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部队后勤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途径

2017-12-01陈宁黄勇刘忠鑫

西部论丛 2017年8期
关键词:后勤管理监督机制部队

陈宁 黄勇 刘忠鑫

摘 要:随着科技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我国部队的后勤管理工作也面对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从部队后勤管理现存的主要问题着眼,针对目前部队后勤管理工作中存在的思想观念落后、责任分工不明、缺乏合理的督查与考评机制等问题,从思想观念、管理能力、管理的程序化、制度化几个方面入手,分析了部队后勤管理问题的解决思路与解决途径。

关键词:部队 后勤管理 监督机制

引 言

目前,我国的后勤保障工作受到国家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国际战略格局的变化、中央军委战略方针变化的多方面影响,我国的军队后勤保障工作已然迈进了新的发展时期。面对这样的新形势与新格局,我国的部队后勤保障工作迎来了严峻挑战。发现问题、直面问题、转变思路、完善管理、变更方法是面对挑战的必然要求。

一、部队后勤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基层管理者管理观念的落后

重视思想政治领域的建设曾经在战争与发展时期是我国部队后勤管理工作一贯的优势,然而,随着经济与科技的跨越式发展,后勤管理中暴露出问题的不断迭代,部分后勤管理工作者在管理中因循守旧,缺乏为部队服务的后勤管理意识,对管理条例与规章制度缺乏系统完善的学习,造成部分管理者在后勤管理工作中无法良好的执行本职工作,无法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管理活动中,履行为部队服务的职能。

(二)各层级之间责任分工不明

清晰的责任分工是良好的执行部队后勤管理的基础,责任分工的明确、责任制的切实应用对解决后勤管理中的问题有着巨大作用,然而目前,后勤管理工作中缺乏明确的责任分工,在基层管理的实际工作中,权责不明,无人负责的管理缺位状况时有发生,给部队后勤的日常管理工作带来负面影响,降低了后勤管理工作的效率。除此之外,问责制度的不完善也造成了后勤基层管理人员在管理工作中的侥幸心理与怠惰情绪。

(三)缺乏合理的督查与考评机制

良好的责任分工需要合理的监督才能保障执行。缺乏落实到个人,能够实时反馈的有效的措施和全面的监督与考评手段,基层管理者的积极性无法受到时效性高的奖惩手段的激励,给部队后勤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阻碍。另外,不健全的考评机制无法有效的提高管理人员的主人意识和主动意识,未能将管理者本人的利益与部队后勤的工作需要紧密联系起来。在具体的管理手段上,缺乏丰富多样的考评活动,并且未能将其纳入到先进评比与职位升级的衡量标准中去。

二、部队后勤管理问题的解决途径

(一)提升思想境界、提高业务能力

习主席提出的“努力建设保障打赢现代化战争的后勤、服务部队现代化建设的后勤、和向信息化转型的后勤”的建设目标,是每一个后勤管理工作者都应秉持的思想方向[1]。第一,在提高思想境界的教育过程中,要着力避免“教条式”“填鸭式”,增强思想教育活动的吸引力,用真理、真实、真情去提升思想教育活动在官兵心中的影响力与感染力。加强对《基层后勤管理条例》的深入理解,提高管理人员在后勤管理工作中的能动性与积极性。第二,充分重视理论教育的作用,不能将后勤管理工作仅仅当成层次要的幕后工作,使后勤管理人员在管理工作中消极懈怠,荣誉感低下。第三,高素质的人才是实现后勤工作科学管理的人员保障,建设良好的后勤管理队伍,必须要召集与培养一大批业务能力突出、观念理论先进、管理技术科学的业务人才。第四,要不断利用先进人才的影响力和带动作用,加强对现有管理工作者的知识培训与技能培养。兼顾先进人才的引进与自身高素质人员的培养,通过丰富多彩的连队活动凝聚团队,提高基层管理人员的稳定性与向心力,保障部队人员的归属感。

(二)建设程序化、法制化的管理通道

在部队后勤的管理体系上,要不断完善责任分工与问责制度,使部队后勤的执行体系不断完善。针对现有管理体系中暴露出的的问题与不足,要及时的修正与完善,逐渐建立主体多元权责明确的管理网络,整合多方的资源,发挥一加一大于二的资源整合优势,汇总部队的日常后勤需求、面对突发状况如灾情需求,感知战时战场需求。顺应信息技术与科学化的发展,推动后勤管理结果向多元联结的扁平化方向发展,拓宽各个层级的管理范围与权限,根据现有的管理实际与人员状况精简管理层次,打造各层级之间沟通良好反馈及时的信息沟通渠道。针对后勤工作人员的编管与分派,战斗人员的人数规模、后勤基础建设的水平与设施、后勤管理的实际运作状况,要整合把握,有效的整合管理资源,将资源的日常管理、人員的日常分派、权利与责任的划分纳入到规章制度与执行程序当中去,使后勤管理体系向程序化、法制化的方向发展。

(三)完善自我管理与外部审查机制

建立健全管理与监督机制的必要条件,是后勤管理人员拥有良好的管理意识、专业的管理知识、符合部队意识形态的道德标准[2]。根据部队现有的管理与监督标准,如何推动基层后勤管理人员积极参与到管理与监督活动中来,发挥管理层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是目前建立完善监督机制的关键点。首先,应保留我国部队后勤工作的传统优势,艰苦朴素、扎实肯干、团结合作,其次,积极克服管理工作中积累下的弊端,吸取国外先进的部队后勤管理的经验,建立与自我管理与外部监督相关的奖励机制与工作模式,避免形式主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最后,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激励与监督活动,激发部队后勤管理人员的参与性与积极性,并注意多元激励因素的应用,考虑到部队后勤管理人员真正的需求,物质和精神同时并重。

结 论

综上所述,我国部队后勤管理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但这是由于经济科技的飞速发展,观念的保守落后,制度与现行状况适应过程中的时效性等诸多因素造成的。正视问题,主动发现问题,积极解决问题,不断适应时代革新观念,健全制度,发挥部队后勤管理人员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将极大地提高我国部队后勤管理工作的效率,使之顺应能打胜仗、信息化、现代化的后勤建设目标。

参考文献

[1] 廖建如. 浅议后勤规范化建设[N]. 中国边防警察报,2018-09-25(002).

[2] 霍琨,牛文浩.深化改革强化管理提高部队后勤保障能力[J].消防界(电子版),2018,4(01):70-71.

猜你喜欢

后勤管理监督机制部队
浅谈35kV总降压变电站运行管理
俄部队军演
儿在部队又立功
驻港澳部队例行轮换
浅谈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制度
学校总务后勤管理工作之我见
电力企业后勤管理工作信息化创新探讨
公共政策视角下的政治信任建构