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色宝石鉴定》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分析与实践

2017-12-07栾雅春

关键词:有色宝石教学模式

栾雅春

(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辽宁丹东118009)

0 引言

《有色宝石鉴定》是珠宝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其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利用肉眼初步鉴定宝石的能力以及利用仪器准确鉴定宝石并对其进行评估的能力,对多个专业职业岗位能力具有重要支撑作用.实践表明,《有色宝石鉴定》课程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时,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先理论后实践的教学模式,然而这种教学模式仍然将占用大量学时的基础理论知识编入教学内容中,不但降低了学生学习专业技术的兴趣,而且使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大打折扣.此外,“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也无法较好地实现宝石外观鉴定检测这一重要授课内容.

“互联网+”教育对高职教育改革的要求使学者们的目光纷纷转向慕课、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又称颠倒课堂、反转课堂,是一种把传统的教学过程翻转过来,让学习者在课外时间自主学习相关知识点,课堂时间用于师生互动、答疑、讨论的教学模式[1].翻转课堂使学生可以得到个性化的教育,学生可随时根据自己的情况针对某一知识点进行学习[2].这种个性化学习模式可以极大地弥补“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下大量理论知识教学的不足.反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教学双方都具有较高的技术环境要求[3],其教学效果也较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者的态度与自学能力,所以完全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也并不适用于《有色宝石鉴定》课程的教学.

基于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与翻转课堂的优势与弊端,结合《有色宝石鉴定》课程实际,笔者尝试对将二者有机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研究与实践.

1 混合式教学模式及优势

1.1 混合式教学模式

混合式教学的概念最早是由国外的培训机构提出,旨在通过引进面对面教学来改进网络教学的不足.在其发展过程中,不同领域的学者又产生了不同的研究成果和观点,归纳起来有:多种教学理论的混合、多种学习环境的混合、多种教学方法的混合、多种教学资源的混合、多种学习评价的混合等[4].国内首次提出混合式教学概念的是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教授,他的观点是:“混合式教学模式把传统教学方式的优势和网络化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既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主体性与创造性[5]”.

1.2 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优势

首先,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可以实现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的共存.实践表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扮演在线资源的制作者而不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扮演知识的接受者而不是主动者,这种错乱的角色扮演往往使教学目标无法实现.混合式教学模式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将传统课堂教学与翻转课堂有机结合.在两个不同情境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作为教学过程的设计者和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学生始终是两个教学过程的主体与主动者.

其次,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可以实现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并行.单一的在线课堂教学不但大量占用教师与学生的课外时间,而且与我国大班教学的现状及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的学情不符.单纯的传统课堂教学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且某些知识点的教学效果明显不如在线课堂教学.混合式教学模式将在线课堂与传统课堂置于同等地位,是传统课堂与在线课堂优势互补的结晶.在线资源建设是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的基础,进行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的学者必须结合学科实际和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的可行性来确定在线资源建设的数量与方法.

最后,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可以实现各尽其责与群策群力的结合.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是“互联网+”背景下高职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和重点研究内容.它要求每一个从事高职教育的学者对所在学科的教学模式进行评价和反思,通过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改革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此外,在构建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在线资源建设是其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它对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者在时间、技术、经济上都有一定的要求,需要教学团队的群策群力和学校的大力支持.

2 《有色宝石鉴定》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设计

2.1 《有色宝石鉴定》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思路

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质是翻转课堂和“教学做一体化”的有机结合.其总体设计思路是,将课程中需要理论讲解的基础知识点与具有特征的宝石外观制作成在线资源以翻转课堂的方式呈现;将课程中的关键技能点在理论实践一体化实训室中以“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呈现.需要强调的是,关键技能点的选取要按照与课程对接的主要岗位工作过程来罗列;用于辅助关键技术的基础知识等内容要制作成生动直观的线上资源,并按照与关键技能点的关联度以链条式贯穿整个课程体系中,穿插于“教学做一体化”课堂前.

2.2 《有色宝石鉴定》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

针对智能手机及微信的普及情况,为能将特定课程建设服务于教学班级,特选择“课堂派”作为翻转课堂平台.“课堂派”是由北京爱课互动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在线课堂管理平台,是国内先进的混合式教学平台,该平台允许用户独立地作为发布者发布课程,极大地降低了课程发布者的技术门槛.在“课堂派”平台上,不同课程都具有自身独立的存储空间.学习者通过移动端(“课堂派”微信公众号)即可进入平台查看课程信息、参与课程学习、完成作业、针对相关话题进行讨论.课程设计者可以按照自己制定的教学计划将制作好的视频、文档、演示文稿、阅读资料等上传到课堂平台,在手机移动端进行作业上传、批改等教学活动[6]

《有色宝石鉴定》课程是高职院校珠宝专业的核心专业课,该课程主要帮助学生掌握宝石及宝石鉴定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宝石肉眼鉴定、仪器鉴定的能力.对学生来讲,宝石学基础知识部分理论性较强,学习过程较为枯燥,宝石鉴定仪器部分学习难度较大.为解决教学困境,我们精选了5个教学情境,29个教学任务,根据教学目标要求和教学内容特点,分别选择合适的混合式教学方式教学[7].

(1)宝石学基础知识中的基本术语、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等内容,学生工作以后用到的很少.这类教学内容只把涉及宝石鉴定技能等必须掌握的部分制作成知识卡片,以链条式穿插于教学内容中,供学生完成技能任务时参考.

(2)宝石鉴定仪器的使用贯穿整个宝石鉴定过程,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这部分教学内容适宜采用翻转课堂形式进行教学.将宝石鉴定仪器的使用方法制作成微视频,供学生课下学习,课堂上讨论、分享、交流.此外,学生也可在课堂上完成具体的宝石鉴定任务过程中随时用手机观看宝石鉴定微视频,反复学习仪器的使用方法.

(3)宝石外观鉴定检测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这类内容在传统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中往往因多媒体色差、宝石标本太小等原因无法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将这部分内容制作成微视频等资源以翻转课堂的形式呈现,有助于帮助学生掌握宝石的肉眼鉴定技能.

(4)常见宝石鉴定是整门课程的主体,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下,以宝石鉴定任务驱动开展教学过程.宝石外观鉴定检测及宝石学基础知识的学习都贯穿在宝石鉴定任务中.

根据以上讨论,珠宝专业有色宝石鉴定课程的教学整体规划和设计如表1所示.

表1 《有色宝石鉴定》课程教学活动安排

3 《有色宝石鉴定》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践及效果

通过在珠宝专业《有色宝石鉴定》课程教学中实施混合式教学模式,我们发现该模式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学习效果较以往有了很大提高.给出一颗未知宝石,学生可以通过肉眼及仪器鉴定宝石品种并对其进行基本评估.此外,通过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教师的教学技能和综合素质有了明显的提升,对新的教学理念的学习及信息技术的运用落到了实处,为以后的教学实践提供了优质基础.

4 结语

混合式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模式为学习者提供了个性化的学习空间和多种学习途径,实现了资源共享和资源利用的最大化.针对《有色宝石鉴定》课程开展的混合式教学,是对“互联网+”时代特点的顺应和对90后学生学情特点的迎合,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将翻转课堂与“教学做一体化”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既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补充和改革,也是对翻转课堂局限性的弥补和修正.这种混合式教学模式明显更符合我国大班式教学的教育现状,能够更加人性化地完成专业课程教学,为我国现代职业教育的改革指明了方向.

猜你喜欢

有色宝石教学模式
食物中的“有色”营养素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种”棵宝石树
浓郁质感色来袭 这个秋冬有色可循
凉爽有色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宝石迷踪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宝石树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