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新常态下国企青年员工的认同感

2017-12-01杨洛

西部论丛 2017年8期
关键词:认同感价值观文化

杨洛

青年作为新生代的年轻力量,他们激情有干劲、生活有活力,思想活跃且行为超前。作为国企的储备力量,青年员工承载着“传承、创新”的使命,不仅要传承前辈的优秀经验进行累积,也要在累积的基础上进行开拓创新。因此,青年员工是国企技术改革创新的主要贡献者,也是企业竞争力的主要承担者。如何增加青年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员工自身的“被认同感”,从而有效激发其积极性、创造性和创新力,将是企业基业长青的核心所在。

一、新常态下青年员工的个性特点剖析

作为青年员工,大多是职场菜鸟,或被冠以“经验浅薄”,大多认为急需被磨砺、锻炼,因此大部分员工都更加关注自身的成长和发展。能学到什么?能否在工作中找到未来的路?付出的努力是有回报?做出的成绩是否能被认可?这些是青年们在工作中一直在寻求和思考的问题。

1.思维活跃,个性自由

当前的青年员工均出生于90年代,懂事之年正值信息化高速发展,新鲜事物纷乱迷离。如此社会背景下的青年们接受能力强,理解力独特,思维极为活跃,想法、观念更新较快,这就造就了他们追求个性和自由的行事风格。个人风格随之体现与工作,他们在追求自我支配、自主决策,不愿意被约束,张扬个性,并渴望别人的尊重和理解。这种个性鲜明,也容易对国企环境产生一种不适應感,从而显得格格不入。

2.环境转变,渴求成长

当从大学校园转入社会后,从“学校人”到“社会人”的转变迫使青年们不敢去想象“生活”,而是开始思考该如何“生存”。生活成本的提高,衣食住行的需求,让迷茫的青年们更加彷徨,刚进入国企的青年员工大多都兢兢业业,把百分之两百的尽力投入工作,只为成长,只为认可,只求企业能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平台,只求自己能够在新环境中快速成长、成才。已入职一段时间的青年员工更加关注的是企业能否给予他们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能否给让他们更进一步,毕竟人都不愿意原地踏步。

3.价值观强,希望认同

青年们的价值观在于,当他进入一个新的环境,他希望通过学习能够对他事业和个人进步有所帮助,希望个人的付出能够获得价值回报,希望获得领导和同事们的认可,并通过认可而收获荣誉。他们更有奋勇争先的个性,由于经验欠缺,他们珍惜每一个机会,并将促其视为企业和领导对自己的信任及肯定,促使他们学习和钻研上敢想敢干,热切希望企业发展壮大,以实现自身价值。

4.现实沉重,情绪复杂

青年员工参加工作的时间较短,现有薪酬收入相对较低,加之住房、医疗、婚恋等生活负担接踵而至,当满腔热情遭遇工作失误,当生活负担遭遇薪酬落差,挫败感油然而生,精神和经济双重压力凸显。情绪不稳,心态浮躁、急功近利、前路迷茫、心理失衡等复杂情绪容易产生情绪波动,勇于干事更容易失去理智,蛮干的效果容易适得其反。

二、国企增强青年员工“认同感”的途径

青年员工频繁进出屡见不鲜,他们对企业的认同感、归属感也逐步下降;青年员工的自主性与独立性不断增强,责任感开始滑坡,企业招聘适岗青年难度越来越大。在明白了青年员工独特的个性后,国企作为识人、用人和养人的主体,更应该注重“对症下药”,找准“症结所在”并施以“良药”,“认同感”自然而生。

1.思想引领:“润物无声”引导职业规划

大多数青年员工没有被教育、被规范的诉求,他们追求扁平化沟通。作为国企,一要针对其不同性格特点引导其制定职业规划,使其结合自身所长找准定位;二是在思想方面,除了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主旋律,更要注重方法,俯下身子、讲好故事,将“正能量”藏于素材和细节之中,使其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不刻意渲染与灌输,降低教育的显性化,“润物细无声”反而能够使教育的作用最大化,反而会起到强化思想引导的作用。

2.文化熏陶:寻找企业文化与个人价值之间的共性

企业文化是一种价值观,找到企业文化与个人价值观的之间的契合点,才能推动企业与员工的共同发展。价值观多元化不可怕,只要每个人有自己的需要,而国企恰好能为个人需要的实现提供平台与机会。那么这种文化与价值观的共性,将比文字契约更加可靠与坚实。在良好企业文化的熏陶下,青年员工感受到国企的鼓励与信任,将会全身心投入,认同感也将提高,企业文化也就落地生根。

3.平台塑造:为青年员工的发展奠实土壤

国企要让青年员工迅速成长起来,最重要的是要在工作中为青年员工创造创新的平台。只有在大量的实践和广泛的研究中进行积累,才能不断提升增强他们的创造力和学习力。所以,国企要结合青年员工的不同性格特点,因人而异“因地制宜”,通过组建兴趣小组多种形式加强业务技能和综合能力的培养,使青年员工逐步成为企业的岗位能手

4.激励原则:树立典型,分类培养

一个典型一种导向,一个楷模一根标杆。国企可以选择青年员工中优秀的典范加以表彰,树立典型, 完善优秀青年员工脱颖而出的激励机制,让青年员工看到上升的空间和认可的可能,从而提升积极性。企业要根据青年员工的专业能力、性格特征、综合素养等方面,找准培养着力点,将其有针对性地安排在合适的岗位上进行分类培养。“师带徒”可以为青年员工的工作技能与相关知识的提升提供指导,促进员工的职业发展。青年员工也可以获得认可,从而找到自信,工作积极性会相应提高。

5.人文关怀:免除青年员工的后顾之忧

现实问题往往是最直接的因素,往往能让最大程度影响青年员工的工作、生活。国企要把解决生活中的疑虑和困惑,以及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人文关怀的重点,帮助青年员工解决思想、工作和生活上的实际困难,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和保健,丰富其精神文化,并给予充分理解、关心和尊重,从而让青年员工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和满足感。那么职业幸福感的提升,也将有助于提升青年员工对于企业的情感承诺。

习总书记曾说过,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国有企业同样如此,青年员工作为国企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重视青年员工群体的“认同感”的实现,将有助于青年员工潜力的充分发挥,成为国企创新发展的强大助推力。

猜你喜欢

认同感价值观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我的价值观
价值观(二)
价值观(一)
谁远谁近?
监狱管理专业警务技能教学质量评价机制改革的思考
浅析国有企业员工企业文化认同问题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工作认同感日本人最低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