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商务英语翻译人才培养模式对陕西省外向型经济发展的促进分析

2017-12-10赵伟鹏

经济研究导刊 2017年34期
关键词:商务英语陕西省人才

赵伟鹏

(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西安 710014)

商务英语翻译人才培养模式对陕西省外向型经济发展的促进分析

赵伟鹏

(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西安 710014)

为了促进陕西省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商务英语翻译人才培养模式应该以服务于外向型经济发展为根本出发点。在这一背景下,探讨商务英语翻译人才的培养模式,以期最终培养与企业岗位需求零差异的商务英语翻译人才,更好地服务于地区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商务英语翻译;陕西省;外向型经济

陕西省201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积极主动扩大对外开放。面对国际环境新变化和国内发展新要求,要进一步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国家发展需要高水平的大学培养创新型人才,也需要中西部地区的高校培养大量复合型专业技术型人才。所以,要把培养各类人才上升成为国家战略,国家要从高等教育的整体布局出发,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有效推动地区的高等教育发展。本文以陕西省为例,分析商务英语翻译人才培养模式对陕西省外向型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一、外向型经济的定义

外向型经济是指一个地区或者国家为了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以国际市场需求为中心,以扩大贸易出口为指导,通过参与全球价值链的分工所构建的经济运行体系。根据相关的经济理论可知,生产的高度社会化促使国家或地区在追求最大经济利益的基础之上,采取对外开放措施,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科学技术,吸引国外的资金投入,以国际惯例为指导,主动参与国际分工,才能实现国内外的技术、资金等要素在市场经济中的双向流动,促进国内外市场的高效对接和融合,最终推动地区经济的发展,使其更好地融入国际社会分工中。纵观各国的经济发展史可知,不论任何国家或地区,只有在积极参与国际经济交流与分工的基础之上,才能利用全球经济市场的发展更好地促进地区或本国经济的发展。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实施,尤其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我国的信息技术发展十分迅速,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快,进出口贸易总额逐年增加,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外向度水平不断提高。面对国际经济发展带来的发展机遇,各个地区都在积极制定措施探索经济发展的开放之路,努力融入国际经济中,提升地区经济外向度,不少沿海省市的经济外向度已经超过50%。事实证明,如果该地区的经济外向度越高,则该地区的经济发展越好。虽然我国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内陆地区与沿海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较大。因此,一些经济发展欠发达地区正在积极从外向型经济发展上寻求突破口,进而探索出一条和谐发展、集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思路。

二、商务英语翻译人才促进陕西省外向型经济发展

1.陕西省外向型经济发展现状。虽然我国很早就实施了改革开放战略,但是由于陕西省受到地理条件等因素的限制,导致其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存在较大的差距。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西部大开放战略、“一带一路”建设的全面实施,陕西省提出了“以开放促开发,以开发求发展”的开放带动战略。当前,陕西省经济和社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经济外向度不断提升,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成效明显,发展势头保持良好。根据西安海关统计可知,2016年陕西省进出口总值1 974.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2%,高于全国5.1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国第二,西部第一。据商务部门统计,2016年陕西省新批外商投资企业116家,同比增长3.6%,实际利用外资50.1亿美元,同比增长8.5%。同时,外汇局陕西省分局2016年四季度全省52家进出口重点企业问卷调查显示,全省出口企业经营基本稳定,出口销量、在手订单呈逐季增长的态势,大多数的出口企业对未来发展预期较为乐观。近日,陕西省印发了《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市场准入“多证合一、多项联办”改革工作方案》,要求西安、杨凌、西咸等地开展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市场准入制度创新,整合区内行政审批、备案事项,推进“多证合一、多项联办”审批模式,推动陕西自贸区快速发展。同时,搭建开放型经济发展平台,口岸、保税区、电子商务等功能性开放平台等在内的各类平台建设。

2.商务英语翻译人才促进陕西省外向型经济发展。创新是引领国家发展的第一动力,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人才是一切创新创造活动的活载体,是知识的生产者、传播者和运用者,创新需要人才的支撑,未来竞争最根本的是人才的竞争。一个国家的竞争,归根结底,取决于这个国家人才。经济的发展需要人才来实现,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更是离不开英语翻译人才。因此,为了促进陕西省外向型经济的发展,需要瞄准产业建设,为产业发展提供英语人才,要紧贴外向型经济发展实际,深入实施重点人才项目,实施重点产业英语翻译人才聚集工程、优秀英语翻译人才培养工程、人才发展平台建设工程,营造吸引人才、发展人才的良好氛围。

三、陕西省高校商务英语翻译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陕西省历史文化悠久,底蕴深厚,发展势头十分强劲,已成为中外合作的重要地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其需要与世界接轨,日益繁荣的文化产业需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这都需要通过翻译来实现,翻译对于文化交流、贸易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对翻译人才的质量和数量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基于此,对陕西省商务英语翻译人才需求状况进行调查,以探讨陕西省高校商务英语翻译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1.人才培养定位质量不高,数量不足。当前,地方高校商务英语翻译人才培养的主要是文学型的英语人才,学生的知识结构偏向于英语语言文学,缺乏实际的翻译知识技能和技巧,单纯的英语语言文学知识偏重于理论,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中,岗位能力相对欠缺,对于一些专业的英语翻译领域,如医学、法律、旅游、科技、经贸等翻译相对薄弱,高校商务英语翻译人才培养存在质量不高,数量不足等问题。因此,英语专业学生应该拓展学习领域,满足经济外向型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

2.英语翻译课堂教学模式需要创新。当前,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仍然以“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实际参与英语翻译的机会较少,虽然学生的理论知识十分丰富,但是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十分薄弱。由于翻译课程的实践性较强,课堂教学模式应以学生为中心,在理论学习基础上,通过大量真实的口、笔译案例分析,实训训练和社会实践,帮助学生发现、解决翻译实践问题,提高学生口、笔译技能,英语专业的翻译课程课堂教学模式有待改革和创新。

四、外向型经济视角下商务英语翻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1.以市场为导向定位商务英语翻译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结合陕西省区域经济的发展特点和用人单位的相关市场需求,以涉外商务职业岗位群为基础,对西安等涉外经贸企事业单位相关岗位从业人员、行业内专家等进行论证。根据调研和论证结果可知,为了促进外向型经济的发展,需要了解用人单位的市场需求,提高与国际商务、国际贸易职业领域及岗位需求相适应的商务英语翻译能力。同时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以涉外商务英语翻译职业岗位所需要的能力为主线,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科学分析商务英语翻译职业岗位需要的人才知识、素质结构、能力,以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商务英语翻译人才为导向,在学生具有扎实的英汉语言基本功的基础之上,开阔学生的国际视野,丰富相关的国际商务知识课程,使他们熟悉商务活动规则,提高人文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成为为国际商务活动提供专业翻译服务的高端人才。

2.加强校企合作,实行订单式培养。校企合作及订单培养是学院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订单培养是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校企合作、订单培养是学校办学及发展的生命力所在,也是促进学院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通过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可以提升高校办学质量、保证精准就业、扩大招生吸引力、激发办学活力。因此,为了培养出企业需要的商务英语翻译人才,可以加强校企合作,实行订单式培养,充分发挥企业和学校的特点,了解企业的人才培养规格和用人需求,形成企业和高校人才培养、就业的良好对接。高校商务英语翻译人才培养中的校企合作形式包括:(1)实习基地的资深译员受聘成为高校翻译专业兼职教师,全程参与商务英语翻译人才的培养,职责包括举办开学讲座、主讲专业翻译课程、指导学生现场实习;(2)商务英语专业教师受聘企业的兼职翻译,为企业发展出谋划策,参与企业的翻译项目,指导学生实习;(3)学生到实习基地见习、实习、上课、实际承担翻译任务。此外,还可以成立“涉外商务英语翻译中心”与企业进行实质性的翻译业务合作,企业可在校内设立翻译订单处理室,让学生分包部分翻译订单,为商务英语翻译专业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机会。

3.建设教学辅助平台。为了提高商务英语翻译教学效果,可以充分利用开放性网络教学平台,丰富教学形式和内容,将教学从课内延伸到课外,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同时,建设和开放立体化培养内容,完成《商务英语翻译》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实训大纲、教学大纲、案例集、习题集、实训材料、翻译欣赏、试题库等教学资源的工作,并突出学生的翻译技能训练,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不断更新和补充实际教学内容。另外,为学生推荐实用的翻译软件、网络字典、翻译学习论坛等,引导学生采用新型技术和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不断提高翻译技巧,同时发现翻译过程中的不足,及时改进,对于一些专业领域的英文翻译要加强研究,以满足外向型经济对商务英语翻译人才的需求,促进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五、结语

总之,高校英语翻译人才培养模式与陕西省外向型经济发展相结合。当前外向型经济发展的环境已经发生深刻变化,在既有国际市场空间越来越有限的背景下,地方要结合自身优势和实际条件,主动布局,在开放中谋求内化式新红利。随着陕西省自贸区的建设,将迎来外向型经济的快速发展,应该抓住这次发展机遇,培养满足市场发展的商务英语翻译人才,创新高校教学体系模式。

[1]王盈秋.高职商务英语翻译教学模式构建[J].中国校外教育,2010,(11).

[2]于立新,陈万灵.互利共赢开放战略理论与政策——中国外向型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16-18.

[3]闫晓云.信息技术环境下高职商务英语翻译课程设计[J].西安航空学院学报,2013,(2).

F127

A

1673-291X(2017)34-0140-02

2017-04-10

赵伟鹏(1979-),女,山西芮城人,副教授,硕士研究生,从事认知语言学研究。

[责任编辑 刘 瑶]

猜你喜欢

商务英语陕西省人才
论商务英语学的研究内容
人才云
商务英语通用语研究:现状与反思
陕西省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实践与思考
聚焦两会
陕西省青年书法家协会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The Enlightenment of UK Modern Apprenticeship on Training Courses for Business English Major in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