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分年级、分目标”模式的主题班会设计的探索

2017-12-03

长江丛刊 2017年36期
关键词:班会目标传统

石 珂 耿 桦

基于“分年级、分目标”模式的主题班会设计的探索

石 珂 耿 桦

本文基于“分年级、分目标”的模式,旨在对该模式下的主题班会的设计进行探索,为今后主题班会的设计与开展提供新思路。

分年级 分目标 主题班会

主题班会,顾名思义,有主题的班会,是德育工作的一种有效方式。即出于某种特定的目的,在班级范围内,在班主任或其他老师的主导下,为了实现某些具体目标,并经过详细设计而组织起来的一场全班学生参与的班级会议。

一、传统主题班会存在的问题

(一)目标不够具体

传统的主题班会存在着班会所预期的目标不够具体的问题。往往,老师召开主题班会确定主题的方式都是围绕时事热点和管理工作需要,没有把主题班会的这一有效的教育手段与学生成长成才的总目标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并根据专业和年级的特色按照学生的成长成才规律划分为具体目标。这就使得班会的针对性不强,从而影响班会召开的最终效果。

(二)形式较为单一

传统的主题班会的形式大多以“灌输式”为主。有时是一味地传达文件,有时是一味地批评指责,有时是反复地说教,有时就是为了做一场精彩的演出。表面看起来传统的主题班会表现形式很丰富,实际上学生得不到切实参与,也不能解决学生所面临的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内容过于杂乱

由于传统主题班会的目标设计得不够明确,使得一场所谓的“主题班会”变得“没有主题”。大多情况下,老师是根据管理工作需要,讲得东一句西一句,不仅让班会内容停留在表面不能深入,也常常让学生抓不住重点,只能充当旁观者的角色,难以参与进来。

目标不够具体使得班会效果难以评估,形式较为单一使得班会过程失去趣味,内容过于杂乱使得班会内容浮于表面,这些因素都大大影响了主题班会的效果。所以,传统主题班会的效果有待加强,这就为“分年级、分目标”模式的主题班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二、“分年级、分目标”的主题班会的优势

(一)“分年级”

按照不同年级的成长实际需求设计主题,不仅可以更有计划、有目的的开展主题班会,也可以联系实际,依据不同年级的学生必然存在不同的需求这一基础,设计出具有群体针对性的班会内容。

(二)“分目标”

首先,即便是同一年级的学生也对自己的未来有着不同的规划,就业、考研、出国深造等需求不同,这就说明针对不同的内容,要确定不同的目标。其次,“分目标”有利于将主题班会的总目标细分成具体目标,便于测量和分析。另外,如果班会内容由于时间等因素限制不能够用一场主题班会完成的,可以划分为几次班会。

三、针对“分年级、分目标”的主题班会的设计建议

(一)主题班会的目的和目标的设计要明确

明确召开班会的目的和目标是召开班会前需要做好的重要工作,直接关系着班会的目的和效果。首先,“分年级”要求老师们联系实际,根据学生们在不同阶段的不同特点、不同年级的不同需求来统筹规划与设计这一年级的主题班会内容。其次,“分目标”不仅要求宏观规划与设计好本年级的主题班会所希望达到的最终目的,也要求将每一场主题班会所要达成的主要目的都提前具体化为可测量的“小”目标,目标更具针对性,这样有利于后续工作的开展。

(二)主题班会的过程设计要强调学生的参与度

“分年级、分目标”的主题班会要十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传统主题班会灌输式的特点使得学生在主题班会的开展过程中参与度过低,这影响了主题班会预期希望达成的效果。无论主题班会的目的是讨论时事热点,还是宣传学校工作,亦或是解决学生切实面对的问题,这都需要学生群体广泛参与,积极发言。因此主题明确,目标统一的班会更便于围绕统一主题和目标设计有针对性、便于参与的互动环节和内容。一方面,只有学生参与了,老师和学生才能有效沟通,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主题班会召开的意义。另一方面,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有益于锻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益于个人成长与发展。

(三)设计主题班会的评估指标并做好总结

在每一次的主题班会结束前,应留有固定的时间和环节,用于对这次班会的讨论成果进行归纳与总结,便于及时整合班会过程中碰撞出来的思维的火花,也有益于深化班会主题。同时,既然班会具备不同的具体分目标,也要在班级结束时,及时对目标进行评估。不仅可以测量出本次班会所期盼的目标是否达成,参会学生的满意水平如何,班会过程中是否又发现了新的问题等,总结其优劣。也有益于下次主题班会吸取经验,设置目标更为合理,班会过程更加顺畅。

基于“分年级、分目标”模式的主题班会虽然优势明显,但在执行过程中也会存在一定的难度,出现一定的问题。例如,相比较于传统的主题班会,该模式下的主题班会前期准备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对班会主持者的个人素质要求更高,有时可能不适用于一些紧急事件的传达等。这就需要召开班会的老师提高自身素质,增强个人能力,做到“联系实际,随机应变”。

[1]庞清秀.五年制高职主题班会课实践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13(08).

[2]王建军.高校班会主题化、系列化探索与实践[J].人间,2015(09).

长春理工大学)

石珂(1988-),女,内蒙古赤峰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耿桦(1985-),女,陕西宝鸡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班会目标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妈妈画上老年妆出席班会孩子落泪
浅谈如何发挥主题班会作用提高高中德育教育时效性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微班会:管窥班会的现实与未来
清明节的传统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