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促进滨海新区就业增长研究

2017-12-10张英

天津经济 2017年6期
关键词:滨海新区第二产业增加值

◎文/张英

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促进滨海新区就业增长研究

◎文/张英

滨海新区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到2020年潜在就业人口规模将超过百万。就业乃民生之本,本文通过滨海新区就业结构特点、就业弹性系数、服务业以及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增长预测模型等指标进行分析,认为在第二产业吸纳就业能力加速弱化的现实情况下,必须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解决就业问题。

现代服务业;弹性系数;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

一、滨海新区劳动力就业特点与发展趋势

(一)劳动力要素资源较为丰富

2015年,滨海新区拥有常住人口297.01万人,全区劳动力资源(16周岁以上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总量为270.79万人,就业人员数量为161.98万人,具有劳动能力但未从业人数为108.81万人,扣除在校学生人数,实际潜在就业人口数量为94万人左右。按2011-2015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减去人口死亡率)均值1.96‰和人口机械增长率(净迁入人口占年平均人口比例)均值15.74‰测算,到2020年滨海新区常住人口和劳动力资源总量将分别比2015年增加3万人和22万人。到2020年,滨海新区潜在就业人口规模将超过130万人,为实现滨海新区经济持续增长提供较为充分的劳动力要素资源。

(二)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基本特点

一是近五成劳动力在城镇单位就业。2015年,城镇单位从业人数为132.36万人,贡献了全社会从业人员岗位数的48.9%,是劳动力就业的主体。二是近六成的劳动力从事第二产业。2015年,城镇单位从业人员中从事第二产业的人员数量为78.33万人,占城镇单位从业人数的59.2%,超过第三产业18.5个百分点。三是第三产业对就业的贡献率明显提高。2015年,城镇单位从业人员中从事第三产业的人数为53.91万人,占城镇单位从业人员的40.7%,比2011年提高12.7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高3.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快速增强。

(三)2015年以来第二产业吸纳就业能力出现减弱苗头

2015年,滨海新区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全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2.5%,较2014年降低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占从业人员总数的比重下降了3.5个百分点,净减少46208人。第二产业经济发展受土地资源、环境保护、能源资源等因素的制约,增长速度开始放缓,导致其吸纳就业的能力出现下降的趋势。今后几年,随着去产能任务落实、环境保护力度加大、转型升级步伐加快,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数量将继续呈现减少趋势。按2013-2015年第二产业从业人员年均减少3.6%测算,到2020年从业人员数量将减少18%,净减少24.9万人。因此,在潜在就业规模不断扩大,第二产业吸纳就业能力不断萎缩的形势下,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满足就业需求,必须大力发展服务业。

二、滨海新区服务业就业承载能力分析

(一)服务业取代第二产业成为吸纳新增就业的载体

随着服务业增加值的快速增长,服务业从业人员迅速增多。2011-2015年,滨海新区服务业增加值年均递增了14.9%,同期城镇单位服务业从业人员数量年均增加了16.4%,两者呈现出显著的一致性变动特征。2011-2015年,服务业新增就业岗位21.39万人,对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数增长的贡献率达132%;同期服务业就业弹性为0.822,即服务业增加值每增长1%,服务业从业人员数增长0.822%,服务业发展对就业增长具有明显的拉动作用;而同期第二产业的就业弹性系数为-0.174,已基本失去对新增就业的拉动力。可见,服务业已经取代第二产业成为新区吸纳新增就业的主体产业。

(二)现代服务业是吸纳新增就业的潜力所在

现代服务业吸纳就业能力显著增强,而传统服务业吸纳就业的能力明显减弱。2011-2015年,现代服务业从业人员数量年均增长了27.5%,占服务业从业人员总数的比重由52.3%提高到66.2%,累计提高了13.9个百分点。而同期传统服务业从业人数年均仅增长了4.4%,增速比现代服务业慢了23.1个百分点。金融业、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业、租赁与商务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是吸纳就业能力增长最快的4个现代服务业,2015年就业人数分别达到3.7万人、6.4万人、5.4万人和3.9万人,占服务业从业人数的比重分别比2011年提升了4.5个、5.6个、4.3个和2.7个百分点。

(三)服务业发展潜力巨大

利用滨海新区1998-2015年服务业增加值时间序列数据,建立了服务业增加值和现代服务业增加值的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RIMA(0,2,1)。

根据模型预测,2020年滨海新区服务业增加值可达到5938亿元,其中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可达到4162亿元,与2015年比较,年均增速分别为11.4%和13.9%。这表明,到2020年滨海新区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将为百余万潜在就业劳动力实现就业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

三、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建议

(一)加强政府领导,为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支撑

一要提高认识,加强协调。新区先进制造业的发展为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了基础和支撑,要坚持“双轮驱动”,在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的同时,扎实推进现代服务业。二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树立全局观念,处理好局部与全局、当前与长远的关系,防止盲目建设、低水平重复建设和无序竞争。三要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对《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实施意见》等已经出台的政策文件,要进一步加大贯彻落实力度,并按照不同产业的划分,制定新区现代服务业的各项分类政策。四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鼓励校、企、研、官、机构多方合作,引导高等院校、中等职业学校和社会培训机构增设现代服务业紧缺专业,为现代产业集群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二)高度重视产业集群效应,合理规划促进现代服务业大规模发展

滨海新区应将现代服务业集群纳入经济规划重点,高度重视现代服务业集群的发展。例如,以中新生态城建设为契机,以航母公园旅游为主题,建设一系列生态旅游项目,并完善交通、通讯、餐饮、娱乐、商场等配套建设,建设生态旅游集群;以外滩改造为契机,结合海河外滩知名度优势,增加小吃街、特产展览等,建设海河观景旅游集群;整合东疆已有融资租赁担保机构,支持符合条件的融资性担保机构通过增资扩股等方式提升资金规模,形成新型金融服务集群。

(三)充分利用自贸区政策优势,推进市场主体建设

发挥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区位、交通和政策优势,在服务业领域先行先试的作用,积极推进市场主体建设。一要减少或取消部分行业准入限制。积极探索外商投资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重点选择航运服务、商贸服务、专业服务、文化服务等现代服务业领域,鼓励跨国公司设立生产性服务企业和地区性总部、研发中心、销售中心、物流中心和结算中心等功能性机构。二要加快孵化器建设。对投资发展孵化器的企业给予土地优惠、税收优惠、种子资金或孵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帮助孵化器引入咨询公司、投资公司、律师事务所、会计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并提供便利。

(四)充分利用街镇行业优势,大力推进街镇服务业发展

目前滨海新区各街镇经济增长点各不相同,以服务业作为主要经济增长点的街镇不足三分之一,大部分街镇经济发展仍然靠工业。但今后工业经济发展将受到土地资源、环境保护、能源资源、发展空间和主体功能区划等方面的限制。因此,要实现街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实施“双轮驱动”战略,在狠抓工业经济的同时,必须大力发展服务业,强化服务业的战略地位。例如:向阳街利用洋货市场充分发展旅游业、住宿餐饮业等服务性行业;汉沽街充分利用果蔬大棚的优势,大力发展果蔬采摘,将已有的草莓采摘节、葡萄文化节打造成传统活动项目,利用网络销售等方式提高知名度和行业竞争力。

[1]天津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天津调查总队.天津统计年鉴[J].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2016.

[2]天津市滨海新区统计局.天津滨海新区统计年鉴[J].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2016.

责任编辑:孟力

F719

A

1006-1255-(2017)06-0009-03

张英(1989—),国家统计局滨海新区调查队。邮编:300450

猜你喜欢

滨海新区第二产业增加值
一季度国民经济开局总体平稳
天津滨海新区 率先建立防返贫资金池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5%
在长江经济带战略背景下安徽省沿江城市带第二产业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的研究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
天津滨海新区蓝白领公寓盘活与统筹
生产性服务业与第二产业之间的互动机制
国家统计局:上半年GDP同比增长7.0%
2015年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