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方法研究

2017-12-09张凤平��

考试周刊 2017年14期
关键词:教学观念初中历史方法

张凤平��

摘 要:初中历史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基础课程。一直以来,传统的历史教学重知识的传授,轻能力的培养。致使课堂上“满堂灌”成为流弊,饱受诟病,课下缺乏有效的学习指导,死记硬背成为学生规定作业,学生苦不堪言,教学效率低下。使每一位学生能够兴趣盎然地学习,是每一名历史老师的追求。笔者结合自己教学实践,对初中历史教学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观念;方法

一、 更新教学观念,改革课堂教学模式

在初中阶段,对于历史教师来说,历史教学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基本的历史史实,更要让学生掌握一些历史知识。与此同时,要培养学生们的历史智慧。从更深层面来看,历史课担负着训练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任务,以此来养成学生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因此,结合历史教学的实际,教师们要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从“满堂灌”教学模式中走出来,以学生为主体,多给学生表现的机会。从而形成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课堂中重视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合作学习的新的教学模式。这样的历史课堂,才可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智慧,才能从更深的层面使学生的情感与人格得到升华、完善和发展,从而使教学效果最大化。

二、 教学过程引入文学作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初中历史学习中,学生经常会觉得枯燥乏味,甚至产生厌烦情绪,而文学作品刚好可以将枯燥无味的历史变得生动、有趣、多姿多彩。如在学习“三国鼎立”中的“赤壁之战”时,历史教师可以将宋代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引入其中,让学生了解周瑜如何不费吹灰之力就战胜曹操的百万大军,对周瑜产生一种敬佩之情。然后,教师再结合教材中赤壁之战的具体情况,让学生对此次战役进行深刻的理解,同时了解三国鼎立之势的不可阻挡和有名的历史人物,使学生很自觉地融入到本节课的学习中来。

三、 启发式问题,引领学生积极探究

初中生都处在青春期与成长期,他们对任何事物都充满强烈的好奇心。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这一心理特点,设置问题、情境来诱导学生的好奇心,学生在启发式问题的引领下学会思考,由点到面、由浅入深,不断循序渐进,一步一步地探寻问题的答案,直至解答问题的答案。启发式问题的设置影响着学生在课堂中探索新知识的动力。因此,教师应从不同的角度设置启发式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进而启发。还可以根据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提出问题,将问题交给学生,以此来激发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

四、 运用对比、类比法

在历史教学中,同一个问题,如果运用对比、类比法来讲解,可以加深学生的记忆,使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知更加深刻,也更受启发。如《商鞅变法》中提到的“废”“立”两个字。这时候,我们可以试着运用对比法和类比法。“废”和“立”,到底废了什么?又立了什么?废除奴隶制的分封制,建立中央集權制;废除奴隶主贵族的世袭制,弃农经商旧俗,建立耕战之功,重视农业生产新风;废除奴隶制的土地国有制,建立封建制的土地私有制。通过对“废”和“立”的对比与类比,商鞅变法的内容一目了然。学生加深了记忆,也更容易理解。并且可以清楚地看到:变法是适应经济变革和阶级关系变化而产生的,也使学生很容易理解变法的意义和性质。

五、 创新教学方法塑造人文理念

教师要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关乎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效率。对于初中学生的历史学习而言,教师的教学方法依然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手段。基础教育阶段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大力提倡学生进行独立自主、富有创造性地学习。所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要重视教学方法的创新,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比如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欣赏历史建筑、名画、走访家乡的具有历史人文内涵的建筑、传统文化内容等。这样多种形式地进行历史知识的建构,历史人文精神的熏陶和塑造。在学生的观看、思考中,人文精神就形成了。同时创新的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历史人物和事件。

六、 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和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素质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和专业知识,转变教师的角色,提高自身素质。新课程标准注重探究学习,教师正确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学生探究过程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突出学生解决问题的核心地位,教师绝不能越姐代危。学生亲身参与实践获取直接经验,解决“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师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彻底抛弃传统教学的弊端,探究式学习是改变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教师的观念、知识结构、教学行为是实施探究式学习成败的关键。教师指导学生探究涉及专业知识、科研理论与方法、计算机网络技能、研究活动规划辅导、结题报导撰写、数字信息资料的搜索处理,因此,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是非常重要的。

七、 引入电教媒体进行教学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发展,多媒体技术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到教学中来。在历史教学中,电教多媒体技术可以将课本上的内容更形象、直观地展现给学生,从而可以帮助历史教师提高授课质量。历史学科有别于其他学科,其影像、史料、图片类的资料区多,不利于学生记忆、理解。因此,在历史课堂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现教学中的内容,这样可以再现历史情境,重塑历史氛围,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更加直观的感知。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可以以参与者的角色进行体验,将自己置身于特定的历史情景中,从而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此外,还可以用电教媒体教学补充课外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初中历史教学要求学生在掌握历史知识的同时,还要通过对史实的分析、归纳与概括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点,传统课堂教学无法完成的。而运用电教媒体,拓宽学生的视野,进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对历史的认知更会理性,从而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作为中学历史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探求最佳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激活学生善于自主学习的内驱动力,才能激活历史课,真正提升历史教学效能。

猜你喜欢

教学观念初中历史方法
提高高校声乐教学形式与方法探析
可能是方法不对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捕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