府的工作,有序、合理地参与政治生活。

(三)推进社会组织的发展

社会组织在推进民众与政府之间对话、增强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政府应该大力推进社会组织的发展。具体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推进:第一,政府应适当的放权,将一些具体工作交由社会组织去做。另外,政府可以通过购买社会组织的服务来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强调社会组织的重要性。2016年12月1日,财政部与民政部共同出台了《关于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支持社会组织培育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称《指导意见》)。该《指导意见》的出台,为推进社会组织的健康发展,转变政府职能具有重要意义。第二,加快推进《社会组织法》的立法进程,使社会组织的运行有法可依。到目前为止,我国没有一部关于社会组织的法律,只有《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基金会管理条例》等法规,并且这些法规也还不完善,存在诸多不足。因此,为了使社会组织更好地发挥其作用,应该加快《社会组织法》的进程,完善相关法规。

政府与民众关系问题的解决,政府与民众两者都应该做出努力。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民众生活质量的进一步提升,不仅仅要着眼于经济的发展,要重要的是政府与民众关系问题的改善,政府转变观念,建设“服务型政府”,民众积极参与政治生活。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伊春调查队.2014年全市民众关注的民生问题调查[N].伊春日报,2015-1-17.

[2][3]鄂璠.2015中国信用小康指数:71.7[J/OL].http://www.chxk.com.cn/zhishu.asp.2015-08-09.

[4]王其迈,姜文娅.从冲突走向合作:政府与民众的利益关系解析——以浙江省青田县滩坑移民为例[J].政治研究,2009:55-57.

[5]王孙旺.当代中国民生问题的政治学分析[D].广西师范大学,2015.

[6]李淑国.温家宝总理眼中的政府职能与服务型政府建设[J/OL].http://www.chinanews.com/news/2004year/2004-06-29/26/454013.shtml.2004-6-29.

[7]曹荣湘.走出囚徒困境:社会资本与制度分析[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295.

[8][美]A.奥斯特罗姆.流行的狂热抑或基本概念[C].曹荣湘编选.走出囚徒困境:社会资本与制度分析[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27.

[9]曹荣湘.走出囚徒困境:社会资本与制度分析[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296.

[10]刘根旺,吴云志.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公民道德建设[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3):105.

作者简介:谢阶玉(1991-),女,湖南衡阳人,海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师,研究生,研究方向:政治学理论。

猜你喜欢

社会资本民众政府
乌克兰当地民众撤离
爬绳子上船(环球360°)
省级政府金融权力榜
对当前我国推进PPP模式的探讨
互联网金融与PPP模式在基础设施领域的应用探讨
谁造成了不明真相
圣诞礼物
完形填空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