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制造2025》对会计师资建设的研究

2017-12-10

经济研究导刊 2017年34期
关键词:高精尖中国制造2025师资队伍

元 媛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咸阳 712000)

《中国制造2025》对会计师资建设的研究

元 媛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咸阳 712000)

随着我国各种体制的逐步完善及发展,《中国制造2025》战略也逐步被提出来。无论是从国家推行的《中国制造2025》战略计划,还是从教育理念出发而提出的一系列培养人才的目标和要求,会计人才的培养和教育一直都是我国建设的重点。当然,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会计专业的人才也犹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起来。但是由于当前会计专业的师资力量薄弱,没有过高的教学质量,导致拔尖的会计人才非常少,不能满足大企业的需求。因此,在《中国制造2025》的背景下,分析我国会计师资力量的现状及问题,进而找出一系列针对性的培养对策,以期发挥会计人才的战略性作用。

《中国制造2025》;会计师资建设;背景;对策

所谓的《中国制造2015》战略计划,也是我国进行强国战略计划的第一个十年纲领。在这个战略计划里,我国将要从人才和技术入手,逐步将我国打造成一个科技战略强国。而对于人才的培养问题,一直是我国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各大高校应该自觉意识到,未来的中国一定是工业化与信息化的结合,所以更应该肩负起责任和义务,发挥指导作用,培养适合现代企业文化和岗位要求的创造型人才,培养符合我国发展的高精尖会计人才,不断满足时代变化和国际化的要求。因此,在这个时代背景之下,建设一支“有理想信念、有扎实学识、有实践技能、有责任担当”的高校会计专业资队伍是提高会计教育质量,实现创高精尖会计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1]。

一、《中国制造2025》的基本概念及内容

1.“中国制造2025”的基本概念。《中国制造2025》是在新的国际国内环境下,中国政府立足于国际产业变革大势,做出的全面提升中国制造业发展质量和水平的重大战略部署。其根本目标在于改变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局面,通过十年的努力,使中国迈入制造强国行列,为到2045年将中国建成具有全球引领和影响力的制造强国奠定坚实基础[2]。

2.《中国制造2025》的发展背景。第一,《中国制造2025》的概念是在2014年首次出现的。随之在2015年的3月5日就被李克强总理正式地在全国两会上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而且还在20天以后就召开了国务院常务会议,付诸行动,提倡加快推动《中国制造2025》计划,还一致审议通过了正式的《中国制造2025》并于2015年5月8日正式印发。第二,此后,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6月15日先后考察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并且验证了《中国制造2025》在提升综合国力中的重大作用,并且提出有信心将制造业由大变强,领先于各大制造领域。第三,李克强总理先后与2015年4月、7月和11月召开了三次专家和企业负责人座谈会。并且反复提到要注重《中国制造2025》战略计划,面向市场,不断创新,满足更多更大的市场需求,提升我国的核心竞争力。第四,李克强总理于2016年8月24日,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出要增加“中国制造”有效供给满足消费升级需求。使得整个《中国制造2025》能够在不断成长中顺利进行,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3]。

3.《中国制造2025》的大致内容。所谓的《中国制造2025》战略政策,就是指坚持一个基本方针,坚持一个基本原则,然后通过“三步走”实现我国想要成为制造强国的目标。也就是说,要坚持“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基本方针,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整体推进、重点突破,自主发展、开放合作”的基本原则,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第一步,到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第二步,到2035年中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第三步,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

二、我国会计专业师资力量的现状及问题

1.缺乏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工作经历较少的青年教师偏多。目前,经过科学调查,我国各大高校的会计专业的教师平均年龄在30岁左右,就算是年龄很大的教师也会很少,20多岁的年轻教师占据大多数。我国高校的会计专业师资队伍中大部分是高校刚毕业的青年。这些教师虽然拥有很高的学历,很强的理论功底以及高智商,但是却没有实际的会计专业教学经验,实践能力差,那么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重理论的教学现象。这样的师资队伍不稳定,知识架构不牢固,整体的知识覆盖面也会小很多。另外,随着一系列新技术的产生以及一些企业的不断变化和发展,缺乏经验的青年教师无法在还没有经验的基础上来接受新的知识和教学方法,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

2.学校管理教师的机制不够完善,投入资金不足。有些高校对于会计专业的教学没有足够地重视,教师管理机制不够完善,使得大多数教师没有用武之地。在学校的某些政策上,可能不能满足大部分会计专业教师的需求,尤其是资金不足等问题可能会严重打击到教师们的教学热情。这些管理不善、资金不足的情况很有可能影响教师们的外出交流和学习,让会计专业的教学脱离了实践问题,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只能一味地听着教师们讲课,背理论知识,考试,完全不能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另外,如果学校一直是这种情况,很有可能就会流失大量的会计专业的教师。而这些教师大多是无法沉下心来的年轻教师,导致教学师资队伍不稳定,出现跳槽现象。

3.缺乏教授会计专业的高精尖人才。经查询资料得出,很多学校的博士学位教师缺位,没有教授,“双师型”人才极缺。学校设立会计专业不是为了滥竽充数的,而是能够真真正正教到学生东西的。我国设立学校并进行会计专业教学,主要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一批专业技术过硬、综合素质良好的优质人才。因此,如果大多数高校的“双师型”资源不足,而且大多数教师对于企业没有充足的实践经验,知识面狭窄,知识老旧,没有过硬的专业素养,就不会培养出高素养的高精尖会计人才。

4.教学方式单一而枯燥。我国大多数高校的会计专业教学方式都是以灌输知识为主,重视会计专业的理论知识而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只能死背理论知识,严重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无法快速吸收知识,导致最后教育的失败。除此之外,大部分教师总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课前备好教学方案和教学大纲,课堂上按照条条框框讲授课程,学生在下面记笔记,无法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能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禁锢了他们的思想,不能活学活用。

三、《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增强会计专业师资力量的对策

1.利用年轻教师资源,培养骨干教师。虽然青年教师没有太多的教学经验,也不能拓展较宽的知识面,但是却比老教师灵活,学习新事物的速度快,接受能力强。学校应该完善教师考核制度,尽量招一些有教学经验的年轻教师,并加以培训,提高年轻教师队伍的整体力量。此外,学校可以实行“一带一”的工作模式,让一个老教师带几个年轻教师,让他们跟着学习经验,严格按照考核制度及相关标准进行考核,培养出优秀的年轻骨干教师。

2.完善教师管理制度,加大投资力度。学校内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是教师们能够积极热情工作的保障。如此一来,学校不仅需要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还要有工资制度、奖惩制度等等,逐步规范教师队伍,在教师享受规范的同时能够享受到教授会计专业的福利。其次,要加大对会计专业师资队伍的投资,为教师们开设讨论学习培训班,采取相关进修方式,不断提高现有教师的专业水平。

3.外聘高级会计专业教师。学校要将眼光放得长远一些,不仅培养眼前的青年教师,提拔有经验的老教师,还要聘请高精尖的专业级会计教师。让这些教师通过相互学习和相互交流来研究,创新和提高教学方法,不断为学生的专业学习做出贡献。高级会计专业的教师有一定的专业技能,也能为学校引进一些国外的教学经验,更加会将教育与信息技术相结合,为学校带来更多的新型教学方式,也会给其他教师一些有关的教学启发,更好地进行教学。

4.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丰富课堂内容。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和进步,高校要注重引进一些新的设备和教学方式来改变以往教师们教学的方法,将课堂的气氛活跃起来。教师要学会充分利用高科技技术,或者学会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把知识更加直观生动地展现给学生,加深学生们对知识的印象。此外,教师应该将教材和科学的教学方式相结合,将知识型的教学模式逐渐转变为技能型的教学模式,吸引学生更加热情地学习会计知识。

四、结语

综上所述,从国家想要培养战略型人才和创新型高精尖人才的角度来说,我国的企业急需要一大批卓越的会计师人才。国家实行《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在政策,也是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会计专业的教育发展。国家想要培养高精尖的人才,想要培养出一批优秀的、符合社会需求的会计师,就必须要从建设强大的师资队伍做起。只有专业的教师团队兢兢业业地付出和引导,才能为国家培养出来一批又一批的会计人才。而目前,我国在会计专业的师资力量上还比较薄弱,根本不能完成教育目标,所以一定要找出各方面的教育问题,在“中国制造2015”的大趋势之下,顺应时代的潮流,响应国家的政策,培养出更加出色的师资队伍,从而为我国培养一代又一代的会计人才奠定基础。

[1]林辉山,施复兴,朱晓丹.对高职会计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90-92.

[2]陈耐帅,许友谊.高校工程训练中心师资队伍建设的调查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35):166-168.

[3]楼继伟.加快发展中国特色管理会计,促进我国经济转型升级[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4,(9):30-31.

F230

A

1673-291X(2017)34-0083-02

2017-07-19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17级院级科研课题“《中国制造2025》对我国高职会计专业师资建设影响的研究——以陕西部分高职院校为例”(ZK17-43)

元媛(1985-),女,陕西咸阳人,讲师,硕士,从事审计研究。

[责任编辑 陈丽敏]

猜你喜欢

高精尖中国制造2025师资队伍
强化住培管理,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提升住培质量——中医住培基地建设与管理经验分享
2022冬奥会背景下黑龙江省冰雪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中职师资队伍建设现状及策略分析
北京时尚控股“高精尖”产品登陆“上海滩”
探索高校高端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新模式
河南省本科高校体育师资队伍现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