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教育在陶冶大学生情操中的作用

2017-12-03

长江丛刊 2017年36期
关键词:陶冶情操情趣

赵 哲

音乐教育在陶冶大学生情操中的作用

赵 哲

音乐艺术以滋养生活的作用活跃于人们的情感世界,在人们的情感生活中充当着精神伙伴、精神保健师、精神导师的作用。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音乐艺术的熏陶,在大学生的校园生活中要加强音乐教育,丰富音乐感受,浓厚音乐氛围,充分发挥音乐教育正能量的滋养作用,陶冶大学生具有文雅情趣和高尚情操。

大学生 音乐教育 文雅情趣 高尚情操

音乐艺术以润养人生活的作用活跃于人的情感世界,给予人以情感抚慰、情感调节、情感导向的作用。人类生活因为有音乐艺术的存在,才生活的更有滋味和品位,才生活得更加丰富多彩,才生活的和谐愉悦。著名钢琴家帕德莱夫斯基论断:“音乐是唯一真正生存的艺术,它的振颤、律动,也就是生命的要素,任何有生命的地方,也必然有快乐。”我国历史上的伟大教育家孔子也曾论断:“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1]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音乐艺术的熏陶和音乐艺术精神伙伴、精神保健师、精神导师的作用。因而,大学生的校园生活中要加强音乐教育,丰富音乐感受,浓厚音乐氛围,充分发挥音乐教育正能量的滋养作用,陶冶大学生具有文雅情趣和高尚情操。

一、音乐审美体验与音乐教育的内在关联

体验是人的生命过程中能动意识不断作用的产物,体验将人对事物的客观映像和主观感受融为一体,在经历的过程中获得经验性的启示和认知。音乐审美体验是人的生命体验中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从审美感知开始,进入审美体验,最后达到审美启悟。而在这三个阶段,审美体验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欣赏者在审美感知的基础上对艺术作品进行再创造的过程。[2]

音乐审美体验由人的听觉进入人的大脑,引发情绪变化和思维导向。据科学论证得知,音乐的律动和品质会刺激人的心跳和脑电波,人的心跳和脑电波会追随音乐的律动与品质,并产生同频同质共振,被音乐的节奏、旋律、意境自然而然的引领,或舒缓平和、或欢快热烈、或忧郁悲愤,或阳光激昂,之前的情绪状态会发生变化,逐渐的进入到对音乐律动与质量导向的状态,从音乐审美体验中获取的信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能便自然而然的体现出来。

音乐教育通过给予和强化音乐审美体验的途径进行,音乐教育的学校教育给予学生音乐基础知识、音乐欣赏能力、音乐专长和音乐爱好的培养,最终所要发挥的作用是实现对学生的美育。

二、音乐教育陶冶大学生情趣情操的作用

情趣即情调和兴趣,情感是情趣的基础;情操即品格和操守,是情趣的上乘品质;情趣和情操的形成与固化都以情感为基础。音乐教育陶冶大学生情趣和情操的作用就源自于音乐审美体验中的情感共鸣和情感升华。

从我国大学生情趣和情操的现状说来,很有让国人担忧的问题,感到如今的大学生的情趣和情操不够健康、不够文明、有“物化”“西化”的太多影响,及至以人文素质低而一言以蔽之。这样的社会反响说明高校育人虽然在智育上重视并追求达标,但在德育和美育上还不够重视和不够达标,还应该在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法上予以分析,加以调整。而充分认识并加强高校对大学生的音乐教育很有必要。

(一)以音乐教育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高校的音乐教育,不能停留在完成课时和教学计划层面,不能停留在教给学生音乐知识和形成学生音乐表演能力层面,还应该重视对学生音乐审美情感体验的培养和引领,将音乐与学生的情感生活相联系,在吮吸、放飞、导引、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的基础上进行,用音乐作品中的美好元素相形见绌于自身情趣情操的不足,将音乐作品中的美好元素充实到个性的情趣情操的养成过程中,正如爱因斯坦解释的哲理:“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力能推动世界,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二)以音乐教育觉悟学生的修身养性

音乐教育的形式被大学生所喜爱,他们对与这种教育形式的反映是乐享其中,在乐享其中的过程中乐有所得。大学生的情趣和情操都属于情商,培养大学生的情商和智商同步发展非常重要,因为在社会生活中的人们仅仅具有足够的智商是不够的,因为智商反映为一个人的知识和专长的修养,还必须拥有足够的情商,因为情商反映为一个人的情绪、意志、耐受挫折、与人协作、举止言谈等个人形象等方面的品质。从社会和人文角度来讲,音乐教育有助于人们诠释情感,丰富精神文化生活。与此同时,音乐教育对人类情商的培养与发展也具有不可磨灭的作用。[3]

(三)以“看得见的音乐”浓厚音乐教育氛围

真实的具象的“看得见的音乐”能够让学生的情感和音乐共鸣,情趣和情操被真善美情性所感染。如,由车行和戚建波联袂创造的歌曲《常回家看看》、王铮亮的《时间多去哪了》、霍尊的《卷珠帘》都是被大学生喜欢和广为传唱的音乐作品,这其中的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都很让大学生所折服,通过在大学生中传唱、表演、研讨这些和这类音乐作品的艺术魅力的活动,可以通过就是在以音乐教育输送给学生修身养性的精神食粮,就是要让学校音乐教育的形式不再囿于教材和课堂教学的有限学时内,而是拓展音乐教育到更富有教育成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1]宋成贵.音乐艺术感染人陶冶人激励人的作用[J].通俗歌曲,2015(3):70~71.

[2]孔冀平.浅谈音乐审美体验中的情感与想象[J].神州,2012(10):211.

[3]郭英.浅谈音乐教育与情商发展的关系问题[J].西部大开发,2011(12):24.

通化师范学院)

赵哲(1982-),女,吉林通化人,硕士,通化师范学院,教师,研究方向:民族音乐理论。

猜你喜欢

陶冶情操情趣
补阳还五汤通过NLRP3/caspase–1调控大鼠髓核细胞退变的机制
爱情趣数字
夏虫情趣
诗词要有情趣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
四格情趣
小学语文陶冶性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