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产妇母乳喂养的影响效果研究

2017-12-01邵一娜李儒

西部论丛 2017年8期
关键词:剖宫产手术母乳喂养护理干预

邵一娜 李儒

摘 要: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进行剖宫产的产妇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后护理干预,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全面的母乳喂养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的初次泌乳的时间、术后3天的泌乳量、纯母乳喂养率以及母乳喂养知识的掌握情况和技能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剖宫产产妇采取积极的母乳喂养护理干预措施,可以缩短泌乳时间,提高乳汁分泌量,促进纯母乳喂养率。

关键词:剖宫产手术 母乳喂养 护理干预

1引言

母乳喂养是指纯粹用母亲的乳汁喂养婴儿的方式。目前很多研究表明,母乳喂养长大的婴儿更为健康、聪明,说明母乳喂养可以有效增强婴儿的免疫力、智力,并减少其他病症的发生,是婴儿最佳的喂养方式。而剖宫产术是手术操作促进婴儿分娩的技术,对于产妇体质的破坏较大。随着思想观念的改变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很多女性都选择剖宫产的方式进行分娩。据此,我们对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产妇母乳喂养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现报告如下。

2资料与方法

2.1 材料.选择我院妇产科在2017年9月-2018年9月期间收治的进行剖宫产手术的孕妇5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孕妇都是单胎。将孕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5例,其中对照组中孕妇年龄22-39岁,平均年龄(27.5±8.6)岁;孕周38-41周,平均孕周(38.8±5.7)周;产次1-3次,平均(1.5±1.1)次。研究組中产妇年龄22-40岁,平均年龄(28.3±9.4)岁;孕周37-42周,平均孕周(39.3±6.6)周;产次1-4次,平均(1.5±1.6)次。两组孕妇在一般资料方面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产妇纳入标准:年龄22-44;单胎妊娠;婴儿分娩正常;自愿配合进行此项研究;排除存在严重的脏器功能不全或精神性疾病的产妇;存在母乳喂养禁忌症的产妇;存在严重吮吸无力、口腔疾病或需入ICU治疗的婴儿。

2.2方法.对照组:给予剖宫产术后的常规护理,比如卧位、常规健康知识宣教、母乳喂养宣教、母婴同室等。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全面母乳喂养的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内容包括:(1)心理护理:在产妇入院时就向产妇进行健康宣教,包括病房和病区环境、住院注意事项、分娩方式、进食标准等,消除产妇对病房环境的陌生感;对采取剖宫产术的产妇进行全面的术前宣教,说明剖宫产的手术方式、时间、注意事项等,消除产妇的恐惧和焦虑心理;术前积极与产妇沟通,树立双方的信任感。(2)母乳喂养宣教:发放有关母乳喂养优势和重要性的宣传手册,并向产妇讲述母乳喂养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包括母乳的营养成分、纯母乳喂养知识、母婴皮肤接触的好处、婴儿吸吮、初乳知识、产妇需要注意的问题等知识,向产妇展示母乳喂养的技巧、常发生的问题和解决方式、回奶的处理措施等,提高产妇对母乳喂养的了解程度,并指导产妇按需哺乳;指导产妇进行母乳喂养的实践,指导产妇进行科学的乳房按摩、喂养体位调整、喂养姿势选择、婴儿吸吮方式、婴儿排气处理、挤奶手段、吸奶器正确使用、可用于下奶的食物等。(3)饮食指导:剖宫产后产妇需要进食清淡的饮食,比如小米粥、鸡蛋羹等;出现排气后增加促进泌乳的食物的进食,比如鸡汤、鱼塘、鸭汤等;增加蛋白质的摄入,多吃水果和蔬菜,并保证饮食均衡,避免便秘。(4)电话随访:护理人员在产妇生产后3个月内对产妇进行电话随访,了解母乳喂养情况,回答并解决产妇的疑问,对产妇进行母乳喂养实施电话指导,并对随访结果进行详细的记录。

2.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产妇初次泌乳的时间、术后3天的泌乳量、纯母乳喂养率以及母乳喂养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母乳喂养知识的测试,设置单选题20题,每题1分,总分20分,分值越高说明产妇的母乳喂养知识的掌握情况越好。使用Latches母乳喂养技能评估表评价,内容共12个条目,每条1-3分,总分12-36分,分值越高说明产妇的母乳喂养技能越好。

2.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3.0版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两独立样本的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3.1两组产妇泌乳指标对比.研究组初次泌乳时间为(26.13±1.04)h,而对照组为(50.06±1.55)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术后3天泌乳量较多的有23例,有2例较少;而对照组较多的有12例,较少的有1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纯母乳喂养率为80.0%,而对照组的为4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2两组产妇母乳喂养知识掌握和技能情况对比.通过总结发现,研究组产妇的母乳喂养知识评分和Latche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4讨论

近年来,随着手术技术的进步和观念的改变,我国的剖宫产率大大增加。而有研究表明,经剖宫产后,产妇因为术后疼痛、睡眠不良、饮食限制、担心乳房下垂等因素,多数都放弃母乳喂养,导致母乳喂养率大大降低。而母乳中其实含有非常丰富的营养物质,可以促进婴儿生长发育并保证婴儿健康。因此如何增加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率成为医护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本研究证明,加强对剖宫产术后产妇的护理干预,研究组的初次泌乳的时间、术后3天的泌乳量、纯母乳喂养率以及母乳喂养知识的掌握情况和技能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5结语

因此,加强对剖宫产术后产妇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产妇对母乳喂养的了解,缩短初次泌乳时间,促进乳汁分泌,提高母乳喂养率。

参考文献

[1] 高丽萍.剖宫产术影响产妇母乳喂养的护理干预效果[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17):122-123.

猜你喜欢

剖宫产手术母乳喂养护理干预
强化母乳喂养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分析
健康月历
手术室对剖宫产手术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评价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处理
硬膜外麻醉中同步扩容等对产妇心功能影响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