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埃里希·凯斯特纳的《乌尔苏拉悬在空中》为例浅论儿童文学的翻译问题

2017-12-06官青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7年11期

官青

摘 要:德国儿童文学作家埃里希·凯斯特纳的代表作已于1999年引入国内,2017年出版典藏系列。目前国内对凯斯特纳乃至儿童文学的翻译标准研究甚少。本文以对《乌尔苏拉悬在空中》的翻译为例,探讨了儿童文学的主要特点,儿童文学的翻译步骤、翻译过程和翻译结果,认为儿童文学翻译具有相当大的自由度,应以符合儿童的审美价值为导向。

关键词:凯斯特纳 儿童文学翻译 儿童审美价值

埃里希·凯斯特纳(Erich K?覿stner,1899-1974)不仅是当代著名的德国小说家、剧作家,还是出色的儿童文学作家,曾荣获毕希纳奖和安徒生奖等德国和世界重要奖项。凯斯特纳的代表作《埃米尔擒贼记》、《小不点和安东》等已被翻译成一百多种语言,并多次被拍摄成电影。在中国,其作品于1999年由明天出版社首次推出,之后很快成为该出版社畅销的看家产品之一。2017年年初,明天出版社又出版了《凯斯特纳作品典藏》系列。南京大学的孔德明对凯斯特纳及其作品作过详细的介绍①;西安外国语大学的侯素琴从心理学角度对凯斯特纳小说中的少年成长主题进行了分析②。但是,这些研究并未涉及翻译层面。作为德国最受欢迎的儿童文学家之一,凯斯特纳的作品在德国以至整个世界受众非常广大。它们在翻译成中文的过程中有哪些难点和重点?如何评价已有的译文?这些问题理应受到重视。

《乌尔苏拉悬在空中》收录于凯斯特纳1930年于柏林首次发表的作品集《着了魔的电话》,由瓦尔特·特里尔(Walter Trier)配图。时隔近百年,其魅力经久不衰,现在常见的德语版本由德雷斯勒出版社(Dressler)于2007年和2009年印刷出版。《着了魔的电话》包括前言和七个小故事。作者以诙谐的语调描写了孩子们调皮捣蛋的行为,以丰富的想象力讲述了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这些后果并不骇人,甚至还有些可笑,但足以起到一定的教育作用。比如在同名的首篇作品中,格蕾特和小伙伴们趁大人们不在家,冒充电话检修员给市长、银行经理等打电话,搞恶作剧,但最后被他们班主任识破。除了生动有趣的内容和配图以外,作品集最引人注意的是作家采用了押韵的写作手法,读来朗朗上口,增添了作品的意趣。但这同时也给译者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如果忠实于原文的一词一句,势必造成无法押韵;而如果讲究押韵,又势必对作品的细节有所改动。面对这样的翻译困境,译者该如何取舍?

论及儿童文学的翻译,首先应该界定儿童文学的定义,以及与其他文学相比儿童文学的特点。周作人认为,儿童对文学有生理和心理的需要,儿童文学是儿童的精神生活,儿童文学第一须注意于“儿童的”这一点,其次才是文学效果③。也就是说,儿童文学不以教育效果为导向,而应该注意形式和内容对儿童的适用性。李文娜、朱健平认为,儿童文学受儿童观的制约,现代意义的儿童观以儿童为本位④。因此,儿童文学应该是适应儿童特征、尊重儿童审美的文学。以色列学者Even-Zohar把文学分为经典文学和非经典文学,诗歌、严肃小说等属于经典文学的范畴,儿童文学、侦探小说等则属于非经典文学⑤。与经典文学相比,儿童文学的语言简单、内容富有趣味。因此,对于儿童文学的翻译也该重视上述特点:译本以儿童为本,形式和内容应该适合儿童阅读,语言简单,内容风趣。相对于教育意义,儿童的审美价值更值得考虑。

作为儿童文学大师,凯斯特纳的《乌尔苏拉悬在空中》显然是儿童文学中杰出的代表作。整篇作品约由250个单词组成,故事情节和用词十分简单,其中蕴含的想象力却极其丰富。恶作剧的乌尔苏拉推了卖气球的老汉一把,然后被飞上天空的气球带到了非洲,在她的手指被勒得生疼的时候,黑人大军用长矛射穿气球,他们本想烹了她,好在酋长娶了乌尔苏拉为妻。故事的最后,乌尔苏拉写信回欧洲,表示想要回家。凯斯特纳使丰富的想象力贯穿于一篇简短的故事,使用了儿童常用的简单词汇,读来却扣人心弦,趣味性十足。

相应地,在翻译时,第一应注意用词符合儿童的认知能力,比如“S?覿ufer”不能译成“酗酒者”,可译为“酒鬼”;“wackelte”可译为“左摇右晃”而非“蹒跚”。第二,译文应如原文般尽量使用短句翻译,句子简短但表达清楚,如源文第七节,共四行,每行四至五个单词,共使用了十八个单词,可译为如下中文:“风把气球和孩子,/吹得越来越远。/当她再往下看,/已悬在非洲上面。”鉴于汉语和德语作为两种完全不同的语言,各自具备其专属特征,且德语中存在复合词这一特殊现象,参考译文也可谓尽可能地简洁明了。第三,在翻译这篇作品时,尤要注意其趣味性的表达和重构,用词绝不能干干巴巴,例如原文的第一节,描写“气球受人们的喜爱,/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第一它们总是圆的,/第二它们常是彩色的。”(直译)源文简单押韵的表达可被译为:“气球很受人们喜欢,/在这世界上它们最好玩。/第一它们总是肚儿圆圆。/第二它们常常五彩斑斓。”把源文中“圆的”译为“肚儿圆圆”,使气球的形象十分饱满,又增添了几分诙谐,符合原文的整体笔调。

但是,这种译法也并非不会引起争议。批评者认为,源文直译是气球“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被译者改为“在这世界上它們最好玩”,显然偏离了原文本义。那么,批评者倾向的直译和偏离原文的意译该如何取舍?为何译者会对原文的表达作出如此改动?其原因主要在于,除了具备上述儿童文学的一般特点之外,源文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特点,即讲究韵律。

凯斯特纳的《乌尔苏拉悬在空中》共12小节,除最后一节为六行外,其他均为四行,押韵形式为“aabb”。这种写作手法使文章更适合儿童阅读:更易上口,更简洁,更诙谐。但是,这种打油诗般的形式也使作者在遣词造句方面遭遇了一定的局限,使用了一些不常见的表述,其目的就是押韵。例如源文的第二节,为了和第二行押“[n]”韵,源文表达为“Drittens fliegen sie so fein”,用fein(精巧)来修饰fliegen(飞),德语中并不常见。可见,源文作者为了使文章押韵而在用词方面作出了一定的选择或妥协,在他看来,押韵的重要性对本文而言应当高于具体的用词。既然如此,译者也应重视译文的押韵,可以在用词的选择上保持一定的灵活性。那么,为了与第一行“气球很受人们喜欢”押韵,把源文中的气球“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译为“在这世界上它们最好玩”,也并非无理之举。endprint

翻译过程中,类似灵活的变动除了意义的偏离之外,还有语义的增加、词句的重构等。比如源文第二节直译应为“第三它们飞得如此之妙!/这时我又想起,/那时乌尔苏拉/和老克诺尔之间发生的事。”可试译为“第三它飞得那么棒!/这时一段往事在我脑中回放,/那时乌尔苏拉/和老克诺尔曾上演好戏一场。”其中。“回放”、“好戏一场”是源文中没有出现的词汇。再如第三节后两行直译应为“想象一下,溜到这个老汉旁边/她从后面蹑手蹑脚地过来。”可试译为“想象一下吧,她从后面/蹑手蹑脚地溜到这个老汉旁边。”这种译法改变了句子的原有顺序。在《乌尔苏拉悬在空中》的翻译过程中,翻译常用的技巧如增减词、改变句子结构等都可使用,不仅如此,为了再现源文最重要的写作手法——押韵,对技巧使用的灵活度更高,对偏离源文的可接受度也更高。从翻译步骤的角度看,首先应该细读源文,了解作者的写作特点,对翻译的重点和难点有所把握之后,再决定译文灵活度的把握。

当然,儿童文学作为文学的一大类,其翻译应符合文学翻译的基本要求。著名德语文学翻译家杨武能认为,文学翻译本质上是一种阐释,理想的译者同时也应该是学者和作家⑥。儿童文学译者应在对源文的创作特点和风格进行深入研究之后再决定其翻译策略,优秀的儿童文学译者也是好的作者,能够翻译出符合儿童审美的作品。此外,凯斯特纳的《乌尔苏拉悬在空中》作为诗体童话,还应符合诗歌翻译的一般要求。桂乾元、周美华认为,诗歌翻译是翻译中的“黄灯特区”,对它要有“特殊政策”,诗歌翻译的标准比一般翻译更加宽松⑦。与其他翻译相比,翻译诗歌难度更大,灵活性也更高。

儿童文学首先是“儿童的”,此外还是“文学”。可以说,儿童文学是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语言简单、内容有趣,充斥着作者独有的写作风格。就儿童文学的翻译步骤而言,首先应该对作者以及源文的写作背景、写作目的、写作风格等进行深入的了解和彻底的剖析,对翻译的难点和重点进行全面的把握,再决定采取何种翻译策略。就其翻译过程而言,可以使用增词、减词、词类转换、改变句子结构等各种翻译技巧,这个过程主要以实现源文和译文功能的对等为导向。就其翻译结果而言,译文应该语言简单、表达清楚、趣味性强,符合儿童的认知能力和审美价值。而作为儿童文学和诗体文学这样双重特殊的文学形式,《乌尔苏拉悬在空中》的翻译灵活度显然要更高一些。

注释

① 孔德明.战后德国儿童文学之父凯斯特纳[J].当代外国文学,2000(3).

② 侯素琴.埃里希·凯斯特纳早期少年小说情结和原型透视[D].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论文,2009.

③ 周作人.儿童文学小论 中国新文学的源流[M].2011:42-43.

④ 李文娜,朱健平.从“儿童的发现”到“为儿童而译”[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5(2).

⑤ 李宏顺.国内外儿童文学翻译研究及展望[A]//Munday Jeremy.Ind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M].London:Routledge,1992.

⑥ 莫光华.文学翻译家中的思想者——德语文学翻译家杨武能教授访谈[J].中国翻译,2007(3).

⑦ 桂乾元,周美华.诗歌翻译是翻译的黄灯特区[J].语言与翻译,2012(3).

参考文献

[1] Erich Kstner:Das Verhexte Telefon.Zürich:Atrium Verlag 2000.

[2] 桂乾元,周美华.诗歌翻译是翻譯的黄灯特区[J].语言与翻译,2012(3).

[3] 侯素琴.埃里希·凯斯特纳早期少年小说情结和原型透视[D].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论文,2009.

[4] 孔德明.战后德国儿童文学之父凯斯特纳[J].当代外国文学,2000(3).

[5] 李文娜,朱健平.从“儿童的发现”到“为儿童而译”[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5(2).

[6] 李宏顺.国内外儿童文学翻译研究及展望[J].外国语,2014,37(5).

[7] 莫光华.文学翻译家中的思想者——德语文学翻译家杨武能教授访谈[J].中国翻译,2007(3).

[8] 周作人.儿童文学小论 中国新文学的源流[M].北京:2011:42-4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