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向“一带一路”家族企业海外拓展模式选择研究

2017-12-10叶楚许长新

经济研究导刊 2017年34期
关键词:家族企业一带一路因素

叶楚,许长新

(河海大学商学院,南京 211100)

面向“一带一路”家族企业海外拓展模式选择研究

(河海大学商学院,南京 211100)

家族企业作为民营企业中的顶梁柱,正面临着全球化背景下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挑战。作为应对全球化影响的策略和延续企业竞争优势的途径,诸多家族企业准备从发展阶段向海外拓展转型。着眼于“一带一路”的背景,梳理当前家族企业海外拓展的机遇和挑战,就市场不完全范式、行为主义范式、市场失败范式的理论基础对比家族企业海外拓展模式,论述家族企业海外拓展应充分考虑到东道国家市场、生产、环境及母国四大外部影响因素和产品技术、服务、生产要素等企业内部影响因素。明确自身国际战略目标,重视海外拓展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充分积累国际化经验,可为中国家族企业海外拓展战略提供路径和策略支持。

家族企业;海外拓展;模式选择;“一带一路”

引言

家族企业在全球经济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越来越多的家族企业在面临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时都选择走出国门的经营方式以寻求新的发展[1]。我国家族企业在遭受近年来经济危机的重创后各项经济指标均有下滑,复杂的市场空间迫使家族企业急需对外拓展。其次,海外拓展是企业实现规模扩张、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绝大多数家族企业处在技术水平较低,缺乏核心竞争力的状态,在如今劳动成本上升、订单不稳定等复杂多变的因素下,家族企业原本的优势已不复存在。因此,家族企业的发展到了转型升级海外拓展的拐点,迫切需要对其海外拓展模式选择进行系统研究。

国外学者对海外拓展模式选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并购、合资上,Marius Ahlbrecht发现,大多数企业选择以低强度方式进入却没有按照国际化阶段理论方式发展[2]。Lopez-Duarte Cristina从文化冲突的角度分析了经济、地理、语言三方面对海外投资模式选择的影响[3]。Anna Marie采用交易成本理论,检验了170家丹麦海外拓展公司进入模式的影响因素及其决策表现[4]。Diego Quer得出,东道国政治风险和文化冲突对模式选择无影响[5]。岳中志选择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分析了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中文化距离、多元化经营对模式选择的影响[6]。吴先明从调节机制、规范机制和模仿机制三个维度,分析了不同制度环境对中国企业海外拓展模式选择的影响[7]。国内学者的研究主体往往是中国上市公司或是民营企业,鲜少有针对我国家族企业海外拓展模式选择的研究。

综上分析,基于前人研究的基础,本文分析“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家族企业海外拓展的机遇和挑战,以国际化理论、国际产品生产周期理论、内部化理论、折中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作为探讨企业海外拓展模式选择的依据,细化家族企业海外拓展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最终得出面向“一带一路”家族企业海外拓展模式选择策略。

一、“一带一路”下家族企业海外拓展的机遇和挑战

(一)机遇

在国际方面,中国综合实力与国际话语权不断提高。2016中国杭州G20峰会的成功举办意味着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与发展中国家将进一步拓展“中国模式”与扩大国际话语权。其次,国际经济结构调整给了家族企业对外拓展的良好机遇。新能源产业、新兴互联网技术、医疗、环保等成了国家战略转移的重点,牢抓科技创新密集与新兴产业是我国家族企业对外拓展的一大机遇。

在国内方面,国家重视产业结构优化。政府重视家族企业发展。2010年国家颁发了鼓励民间健康投资的意见,并在十八大上强调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的支持,这都无一例外地表明了政府和社会对以家族企业为主的民营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视。

“一带一路”,首先,提供了和平的环境。“一带一路”与沿线国家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它将有利于我国家族企业“走出去”。其次,扩大合作空间。“一带一路”贯穿亚欧非大陆,一头是活跃的东亚经济圈,一头是发达的欧洲经济圈,中间广大腹地国家经济发展潜力巨大。再次,提供新的发展模式。“一带一路”倡议的有效实施可以实现沿线国家在交通运输、石油能源、互联网技术、等多领域的合作联通,进一步拓展了我国与相关国家在农业、金融、教育、文化、旅游等多方面的合作,为我国家族企业的海外拓展提供了新的契机。最后,提供便利的交通。对降低各国货物贸易的成本,方便人员的往来、促进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

(二)挑战

由于全球经济回暖缓慢,国际贸易保护措施明显,据我国商务部统计,2015年,共有17个国家(地区)对华启动75起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在2016年特朗普赢得美国大选后问题将变得更加严峻。特朗普当选后,中国将面临被定义为汇率操纵国的风险。一旦确定某国存在汇率操纵,美国将不仅通过IMF向该国政府施加压力,要求调整其汇率政策,更可能通过对该国出口商品征税等贸易手段进行干预,不断升温的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对中美经贸关系造成新冲击,中美贸易摩擦将会加剧。

特朗普的反全球化政策可能同时恶化我国经常账户和金融账户,从而加大人民币贬值压力。局部贸易战可能让中国的贸易盈余受损,经常账户的盈余可能下降。并且特朗普削减企业所得税、对迁回海外利润的美国企业仅一次性课征低至10%的税收的主张可能会吸引美国海外资金更多地回归国内。其次,近年来国际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企业环保标准,低碳经济的兴起将使我国“一带一路”上高能耗产业面临着技术革新、战略转型和市场转型的挑战。

二、家族企业海外拓展模式选择的理论基础

企业选择何种模式才能更加有效地进行海外拓展,是企业进军国际市场模式选择研究中最重要的决策。

Hymer理论是产业组织理论在国际化背景下的应用,Hymer认为,企业选择进入海外的模式是基于市场不完全进行的,跨国公司的垄断优势导致了市场不完全。但Hymer理论没有考虑区位差异这一影响因素,也没有分析跨国企业的合资情况。

行为主义范式是March提出的行为主义理论的深化,行为主义范式认为管理者是有限理性的,投资市场时要避免大额资金、大量资源的投入。Johnson和Vahlne提出的国际化理论从心理距离和经验性知识的角度,阐述了企业的国际化进程。该理论强调,企业选择进入市场的模式受心里距离的影响,资源选择的的模式受经验型知识的影响。

20世纪80年代基于企业理论的市场失败范式成为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主要选择模式。市场失败范式认为,市场高效存在于完美的竞争状态下,一旦市场失败时,企业就成了相对较好的选择。市场失败范式包括交易成本理论、折衷理论和内部化理论三种基础理论。

三、“一带一路”下家族企业海外拓展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及拓展策略

(一)海外拓展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

1.外部因素。本文把影响企业海外拓展的外部因素归为东道国家市场因素、生产因素、环境因素以及国内因素四类。(1)东道国家市场因素。市场容量是影响进行海外拓展模式选择的主要因素之一,“一带一路”上销售额较低、盈亏平衡的家族企业如代理商、经销商等适合较小的市场。(2)东道国家生产因素。目标市场生产因素包括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和工业基础设施(比如交通运输、供电供水系统、土地、原材料等等),劳动力及其他生产要素。全部生产要素的成本、数量、质量等影响着海外拓展模式的选择,同时因素自身也相互影响。(3)东道国家环境因素。东道国家的外部经济环境决定了企业是否可以顺利的进入市场,可以采取何种方式进入市场,外部经济关系的改变决定了国际贸易方针和投资走向。东道国的政治环境如企业在进行海外拓展时面对高关税、严格的进口配额等贸易壁垒都对采取“走出去”模式造成影响。(4)母国因素。一般来说,当准备进行海外拓展的家族企业所在行业市场容量较大,那么企业首选在国内发展,当有一定规模和实力并且规模实力受限于国内市场时,企业开始寻求海外扩张,并且倾向于投资模式。

2.企业自身因素。企业的海外拓展从根本上来讲取决于企业的自身因素而非外部因素,企业内部因素对海外拓展模式选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产品生产要素和产品差异。对于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的产品偏向以投资式进入劳动力和资源丰富且廉价的发展中国家,资本密集型产品适合进入发达国家。差异产品在技术、功能、造型等方面具有优势不易效仿,此类产品即使选择需承担高运输成本和关税的出口模式进入仍在定价是有较大优势。(2)产品技术。技术密集型产品为技术保密一般采取投资进入模式以获取垄断利润。与非同类产品相比,技术密集度高的产品使企业有条件在东道国家选择许可进入模式。一般而言,工业品技术难度高于消费品,工业品更倾向于选择许可模式进入,品牌名气较大的消费品也可以选择商标许可模式进入。(3)服务性产品首先企业需确定自身在海外提供服务的路径。服务本身的不可生产性致使产品不能先进行生产再出口海外,此时服务性家族企业可以选择授权专营、建立分公司或子公司、直接对外签署服务合同等模式。若企业自身是对售后服务有高技术要求的公司,尤其是工业品的出口会对出口企业服务造成困难。因此,此类服务密集型公司偏向于采用设立子公司或分公司的海外进入模式。

(二)海外拓展模式选择策略

1.需要家族企业明确自身在国际市场的战略目标。在战略方面企业应注意国际战略与企业总体战略的相互协同,如果国内市场和海外市场两者各自为战,那么势必会耽误海外战略的开展,影响企业总体战略的实现。因此,家族企业国际化战略的成功实施有赖于决策的规范性和正式性,虽然家族企业普遍都能够通过国际化来提升企业的绩效,但是只有建立了正式决策机制的家族企业,才能够最大限度地从国际化战略中获益。

2.本土家族企业需要重视海外拓展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不同东道国,不同的政治政策环境,不同的市场及经济环境,如何处置、整合东道国不同的文化差异和管理冲突都是企业在对外扩张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家族企业不能盲目对外拓展,需要充分积累跨国公司在不同国家经营多年的国际化经验。韩国、日本众多家族企业如三得利、松下、丰田家族成功海外拓展并经营多年充分累积的国际化经验是国内家族企业梦寐以求的宝贵财富,也是今后我国家族企业进行海外竞争的优势。

合理有效的国际人力资源支持体系是保障家族企业的国际经营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世界华商研究中心康荣平研究员,通过对《康氏族谱》等文献资料的考证发现,康百万家族传承了12代,历时四百余年,是中国历史上最为长寿的大型家族企业,康百万通过栈房制、相公制和柜先制等独特的公司治理模式来管理家族企业,使得企业能够不断壮大、经久不衰。清朝康百万家族的治理模式说明,家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样需要合理、完善的人力资源支持,即使在海外经营中仍需优化海外人力资源,构建合理的人力资源体系,制定与国际化战略、企业总体战略相协调的人力资源战略。

结语

在“一带一路”的利好背景下,企业海外拓展模式本身并无优劣之说,关键在于家族企业能否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走出去方式。实际上,以上划分的三种对外拓展模式及相应的策略只是为了给有海外拓展想法的家族企业一个理论梳理与经验说明,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每种方式皆有融合之处。家族企业能否更好地迎接海外拓展的新挑战,家族企业固有的“家文化”特征、拓展模式的选择和企业自身的发展状况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我国的世界地位不断提高,“一带一路”建设带来了良好的海外拓展契机,家族企业依然面临着强势的国际竞争压力和瞬息万变的内外部经营环境。家族企业只有在兼备传承和创新的基础上,主动调整以适应国际环境的变化,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做到知己知彼,量力而行,才能完成向跨国企业转型的战略目标。

[1]李军,杨学儒,檀宏斌.家族企业国际化研究综述及未来展望[J].南方经济,2016,(5):62-86.

[2]Ahlbrecht M,Eckert S.Venturing Early or Following Late?[J].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Review,2013:1-24.

[3]Lopez-Duarte C,Vidal-Suarez M.Cultural distance and the choice between wholly owned subsidiaries and joint ventures[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13,(8):1160-1170.

[4]Ulrich AM D,Boyd B,Hellenes S.Financial Performance of Entry Mode Decisions:Effects of Control in an Internationalization Context[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usiness and Management,2012,(24):12.

[5]Quer D,Claver E,Rienda L.Political risk,cultural distance,and 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Empirical evidence from large Chinese firms[J].Asia Pacific Journal of Management,2012,(4):1089-1104.

[6]岳中志,付竹,等.中国企业OFDI进入模式的选择研究——基于交易成本理论的实证检验[J].财经论丛,2011,(6):3.

[7]吴先明.制度环境与我国企业海外投资进入模式[J].经济管理,2011,(4):68-79.

Research on Overseas Expansion Mode Selection of Family Enterprises Based on“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s”Strategy

YE Chu-meng,XU Chang-xin
(Business School ofHohai University,Nanjing211100,China)

As the pillar of private enterprises,family enterprises are facing the challenge of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in the background ofglobalization.As a strategytodeal with the impact ofglobalization and the waytoextend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enterprises,many family enterprises to expand from the development stage to overseas expansion.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strategic background of“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s”,combing th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of family enterprises overseas expansion,and comparing the overseas expansion mode of family enterprises with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market imperfect paradigm,behaviorism paradigm and market failure paradigm,Should take full account of the host country market,production,environment and home these four external factors and product technology,services,factors of production and other internal factors.It is necessary to clarify its international strategic objectives and attach importance tothe factors influencingthe choice ofoverseas expansion mode.The full accumulation ofinternational experience can provide a path and strategysupport for the overseas expansion strategyofChinese familyenterprises.

familybusiness;overseas expansion;mode selection;“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s”

F276

A

1673-291X(2017)34-0165-04

2017-04-10

叶楚(1993-),女,江苏南京人,硕士研究生,从事技术经济及管理研究;许长新(1963-),男,江苏扬州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

[责任编辑 史丽丽]

猜你喜欢

家族企业一带一路因素
腹部胀气的饮食因素
四大因素致牛肉价小幅回落
德家族企业风光不再
家族企业创新:前因、调节与结果
家族企业价值传承的困境与路径选择
数据
短道速滑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流星花园》的流行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