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常态下化学工业经济发展的路径研究

2017-12-10蒋立英

经济研究导刊 2017年34期
关键词:化学工业常态工业

蒋立英

(江苏医药职业学院药学院,江苏 盐城 224000)

新常态下化学工业经济发展的路径研究

蒋立英

(江苏医药职业学院药学院,江苏 盐城 224000)

新常态是一种创新的经济发展理念,它是在经济发展面临各种挑战的背景下提出的一种创新性发展方向,其核心是强调技术创新、产品创新、资源整合及环境的保护。在低碳经济发展的模式下,新常态提出解决社会经济和工业经济发展矛盾的方法是建立循环工业经济发展模式,更加注重经济与环境发展的和谐关系、对资源的整合及充分利用。

新常态;新技术;化学工业经济;创新;循环经济

创新是新常态下化学工业经济发展的命脉。目前,传统的化学工业已经形成固有的模式,它有一套完整的体系,这种固定的模式限制着化学工业经济向一个更高的台阶迈进,因此发展化学工业最重要的就是创新精神。新经济的发展需要技术的创新,新技术需要新的思维与新的理念。当前环境问题也是化学工业发展的一大挑战,新常态下的化学经济更需要紧密联系环境问题,建立可循环、可持续发展的一大发展模式。

一、化学工业发展现状

化学工艺与环境保护问题不断升温,化工生产是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这便造成对环境有相对的破坏,化学工业与环境保护形成相对的局面,这一对立面的形成便牵制了化学工业的发展,化学工业要想取得下一个进步,解决它与环境保护对立这一问题便成为了首当其冲的要务。其次,国际经济目前发展并不乐观的局势是限制工业经济发展的另一大问题,国际经济的大环境是相对确定的,改变起来是相对困难的,只有贴合国际经济的情况发展才是正确的道路。因此,国际经济的局限也是工业经济发展的另一大问题。第一,化学工业的生产需要大量的原料,这便面临这资源的开发。我国国土资源丰富,海产资源与石油资源等也相对充足,但是我国国民人口基数大,人口数较多,人均资源还是相当匮乏的。目前,人均生活水平的提高,便使得我们相对匮乏的资源更加的紧张。加之前一段时间对资源的过度开发,并且资源的利用率过低,造成资源浪费,这使得资源的利用与资源的开发和经济循环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加剧。前一段时间化学工业的发展速度可谓是飞速发展,伴随的是对资源的开发相对过分,对资源的利用不充分造成资源严重浪费等问题,在新常态下的化学工业经济的发展,这将是第一要务。第二,我国化学工业技术低,是化学工业发展的又一大障碍。在化学工业发展的上一段很长的时间内,我国化学工业技术的不成熟,对资源的加工处于一种严重浪费的初加工状态,初加工状态下的产品不仅产品粗糙,而且产品的附加值也相对较低,对资源的处理不到位,不仅使得资源的利用不充分,而且对环境的破坏力也是相对严重的,对开发环境的破坏和对大气环境的破坏造成现在严重的沙尘暴、雾霾等环境问题,都是目前急于解决的问题,化学工业的发展不该加剧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两者应该是形成共同的统一面。因此,我国化学工业技术不应该只是进步与改变,应该是大规模的革新、大进步的发展,这也是相对紧迫急于改变的现状。我国化学工业技术的不健全,产品的附加值低,造成产品的价值相对较低,因此产品的利润便较低,较低的产品利润促使企业走“薄利多销”的经营模式。在长期经营与各个企业之间竞争的局势下,利益的最优和最大化驱使企业在长期的生产中不断地降低生产成本,当企业把重点放在降低成本上的基础上时,便忽略了技术的进步与环境的保护。这种局势下,很难使得各方面做到均衡持续发展,在这种情形下,化学工业经济也很难高速、持续、稳定地发展。第三,国际经济局势的制约,也牵制着化学工业经济的发展。化学工业产品的低附加值在国际形势的转变情形下,产品的利润越来越低,商家的盈利空间便越来越低,例如,“关税壁垒”这一国际政策的制定就使得我国廉价商品的利润受到严重的打击。另一方面,中国人民币的贬值,又让商家的利润空间不断地被缩减,在这种情形下,商家便不得不重新寻找新的方法、新的途径,企业要想发展便要寻找新的出路。第四,化学工业产品市场的饱和,产品的严重过剩。传统的工业产品与新兴的产品都存在过剩现象。农用的化肥和纯碱等中国传统工业的过剩现象尤为突出,而且新兴的工业也有严重的市场饱和现象,如新兴的机硅,这种新型材料在产品推出的初期很受欢迎,但现在这种受欢迎的产品也出现了产品过剩、供过于求的情况。产品过剩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内外对于产品的需求降低,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产品的技术,技术过低导致产品并不能满足用户的要求,在市场多元化情形下,产品技术含量较低是产品的一大弱项。综上所述,资源的过度开发,资源利用度不高,产品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国际经济形势的制约等个方面都是影响工业经济发展的要素。目前,生产工业产品的企业正面临着产品融资困难、成本较高、风险相对较大、产品的收益利润并不高等困境。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也是相对惊人的,我国的化工产品不仅更新换代速度较慢,而且技术值也相对较低,面对市场需求多元化、市场日渐个性化的今天,我国工业产品经济面临着严峻的、前所未有的挑战。我国工业经济的发展应该结合我国特色,寻找适合未来发展的特色发展道路,也是我们复兴我国工业经济的一条重要的道路。

二、新常态和化学工业经济发展

当前的化学工业经济现状不仅是挑战,更是我们的机遇。当暴露问题的时候我们应该取长补短,改变完善体系才能寻求下一个巅峰高度。事物的发展总是存在量变到质变的转变过程,社会的发展情况和产品的适应力总是共同改变的。我国的化学工业在前期的发展是迅速的,当经过了快速发展的时期后,我国工业的发展也积累了相应的技术、资金、知识和物质等方面的财富,这是前期的常态。在发展的过程中所造成的环境破坏和和资源浪费等问题,使得化学工业经济发展进入非常态的状态。解决种种不协调的问题,使化学工业发展进入下一个发展的高速期,就是我们要达到的新常态。在今年的5月份,习近平书记提出的“适应新常态”便是在经济分歧时提出的明确的发展方向。新常态下,政府对经济的调控削减了以往的引领态度,强调经济的主动性,主动改变适应,顺应当下的市场发展情形。在新常态下,强调重点改变结构、经济和竞争力,目前,这种经济结构不平衡、竞争力不强是我国工业经济发展的主要现状,重点突破竞争力方法便是强化技术,引进先进技术,取长补短板。新常态下,主要针对我国工业发展的突出问题,资源的开发利用过度及目前资源匮乏的现状,环境保护低碳经济发展的理念,经济持续均衡发展的发展方向,解决这些问题不仅会使得我国工业发展取得突飞猛进的一大飞跃性的进步,也是我国深化改革的一大重要体现。明确了发展方向,在制定发展措施的时候需要一个清晰明智的思路,当前我国的经济形势情形较为复杂,企业发展情况参差不齐,所面临的问题也是各式各样的复杂的情形,在这种情况下并没有统一的解决方法可以一致解决所有企业所面临的问题。因此,应从大环境出发,注重大局,进行资源的整合利用,进行技术的革新,提高资源利用度不浪费,促进资源经济持续发展。其次,新常态下的工业经济发展强调实事求是,根据发展的历史,结合目前现状与对未来发展情形的预测,制定出一条适合我们的发展道路。在一方面,理智看待国内外发展情形,发扬中华传统美德“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会取长补短。例如,我国在页岩气方面技术的严重不足就需要我们虚心学习美国的开发技术,我们在煤化工等方面世界领先的技术也是我们的一大优势。新常态下,要求统一与持续发展,它要求各个方面都能取得发展,不能是一方面发展一方面遭到破坏的情形,初期先发展后治理的态度在这里是不适用的。从全局出发,解决环境、资源与工业发展持续发展的问题。

三、化学工业经济新的发展趋势

在新常态的,我们不应该一味地追求发展的速度而忽略了发展的质量,在发展速度上由初期的高速发展转变为中速的发展速度,重点发展实体经济。经济发展势头放缓,化解工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种种矛盾,为发展创造一个并不紧张的发展环境,从而促进经济平稳发展。目前,我国化学工业产品主要是廉价的特点,但是仍然处于一个较为被动的状态下,廉价并不能为我们赢得市场。因此,我们应该改变这种格局。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我们应该抓住机会,大胆改革,变我国产品初加工为精加工的质量,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减小在发展的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提高技术,增强对资源的利用度,谋求利益最大化,提升竞争力。

四、结语

在常态与非常态转换的过程中,新常态在放慢发展脚步的情形下,追求共同进步,持续发展。创新与学习是我们前进的方法,改变传统的工业技术,学习新的技术,提高对资源的利用、变废为宝,应用创新的工业发展模式,大胆改革,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的质量,改变廉价但并不占优势的格局,变初加工为精加工,提高经济效益,全方面均衡持续发展。

[1]徐永德.新常态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制度因素和路径研究[J].探索,2014,(5):108-113.

[2]武鹏.中国经济改革的发展战略与路径选择研究——基于新常态背景下的分析[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6,(1):103-108.

[3]张永刚.新常态下政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5,(2):21-22.

[4]李闯,陈政.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推进衡阳低碳发展的路径研究[J].经济师,2015,(10):190-192.

[6]任保平.新常态下以再工业化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选择[J].社会科学辑刊,2015,(3):88-93.

F407

A

1673-291X(2017)34-0058-02

2017-04-10

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PZY2015A097);2013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立项课题(2013JSJG434)作者简介:蒋立英(1971-),女,江苏盐城人,实验师,执业药师,主管药师,硕士,从事化学研究。

[责任编辑 吴高君]

猜你喜欢

化学工业常态工业
化学工业出版社铸造专业图书推荐
化学工业出版社铸造专业图书推荐
化学工业出版社铸造专业图书推荐
化学工业出版社铸造专业图书推荐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适应新常态,创新促发展
新常态下的艰辛与希望
以德树人 推进学雷锋常态化
努力推进青少年普法教育常态化长效化
工业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