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团体活动:班级育人的重要途径

2017-12-02程肇基

高教探索 2017年11期
关键词:体验学习

收稿日期:2017-05-23

作者简介:程肇基,上饶师范学院科研与学科建设处处长,教授,博士。(江西上饶/334001)

*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青少年体验式道德教育研究”(FEB2505770)的研究成果。

摘要:无论是中学生还是大学生,防止同一性扩散、促进自我统合都是学校教育和班级辅导的主要任务和关键内容。而以“活动体验”为载体的团体辅导,对促进大学生个体和班级团体共同成长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考察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成长任务的基础上,以班级建设为导向、以活动体验为载体、以团体辅导为策略的团体辅导新路径,可以促进大学生个体乃至整个班级的共同成长。同时,团体辅导活动还需要把握好辅导理念与成员互动这两个核心要素。

关键词:团体活动;体验学习;同辈互助;育人途径

“青少年时期”是指小学毕业进入初中、到高中再到大学的一段时期。[1]艾里克森认为,青少年时期具有同一性混乱的发展危机[2],因此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就是要建立同一性,具体说来就是要帮助其认识和了解自我,思考角色与明确责任以及自身之外环境等问题。所以,无论是中学生还是大学新生,防止同一性扩散、促进自我统合都是学校教育和班级辅导的主要任务和关键内容。可以说,在青少年时期未得到健康成长的心智主题,可以在将来成长的历程中得以修复,而有针对性、目的性的结构式团体心理辅导可以增强这一修复的效果。[3]

班级是学校的基层组织,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环境,良好的班集体有利于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学校是培养人、引领人成长成才的地方,但现实却是学校存在问题,甚至还会伤害人。[4]因为学校所关注的是大学生的危机以及其问题行为,往往强调其发展过程中外界力量的注入与挤占。可以说,目前学校育人效果低下,班级活动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的主要原因之一,正是教育方法和途径上出了问题。由此,笔者在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角色冲突和成长任务的基础上,探索出了一条班级育人的新途径,即以班级建设为导向、以活动体验为载体、以团体辅导为策略的班级团体辅导模式。

一、班级建设中团体活动的运行机理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自我统一性”理论认为,人格发展过程都有其特有的成长内容,而“自我统一性的形成是青春期发展的核心任务”[5]。对此,他还特别强调,在青春期特别需要与同辈加强沟通和交往,从中达成“自我统一性”。[6]目前青年学生60%-80%的时间是在学校中度过的,学校环境、学校生活、师生关系和朋辈群体是影响其人格发展最重要的因素。[7]所以,学校以活动体验为平台,成为青年学生社会化的有效途径。

(一)以活动为逻辑起点,呈现密切关联的教育内容

游戏活动是自然界赋予儿童青少年年龄特点的一种活动形式,是不断引领儿童青少年成长的动力源泉。当大学生在教师为其提供的活动环境和活动材料中尽情分享时,他们的思维以及社会性得到了快速发展。在中国,由于中学生求学经历的单纯性,同一性危机在大学生身上表现得也很明显。按照艾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处在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就是要建立同一性。所以,以活动为逻辑起点,精心设置与这些发展任务密切相关的活动进行体验。比如,在学习人际交往活动中,可以为班级团体设计对话、表达、讨论、感悟等互动环节,帮助同学觉察到良好的人际沟通除了需要真诚、热情、尊重等品质外,还需要获得一些沟通良好的成长策略,以获得相互满足的人际关系。又比如,按照活动进行方式,可以划分为探讨价值观、个人限制、问题处理、自我回顾和个人展望等类型。在这些活动中,可以关注到同学们认识自我、了解自我、思考角色和明确责任,以及自身与周围环境等关键经验的觉察、体验和感悟。

(二)以活动为情感纽带,延长同辈互助的友谊期

情感的决策模式能够弥补理性的不足,它是一只“无形的手”,可以帮助我们免于极端,能够让群体合作得更为稳固。[8]同辈与非同辈之间的情感和友谊,诚然都是通过沟通和交往活动来实现与建立,然而,目前青年学生的生活现实和教育处境,其主要表现是其正常的交往生活被剥夺。诸如,各种电子游戏的开发和使用取代了生活体验;一些不健康的网络视频挤占了纯真的心灵。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成长任务及其心理主题,依据埃里克森人格发展任务的要求,促进同辈群体之间的沟通与交往,不只是情感成长的主要内容,而且也是健全人格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情感体验活动渗透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嵌入群体交往的体验活动,从而拉长同辈群体的友谊发展期。例如,按照活动内容,人际交往活动可以分为——轻柔体操、我爱我家、信任之旅、同舟共济、优点轰炸、聆听与表达等单元活动,通过这些单元活动的沟通、分享、觉察与感悟,培养青年学生的情感生活,丰富同辈群体的情感纽带作用。

(三)以活动为育人载体,倡导在体验中的生成意义

学校的宿舍、教室以及操场都可以成为班级活动的体验场所,在这些团体活动平台中,鼓励青年学生倾听、感悟、探索乃至生成。一方面促进体验学习和增强生活技能;另一方面,拓展审美视野和丰富日常生活,发展处事、待人等方面的适应能力。对此,要捕捉同学们的兴趣,开展有利于班集体建设和个体全面成长的各类体验活动。对于具有生成意义的团体体验活动,可以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营造一定的氛围来实现。正如杜威所倡导的,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也就是个体的经验由坏逐渐变好的历程。

其实,班级团体活动能否有积极的意义生成,主要在于对团体辅导四大影响机制的把握与引领。[9]一是要让青年学生在团体活动中获得情感的支持。团体活动可以创造出一种安全的环境与理解的场域,从而使参加者体验到自己是“大家庭”中的一员,并感到有一种温暖、安实的归属感。二是要让班级同学在活动中尝试积极的体验。团体活动中,认同、肯定和鼓励参与者互相帮助是一种积极的生活体验。这种积极体验,不仅在班级团体活动中可以充分感受,而且还可以扩展到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之中。三是要让班级同学在活动中发展适应的行为。团体活动就像是一個社会生活的实验室,同学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个性特点,有选择地寻找仿效对象,模仿适应性行为。四是要让班级同学在活动中重建理性的认知。团体活动营造了一个相互沟通和体验的机会,可以使参与者更加深入地认识自己与发现同辈,重建理性认知,发展适应性行为。endprint

二、团体活动在班级建设中的具体实施与操作

本文所探讨的是将团体心理辅导的理念及技术,与传统的班级管理、班级活动融合在一起,将高校班级团体作为发展型“辅导团体”,以班级活动设计并实施为载体,通过创造良好的集体气氛与班级人际互动,借助适宜健康成长的游戏活动,帮助同学重建理性认知,学习社会适应行为,发展良好人际关系,并发掘其潜在能量的教育活动。这一活动又称之为“神奇的圆圈”,即一群人坐在一起,经过几次密集的互动,每个参与者都会产生一些积极的改变,使之更快乐、更健康、更适应、更和谐。[10]无论对于成长中的青少年,还是积累了一定人生阅历的成年人,团体辅导都可以帮助他们改善沟通、增强适应、提升能力乃至增进身心健康。

青年学生成长的过程,可以说是一个由“学校人”转变成“社会人”的进程。在这一进程中,有两个特性十分重要,第一个是“群体性”,正如朱迪丝·哈里斯(Judith Harris)所认为的那样:青少年成长中主要的环境因素是同伴群体。[11]第二个就是实践性,青年学生就是在体验过程中,尤其是与同辈、同伴的交往体验中成长起来的。因此,首先,在高校班级工作中,要紧密结合同学的心理特点和发展需要。其次,在召开班会和开展班集体活动阶段,应更多地设计并安排具体活动来进行,而不是生硬刻板的班会课,或者只见信息不见人的网络微信之类的交流。由此,我们也可以把这样的班会课称为“团体活动”。

(一)分组固定提高活动的实效性

任何团体辅导的成功都与开始前的精心准备密不可分,那么将班级分组固定便是提高活动实效的有益准备。所谓分组固定,就是将班级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内的成员有相对固定的团体辅导活动。在班级团体活动中常常需要将团体分成6-8人一组。这种随机的合适的组合方式,不仅有利于形成稳固有序的小团体,而且还会产生积极的促进功能。例如,在大学新生适应团体中,如果按照来源地分组,班级成员会惊讶地发现,原来坐在自己周围竟然有老乡,马上会增添几分亲切感,更容易融入班级团体。下面介绍笔者常用的一种“寻找快乐”组合法:事先准备好与所带班级人数相等的纸条,按照打算划分的小组数目写有与小组数目相等的几种不同的话语,让同学每人抽取一张纸条,抽到写有同样话语的同学即为同一小组成员。另外,还有抓阄、生日、报数、分层、活动等随机组合法和同类、内外圈组合法。[12]在分组固定环节中,从个别到团体,将为形成契约和共同愿景做好准备。因此,要让小组成员一起共同设计组名、设计标志和制作胸卡,建立共同遵守的规范和商定团体契约,随后教师请每个组宣读本组的规定,并强调保密、守时、投入、暂不评价等基本原则,最后请每位成员在契约上签上自己的名字。[13]

(二)目标引导培养同学的自主性

团体辅导活动是指在一定的目标引领下,通过参与者之间的积极互动,满足其成员心理需求的组织。如果缺乏一个共同的目标引导,就不属于有效团体。因而方向确定之后,目标的选择就显得十分重要。团体活动的目标可分为过程目标、一般目标和个人目标。过程目标包括个人探索、实践、让他人认识自己、正确而诚实地回应等;一般目标包括认识自己、发展人际关系等;个人目标因人而异。[14]这里的目标引导,是指在班级活动过程中提出目标,通过创设良好的活动氛围以及班级内同学的人际互动,运用适合青年学生成长需要的团体辅导活动。

一是提出目标为同学指明方向。高校班级团体活动,不只是关心问题学生的辅导,更要注意正常学生的引导。大学生具有较强的是非判断能力,应该多为他们确立清晰而明确的目标,既作为引导的依据,也可以提供一个发展方向。具体而言,班级团体目标的设定,可分为主题目标和单元目标,而有效团体目标的特征是具体、可行、可评估、积极、双方都愿意接受的。在目标陈述方式上又可以分为结果性目标和体验性目标,其中,结果性目标表现为:具体明确、可操作、可测量、可评价的学习结果等;体验性目标表现为:达到同学的心理感受、体验某种效果或明确安排同学表现的机会等。

二是故事分享让同学丰富心理内容。故事分享是同学们最受欢迎的教育活动,结合自己辅导班级的实际需求,笔者精选备用一些经典而又富有哲理的故事与之分享。譬如,针对正确感受自己优点的问题,在班上分享《胖子第一家》。[15]故事梗概为,在山谷里有一个七家村,一家四口各自拥有一个大肚皮。村里人起初对这一家不太有善。因为一同坐车,容易坐破轮胎,一同游泳,池水立即升高。有一次,在放学回家的山路上,村里孩子们遭遇狂风滞留山脚,黄家两个小孩,不怕风吹雨打,急跑回村报信使人得救;又有一次,村里老人重病送医,车子到村口陷入泥坑,黄家父母赶来车后助推,使老人能及时就医。从此以后,村里的人不再疏远他们了。听完故事后,并给出四个讨论题,让每一组派代表抽取一个,在小组内进行讨论。(1)如果你是黄家的一分子,你会怎样看待自己?(2)如果你是七家村的居民,你會怎样看待黄家人?(3)你觉得黄家人有哪些优点?(4)你有没有过像黄家人这样的感受?通过故事的形式,让同学们体验故事中主人公的心理活动。

随后,安排“戴高帽”的活动,让同学们发现自己,找到了自己平时没有发现的优点,从而增加了自信,愉快地接受了自己。又如,还通过故事《挣脱“自我设限”》帮助同学们乐观地面对困难;通过故事《姑娘与水手》帮助同学确立正确的价值观;通过故事《饶恕的爱》帮助同学明白“恨能挑起争端,爱能包容一切过错”等道理……

三是付诸行动让同学养成良好习惯。习惯改变了,行为就会得到改变。著名教育家曼恩说过:“习惯仿佛是一根缆绳,我们每天给它缠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它就会变得牢不可破。”[16]其实培养胜于预防,防治重于矫正。作为团体辅导的领导者,在习惯培养中,应积极帮助同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注意分目标分流程地推进。笔者在辅导过程中,每月确定一项习惯养成目标,每周依据分目标设计培养重点内容。譬如,在“时间馅饼”活动中,主要是帮助同学增强时间管理能力,达到更有效的学习效果。请同学根据一天生活的平均活动状况,填写“时间馅饼”练习表,划分出睡眠、学习、运动、饮食、卫生、上网、娱乐等所占据的平均时间,并将各类所花费时间按比例在大圆圈内画出。endprint

在小组呈现各自的时间花费后,惊讶地发现自己有不少时间管理上的问题,有的每天学习时间10小时,有的上网10小时,还有锻炼1小时,有的发呆1小时……该活动为同学提供了觉察与警醒的机会,通过交流和分享,同学不但看清了自己的“时间馅饼”,而且还可以学习到别人的时间管理能力以及有效率的学习方法。通过“时间馅饼”活动的体验,促成了同学梳理目前的时间花费,制定今后理想的时间规划,并以“月”为目标、以“周”为重点,以“日”为过程,落实理想期望的时间规划,付诸于行动,让理想建立在现实之上,养成良好习惯,不断巩固与强化。

(三)角色体验激发同学的积极性

角色体验是指让同学转换角色,通过实践与反思来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学习方式。长期以来,学校远离了生活,强调理性,对青年学生进行的是知识教育。美国哈佛大学的组织行为学教授戴维·科尔布(David Kolb) 在梳理了社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以及教育哲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后,提出了体验学习理念(Experiential Learning Theory)(1984)。该理论是一个循环学习模式,由直接体验→反省性观察→形成抽象的概念化→检验意义→直接体验四个步骤组成,而直接体验是其第一步骤。[17]这就是科尔布所认为的,任何学习的起点都是学习者自己的直接体验。体验学习注重的是对经验的总结与事物的反思,从对事物深刻的反思中,获得经验的稳固和提升,从而使学习者获得成长性的发展。可见,体验学习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通过实践与反思来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学习方式。学校教育就是让青年学生学习体验,学会有深度的体验。之所以结构式班级团体辅导倡导活动体验,通过体验来“经历生活”形成的过程,这样可以拓展育人方式与途径,丰富青年学生的情感和生活经验。

一是创设机会让班集体多一些体验。体验既是途径又是目标,激发体验兴趣首先要有机会去体验。一方面要让青年学生贴近生活,主动找寻对象物,留心观察日常生活中诸多现象与问题;另一方面,需要教师放开束缚大学生的双手,多为他们提供时间和空间。体验环境既包括物质层面的场景布置,也包括精神层面的氛围烘托。因此,需要教师创设更多的体验情境,达到“以境育人”的体验效果。诸如“新生适应团体”“生涯探索团体”“自我认识团体”“学习有趣团体”“交往快乐团体”等等。

二是激发班级同学积极主动的体验。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青少年都有需要表现和展现自己的欲望[18],因此,要顺应大学生的心理为大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激发大学生的体验积极性。

其一,在兴趣游戏中激发体验的积极性。任何团体活动的开始阶段,决定着同学是否真心加入并全心投入。因此,教师必须十分关注开始阶段的热身活动和启动方法。一般宜采用支持性沟通方式,传递出温暖、信任、帮助、理解和积极的尊重,设定良好基调,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营造轻松安全的氛围。同时,结合单元主题活动需要,设置热身的活动游戏。譬如,“轻柔体操”、“刮大风”、“解开千千结”、“信任圈”、“突围与闯关”等,让同学按照自己的意愿参加游戏,以自己的兴趣进行游戏,在与游戏和同伴的相互作用中,共同分享游戏带来的快乐,学习彼此的经验,促进同学主动性、创造性的发展。

其二,在团体活动中产生体验的主动性。伴随着体验的逐步加深,在深度体验中促使积极情感的形成,进而产生主动的探索愿望和学习积极性。与此同时,教师在组织团体活动时必须尊重并保证活动的基本点——主动性和创造性。如在体验合作与信任的“信任之旅”活动中,让同学有足够的体验时间,体验自由,充分互换角色,充分分享感受。我们的体会是,安排时间再长同学们也感到太短。又如,在体验合作的“建高塔”活动中,规定每一个小组在相同时间内,用报纸搭建一座高塔,全程只能用非语言沟通,全组在策划、制作、剪裁、美工、编导等不同“岗位”分工合作。同学们往往在介绍本组成果时,不厌其烦地给自己的“作品”赋予新意。可见,只有充分调动同学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达到预期的体验效果。

三是创设触动参与者灵魂的体验。有一首小诗说得好:“让他做事,让他在做事中明白责任;让他受苦,让他在受苦中懂得珍惜;让他失败,让他在失败中获得对失败的免疫;让他流泪,让他在流泪中体会泪水铸造的坚强。”[19]当下青年学生不易被感动,缺乏感恩,其主要原因是缺乏情感体验。因为触动灵魂的体验具有情感深度,由此,一方面学校要让其获得刻骨铭心的体验;另一方面,要设置有责任和当担的体验,培养其使命感。笔者每年都安排大学生前往“人生后花园”(殡仪馆)进行生命体验活动。由工作人员陪同并介绍,分别依次观摩存放间、化妆间、告别厅、火化间等场所,最后完成“墓志铭”、“假如我还有最后24小时”等课堂作业,再分组充分讨论与分享。这是大学生在大学四年中最有冲击力的一次体验,也是永生难忘的一次生命教育。经过这样刻骨铭心的体验教育,同学会加倍努力学习,主动注意安全,积极锻炼身体,更加珍爱生命。

三、班级团体活动各阶段教师的角色定位与转换

團体辅导有两个基本的核心要素,即辅导的理念与团体的方式,二者缺一不可。[20]在实际活动中,我们不能只看形式,而不看实质;不能只运用团体的方式,不能只运用辅导的理念,不注重团体成员的互动。同样是面对一个班级同学进行团体辅导,有的教师可能是在“辅导”,也有的教师可能是在“教导”。班级团体辅导活动是学校团体工作的形式之一,教师是班级团体活动环境的创设者,教师本身对活动认识的深度和广度将极大影响着团体活动的效果。因此,要转变班级活动的学习方式,关键要转变教师的专业角色和指导策略。

(一)在活动开始阶段要体现支持者的角色,让班级同学“安心”

任何团体辅导活动的初始阶段,既是最关键也是较难掌控的。因为,正是在初始会面阶段,参与者对领导者教师形成重要印象,以此评估其所参加的团体活动是否有价值,对自己是否有帮助,并以此作为是否全身心投入的标尺。因此,教师必须关注开始的热身活动,采用支持性引导方式,传递出温暖、信任、帮助、理解和积极的尊重,并设定良好基调,营造轻松安全的氛围,激发同学的参与热情。[21]同时,应该增强情感教育意识。同学有时会担心透露一些不该透露的个人信息,对此,有经验的教师必须在开始阶段提供情感支持,制定团队纪律,排除表达情感所造成的焦虑感,使同学们“安心”。endprint

(二)在活动运作阶段要体现引领者的角色,让班级同学“用心”

中间阶段是团体活动最重要的阶段,也是活动的核心过程。它包括交流讨论、表达分享以及问题处理等环节。教师在这个阶段,帮助同学们关注团体目的、理解自身的体验方式并进行良好的引导。一方面引导同学表达自己或他人的内心感受和成长体验,争取同辈的理解和支持;另一方面,可以引导团体成员内部的人际互动,发现问题并加以纠正。正是在这个阶段,同学们从团体活动中体验快乐,收获成长。因此,引导有效的分享交流便成为该阶段教师最重要的任务。

(三)在团体结束阶段要体现共情者的角色,让班级同学充满“信心”

团体辅导作为一种社会合作过程,既需要更高级的理性表达,也需要更亲社会性的情感模式。“情感作为一种更为基础性的决策模式,虽不如理性那样具有直接的逻辑性,却有特殊的功用。”[22]积极心理学表明,积极的情感具有极为重要的功用,是心理活动的组织者,有助于有机体个人生活状态的调节,能够让人容易注意到事物美好的一面,从而使人形成较为平和的心境,有效提高生活质量,乃至群体合作更为牢固。团体结束阶段也是总结告别阶段,在这个阶段,需要教师与全班同学同情共感,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效果。通过生生、师生之间的团体互动,发育出了情感,既是一种福音,也是一种功用,她使得班级合作的可能性和效率获得极大的提升。及时捕捉同学的闪光点因势利导,总结团体的收获与发展,谋划团体的未来和行动,让班级同学充满“信心”,从而以点带面促使同学全面进步。

参考文献:

[1]张人俊,朱永新.心理学著作辞典[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9:400-402.

[2]程肇基,谢旭慧.一致性沟通模式、团体辅导与青少年人际沟通能力培养[J].教师教育研究,2012(5):82.

[3]彭呈军.学校教育是否伤害了人[N].中国教育报,2014-03-06(11).

[4][7]程肇基.生活体验与青少年身心和谐发展[J].教师教育研究,2007(5):15,17.

[5]簡鸿飞.大学生心理健康[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35-38.

[6]边玉芳.走出忽视学生成长规律的误区[N].中国教育报,2014-03-21(7).

[8][22]吴旭阳.“危难见真情”:道德难题中情感的功用[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08-12(B01).

[9]樊富珉.团体咨询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6:111-118.

[10][12][13]樊富珉,何瑾.团体心理辅导(代序)[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47-48,199.

[11][美]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第16版)[M].王垒,等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310-312.

[14]林孟平.小组辅导与心理治疗[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70.

[15]吴增强,蒋薇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156-157.

[16]刘永红.好习惯“慢”培养[N].中国教育报,2014-04-13(3).

[17]陈海叶.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范畴化研究[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9:174-175.

[18]西部教育参考编委会.西部教育参考[M].兰州:甘肃少年儿童出版社,2009:122-123.

[19]李希贵.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70.

[20]梁东标,汤礼深.班级心理辅导手册[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3:3-4.

[21][美]雅各布斯(Jacobs,E.E.),马森(Masson,R.L.),哈维尔(Harvill,R.L.).团体咨询的策略与方法[M].洪炜,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110-112.

(责任编辑钟嘉仪)endprint

猜你喜欢

体验学习
如何在体验中促进德育养成教育
小学数学体验学习的应用研究
漫谈小学语文体验性学习的策略与途径
初中历史课堂学生的主动探究与体验学习
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体验学习
浅议农村化学教学中体验学习的设计
数学新课堂上的体验学习研究
小学音乐教育“体验学习”的实践分析
体验教学理念在商务英语教学中的研究
让体验学习成为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