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情景再现在历史纪录片中的运用

2017-12-12陈曾

大观 2017年9期
关键词:叙述表达

陈曾

摘要:“情景再现”作为纪录片创作手法之一,这种创作手法的出现大大拓宽了纪录片的题材领域,尤其是在历史纪录片中的广泛应用。文章以大型历史纪录片《楚国八百年》为例,从影像表达、完善叙述、主题表现、审美价值这四个方面阐述“情景再现”在历史人文纪录片中的重要功能。

关键词:情景再现;表达;叙述

记录片从来都是真实地回溯历史与关照现实,蕴含大量的知识信息与深度的社会思考,但关于“情景再现”在纪录片中存在的问题却一直争论不休。虽然如此,但至少没有人在纪录片是否可以用虚拟的“情景再现”手法表达真实的历史这个问题上踌躇了。“情景再现”作为纪录片众多表现方式中的一种,它本身并不会动摇纪录片的真实性。“‘场景重建是借助各种现代化技术手段重建现今社会肉眼无法观看到的场景,它包括用电脑合成的方式复活已经消失的文物古迹、通过技术展现人类无法直接用肉眼看到的宇宙星空、借助電脑特技动画复活已经消失的人物等。因此,在人类学纪录片的创作中,手法的运用逐渐出现多元化的趋势。但是,人类学纪录片一定要避免在拍摄过程中一些“再构成”手段的任意运用。”[1]合理的“情景再现”不仅能够加强和丰富纪录片内容的表达,还将提升整部作品的内涵和审美。

由中央电视台和湖北广播电视台联合出品的大型历史文化纪录片《楚国八百年》,抱着谨慎与求实的态度大胆尝试,在拍摄过程中运用了“情景再现”的手法来加强对时代背景的烘托和人物、事件的刻画,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成为本片的一大亮点。因此,认识到“情景再现”对纪录片的表达和提升确有裨益。

一、“让画面言说”——加强影片的影像表达

“纪录片从电影胶片到数字电视的转变都是以画面和声音为媒介,以声画造型为传播方式再现和反映生活的一种屏幕艺术形态,作为人类文化的载体之一,纪录片的重要使命就是要努力把各种文化形式、文化内容都用影像的方式表达出来。”[2]然而,在传统历史类题材纪录片口述加图片资料的单一叙述中,如果去掉语言就只剩下历史遗迹、人物和风景照片,这些影像实际上只是充当了声音的简单附庸,处于基本“失语”状态。“情景再现”的运用为打破这种状态提供了一个有效渠道,它以其自身的影像化语境,使纪录片中的影像拥有了独立的语言地位,加强了影片的影像表达功能,让纪录片在面对历史文化题材的时候也能够坚持“让画面说话”。

为了做到“让画面说话”,让影像承载更多的信息,纪录片的编导们费尽苦心地在“情景再现”的实践中寻找出路。例如《楚国八百年》中有一段再现熊绎驱车赶往周朝朝拜时的历史场景,尽管坐的是极其简陋的柴车,且道路未辟,泥泞不堪。随着柴车摇摇晃晃地不断前进,熊绎脸上的自豪与喜悦之情也越发明显。这段“情景再现”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天气是阴沉的,周围是茫茫枯草树木,泥泞的小路,破旧的柴车,一片萧败之景中熊绎遮掩不住的兴奋之情点亮了整个画面,仅是通过这些简单物象的对比完成了对事件的描述,仅仅几秒时间却突出展现了熊绎对中原大地的的欣然向往之情和对即将受封的迫切,可谓是“让画面说话”简洁而又生动的一例。

“进入新读图时代,观众要求纪录片不仅仅要镜头好看、观赏性强,而且还要给人一种“进入”历史事件的感觉”[3]“情景再现”的运用恰好给纪录片营造一种可感知、可体验的影像化语境。

二、“还原第一现场”——完善影片的叙述功能

“情景再现”是电视工作者面对历史缺憾的一种无奈的选择。客观地说,“情景再现"之所以能在纪录片中找到生存土壤,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原始影像资料的匮乏,这一点在历史追溯回眸类的纪录片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历史类纪录片要将文献记载下的历史鲜活、生动地展现出来,对历史进行重新叙述,然而,历史却如同一个寡言少语的老人,给我们留下的往往是只言片语的文字记载,甚至往往干脆留下一个个历史断点。历史不可重来,重新拍摄过去发生的事件显然不可能,在这种完全不能再补拍到任何相关的影像资料素材的情况下,我们只有通过严谨的史料考证,将影片涉及到的关键性和核心性事件通过情景再现的方式展现出来,使影片对整个历史事件的阐释完整、连贯。

《楚国八百年》在讲述楚人立国时根据《春秋》相关记载的细致挖掘,重现了楚人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历史场景。场景通过大雨倾盆下的鞭打驱逐,老弱病残悬臂攀岩,深山老林中的穿行,寒风凛冽下跋涉以及众人登顶望见开阔平原的欢庆等场面的编排,诉说了楚人悲惨的身世和他们隐忍、顽强的性格。又通过山林打猎,征服丘陵,开垦农田,禾苗茁壮成长的画面,展现了一幅楚人辛勤地建设家园的生动画面。这段场景的再现也非常重视宏观场景重现与微观局部暗示的结合。例如,在拍摄楚人建设家园的各个画面时,总有一轮暖阳普照大地,用温暖明快地色调和快速拉推的镜头,巧妙地预示了将来楚国如日中天的盛况,以及展现楚人朝气蓬勃、信心满怀的精神风貌。这些“情景再现”的部分还特意使用非具象的动画剪影,在将远逝的历史情境营造出强烈的“现在时”时空感的同时,又不会使观众产生迷惑,可以说,“情景再现”的运用对这段历史的叙事起到了一定的支撑作用。

由此可见,“情景再现”运用得当不仅可弥补缺乏历史影像资料的不足,而且能使存留的少量零碎历史遗迹显得连贯而生动,能使沉寂的远古人物和历史场景鲜活起来。

三、刻画情感世界——突出影片的主题表现

事实上,绝大多数的史学记载都摒弃了人们的历史情感,所以,纪录片无法完整重现的除了远逝的历史时空,还有历史人物无法琢磨的内心世界。然而,人物的内心世界对于我们理解和感知历史确又是至关重要的,每个人实际上都是通过历史情感与自我情感的互动来理解和感知历史的。“情景再现”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纪录片难以把内部心理表现出来的困难,它所搬演或扮演的不仅仅是客观的历史场景,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再现主观的情境,表达必要的情感。

《楚国八百年》是一部以人物为线索,记录了楚国由盛及衰的八百年历史,展现楚国文化风貌的历史类纪录片,人物情感世界的刻画对于这部影片来说是至关重要的。除了背景解说和声音渲染之外,本片也尝试用“情景再现”的方式刻画人物的情感。例如,在对楚武王人熊恽人物性格的刻画上,影片多次出现青年时期的楚武王勒马徘徊在楚国边境的镜头,这个镜头中楚武王那双充满了欲望的眼神让人印象极为深刻,他渴望权利,细微的眼神中传达出了对中原的狼贪虎视。再如,齐桓公带领八国联军包围楚国都城时,摇曳的烛影中楚武王时而低首沉思,时而负手徘徊,即使兵临城下,楚武王也不乱阵脚,脸上更不见丝毫惧怕之色。这两个镜头不仅叙述了雄心壮志,不惧强权的楚武王在大兵压境时临危不乱,机智地派出楚国使臣屈原化解危机的历史事件,也通过楚武王坚定的眼神和在帷幕中挺直的背影等细节的处理让我们对历代楚国国君野心勃勃的形象和刚烈勇猛的性格有了一个直观的把握。endprint

“情景再现”对人物情感世界的刻画引起了观众感官上的共鸣,创作者与观众互动中完成了整个传达过程,这既需要创作者凝炼出恰当的意象,又需要观众充分发挥想象力,人物情感的“再现”对创作者和观众提出了双重要求。就《楚国八百年》的创作而言,必须承认:在如何更加恰当地使用“情景再现”,对人物情感世界进行更加深入、准确地把握这一问题上,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四、真實与美学——提升影片的审美价值

“纪录片的审美价值正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人们在接受纪录片是艺术的同时,也就接受了纪录片是有审美价值的,且必须像其他艺术一样,把审美作为最高使命和最高境界,通过美的建构提升精神创造生活。缺乏审美价值的作品必然是拙劣的且很快会被社会淘汰,其认识作用教育作用都无从说起……”[4]由此可见,审美价值应该是优秀纪录片必须追求的境界。《楚国八百年》在讲述居住在中原的楚人为何得名为“楚”时,镜头先是在一间古朴的书房中推向书案上展开的简牍,当镜头缓慢拉近简牍上的文字时,文字里跑出来若干个人形黑影,镜头随着人影移行进入丘陵,当人影在丘陵的灌木中跋涉时,脚下的土地又变成了地图。画面中以褐色、黄色、墨色为主的色调营造了一种古雅的视觉氛围,而从文字中走出小人这一动画技术的情景应用,极具创意地演示了“楚”字的形成,又让画面有了动静结合的艺术效果。这一情景再现的应用既增强了画面的艺术美感,又视觉化地解读了厚重的历史知识。

“情景再现”也满足为纪录片追求审美价值做出贡献。一部成功利用“情景再现”的纪录片首先具备了形式美,作为编剧、导演精心包装呈现给观众的作品,好的场景画面构图,演员服装、道具以及身形、动作都会带给影片形式上的美感;一部优秀的纪录片也是在运用镜头语言叙事、抒情、追忆,为的是营造一种美的意境,带给观众美的享受,在努力引发观众的共鸣。进一步来讲,历史文化纪录片自身的价值在于它不仅仅是对历史的展现和回顾,更蕴含着普遍的生存价值和道德意义,从而引起了观众普遍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感受,这些情感体验与审美感受便是人文关怀的一种体现。

《楚国八百年》作为展现楚国历史、文化传统的专题纪录片,通过讲述楚国丰功伟绩的国君的典型事迹,意在展现荆楚大地上绵绵不绝的创造力和开拓精神,这种对“以德服人、坚毅、进取”优秀品格的颂扬具有当代价值的人文关怀。如何让“虚拟”的“情景再现”完美地显示纪录片的真实美学,这是时代向纪录片人提出的新要求,在这条探索的道路上我们努力着……

【参考文献】

[1]欧阳宏生.纪录片概论[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

[2]相里林,南金娟.表达与提升——从《陕西故事》看“情景再现”在纪录片中的功能[J].今传媒(学术版),2013(1):88-89.

[3]万秀凤.读图时代·真实性·纪录片的革命——谈纪录片“情景再现”现象[J].电影评介,2006(20).

[4]欧阳宏生.纪录片概论[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endprint

猜你喜欢

叙述表达
漫画文本的“正常态”与“非自然”叙事
简约欧式风格在居住空间中的运用
服装设计中的色彩语言探讨
试论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
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宗教音乐中人文主义精神的展现与表达研究
少点叙述,多点描写
浅析《外婆的日用家当》中叙述的不可靠性
《拯救乳房》对创伤性体验与创伤后成长的书写
施蛰存心理分析小说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